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可全屏放大观看,总时长95分钟。
原标题:纵论成人读经
时间:2012年4月4日
地点:北京季谦教育咨询中心白羊沟培训学校
参加读书会及培训的同学们,大家好!
方才有同学说,他已经二十多岁,昨天看到我演讲的视频(编按:《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他真想捶胸顿足、痛哭流涕,问我该怎么办,他还有救吗?
本来我说十三岁以上的人没救,是真的。不过,像这位同学啊,十三岁以上了,有一天看视频听到这言论,你觉得非常震撼。如果是这样,且听我还有一句话:听了这件事,感到震撼的人,有救!如果不仅是震撼,而且不服气的人,那更有救了。所以,凭你刚才说很震撼,而且问我要怎么办,可见你心底对自己有一个期望,就凭这个期望,可以断定你是有希望的,有救的。不过,我希望你不只是有一个期望,你的期望一定要出于诚意,有诚意才会表现为实践。
在实践之前,你要知道些实践的道理,如果你连道理都不知道——首先,不知道这事的重要性,甚至你连自己是不是已经荒废了大好时机,也都不知道——那就根本没有改善的机会,对不对?就算,你现在己经知道了,啊,紧张,捶胸顿足……你想要改善,如果不知道怎么改善,你还是没有办法,对不对?所以,人生有两层困难,首先,不知道有些事是有问题的,那根本连改善的想法都没有;其次,知道有问题了,但不知道怎么改善,你也只好望洋兴叹,一筹莫展。现在,既意识到问题了,又有诚意想要改善,己经了不起了。但你可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改善?知道了办法,然后才能实践——也就是,才能按照你所知道的办法逐步去改善,对不对?真的有办法吗?所有今天我要告诉各位?第一点,我告诉你,这是有办法改善的,你先放下第一颗心。然后,我再告诉你怎么做,让你完全放心。
老实读经
凡是所谓办法,都是有针对性的,要针对问题而发。所以我们如果想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办法,应该先去探讨,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为何?然后才能针对问题对症下药。现在,请你仔细思考一下:你之所以有这样的人生缺憾,其根本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你从小没有接受这样的教育,没有接受所谓读经的教育,扩大来讲,就是没有接受中华民族文言文的教育,才造成你的遗憾,是不是?你如果知道原因所在了,接着,你如果想改善,而你说,我有没有办法啊!现在普天之下的中国人,要嘛就连这是一个问题都不知道,要嘛,知道了,却不去寻个妥善有效的办法,全国上下,左冲右突,费力甚多,而收功甚微——我现在就给你个妥善有效的办法!不过呢,你知道办法以后一定要照着做,否则,也是白搭。
办法很简单,简单到什么程度呢?简单到说起来大家会哈哈大笑,这就类似以前我听过一个故事:在很早以前——在我比较年轻的时候啊,杀虫剂还不通行,家家户户都为蟑螂横行而烦恼。有人在报上发布消息,说,付上回邮,就给一个消灭蟑螂的秘方。索取秘方的信件从四面八方如雪片飞来,这个人倒真的守信,一一寄出了秘方。收到回信的人啊,很高兴,急忙打开一看,却啼笑皆非,只见那秘方上写了四个大字:“勤抓,勤打”你说它不是吗?啊,确实是!说它是吗?这算那门子的秘方!
那么,现在,你问我,你要弥补以前对于语文学习的遗憾,乃至于是对自己祖先的智慧未曾接触毫不了解的遗憾,怎么办?我就告诉你,就两个字,“读经”!如果用四个字:“老实读经”!那样说,或许很多人也都会像刚才你们听到杀蟑螂秘方一样,哈哈大笑。其实呢,这是一句老实话,就如同勤抓勤打,是很老实的,而且保证有效。不只是有效,而且还要加重一句,也只能这样做!对于蟑螂,或许有别的办法,不过,对于语文能力的提升和文化智慧的传承,“读经”是唯一的方法,除了这个办法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了。
所以,你假如真心地想要弥补你的遗憾,你就老实读经吧,从现在开始,老实读经吧。怎么老实读经?你们也都知道了,我在演讲里面也都讲过了,还有各种的推广读经的文章都写了很多了。大家以后啊,除了把你们看过的《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再多看几遍之外,希望自己也能够再去搜集其他的视频,或是其他的没有视频流通,但已经转录成文字的讲辞,以及其他的在网络上的问答之类的……很多很多,最好找来随时就看。但是一个真有智慧的,真聪明的人啊,其实也不需要看那么多,因为那么多的视频文章,所讲的都是一样的意思,就是 “勤抓勤打” 四个字而己。所以你若真聪明,是不必看那么多的,不过呢,如果真真聪明——就是比真聪明还要更聪明的那一种人——一定自主地会想看很多,因为越看,对理论和方法了解越透彻,他就越不会中途而废,而心情笃定,效益更大,真的体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悦乐之情。
(图)记忆力与理解力发展曲线
请你就从现在开始,自己做一个规划,大概平均一天有多少的时间读经,你一步一步的把所要读的书,每本最少读它一百遍,最好是两百遍到三百遍。读一百遍是很熟,读两三百遍,就几乎可以整本通背了。二十几岁的记忆力还在整个人生的高峰期——人生的记忆力的发展是在十三岁之前,所谓的发展就是从能力低,提升到高——记忆力是可以用某些方法提升的,什么方法呢?就是在一个人记忆力发展的时候,用记忆的教学法来提升记忆力。十三岁之前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时期,它天生地、自然的就会有相当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加上人文,没有加上人为的努力,他的发展是不尽性的。所以,除了依照天生的潜能而发展之外,真正的教育,应该以人为的方式助长他的发展,使尽其性。发展到十三岁,一个人的记忆力大概就达到高峰,这个高峰可以维持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但是很少维持到四、五十年的。所以到了四、五十岁的人,会觉得记忆力开始衰退,像我现在六十几岁了,如果你告诉我你的名字,我隔天忘记了,你不要怪我哦,呵呵。意思也就是说,人类的记忆力的发展,是有一个曲线的,这个曲线大体是一致的,这是人类的命运,这是形而上的规定,所谓形而上的规定,就是老天爷的规定,你用任何的手段是很难改变这个曲线的,我们只能使这个曲线,发展得更加的完整,更加漂亮,也就是把人类的潜在的能力尽量的开发出来,这叫“尽性”。
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就提倡理解,要求实用,注重表现,上了小学,还是如此。小学十三岁毕业,这十三年里面我们的教育几乎没有往记忆方面训练,乃至于,是忽视——不只是忽视,还污蔑,乃至于咒诅,打压这种教育,称之为死记、死背、死读书,读书死……他们懂得人性、关怀人性吗?他不知道死记、死背、死读书对于一个十三岁以下的孩子是最正常的、合乎天理、合乎人性的教育,你不这样做教育,一个人的记忆力就不能有高峰的发展,就停留在自然的、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里。而记忆力是要用一辈子的,他就只好这样过一辈子了。况且,小时候记忆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发,记忆力会提早衰退。我们看到许多案例,在十三岁之前读过私塾的,记忆力得到训练的,到八十、九十岁,记忆力依然还是那么好。你看,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对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功业的发展影响多大!所以假如我们十三岁之前被耽误了,就代表这一辈子,不管是学习,思考,还是建功,立业,发明,创造,都要用更大的精神、力气、时间才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这不是费力多而收工少吗?
