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附pdf版下载链接)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学生书局/繁体竖排)pdf文件下载链接:点击下载(提取码:0928)  


 

中国哲学史(上册)

 

书题语

自序

第一卷 先秦时期:中国文化原初形态之百花齐放

 

弁言

第一节 原初的观念形态

一、文献举要

二、史官为古代学术之府,乃观念之所从出

三、观念之结集

第二节  周初之“敬”的观念

一、人的精神之自觉

二、祀敬内转而为敬德

三、由忧患意识与敬畏感转出道德意识

四、敬的哲学

第三节 礼的时代与宗教人文化

一、礼与彝

二、礼的时代

三、宗教人文化

第四节 天命下贯而为“性”的思想趋势

一、天命观念

二、天道的肯定

三、三段重要文献

附识:郭店竹简出土对先秦哲学之关系述略

第一节 道之本统的再开发

一、继往开来的孔子

二、“道之本统”的再开发

第二节 仁的意义与特性

一、仁是全德之名,仁是真实生命

二、仁是人格发展的圆满境界

三、仁的特性,曰觉与健

第三节 仁智圣的生命领域

一、仁智对举与仁且智

二、仁智双彰以成圣

第四节 由仁智圣遥契性与天道

一、性与天道与孔子的圣者情怀

二、天道中的情与理

三、遥契二义

第五节 义命观念与主宰性之肯定

一、义的定然性与时宜性

二、命令义之命与命定义之命

三、从尽义知命到义命合一

第六节 宗教性与宗教精神

一、孔子对原始宗教的态度

二、儒家的宗教性

第七节 义务与自我问题

一、义务问题与人伦责任

二、成德之教中的自我问题

第八节 孔门弟子及其流派

一、传道之儒

二、传经之儒

三、曾点传统

第一节 天志——最高的价值规范

一、天志:现实世界唯一的“法仪”

二、天的涵义

三、附说墨子的“鬼神“观念

第二节 尚同——权威主义的政治论

一、国家的起源

二、尚同的政治机构及其政治规定

三、层层上同,上同于天

四、尚贤与众贤之术

第三节 兼爱——爱的社会之向往

一、形成“兼爱”的观念理路

二、兼爱本乎天意

三、兼爱与推爱

四、非攻——兼利天下

第四节 功力实用的文化观

一、节用、节葬

二、非乐

三、立三表以非命

四、非儒——功利主义的思想

第五节 墨学的评论

一、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

二、僈差等,有见于齐,无见于畸

三、利他的义道及其限制

第六节 墨学的再检讨

一、兼爱与天志

二、义与利:以利为义

三、绝对的利他主义

四、墨家与宗教

第一节 即心言性——性善

一、承孔子之仁而言心

二、四端之心三义

三、以心善言性善

四、性善的论证

五、“心、性、才、情”之意涵

第二节 仁义内在——由仁义行

一、仁义内在与义内义外之辩

二、居仁由义——由仁义行

第三节 性命对扬——透显道德性

一、性命对扬:透出自然之性与道德之性

二、尽心知性知天

三、践仁成圣、过化存神

第四节 存养充扩的修养论

一、尚志与尚友

二、存养与充扩

三、知言与养气

第五节 价值、伦理观

一、天爵与人爵

二、义利与生死

三、亲亲仁民爱物:推爱

第六节 政治思想之精义

一、推仁心,行仁政

二、民为贵、重民生

三、政权转移的轨道问题

第一节 道家的先期人物

第二节 “无”的智慧之进路

一、以“无为”对治“有为”

二、从“无为”到“无”

三、以作用层上的“无”,作为实有层上的“本”

第三节 以无为道与道之双重性

一、以无为道与道体的形容

二、由无中带出有、道之双重性

第四节 境界形态的形上学

一、道生物,“生”乃实现义

二、道与一二三

三、不生之生,无为之为,不主之主

四、境界形态的形上学

第五节 人生的智慧:正言若反

一、致虚守静

二、反文归质的人生企向

三、正言若反

第六节 立身之道与政治理想

一、守柔以立身

二、不争以处世

三、由“无为”引出政治理想

第一节 老子与庄子的同与异

一、风格的不同

二、表达方法的不同

三、义理形态(不是内容)的不同

第二节 道心显发的观照之慧

一、心之本性,虚静而止

二、观照之用

三、心灵之直观慧照

第三节 一死生、齐物我、泯是非

一、浑化生死(一死生)

