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初转法轮,即说四谛(谛、真实义),此乃笼罩大小乘之基本教义。
一、苦谛
(1)苦,是佛教最原始最根本的观念:佛陀为太子时,出四门,首先打动他心灵的,便是“生老病死”之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失荣乐苦,还有业力③轮回、无明无常,无一而非苦。故苦业意识乃是佛教最本质之意识。(其他三谛,亦由苦谛引出,集是苦之集,灭是苦之灭,道是灭苦之道。)
(2)苦是普遍的:就主观的感受说苦,可因人、事、时、地而有不同,此种苦有差别性,是相对的,在此不能说“谛”。而佛教所说的“苦”,乃就生命之现象与人生之根本苦恼不可分离而言,所以具有普遍的真实性。
(3)苦的先在性:苦对乐而言,有其存在的先在性。苦由欲求造成,欲求乃生命所自有,因而生命中的苦有先天的必然性。当欲求得到满足时,固然有乐,但此乐实只是由于先在之苦停止了,解除了,而呈现的快乐感,故乐是后起的,暂时的。
(4)总之,生命的欲求,既不能样样得满足,时时得满足,则“人生毕竟是苦”。是即所谓“诸行皆苦”、“有漏皆苦”(一切皆苦)。
二、集谛
苦是果,集是因。集谛即是说明苦果所以产生的原因。一切苦皆由某些原因集合而成。其主要的原因,是“二惑”与“十二缘生”。
二惑,一是心起烦恼,迷妄相续的“见惑”(惑于所见,见声色形像),见惑偏于外境。一是心着垢染,系缚不脱的“思惑”(惑于所思),思惑偏于内境。见思二惑,由业力与无明而起,遂使人生成一苦集。(小乘只能断见思二惑,菩萨道可断尘沙惑,只有佛能断根本惑。)
十二缘生,见后。此处只说明缘生乃各种条件关系而生。其一是“同时互依”的关系(杂阿含谓:“如两束芦,互依不倒”。)“同时”,故无先后,“互依”,故无因果。可知此种因缘关系,只是互为条件,无所谓前因后果。其二“异时依生”的关系,此即通常所谓因果关系。因果循环,六道④轮回,生死流转,乃构成一痛苦烦恼深渊,此便是所谓“集谛”。
三、灭谛
灭是灭苦,亦即灭一切烦恼,破无明业力,以出离轮回生死海,以达于涅槃自在境界。佛教既肯定世间一切皆受条件系列之束缚,故力求超离解脱。灭谛之提出,实含二层意义:
(1)对现象界之虚妄而言灭,
(2)对实相世界之真实而言“如”。(如实相本身而言之,故曰“真如”,又曰“空如”。此可通过“物自身”(物如)来了解。)
唯第(2)层意义,须待大乘始有发挥。原始佛教主要是就第(1)层意义,而言生死流转之停止与一切烦恼之消除。
若能证“灭”,则可使苦恼灭尽无余,而达于大自在、大解脱。
四、道谛
道,是道路、方法。道谛即是达成解脱的道路或方法。在《阿含经》中,有甚为繁琐之讨论。要者是由八正道进入涅槃。
(1)正见:明见四谛之理,以无漏之慧为体(无漏,谓脱离烦恼)。此是八正道之主体。其余七项,皆由此出。
(2)正思惟:既见四谛之理,更加思惟以使真智增长,以无漏之心为体。
(3)正语:以真智清凈口业(凡所作,皆曰业)。
(4)正业:以真智清净身业。
(5)正命:清凈身口意三业,顺于正法而活命也。以上三项,以无漏之戒为体。
(6)正精进:用真智精修涅槃之道,以无漏之勤为体。
(7)正念: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以无漏之念为体。
(8)正定:以真智入于清凈之禅定,以无漏之定为体。
由八正道进一步,便有“觉”之观念,合戒、定、慧三学,乃可成为“正觉”,由正觉得解脱。(戒、是行为之约束。定、指禅定之工夫,亦即意志之锻鍊。慧、是对生命与世界真象之解悟。)
〔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般若)——六度即含万行。
③凡所作谓之业,“业力”乃佛之前就有的印度土著之思想,乃控制自然与人文现象之因果律,是一不可思议之力量。
④“六道”,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六道众生,各有所苦。地狱有寒热苦,饿鬼有飢渴苦,畜生有残杀苦,此三道太苦,难以成佛。阿修罗贪嗔痴三毒俱全,又好勇斗狠,不能成佛。天上太乐,易于堕落,难以成佛。唯人间最好,觉即成佛(须在人间成佛,不在天上成佛)。“六道”加上“声闻、缘觉、菩萨”为“九法界”。再加上“佛法界”,即成“十法界”。
编辑排版:其嘉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北学生书局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