你现在记忆力还在人生的高峰期,如果用记忆的方法做语文训练,是非常容易的,甚至比十三岁以前的孩子还容易,只是你只能善用你既定的记忆力,不可能再增进你的记忆力了。而十三岁以前的孩子,他的记忆力还没有发展成熟,或许没有你那么好,不过他可以通过训练而提升。所以,我说十三岁以上没救,不是说十三岁以上就没记忆力、就不可能训练语文,而是说你还用记忆力来学习,是不合天理,不合人性的,你这是自讨苦吃,懂吗?你错过时机啊,就永不再来了,人生这一辈子就是这样子,你就限制在这个记忆力的范围里,这不是很可惜吗?
不过话说回来,你的时机虽然己经错过了,你的年龄不能自我操作,但是你的学习,是可以自我操作的,所以你还是可以弥补。只是你就要用现在所应该去别的科目的时间和精力,来学本来你小时候就应该学完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众生颠倒”。但是你如果不这样做,你越长大就越难、更难,因此你还是这样要这样做,你已经没有办法了,你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所以你现在先要立志,然后把大量的你能够运用的时间都拿来做这种学习,你去规划,多久的时间可以读完一本书,一百遍,然后再读另外一本一百遍,或是你把这一本读两百遍三百遍、五百遍……不论一本读三五百遍,还是三五本读一百遍,其效果是一样的。什么效果一样呢?第一,你的语文能力提升的效果一样。比如说,你把《论语》一万五千字,读到三百遍,就等于是你读了四百五十万字,这跟你去读另外的三本一万五千字的书各一百遍,也是四百五十万字,你对语文能力的提升效果是差不多的。但是你若把一本书读三百遍,你对这一本书运用的巧妙就不一样了,如果把三本书都读一百遍,好像接触的范围比较多,不过运用起来不很方便。所以我一向都建议,不要贪多务得,最好把一本重要的书,像《论语》,读它三百遍、五百遍,比你读三本书各读一百遍还好。其实一个人如果把一本最重要的书读了三、五百遍了,其他次要的书读一百遍也就可以了,再其他次次要的书,读几遍,甚至只要过目就可以了。一本重要的书读透了,就可以驾驭其他的书,也就是说把一本书读透,你就可以读五千年的书——中国人,乃至于世界任何一个人,只要把《论语》读三百遍到五百遍,我保证他就可以自己去读经史子集了,就这么厉害!
因为语文是有规则的,任何读书人,书读多了,规则会自己产生,这不是文法的问题,这是语文的敏感度的问题。你可以不会讲文法、你可以不知道修辞学上的那些术语,但是一个读书读多的人,他自己就可以读书,甚至他就可以作文,问他文法修辞,他没有系统没有术语可讲,但是,他读的时候,就懂文法,他自己做文章的时候,就会修辞。这是人类的本能,而这种本能在十三岁以前最好,也可以说十三岁以前的孩子,如果多背些书,他自己默默中就透悟出阅读的理解力以及将来写作文章的能力。这种默默中的领悟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是一种奥秘,非常深奥的秘密,你只能问老天。那我们就说这是人性中本来就有的能力,我们现在的教育就不相信人有这种能力,硬是对小朋友:我教一句,就要讲说一句,就要要求你了解文句的意思,我还要教你分析文法和修辞,那些是主词,那些是动词……其实那是很笨的!为什么?这是用人为的、科学的、思考的方式,语文用科学的的方式来操作,它就变成机械的,就不灵活了。其实,我们只要让他一直读书一直背书,读多了背多了,就懂了,他为什么懂了呢?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写作了呢?不知道。这是善用老天的力量,也就是善用我们人性本来的力量来让人长进。
所以现在的教育啊,是只有人为,拒绝了天地的力量。请问,你是一个人的力量大,还是整个宇宙的力量大?所以现在语文都教不好了,整个国民语文程度低落!因为违逆了天地之道,这是自讨苦吃,活该!想想你们自己,也不是笨,也不是不认真,你们学语文的时间也太久了,从幼儿园开始,三年;小学,六年;初中、高中再教六年……十五年!学了十五年语文,也用了很多的工夫,到最后,只能够读白话文。
语与文
白话文的历史,就是白话文流行以后,它的历史不到七、八十年,因为民国元年开始废除读经,民国八年五四运动,民国九年胡适之建议政府,把小学的语文课本一律改为白话文。自从孔子教学生以来,两千多年年,中国读书人,没有人读白话文,你懂吗?但是他们平常讲话还是讲白话。有的人不了解所谓“语文”,其中语和文的关系,他说:你们让小孩子读经典,那孩子以后讲话不是“之乎者也”吗?他们以为“之乎者也”是孔子他们讲话的方式,我们现在不是“之乎者也”了,我们现在是“的地了吗”了。这是很愚昧的观念,但是现代很多人都这样相信。其实,孔子讲话也跟我们一样的啊,也是讲大白话啊。语言和文字都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的表达是比较随意的,但如果要记录成文字,是为了要流传,其表达就会要求精确一些,我称为“精确化”;语言的表达是比较啰嗦繁杂的,记录成文字,就会要求简洁明白些,我称为“简明化”;语言的表达是比较粗糙的,如果用文字表达,就会要求优雅些,我称为“优美化”。经过精确化、简明化、优雅化,这三化,就从普通的大白话变成文绉绉的文章了。