二、浑化物我(齐物我)

三、息言止辩(泯是非)

第四节 道家智慧的特性与意义

一、道家的“道”要通过“无”来了解

二、道家只有“如何”的问题,没有“是什么”的问题

三、儒家讲仁义圣智,属于实有层

四、宋儒对佛老的忌讳应予消解

第一节 惠施之“合同异”

一、大一与小一

二、其大千里

三、天地卑、山泽平

四、方生方死

五、小同异与大同异

六、连环可解也

七、天下之中央

八、氾爱万物,天地一体

第二节 公孙龙之“离坚白”

一、综述“名实、通变、指物”各篇主旨

二、“白马论”的思理

三、“坚白论”的思理

第三节 辩者之徒的怪说

一、“合同异”组八句

二、“离坚白”组十三句

第四节 墨辩中的哲学性理论

一、同异交得

二、坚白相盈

三、三名与三谓

四、条件关系

五、知识问题

第一节 “天命之谓性”所涉及的意义

一、言性的进路

二、“天命之谓性”的第二种方式

三、性、道、教

第二节 慎独、致中和

一、慎独以成德

二、致中和

三、由致中和通向存在界

第三节 诚体流行、生物不测

一、天道以诚为体

二、尽性与致曲

三、诚体流行、生物不测

第四节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一、乾知坤能

二、以乾元统坤元

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四、继善成性

第五节 寂感之神——本体论的妙用

一、天以生为道

二、易道寂感之神

三、穷神知化

第六节 宇宙论的演生与三极之道

一、宇宙论的演生

二、三极之道

三、由三极之道合天人——道德的形上学之初成

第一节 制天用天的思想

一、天之自然义

二、天人之分

三、天生人成

四、制天用天与事天

第二节 化性起伪

一、性之三义

二、性之内容(性恶)

三、化性起伪

四、以心治性

第三节 以智识心——知性主体之透显

一、以智识心

二、心之主宰义

三、虚壹静与大清明

四、蔽与解蔽之道

第四节 正名与辩说

一、名之类别

二、制名的标准(三标)

三、制名的告诫(三惑)

四、名、辞、辩说

第五节 礼义之统

一、隆礼义而杀诗书(法先王与法后王)

二、知统类与礼义之统

三、礼义与辩之分群

四、学与修养成德

第一节 法家的兴起与演变

一、从尊礼到用法

二、法家与法术家

三、法家之历史使命及其转型

第二节 韩非的人性观与价值观

一、极端的性恶论

二、反理性的价值观

三、反古道的历史观

四、刍狗生民的社会观

第三节 韩非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法家与秦政

一、法家之所以为法家

二、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三、儒法对比与法家之反噬

第二卷 两汉魏晋:儒学转形而趋衰与道家玄理之再现

弁言

第一节 复古更化:理性之超越表现

第二节 董子春秋学要义

一、春秋大一统,尊天以保民

二、三正三统与质文递嬗

三、春秋三世之说:进化之历史观

四、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屈君以从天

第三节 天人感应之哲学

一、天之十端与元气

二、阴阳消长与四时变化

三、五行之相生相胜

四、天人感应(类与数)

五、感应二义与汉儒之特色

第四节 人性思想略述

一、从告子到董生

二、自气言性,性未可全为善

三、性情相与为一瞑

四、自“中民之性”名性的拘蔽

第五节 附论:杨雄之太玄与法言

一、《太玄》的结构及其论玄之大意

二、《法言》的限度

第一节 王充思想的特色

一、重知识而不重伦理道德

二、否定行为结果之因果关系

三、反博士学术系统

第二节 用气为性

一、言性两路

二、气性与善恶

三、气性与心

第三节 性成命定

第四节 气性领域之全幅意义

弁言

第一节 易学三系(兼述王弼易学之渊源)

一、易学三系(术数、象数、义理)

二、王弼易学之渊源

第二节 王弼玄理之易学

一、王弼易学之中心观念及其特色

二、言意之辨(从尽意到尽心尽性尽伦尽制)

