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古思想之趋势
第一节 原初的观念形态(本节)
第二章 孔子的仁教
第三章 墨子的思想理论
第四章 孟子的心性之学
第五章 老子的哲学
第六章 庄子的智慧
第七章 名家与墨辩
第八章 中庸易传的形上思想
第九章 荀子的学说
第十章 法家与秦政
一、文献举要
1.《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月星辰,敬授人时。”❶
2.《尚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木金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
惟和。”
3.《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❷
上引三节文献,第1条所引是说,尧帝命羲氏和氏,敬顺天时,记载历数,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正朔,颁授人民奉行。这是启动农事之基始,亦是体认自然与人文关系相应之先声。第2条《大禹谟》数句,指出德非徒善已,须进而有以善其政。政非徒法而已,须晋而有以养其民。水、火、木、金、土、谷,是民生必需之物,自当尽速修治齐备。正德、利用、厚生,则是为政治国之总原则,既须和洽人心,亦须协和万邦,一体遵行。第3条是孔子引述尧传位时命舜之言,“允执其中”者,嘱舜信守治国之中道也。至《大禹谟》衍为十六字,文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十六字之综结,在文献上虽然后出,而其句意却是顺承义理引申出来,应无可疑。
二、史官为古代学术之府,乃观念之所从出
《周官》释史:“史掌官书以赞治,正岁年以叙事。”据《周礼》,史官有太史、内史、外史、御史等职,掌理执礼、掌法、授时、典藏、策命、正名、书事、考察。八类归于一,则曰“礼”。史官所掌,实乃动政治措施以实现理想之纲维网。
前句“掌官书以赞治”,是本天叙以立伦常,属于人这方面的道德政治。后句“正岁年(订正历法)以叙事”,是法天时(四时之生、长、收、藏)以行政事,属于天这方面之窥测自然(本乎自然之理以行政事)。合两句而观之,表示理智所照,亦归于道德意义(从自然回归人生)。
三、观念之结集
上古思想观念之结集,首先是《尚书·洪范》之“九畴”。(治天下之大法分为九类)
1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2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
3 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4 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5 皇极——皇建其有极(谓君王建立人道之极则)……“无偏无陂(pō),遵王之义;无有作好(hào),遵王之道:无有作恶(wù),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会其有极,归其有极。……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为政治民,大得其中,是即皇极之精义也。)
6 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皆以中道为准)
7 稽(jī)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有疑先自我反省,次及于卿、士、庶人,最后卜筮。)
8 庶征——(自然变化,所验非一,故曰庶征。凡事须多方参验印证。)
9 五福六极——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乐其道也)、考终命(顺受其正也)。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
此“九畴”,是殷贤箕子应答周武王之访谈录。乃上古思想观之大结集。箕子将治国之道归约为九大类,无论主观面之修德,客观面之治民,皆概括之。单以“八政”而言,“食、货、祀”即已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司徒、司空、司寇”包括教化、建设与治安。“宾”是外交,“师”是文教学术。加上其余各类,更显得广大悉备。
由“洪范九畴”再约而言之,即是“修德爱民”与“正德利用厚生”两句话。“修德爱民”是传统政教中的常理常则,历数千年而无所更改。“正德、利用、厚生”,尤可视为圣王之政规。《书经集传》云:“正德”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所以正民之德也。“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此“正德利用厚生”一句,正具体显示“为政以德教为本,以民生为重”之准则,此便是圣王的政规。(后世称之为仁政王道。)
在此客观的实践之中,实已透露出道德精神之实体(仁智兼备的仁智实体)。不过,这个时候的实体,有如初升之太阳(与自然浑一的粲然之光),尚在潜蓄状态,尚未自觉的涌现。(此潜蓄之状态,将延续数百年,必须通过“敬”的工夫之内敛,以及宗教人文化、天命天道下贯而为性的过程,才能到达孔子的仁教。)
❶《书经集传》(蔡沈撰注):羲氏和氏,主历象授时之官。钦、敬也。若、顺也。昊音浩,广大之意。历、所以记数之书。象、所以观天之器,如玑、衡之属。日、阳精,一日而绕地一周。月、阴精,一月而与日一会。星、二十八宿众星为经:金、木、水、火、土五星为纬,皆是也。辰、以日月所会分周天之度为十二次也。人时、谓耕获之候,凡民事早晚之所关也。
❷朱子《四书集注》云:此舜命禹而禅以帝位之辞。咨、嗟叹声。历数、帝王相继之次第,犹四时节气之先后也。允、信也。中者,无过不及之名。四海之人困穷,则君禄亦永绝矣。戒之也。
编辑排版:其嘉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湾学生书局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