按学术界用法,“语言”是思想的运作和表达的工具,“语言”一辞,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语言,就是讲话,广义的语言,包括了文字的记录。当然,文字记录语言有两种,一种是将语言做比较直接的记录,这样的文章,离语言不远,叫做白话文。古人几乎不写白话文,可能他们要写文章是很困难的,古人写文章不像我们现在啊,打打字就好了,也不像我们现在用圆珠笔,最古的时候连毛笔都没有的,用刀子刻啊,写文字那么困难,怎可能还啰哩吧嗦的!听说当今国家两会,对于伟大领导的记录,连一个字都不能漏,这个、那个、嗯呀、那么……这些全都要记录下来!在古代能这样奢侈的做记录吗?所以古代人写文章是很慎重的,也因为慎重,所以古人所写的文章大体都有内涵,叫“言之有物”!固然也有风花雪月的游戏之作,但是那个风花雪月之辞也写得相当优美啊!较早的文章这样写成,后来读书人都读这种文章,也学会做这种文章,于是慢慢形成了传统——在语言之外,也可以说在语言之上,形成另一种语言系统——讲话是用白话,要写正式文章就用这种另外的语言,这种语言,是“文章语言”,简称“文言”。用文言写文章,就是文言文。
所以为什么我们读中国语文,有所谓的白话文,有所谓的文言文,我们当今的教育,在小学时,大部分都读白话文,到初中的时候,就学一些比较文绉绉的文章,老师告诉你,这是文言文,他讲文言文的时候,特别认真,学生也说文言文真困难。现在我们一方面感受到文言文的困难,而如果我们稍有文化良心的话,又同时会感受到,假如不懂文言文,就几乎不能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之门。因为按语文发展的规律,自从孔子以来,中国所有的文献,都是精简的文章,也就是都是文言。
中国人写作文言文,到孔子以后才算成熟,所以《论语》也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成熟的文言文的宝典。在《论语》以前、在孔子以前的文章,其实也不是正式的文言文,它只是很简略的白话文——这个白话、文言发展的问题,说来有点搅绕曲折,但人类的历史发展本来就如此,我们不妨详细探究一下:
人类最先只有语言,因为所有的动物都能够发出声音,以交流沟通,当然最重要的,是用嘴巴发出声音。各种动物有他们的声音,而人类,也用嘴巴发出声音来交流,最先可能只是“咿呀”、“啊呀”……地叫,辅以比手画脚,后来发的声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精细,每一种声音代表什么意思,大家约定俗成,就是他们的语言。而每一个地方都有他们的约定俗成,于是每一个地方的语言都不一样,但是都出自于思想跟情感沟通的需要,而思想越精密的民族,其语言中的发音和语词就越丰富。不过,语言对于思想的流通是有限度的,什么限度呢?它受时空的限制。首先,说它受空间限制,比如现在,我在这里讲话,表达我的思想,你听到了,你了解我的思想。但是外面的人没听到,我思想流通就受限制了。其次说时间的限制。我今天讲完了,你如果没有录音——古人是没有录音机的——明天你就听不到我讲的这些话了,现在听的或许忘了大半了。所以,人类的思想只凭语言表达是不够的,何况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忘记的,有些事情是要传到远方的;不可以忘记,就要在时间上要留下来,要传到远方,就要在空间上扩充传播力,于是就发明了记录的工具——文字。
据说中国人首先用结绳记事,后来是画图案,形成符号,中国的文字是就着图案符号这一路,一直发展到现在。其他民族大体也是从画图案符号开始,而所有的图案符号都有对应的声音,他们就选出一些符号,取其声音,来做所有语音的记录,于是就形成了字母,字母只管记音,离开了原初的意义了,这种文字系统,只有形和音的结合,叫“音表文字”。我们中国呢,保留着原始记义的功能,形音义三者相结合,这种文字系统叫“意表文字”。有的人因此说中国文字的信息含量比较大,或许可以这么说。反正文字的起源,就是为了要记录语言,让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能够在时空中延续。
但文字这种工具,比起语言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要记录得很简洁,大体除了重要的名词不可省外,其他,如动词形容词和助词等可省则省。尤其所记录的是当时的语言,而语言是会随时间变化的,经过三、五百年之后,后人听来就有隔阂了。所以,最古老的文字记录,也就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文言系统的时候,古人写的原来是白话文,只是这种白话文,非常精简罢了。精简本身,读来就有难度,又加上流传了几百年几千年,语音言词都产生相当大的变化了——比如《易经》,如果真的是从周文王、周公那时候写下文字,流传到孔子,已经经过四百多年。《尚书》呢?《尚书》开头的《尧典》、《舜典》啊,应该不是当时做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或许是夏商周时写下的,如果是夏朝时写的,算到孔子,也已经超过一千年了。