三、王弼易学之得失

第三节 王弼之老学

一、本体论的体悟

二、宇宙论的体悟

三、实践进路的体悟

第四节 老庄同异

附说:裴頠之崇有论

第一节 向、郭之庄学

一、向、郭注庄的故事

二、向、郭注庄诸义

三、逍遥、齐物、迹冥(迹本)

四、天籁、养生、天刑

第二节 阮籍之庄学与乐论

一、生平与风格

二、庄学:“达庄论”与“大人先生传”

三、乐论:形上学的天地之和之“乐论”

第三节 嵇康之名理与声无哀乐论

一、嵇康之风格

二、养生与释私

三、声无哀乐论

第四节 道家生之不足及其自处之道

中国哲学史(下册)

第三卷 南北朝隋唐:佛教介入——异质文化之吸收与消化

弁言

第一节 三法印

一、诸行无常

二、诸法无我(无自性)

三、涅槃寂静

第二节 四谛

一、苦谛

二、集谛

三、灭谛

四、道谛

第三节 十二因缘

第一节 小乘部派佛教

一、四个主要部派

二、五蕴、十八界

第二节 大乘佛学三系

一、般若系

二、唯识系

三、真常系

第一节 东晋慧远之佛教运动

第二节 竺道生与涅槃佛性

第三节 三论宗之复兴与嘉祥吉藏

第四节 摄论与摄论师真谛三藏

一、真谛之生平

二、真谛思想与摄论

三、解性赖耶与阿摩罗识

第五节 真常心系的代表论典:起信论

第一节 天台宗简史

第二节 天台五时判教

第三节 天台化法四教:藏通别圆

一、藏教

二、通教

三、别教

四、圆教(见下节)

第四节 天台圆教及其思想

一、一心三观

二、不断断与一念三千

三、即九法界而成佛与三因佛性

四、天台圆教之特色:开权显实

五、六即阶位

附:菩萨功行简表

第一节:玄奘回归印度的佛教运动

一、玄奘的学程及其成就

二、奘传唯识之特色与遭际

三、回归印度之旧而引发反响

第二节 华严宗简史及其判教

一、华严宗简史

二、华严五教

第三节 华严宗思想述要(上)

一、真如心“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二、法界缘起与四法界

第四节 华严宗思想述要(下)

一、十玄门

二、六相圆融(教门)

第一节 中国禅宗简史

第二节 道信禅法与东山法门

一、道信禅法之特色

二、弘忍之东山法门

第三节 如来禅与祖师禅

一、神会的如来禅:顿悟真心,直显灵知真性

二、六祖的祖师禅

第四节 禅家五宗之宗风

第五节 公案话头举隅(六则)

一、即心是佛

二、野鸭子、大机大用

三、黄檗佛法无多子

四、平常心是道

五、龙潭纸烛

六、云门敲门(附、日日是好日)

第四卷 宋明时期:儒家心性之学的新发展

弁言

第一节 张子生平与关中学风

第二节 天道性命相贯通

第三节 正蒙的天道篇

一、太和之道

二、太虚与气

三、太虚即气的体用不二

第四节 正蒙的性论

一、性之立名:体万物而谓之性

二、由兼体、合两见性体寂感之神

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第五节 正蒙的心论

一、心能尽性、仁心无外

二、心之“知用”义: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三、横渠之“仁化篇”与性体心体五义

第六节 《西铭》的理境及其践履规模

一、《西铭》原文

二、《西铭》开示的理境与践履规模

第一节 明道的地位与智慧

一、明道的造诣

二、二程遗书之鉴别

三、明道对圣贤人格的品题

第二节“一本论”的总意指

一、天人是一

二、三事一时并了

三、一本而现之道

第三节 对天道的体悟

一、道不即是阴阳,而亦不离阴阳

二、道亘古而常存,超有无而遍在

三、天道生生

第四节 天理的涵义

一、天理恒常自存,是形上实有,亦是生化之理

二、天理寂感与天理之尊高

三、天理秉彝与死生存亡之理

第五节 识仁与定性

一、《识仁篇》大意

二、仁体的实义

三、《定性书》原文

四、定性与定心

第一节 二程异同

第二节 伊川义理转向:天理“只存有而不活动”

