曾昭旭:尊重对方才能有效拿捏交往的分寸(《让孔子教我们爱》之五十三)

若是同道,就该坦诚交往。若不是同道,就该立刻暂停。如果彼此的立场或见解不同,那就不如互相尊重,各自发展,不必勉强凑在一起,以免话不投机了!


导航:本文选自曾昭旭《让孔子教我们爱》一书,点击查看目录。点击查看更多儒家在线学习资料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篇》40章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篇》7章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8章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篇》23章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篇》25章

 

在待人处事中拿捏准确的分寸,除了要靠内在的真诚与自信(自信以无私之心爱人,也愿为不恰当的言行负责),还要靠对人存一份谦诚的尊重,这样才能时时接收到对方的反应或回馈,以凭对自己的言行作适时的调整。原来所谓分寸拿捏,本就是一串不断调整的互动历程;自信与信人、自尊与尊人也本是一体的两面。这就是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也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友道。否则,以自己的思想观念、言行习性强加在别人身上,横加批判,或逼人接受,都不是爱人而只是对别人人格的侵犯。因为基于思想自由,人格独立,即使你对自己的看法有十足的自信,你也没有权力强迫别人和你一样。

 

所以,爱与道义的交往,一定是基于双方的自由意愿。我们顶多只能先发出真诚的邀请,一定要等到对方自动应邀而来,我们才设计安排优美的人文活动来让彼此自由交流、真诚切磋。这也就是我们曾讨论过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样对方才会有被尊重到或被爱到的悦乐感,而乐意一起来作人格的修养与提升啊!(就是所谓“有耻且格”。见《为政篇》3章

 

因此孔子才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彼此的立场或见解不同,那就不如互相尊重,各自发展,不必勉强凑在一起,以免话不投机了!)在这里的“道”,当然是指一个人已选好的方向或已定型的风格,例如他的人生观、宗教信仰、个性脾气等,而不是指一些枝节或浮面的感觉、意见(那比较是可以分享沟通的),所以是需要加以尊重的。

 

然后,当彼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果然是同道的时候,当然就可以“相为谋”了。在此便有“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人文活动或道义责任可言。但即使已是同道,还是要尊重后知后觉者自由的求学意愿,让他自行掌控他的求学节奏,而不要老气横秋地去主动教训人,所谓“但闻来学,不闻往教”。孔子教学生因此是被动地静候学生来请教的。但只要真诚来学,表示是同道又自愿,那么孔子是完全欢迎接纳,绝不拒绝人的。(孔子说:学生要备好起码的学费或礼品,符合了礼数与规矩,也就是表示了诚意,我从来没有不教他的。)

 

但人门以后的教学活动又是如何进行的呢?依然要尊重与体谅学生的资质各有不同,学习节奏有快有慢,所以一定是个别料酌、因材施教的。(尤其是人格教育,一定不适合大班教学。)所以孔子说:如果不是学生心中先有了强烈的问题感,先有了求通而不能通的苦闷,我是不去启发他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当我提示了问题的一端他无法了解以致不能推论到问题的其他各端,那么我也会先停下来,等他想通了之后才继续。(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不就是所谓“受教者中心”的教育理念吗?尊重受教者的主体,等他主动自学,才能事半功倍啊!

 

当然,尊重不是放任与姑息,道义交往中仍有“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的责任。我们既是同道,就该互相规过劝善,进德修业。不过在此仍是要时时提醒自己切莫过度热心,自以为是,以致伤了对方的自尊,招来对方的反弹。所以我们固然该时时给朋友真诚的意见(忠告),诱导他人格的提升(善道,“道”通“导”),但一定要察言观色,尊重对方的自主权,一发现他听不进去,立刻就要停止,以免伤了朋友之谊(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这其实就是回到一开始的基本态度:“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若是同道,就该坦诚作规过劝善的道义交往,若不是同道(或暂时无法同心),就该立刻暂停,让彼此的交往冷却一点,距离也拉远一点,以等待下一次再共学同修的机会。最不该的就是明明心中对他有意见或者不爽(然),却隐藏不说(匿想)。反而用一些虚情假意(令色、花言巧语(巧言)、过度的礼貌(足恭)去和他应酬,这才是最无谓无聊的事。所以孔子引述左丘明的行谊,说我也一样不认同这种虚假的态度。

 

但可叹的是世人却常以为这就是通达人情世故,却不知这只是一种假和谐、假尊重。而事实上这不只是一种欺骗说谎,骨子里更隐藏着一种不相信对方(怕我说实话他会生气),乃至看不起对方(以为对方没有听真话的能力)的傲慢哩!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曾昭旭,转载自:《让孔子教我们爱》。更多生命哲学、爱情学文章请关注曾昭旭老师个人微信公众号:TSENG_CHAO-HSU

(1)
泽之的头像泽之编辑
上一篇 2022年9月1日 下午7:00
下一篇 2022年9月15日 下午7: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心宁静,书读深的头像
    心宁静,书读深 2022年9月10日 下午1:46

    交朋友的原则:友直,友谅,友多闻。但说话办事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和性情,要注意对方的情绪。否则心是好的,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