所以《尚书》之难读,甚于《易经》,因为《易经》记录的时代比较晚。总之,孔子以前的经典为什么它难读?其最重大的原由是因为它是白话文,同理,另外一本很难读的书,《楚辞》的写作虽然在战国时代,但《楚辞》顾名思义,就是楚地的文章——楚国本来位在蛮荒地区,后来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所以楚国也有人读书,像屈原的学问就很好。但是屈原写文章的时候,他不完全用中原的已经成熟的文言系统,他掺杂了当地的方言,也就是白话,所以《楚辞》是半白话的。《尚书》和《易经》是全白话,只是《尚书》早,《易经》晚,而《楚辞》是半白话,所以中国的书海里,《尚书》最难读,其次是《易经》,其次是《楚辞》。凡是愈白话,我们现在就觉得愈难读。假如中华民族从古以来没有经过孔子这样的大圣人、大学问家的集大成,把中国古代的两千多年来的文献集结起来,然后用他所整理出来的最精到的几本书籍流传后世,做为民族发展的定盘针,中国文化是否能如此所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甚至当今是世界上是否还有个中国存在,就很难说。
孔子整理的这几部书,我们称为经——经典。为什么它们是经典?因为孔子把两千多年中华民族的智慧浓缩成这几本书,《易》《诗》《书》《礼》《春秋》这五本书,叫“五经”!其中,礼本是没有书的,乐也没有书的,礼原来只是节目单,所以礼跟乐不是正宗的经典,正宗的经典只有诗、书、易,以及孔子所作的《春秋》。孔子把从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这五帝,以及夏商周这三王,大约两千五百年的中华民族原始智慧,整理成这三四部书,拿来教学,于是传遍天下。从孔子以后,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就读这几部书就够了,为什么?因为两千多年的民族智慧,已经被孔子鉴定过了。孔子整理下来的文章流传万世,孔子没有录下的文章就散失了,而且永远消失在历史中。你就知道孔子的地位啦!所以,为什么我们天天讲孔子、孔子,为什么我们教室中还挂孔子像,大家每堂上课都要行礼,你知道为什么吗?没有孔子,有中华民族的发展吗?中华民族孔子以前的学问都集中到孔子,孔子以后的学问从孔子开出来,不透过孔子,根本不能了解中华民族,这叫做集大成!金声玉振啊!
孔子以前的经典都很难读,照刚才所分析,是因为文言的系统还没有成熟。孔子传古经,又自作《春秋》,其门徒以及再传弟子,都受孔子教化,饱读诗书,他们的学问,代表整个天下的学问。这些人来整理记录孔子的思想,写成《论语》,这一部《论语》不只思想智慧高,它的文学表现的技巧,更是后世文学家不能望其项背的。你不要认为韩愈的文章好,现在韩愈如果还在,你问他:你的文章跟《论语》比一比,谁好?韩愈马上跪倒在地,他怎么敢说他的文章比《论语》好!《论语》是一字不能加、一字不能减的,韩愈的文章,照梁启超说,可以删掉三分之二,啰哩叭嗦的!文学嘛!《论语》句句典重而精到,每一句都是千钧之重,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譬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几句,孔门弟子们当时刻写文字的工作是很艰难的,三句话还加那三个“不亦”和“乎”字做什么?因为如果弟子记,“子曰:学而时习之,说也!”可能就不能表示孔子的真意。我们想象当时孔子应该是这样讲话的:如果我们学而时习之,不是一件很悦乐的事情吗!有朋友自远方来,不是一件很令人快乐的事情吗?人不知我,而我不愠,不是一个君子的行径吗?孔子一定是这样讲的。弟子如果记载成:学而时习之,说也;有朋自远方来,乐也;人不知而不愠,君子也。这样记,表面的意思不是差不多吗?他们偏不这样记,而记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几句摆在第一章,一本圣人之书的第一章,连用三个乎,什么意思?这叫做“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啊,孔子在启发他的学生,启发后人,启发天下人,启发全世界所有人类。用什么语气,才有启发的效果?要让人人自己去学一学,才知道悦不悦,让人人自己去接待朋友,才知道乐不乐,让人人自己去体会人间互相了解的艰难,进而悲悯众生,才是一个君子啊!如果自己不做,孔子平白说个悦,说个乐,那悦乐又干学生何事?你悦吗?你乐吗?你是君子吗?这里是实践之学啊,所以用的是启发语言,不是逻辑语言,所以用反问句,而不用直述句。所以,三个不亦,三个乎,是不能省的。总之,论语的文章不可改动一字,不信,你去改改看,这才是真正的文学啊!
中华民族用文字记录人类的思想,到了《论语》,到了孔子门徒,已发展到高峰,为中华民族千秋万世的文章立下了典范。而我们现在所说的经典,有些是在孔子之前,有些是在孔子之后,但是都以孔子为核心,围绕着孔子而说的典籍,我们现在提倡读经,所读的书,就是这些书。中华文化最核心的结晶,就只不过那三本五本书,而你连这个都不读,请问你读什么书?你怎么对得起你的祖先啊!