第三节 仁性爱情

第四节 论性与论气

一、论性不论气或论气不论性

二、气性、才性与气质之性

三、变化气质是进德之学

第五节 “论心”之实义

第六节 居敬与格物穷理

第七节 洛学南传的线索

一、上蔡湖湘之学

二、龟山闽中之学

三、逆觉体证的二种形态

第一节 南宋理学之分系与胡氏家学

第二节 胡子知言大义(一):即事明道,道无不在

一、即事以明道:道充乎身,塞乎天地,无所不在

二、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

三、道不在性外:由好善恶恶说性体之至善

第三节 胡子知言大义(二):以心著性,尽心成性

一、心本天道为用,至大至善

二、性是形上实体,是天下之大本

三、以心著性、尽心成性

第四节 胡子知言大义(三):内在的逆觉体证

一、尽心以尽仁

二、内在的逆觉体证与识仁之体

三、以仁为宗,以心为用

第五节 湖湘之学,一传而衰

前言:朱子与李延平

第一节 朱子四十岁以前的学思历程

一、何谓大本之中

二、朱子中和旧说的讲论

三、朱子转向而另开新路

第二节 中和论定后的性理学架构

一、“中和新说”的基本纲领

二、综述“新说”大旨

第三节 “仁说”的论辩:性理学的完成

一、“仁说”缘起

二、朱子“仁说”大旨

第四节 心、性、情与理气论之综述

一、论“心”:心是气之灵

二、论“性”:性即理,性亦只是理

三、论“情”:心性情对言,心统性情

四、理气论要旨:理气不离不杂

第五节 朱子的工夫论

一、工夫进路之形成

二、工夫论的完整说明

第六节 朱子“即物穷理”的时代意义

象山小传

第一节 辨志、辨义利

一、辨志

二、义利(公私)之辨

第二节 复其本心,先立其大

一、复其本心

二、先立其大

第三节 心即理,心同理同

一、心即理

二、心同理同

第四节 象山与禅以及象山辨佛

一、朱子对象山之称赏与攻其为禅

二、象山辨佛

第五节 朱陆异同述评

一、朱陆心性思想的对校

二、朱陆教学入路的通化

第一节 朱子门人与后学

一、蔡西山及其家学

二、黄勉斋及其支裔

三、潜庵、北溪诸子

四、真德秀与魏了翁

五、黄东发与王应麟

六、文文山之正气

第二节 象山门人与后学

一、杨慈湖与甬上诸贤

二、傅梦泉与槐堂诸子

三、陆学的传衍

四、谢叠山之气节

第三节 宋元之际与元初诸儒

一、元初北方之儒

二、南方民间之学

前言:明代初期的理学

第一节 王阳明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完成

一、王学前三变:自我发现

二、王学后三变:自我完成

第二节 良知即天理

第三节 良知感应乃“智的直觉”之感应

第四节 致良知与逆觉体证

第五节 心意知物与四句教

一、心意知物

二、四句教解义

三、“物”之二义

四、四有与四无之会通

附言:关于罗整庵论理气

第一节 王学的分化与发展

一、浙中派的王龙溪

二、泰州派之罗近溪

三、江右派之聂双江与罗念庵

四、江右王门的另一趋向:由心宗走向性宗

第二节 刘蕺山之归显于密、以心著性

一、严分意念,摄知于意

二、诚意慎独,归显于密

三、形著义之殊特与作用

第五卷 近三百年——文化生命之歪曲、冲激与新生

弁言:失去哲学慧光的世纪(清代)

第一节 顾亭林

第二节 黄梨洲

第三节 王船山

第一节 清学与汉学的大分界

第二节 清代盛世的思想状况

一、戴东原

二、章实斋

第一节 欧西民主自由之思想

第二节 科学的性质及其威势

第三节 马列意识形态之泛滥

第一节 西方哲学在中国以及“中国的”哲学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反省与新机

一、内圣成德之教的承续与光大

二、完成民主政体的建国大业

三、开出知识之学一发展科技

第三节 返本开新的哲儒:牟宗三

后记

历代哲人生卒年表

本书作者著述要目

 

编辑排版:其嘉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

(5)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1年8月28日 下午7:00
下一篇 2021年8月29日 下午7: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