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显发的观照之慧|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一卷第六章庄子的智慧第二节

一、心之本性,虚静而止

 

庄子言心,自是道家之道心。道心虚静而止,不起是非,不生好恶,所谓“圣人用心若镜,不送不迎。”心犹如此镜,虚而能照,一照即过,不藏一物。此最合虚无虚静之旨。故以镜喻心,道家最宜。在儒家虽亦可以用,但喻不能尽意(心之创生的意思说不到)。

 

再者,“成心有执,道心无执”。超脱欲求、好恶、知解、成见,以心之恬静,涵养心之灵知,如此“以恬养知,知恬交养”,乃能显发观照之用,以与天地万物相通。

 

人与物本相通而不相碍,当人见到老鼠、蟑螂、毛毛虫,若能不起分别心、计较心,则它们与我实不相碍,何必去之而后快?程子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静观,即是以虚静道心如其为物而观之。这时候,老鼠、蟑螂、毛毛虫,都可以免于人为伤害,而如如自得自在。可见我心虚静,则物亦定止。定止不扰,故皆得以保存。

 

二、观照之用

 

道心对于万物,采(超越的)观照之态度,不以喜怒哀乐入于其间,而如其为“物之在其自己”而观之。它是什么便是什么,此之谓“物各付物”。于是大小物类,各归其位,此之谓自适自存、自得自在。至于观人生之事变,则“安时处顺”。顺而处之,不违道,不计较。如此,则无己,亦无物。故《逍遥游》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字,作动词看。无掉“己、功、名”,归于清静自然而无为。)

 

另如“心斋、丧我、坐忘”,亦皆显示“内外两忘而不着,与物俱化而不失”的即寂即感的境界。

 

三、心灵之直观慧照

 

道心之观照,不受形体、知识、好恶,以及价值观之限制,故能“应于化而解于物”,而臻于“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之境界。人从物中解脱出来,不溺于物,亦不与物对,乃能与物俱化。而所谓“独”,即无对待之谓。无待者,自由自得而无限制,故能逍遥。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亦正是“逍遥”之谓。

 

 

⑥《庄子·知北游》“无有所将(将、送也),无有所迎。”成玄英疏:“圣心如镜,不送不迎。”

语见《庄子·养生主》。

“心斋”,语见《庄子·人间世》,意谓清静定止。“丧我”,语见《庄子·齐物论》,意谓“无己”,与“心斋、坐忘”之义相通。“坐忘”,语见《庄子·大宗师》,文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编辑排版:其嘉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北学生书局印行)。

(1)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1年12月26日 下午7:00
下一篇 2022年1月2日 下午7: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