就语文的表现来说,人类自然有两层的能力。第一,有思想;第二个,能够用工具表达思想。工具又有两个层次,首先用语言,然后提升为文字,所以文字是语言的延伸,而语言跟文字,本都是发自于思想的。而人类的思想,是有其内在规则的,所以它表达成语言和文字,也是有内在规则的。这些内在的规则都很内在,什么意思?“内在规则”,是说它有自己的规则,而所谓的“很内在”是说那规则内在于人性的深处。所以只要你是人,只要你生活在其中,你就可以把握那个规则。尤其一个人在愈小的时候,对那规则的领悟力强,从出生到三岁,他就能够讲当地的白话,而大体不会错,至少在他的应用范围之内不会错,而他的应用范围之外是因为知识多少的问题,不是操作语言能力的问题。他的语言的基本能力,在三岁时已经学完了,他怎么学完的,谁告诉他的,难道父母会对孩子分析文法吗?日本孩子讲话,一定把动词放在后面,我们说“是这个”,他们说“这个是”,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各种语言自有它内在的规则,而这个内在的规则,又是人人本自具足的,一个孩子生活任何语言的环境中,三岁之内,便完全把握了。人类的这种能力,科学技术是很难模仿的,科学家要教一个计算机会语言,不容易的。如果每一孩子都要像科学家教计算机这样子教,孩子都变哑巴了。
用文言笼罩白话
语言是如此学习,听多了就会,文章是语言的延伸,你也看多了就会,所以文言文难不难,就是看你有没有大量去接触它。所以各位,你一定要改变语文教学的观念,不是白话文容易文言文难,而是我们都只接触白话文,而没有接触文言文。假如像古人一样,我们日常生活用白话讲,读书的时候就读文言,每一个人就都能在十三岁之前,具备白话和文言两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白话能力具备了,用一辈子,文言能力具备了,也用一辈子。而有了文言的能力,你才能进入学问系统,要不然你就只能活在现实系统中,因为两千多年来的书都是用文言记录的。你如果说古人怎么那么笨,让我们要学两套,而且文言学起来那么困难。刚才讲过,古人如果没有这么“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就不可能流传这么久。所以古人是聪明的,用文言脱离了白话,这个脱离,不是故意要造成不同,而是文言系统有稳定性,可以一直流传,而且有了文言的流传,纵使白话文变了,也没多大关系,后人透过文言,依然可以悠游数千年。甚至因为文言系统的稳定,提摄住了白话,让它的变化比较少,因为所有的读书人,或者一般的群众,偶尔也会来杂一些文言在白话中,所以语言的变化就比较少,语言的变化越少,这个民族越有历史感,历史就越容易持久,叫做“源远流长”,所以中华民族是一个长寿的民族,就是因为他有文言文。从今起不要再咒骂文言文了!
现在,是中华民族最愚昧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愚昧,就是自己破坏自己的语言系统。近百年来,他们提倡白话文,提倡白话文那些人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比较公开的、正式的,他们振振有词说,为了让比较多的百姓很快会读书,吸收知识,开启蒙昧。他们说文言文比较难学,所以要教白话文。他们用这个理由,来说动政府和百姓。此外他们还有另外一种理由,是比较自私而隐秘;像胡适之这一辈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写文言文,是写不过古人了,既然古人不写白话文,那我们写白话文吧,跟古人不一样,正好可以有所表现,以成万世之名,这是他们因生命之卑微而起的私心。
各位,你想一想,自从提倡白话文以来,中华民族这一百年,那些所谓白话文大师们,比如说胡适之、鲁迅、老舍、陈独秀、钱玄同,他们的文学又如何了?我们现在知道,杜甫永垂不朽了,李白永垂不朽了,韩愈永垂不朽了,欧阳修永垂不朽了,乃至于屈原永垂不朽了,他的文章已经流传了几百几千年,我们相信,再过几千几百年,中华民族如果在,他们的文章还是有人读,还是认为他们是文学家。我问你,再过三五十年,那些号称白话文大师的这几个人,还有人读他们的文章吗?如果三五十年还有人读,再过三五百年,还有人读他们的文章吗?他们能永垂不朽吗?所以,他们这个私心啊,他们是达不到他们目的的,只是为识者所笑,为历史所淹没而已。文章要流传,原来不在乎文言或白话。文体的新创,文笔的优美,固然可以流传,但最主要的,是靠作者的生命内涵和思想高度,近百年来的这些白话文作家,他们的思想够深刻吗?他们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吗?有经典的心灵吗?如果没有,他的文章就不可能成为经典,而他们这一批人,既没有高远的情怀,他们的文笔,会优美吗?古人是“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啊!作诗,要一面想,一面吟,一面吟,一面捻须啊……吟成了一个字,把几根须都捻断了。古诗人是苦思终日,然后才能下一个字,他们是何等的认真啊!现在白话文作家哪一个人这么认真做文章的?你做一个文学家,不认真做文章,就等于我们做一个行业,不敬业。这样不负责任,他的文章能够流传几年啊?所以不要认为古人都没有用这样的大白话写文章,我们现在用大白话写文章,跟古人不一样,就可以流传,想的美啊!所以,没有历史见识,他们只图当时之名,只图这三五十年之名,他不知道人类的历史是千秋万世的。一个人不能为千秋万世着想,这一个人就不足以称为一个君子之人。所以,“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叫圣人,一出口就百世,一世三十年,百世就是三千年,所以孔子的思想笼罩到现在,因为孔子自从出生到现在两千五百六十三年,还不到三千年,孔子一出口就是三千年,所以你逃不出如来掌心啊,你还在那活蹦乱跳!这叫跳梁小丑!一个知识分子,没有千百年的心量,怎可让他还在那儿大发议论,影响整个中国呢?
胡适之说文言是死的语言,我们要用活语言,陈独秀说文言文都是腐朽的,我们要写新文章。死不死,腐朽不腐朽,不是在文体,在文章的内涵,他们知道吗?他们明明是知道的,但因为一心想要打倒传统,就故意造作偏激言论以遂其心愿,我们不要再被欺骗了,各位同学!
