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之 宪问第十四 第41章|总第373章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
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yú)?”

○与,平声。

○石门,地名。

○晨门,掌晨启门,盖贤人隐于抱关者也。

○自,从也,问其何所从来也。

胡氏曰“晨门知世之不可而不为,故以是讥孔子。然不知圣人之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也。”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石门,是地名。

○晨门,是管门启闭的官,盖贤而隐于下位者。

○奚字,解做何字。

○自,是从。

昔子路相从孔子周流四方,晚宿于石门。时有守门官问说:“汝从何来?”子路说:“我从孔氏而来。”晨门说:“我闻君子相时而动,邦有道则任,邦无道则隐。彼孔氏者,既已知时事之不可为,即卷而怀之可也,乃犹遑焉奔走四方,必欲有为于天下,其亦不智甚矣。子之所从者,得非此人乎?”

盖讥孔子之不隐也。夫晨门之言,盖亦士君子进退之常。但圣人道高德大,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特时君不能用耳,此又非晨门之所知也。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石门:地名,见《春秋》。或说曲阜凡十二门,其南第二门曰石门,乃外城门。考本章情事,当从后说。

○晨门:主守门,晨夜开闭者。失其名。

○奚自:谓自何方来。

本章当是孔子周流在外,使子路归视其家。甫抵城,已薄暮,门闭,遂宿郭门外。晨兴而入,门者讶其早,故问从何来。子路答自孔氏。盖孔子鲁人,人尽知之,不烦举名以告。晨门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正见孔子时必在外。若已息驾于洙泗之上,则门者不复作此言。此门者盖一隐士,知世之不可为,而以讥孔子,不知孔子之知其不可为而为,正是一种知命之学。世不可为是天意,而我之不可不为则仍是天意。道之行不行属命,而人之无行而不可不于道亦是命。孔子下学上达,下学,即行道。上达,斯知命矣。然晨门一言而圣心一生若揭,封人一言而天心千古不爽,斯其知皆不可及。

 

【白话试译】

子路在石门外宿了一宵,黎明即赶进鲁城,守门人问他:“你由何方来?”子路对道:“自孔氏来。”守门人说:“嘎!那人呀!他是一个明知干不成而还要干的人呀!”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注释】

晨门:晨起管开城门的人。

奚自:从何处来的意思。

 

【疏解】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相当可以代表儒家立身处世的价值取向。这一积极入世的态度,正是儒家最感人而可贵的精神所在。

论语中出现了一些散处田野的隐者,他们选择了消极避世、隐归山林的路子,对儒家这一积极入世的态度,不能同情。

子路夜宿石门,第二天凌晨,看守城门的人,一看子路跨大步走出城来,就说了:“先生从何处来?”子路说:“从孔家来。”晨门说:“是明知事实不可能,还要尽心做去的那个人吗?”

这一场会面纯属偶然,却是发自天地灵气的豪杰对话,充满了英雄相惜之情。晨门非姓氏,他隐姓埋名,藏身于城门一角。在众多出城的人群中,一照面就看出子路气度不凡,足见慧眼独识英雄了。晨门问“奚自”,子路答以“自孔氏”,一问一答之间,有如天地间的对话,神朗气清,不着人间俗情。晨门是隐者,本不想突显自己,却不自觉的被子路的英雄气概所拉引,当下忘了隐藏自身,开口冲出一句:“奚自”;子路的豪杰气,在这一刻也被触动了,没有礼让谦虚,劈口还了一句“自孔氏”,真是气势万千,长留千古。

说孔氏“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更是点破了隐者虽隐君避世,而犹怀入世之心的另一面。“知其不可”,是实然的命,“而为之”是应然的义,此一命义对扬,最能显示儒家积极入世的性格。然这一性格的衡定却出自一位闲居草野的隐者,足见当时最能理解儒家苦心孤怀的,恐怕是像“晨门”这样的隐者吧!真是豪杰相照,英雄相惜啊!

晨门与子路,是伫立在天壤间的豪杰,人间俗务一概挂搭不上,萍水相逢,顿成知己;这一份知己之情,也无缘做任何的会聚停留,晨门依旧隐身城门一角,子路仍得奔走天涯。晨门隐得住,子路走得开,真真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一段来自天地灵气的生命触动,一触即发,也一闪即逝,到头来,一切生命的声光精彩,又消融在天地间,又何须带走一片云彩。

 

注:以上选自《论语义理疏解》(台湾鹅湖出版社印行)之主题六【文化的抟造】(王邦雄)第十八条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长期招生 |乐习书院乙巳(2025)招生简章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0)
泽之的头像泽之编辑
上一篇 2021年5月27日 下午2:26
下一篇 2021年5月27日 下午2: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