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自,由也。
○德无不实而明无不照者,圣人之德。所性而有者也,天道也。先明乎善,而后能实其善者,贤人之学。由教而入者也,人道也。诚则无不明矣,明则可以至于诚矣。
○上第二十一章。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言也。自此以下十二章,皆子思之言,以反复推明此章之意。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诚,是真实无妄。
○明,是事理洞达。
○子思承孔子天道人道之意以立言说道:“人之造道等级虽有相悬,及其成功,则无二致。固有德无不实,而明无不照,由诚而明的,这叫做性。盖圣人之德,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天性本来有的,故谓之性。性,即天道也。有先明乎善,而后能实其善,由明而诚的,这叫做教。盖贤人之学,以择而精,以执而固,由教而后能入的,故请之教。教,即人道也。夫曰性曰教,虽有天道人道之殊,然德无不实者,固自然清明在躬,无有不明,而先明乎善者,也可以到那诚的地位,及其成功,则一而已矣。”
○所以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上第二十一章。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注释】
○自诚明谓之性:郑注:“自,由也。由至诚而有明德,是圣人之性者也。”即由诚而明的,是圣人的从容中道的表现。此性是性之也,即自然而不待勉强之意。
○自明诚,谓之教:从明而诚的,便是教。朱注:“先明乎善而后能实其善者,贤人之学,由教而入者也。”教,即学而知之。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者便无不明,而明亦可至于诚。因性中本有明,而明其实亦是性自身的呈现。
【疏解】
自诚明谓之性,和首章“天命之谓性”句意不同。天命之谓性,是说性出于天。而自诚明谓之性,是指圣人之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之境界。朱注:“德无不实,而明无不照者,圣人之德,所性而有者也。” 即由诚而明,好像天生自然如此的,是圣人之境界。在本性完全朗现,而无私欲间杂的圣人,他的觉照之明,好像是自然而有的。此即孟子所谓“尧舜性之也”之意。又孟子说:“日月有明,容光必照”,因德性充实,故无有不明。圣人并不是有意去求知求明理,而事物之来,是者便知其为是,非者便知其为非,心中没有任何的滞碍,如明镜之照,物之媸妍(chĪ yán,美丑),无所隐遁。此种觉照之明,自然而发,好像不必要一点人力。这是明照一切之境界。这是超自觉的境界,不用思维反省,而自然明理,举动自然合度。
这自诚明的明,是明觉朗照,是有创造性的功效的,圣人之明,是诚体本身之朗现,他的生命在什么地方表现,什么地方便会生起道德的创造,实现价值。如子见父,可知孝,若子之心纯然是本心,则他见父时便自然知孝,而且此“知”本身便是孝的实现。他的孝心自然便会朗现。此“知”孝之知,在心纯乎是天理之表现时,便是孝的实现。而不是“知道”孝之理,孝便在知孝之知中。这知是直贯创生的活动,而不是平面的横摄的认知之知。在什么地方地方有知的朗现,便在什么地方有道德的创造。这是诚明之知,即是道体本身之创造活动,此是天德良知之知,不是从耳目心知发出来的“识知”。孟子说的“所存者神”,亦是此意。圣人之至诚之心关注到什么地方,便在什么地方起觉照,便会有莫测的神用,感通一切,鼓舞一切。
若人非至诚者,即不能完全的实现其性,那便须先明善才能诚其身。如前章所说,须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后笃行。自明诚谓之教,即由学问思辨使心能知理明理,这是教化之功。此心知理明理之知,亦不能被看成是认知之知。心知理时,理便呈现,此知是理呈现时之逆觉,逆觉本身便是理的呈现。故此知亦是明觉朗照,生起道德之创造之知。只是在一般人,此知不能全体朗现,故必须用修养工夫以复其性。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是说本体与工夫的不离。诚体本身自然有明觉,诚不只是理,而亦是神,亦是心,故自然有觉,自然有明,明是体的自然往外通,自然呈现。而以工夫求复其性之“诚之”的工夫,亦是诚体之明的呈现,不然的话,人是不能够明察天理人欲之私,亦不能知善恶是非的,因无有孤悬而无体之用也。故诚与明,本是一体的。学者之明善诚身,其明便是诚体所发,只是未能尽现而已,故必须择善固执,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地以求尽复其性。
又自诚而明,不须工夫,而自然本体呈现,是理想的境界。即使是圣人,亦应是由明善而诚身的,只是因为他的生命的感性障蔽少,习气轻,故稍微有一点外缘触发,便能明善而顿现其性。如孟子之说舜:“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此章后朱子注曰:“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言也。自此以下十二章,皆子思之言,以反复推明此章之意。”
编自:杨祖汉《中庸义理疏解》(台湾鹅湖出版社)
编辑排版:其嘉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