再说,他们公开提倡白话的那一种理由,好像很正义。一般人好像也有同感,他们认为我们现在是什么时代了?现在是知识挂帅的时代,我们要传播知识,应该用白话文,好让较多的民众人容易读得懂。其实,为什么很多人看不懂文章,你知道吗?不是文言和白话的差异,而是因为教育不发达!我们古人一开始读书,就读文言文,读了三年五年,不,不必读三年五年,有的人只读了三五个月,一辈子就能读文言文呐!所以并不是白话文比较好学,你看,我们现在读了几年的白话文,才能够读白话文,而且只够读白话,还不能读文言。但古人如果花同样的时间读文言文,他一辈子就能读文言文。而能够读文言文的人,白话文会读得更好。所以用文言来学习,一方面可以上通几千年,一方面应付现代、应付白话文。你为什么要教白话文,结果把五千年的智慧关在门外,这不是很笨吗?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育变得这么笨呢?这真是莫名其妙!我们是被骗了,一个两个人一时之间被骗没关系,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被骗一百年,就是荒唐!
那现在怎么办呢?我不是来发牢骚的、不是来骂人的。我们要有办法,而这办法就这么简单,看看三岁小孩就知道:你要学会一种语言,根本不需要太用心的,只要在生活中听到有人家讲话,三岁,就会了;同理,你要学会读五千年的书,这五千年的书,它是有系统的、有内在规则的,你就花三年时间,跟婴儿一样,去学这种语言——文言文,最好的文言文,也就是去读经典。你如果照我的建议去立志,保证三年你会读经史子集,你若不能读,来找我算账,我会跟你算账,你到底读了几本书!看谁的账有胜算,我一定不会输给你!因为这是天地人生之规律,其道理是明明白白的,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不需要辩论的,也不需要有实验来证明,因为已经实验了两千多年了!我提倡读经,有很多人,尤其学教育的最会问这个问题:读经真的有效吗?我说有效啊,他们又会问:有没有实验,有没有数据?我说你如果要实验数据才相信,那二十年之后再说吧!但你现在不教你的孩子,二十年之后你的孩子已经老了,没救了!而你自己现在三十几岁了,不读,到了二十年之后,五十几岁了,你更难读了!那些要数据的人,是真的没救,我就不想救他……不是不想救他,是他不让我救,那没办法啊!他还要跟我顶嘴。不是不能跟我顶嘴啊,我讲的有道理,你怎么可以跟我顶嘴呢?
至于学外语外文也是一样。外国孩子是零岁到三岁,就会讲那一个地方的语言了。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开始学英语了,学得相当的辛苦。那有一次我带她上街,迎面来了一个美国佬,牵着一个小孩子,大概三岁左右,一面走一面跟他爸爸讲话,我们擦肩而过,我孩子就跟我说,“爸爸!那个小女孩好厉害哦,他这么小就会讲英语耶!”中国学生常抱怨英语很难学,你跟美国人说英语难学,他会笑掉大牙的,他们会说:英语有什么难,我三岁就会了!所以,语言没有困难容易,全在乎有没有教,以及教的方法对不对。怎么学好外族语言,那很简单,下一次叫你妈妈要生你的时候,去美国生,三岁才回来……下辈子要记得啊!但是这一辈子怎么办呢?总是要想办法嘛!办法只有一个——按照人类学语言的规则。你的时间已经错过了怎么办?不要紧,规则永远还在,只是方便不方便而己。譬如,你移民到讲英语的国家去,大概三年,你也就会讲英语了。但有人说,我地位不高,家里又穷,孟子说“贫贱不能移”,这就没办法了。那你这一辈子不就完了嘛!所以,现在有人开设外语学校,这也是相当正确的方式,让你进入校门以后,No Chinese,交谈完全讲外语,号称“浸泡式学习”,这样子三年五年,也足够日常沟通了。但是,全中国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上这种学校,而且如果让小孩从小上这一种学校还有危险,什么危险?他将没有本、没有根,现在的中国人已经不大认识自己民族了,这种外语学校出来的人,对中国肯定比现在的中国人还陌生,他将成为国际的游魂!反正有些家长是不管的,有些家长是不知道的,他们还认为他的孩子不懂中文没关系,只要英文好,就值得骄傲,这种中国人,我给他们一个评价:贱!
浸泡式学习,也要在儿童期以前最好,你现在二、三十岁了,语言学习的黄金机会已经错过了;而且你现在要负责生活了,要你停下你的所有的工作和学习,专门浸泡在这个地方,也不现实。所以,大人再想学外语,有双重困难。但,如果不得不学,怎么办?我有一套办法,可以克服这些困难。本来学语言就应该用学语言的方式学语言,学文章要用学文章的方式学习文章,现在呢?我们在这种非母语的情况之下,我们两件事要一起完成,语言和文章一起完成,当然也是要用浸泡法,不过,这个浸泡不需要去找个地方浸泡,我们自己就可以做主。尤其文章比语言好浸泡,为什么?因为练习语言,你还要找一个谈话话的对象,还要营造谈话的场景。而读文章,则不需要。你把文章拿来,随时随地可以读。就是我所提倡的“外文读经”——所谓“经”,就是那语文中的经典之作,最好的文章,他们的文章也是语言的延伸,语言也是他们思想的记录,跟汉语汉文的关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与其读一般的白话文——现在的英语学校都是从英语的白话文读起,到后来,才读一点比较高的、半文半白的英文。其实真正的外文,最好的著作也都是相当文言的,因为都是非常精确的、优美的表达,不同于日常语言的平浅——所以,与其读平浅的白话文,我们宁可以他们的经典作读本。经典文章,它下面的基础,也是他们的语言,而它上面烘托出来的,是他们的文化智慧。所以我们选择经典之作作为教材,下可通语言,中可通文章,上可通文化智慧,三件事一次完成。
