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思想之先导——阴阳家与吕氏春秋|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二卷第一章汉初思想概述第一节

阴阳家邹衍的学说,可以约为四端

 

1以儒墨之道(尤重在儒家),解决当时之政治问题。

2以阴阳消息言灾异,对统治者施加压力。

3据五行言“五德终始”,对政治上之“天命所归”赋以新的内容。

4提出大九州之说。谓中国为赤县神州,内有九州,中国之外复有九州。

 

在邹衍,乃是——

 

以阴阳消息为“天道运行”之法则;

以五德终始为“历史运行”之法则。

 

阴阳与五行(水火木金土)本不相属。在春秋以前,五行只指国计民生所通用之五种材料,故又称“五材”,并不视为构成宇宙之五种元素。至邹衍或其后学,才将阴阳五行组合起来。

 

到《吕氏春秋》十二纪,则又以阴阳二气运行于四时,而将五行与四时配合,以为——

 

春盛德在木,木德与春阳之气相应;

夏盛德在火,火德与夏阳之气相应;

秋盛德在金,金德与秋阴之气相应;

冬盛德在水,水德与冬阴之气相应;

 

土则兼四时。木德的表现为“春生”,火德的表现为“夏长”,金德的表现为“秋收”,水德的表现为“冬藏”。土德既兼四时,其表现自然与“生、长、收、藏”皆相关。不仅四时与五行相配合,各种事物(如方位、五色、五音、五常等)亦皆可取来与五行相配合,因而形成阴阳五行的世界观、宇宙观。兹列为表式,以便省览:

 

木——春——东——青——角——仁

火——夏——南——赤——徵——礼

土—兼四时—中——黄——宫——信

金——秋——西——白——商——义

水——冬——北——黒——羽——智

 

形下之气与形上之德,交织错综,而个人的生活行为与国家的政治施,皆与春阳木德相应合(亦与火、金、水、土相应合),此之谓“同气”。由同气说“法天地”,人事天道乃相通,是谓“天人合一”。

 

中国所说的“生、长、收、藏”,比印度佛教“成、住、坏、空”的说法,实较平和而健康。“发生、成长、收、积藏”,既累积深厚,又发芽滋长,年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何其充实!四时的生长收藏,又可与社会、政治、人生相关联,于是便有从人事上说的生长收藏。。这就是天道与人事交感互通的思想。

 

董仲舒继承阴阳五行的观念,从阴阳说刑德,则春夏为天之德,秋冬为天之刑。董生主张尚德而去刑,其说大体由吕氏十二纪发展而来。所以《吕氏春秋》又可说是董生吸收阴阳思想的一大桥梁。

 

 

邹衍之生卒年,及其学说之四点归结,皆据钱穆氏《先秦诸子系年》(香港大学版)下册,邹衍考。

 

编辑排版:其嘉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

(2)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2年3月20日 下午7:00
下一篇 2022年3月27日 下午7: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