我们的孩子既然都要学英语——台湾通常是从三年级或五年级开始学,大陆这边比较洋化,从一年级开始学——我建议一学英语就学英文,不要先学英语,就直接学英文,而且要学经典英文。其中不需要讲解,甚至不需要纠正发音,只要请最好的人录音,让孩子听,听一百遍、两百遍、三百遍,把一本、两本书,也就是三万、五万字的英文经典文章完全熟背。然后让他自己试着阅读浅近的英语白话文,他就驾轻就熟,非常容易上路了。更理想的情况是,能够背完四本到五本,也就是背完十万字经典以上,就奠定了成为国际人才的基础。因为他将来的英文很可能比英国人美国人好,他们如果去哈佛,可能不是去哈佛读书,而是去哈佛讲学。他们在中国,用中文讲中国的学问,到了西方,用英文讲西方的学问,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个人才。现在有很多中国人,在中国只能讲西方,到西方,只能讲中国。近代的中国学者,在西方讲中国文化,其实他的中国文化也不地道,让西方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中国人思想怎么会那么怪?不是中国人思想怪,是那些传播中国文化的人根本不了解中国。那他们从外国回来呢,就讲外国来唬中国百姓,其实对西方也一知半解,并没有真懂,专门骗人,气死了!所以我们以后要培养出真才实学的人才。要培养出高度的外文人才,一定要从小开始大量背诵外文经典。
各位成人们,如果还要再学外文啊,恐怕精神力气都不够了,除非你真有志气,用上几年的时间专心的学习。依我的预计,大人开始学中文,要学到当代行家的水平——所谓蜀中无大将,当代行家的水平是很低的——走对了路,只要三年五年。学外文,要学到行家的水平,当然也要三年五年。所以,一个人想兼通中外语文,总共大概要十年。以读经为主,经典是一流的书,读经读到相当的量,就可以开放去读二流、三流、四流的书了,也就是可以开放广泛阅读了。一流的书是要精读的,也就是要会背的,要全解的,二流以下的书,只要略读即可。分清本末,知所先后轻重,才能够让我们有限的生命不浪费,而可以做出比较多学问、比较高的学问,要不然你的生命就浪费了。
恢复读文言的能力
这一百年来,绝大部分的中国人,一辈子没有读过《论语》,没有读过《老子》,这一个人真是白费了!白白让他生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这种现象是因为五四的知识分子倡议,而由政府的教育体制所造成的。首先是国民党政府,国民党是始作俑者,国民党领导错误了,建国后还是继承了国民党的语文教育政策。先不说有人有意要破坏中国文化,光中国语文没有培养好,就是在破坏中国文化。所以常有大陆的朋友跟我说,台湾对中国文化保存得比较好,我往往说:不然。因为首先破坏中国文化的是国民党,只要你小学教白话文,你就在破坏中国文化,而且这种破坏,是非常彻底的破坏。因为如果用暴力去破坏,或用歪曲的理论去误导,这破坏还不是彻底的,彻底的破坏就是让你连读中国书的能力都没有,你根本没有办法自己去读中国书,他才能够愚弄你,或是他不愚弄你,你也自己愚弄了自己,你反正就完全丧失了文化的理解能力。一个民族教导他的子孙,让他们渺视自己民族,诅咒自己祖先,这算什么民族啊,这算什么爱国啊!所以现在我不说你一定要信奉儒家,你一定要信奉道家,一定要读哪些人的书……我不这样讲,我只问,你有没有能力读这些书?如果连能力都没有,你就是维护也没有用,何况你要批判,那就更没有意义了。你连基本能力都没有啊,你的批判是假的嘛,你赞成也是假的嘛!
所以,要让中国人站起来,首先就要恢复读祖先的书的能力,而要恢复这种能力,就是要用培养这种能力的恰当的方法,你就是去读书吧!把重要的书读它一百遍、两百遍、三百遍、五百遍,你自然具备这种能力。若有人问:为什么这样做就会有能力?这种能力是哪里来的?问这问题的人是很白痴的。我曾这样回答:他自然就有。又问,什么叫自然就有,你证明给我看?这更白痴!有些事是不证自明的,如果真要证据的话,历史上也有几千年千千万万个证据摆在那里了。如今,你如要找证明,倒不如自己实践看看,你把《论》《孟》《学》《庸》这四书加上《老子》《易经》,这八九万字,读它两百遍、三百遍,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保证你自己就可以懂得这些书的内容了,能懂这几部书,你就有能力看五千年的书了。退一步说,假如读了,还不懂的话,你也很有兴趣自己去查阅资料了,一查两查,查多了,也就懂了。这种能力,这是千万两黄金买不到的能力啊!
我们培训中心明天开始有一种新的一个学习模式,就是号称为“读经教学师资培训”,也就是读经的“师范班”,要培训一年。我们设计的研习内容,最主要的是读经典、背经典,范围也就是这几部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易经》,希望能够读一百遍以上。其实一年里面读这几本书,用功一点,是可以读两三百遍的。你这一年啊,就抵你十年二十年的学习了,这是一种最精简、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你能够来参加这样的培训,你是最聪明的,最有智慧的人,你赚到了,你知道吗!
不过,我还是要先警告你们,虽然我刚才讲起来,是这么样的冠冕堂皇,你来参加培训班,你的成就,好像是探囊取物,已经稳操胜算了。但现实上是有许多考验的,你要嘛就需乐在其中,要嘛就需咬紧牙根。最有智慧的人,自然乐在其中,是最幸福的人,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些人从一开始,就学得很高兴,而且越学越快乐,你如果是这一种人,我告诉你,是你的祖先烧了好香,你上辈子做了好事啊!你这一辈子是来享福的啦!但是有些人一开始,感觉格格不入,内心挣扎起伏,这种人必需咬紧牙根,才能度得过去,能度过去的人,也是有相当福报的,如果他本来没有福报,他也因此替自己造了福啊,所以这一种人也值得肯定,甚至更值得敬佩,因为他是从无生有啊!另外,还有一种人,真是痛苦,终于支持不下去人,如果你是这种情况,我劝导你也不必太勉强,因为你如果太勉强,在这里天天在捶胸顿足,你捶胸没有关系,你顿足把我们的地板踏破了,还要你赔!所以假如你感觉是太苦了、太苦了,我劝你就申请退学吧。因为你这一辈子福气不够,下辈子还有机会,可以再来,我下辈子等你!
不过,大家既然来到这里,可见大家多多少少也预备了一颗心——佛家叫做发愿,孔子叫立志——你已立了志、发了愿,可见你是一个有心肝的人呐!至少是因缘凑巧,那你也要惜缘,也要替自己负一点责任。所以啊,假如你在培训中遇到困难,没有关系,自己先度度看,度的有困难,交几个朋友,跟朋友商量商量,大家互相勉励一下。再不然呢,就是我们这里班主任、辅导员,都是既有热心又有经验的,也都很愿意帮助你。再不然,假如你真的问题太大,你就找周主任啊,反正周主任是烦不死的,她几年来被烦的经验太多了,所以她不怕你来烦。最后,如果都不行,你就来找我吧,我就把你骂回去!因为你辜负了你自己,用佛陀的话说,你辜负你的初发心,用孔子的话说,你辜负了你的志气。志者,心之所之也,是你的心的所向啊,你立下这方向了,为何又不走下去?其实是因为你没真立志,你因何而立这个志,你还没真的清楚明白。所以今天要看清楚想明白,你为什么要来这里用这种方式学这个些东西?假如你还模棱胡涂,或是别人鼓动你来的,甚至被人逼迫的,那千万你要想清楚,不要被人卖了都不知道。你既然想清楚之后,就要为自己负责任。但是我不是要你的卖身契,说你现在想清楚了,强迫你不可以反悔。你是可以反悔的,你永远可以反悔。但是你既然发了这个心,当你要反悔的时候,请你告诉我理由,是不是你找到更好的学习方式,找到更好的开发自己生命的方式,你不愿意坐在这里做比较没有意义的学习了,是不是这样?假如不是,你还有什么理由?所以,我都替你想好了,你是永远没有理由的,因此,既然来到这里,就不准退学!不过,也没有这么严格,反正我又不是教育部,这里也没有什么证书可以给你。所以你要趁着……比如说像我今天要来了,大门会开一下,你就躲在门后,大门一开,你就冲出去,没有人拦得住你;否则,你知道这里为什么围墙那么高,而且平常都大门深锁吗?就是防止你逃走!
总之,要告诉你的是,我预先知道,这一年,有的人是愉快的学习、幸福的学习,越学越愉快,越感受到自己是何等幸运,能够参加这个班。有的人会彷佛在活在颠沛造次中,忍辛受苦,度过一年,也还不错。有人是度不过的,没有关系,或许其中有命。不过我是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自始至终,完成你的原初的愿望。其实,这是很容易达成的,你只要按照我们所排的课程,老老实实的做去,你能够自己加码学习,那当然更好;不加码你就按照这个课程这样走,我都能够保证你这个一年之后,可以让你脱胎换骨,让你终身受用不尽。而且将来的出路——固然一个人学习不是为了出路,但是它也是很现实的——将来的出路,我就告诉你应该没有问题,因为现在正是文化复兴的时候,而且读经的教育——泛泛地说是国学教育,精确地说是读经教育,读经教育跟国学教育不大一样——读经教育的市场是很大的,你就职的机会,创业的机会是很大的,你不必为现实的前途太忧虑。
读经教师的养成,要说容易,是两、三个小时就足够了,要说不容易,不是一年就可以养成的,我希望将来办理三四年的培训。不过,到目前为止,读经教师培训的时间,以你们这一年班的最为长久,这一次所参加的人,是算作第一期,因为我们考虑了很久、策划了很久,现在时机才成熟,所以现在才办了第一届。你能够参加第一届,是开创性的,你参与了一个读经时代的创造!第一届应该都是精英,据说国民党黄埔第一期,每个都是大将军!所以各位!你要有这一种自豪感啊,你要担当起来啊!而且你们如果学的不好,我们第二届也招不了生了!你们是有罪过的。
这一方面是自己的事,一方面是我们读经大业的事,也可以说是国家民族的事。不过呢,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你还是为自己着想,时时刻刻为自己负责,才是最重要的。你先不需要想是要替读经事业负责,也不必口口声声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要救国救民……你也不必如此。只要你为自己负责了,你就是为读经大业负责,你就是为中华民族千秋万世负责啦!这就是儒家之教、孔子之教,这叫君子之道,“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如果自己走对了路,自己的学问就是天下的学问,自己的学问就是民族的学问,自己的学问就是世界的学问、就是宇宙的学问,这一种学问才值得你来学,值得你用一种非常的精进的方式去来学。什么叫精进?你在这里是被关起来的——闭关,每天有一定的作息,而且是早睡早起,违反你平常生活的规律,但是这一种规律才是符合天地之道的——每天没有别的事,心无旁骛,以自己读经为主,以学习读经教育的理论和实务为辅,自己把经读好了,对读经教育理论和实务才能有更深入的领受,或许将来不做读经老师,亦可自我受用或教自己孩子,将来开学堂或做读经老师,也比较不会辜负读经的孩子。这一年你学习的分量很重的,不过我们都已经计划好了,分配在每一天,辅导员们按表操课,你就信任我们的计划,跟着计划走,应该没有什么受不了的辛苦,假如你能读出味道,那更值得恭喜了。
最后,我希望第一届这个师范班能够很圆满,我对你们的期待最重最多,因为你们是我推广读经二十年来,举办这么重大的、长久的培训的第一次。但我不是在尝试,这一定是成功的,只要你保持了今天——就现在──现在你的这颗心,你就会成功。这个成功不是你去追求一个外在的什么成就,而是自我的实现。而内外、本末、人我本是相通的,所以,你成功也是我们的成功。希望你用这样宽大的胸怀来学习,你就不会痛苦,反而会有一种悠然、深远而超越、高明的喜悦与幸福,我祝福你。
谢谢各位!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二辑第二本《读经教育全程规划》。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思想与教育理论,请关注本站,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