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蒙的心论|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2章<张横渠“思参造化”>第5节

 

一、心能尽性、仁心无外

 

诚明篇云:

 

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能检其心,非道弘人也。

 

《论语·卫灵公》记孔子之言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横渠以”心能尽性”解人能弘道,以”性不能检其心”解非道弘人。

 

“心能尽性”,心是主观性原则,性是客观性原则。从本心之真切觉用以尽此性,以充分地彰显此性。到了真切觉用调适上遂而全幅朗现,则性体之内容全在心,心亦全体融于性,于是心性通而为一,而主客观两面亦遂获致其真实之统一。

 

“性不能检其心”,检、定也,察也。性潜隐自存,亘古常在,但它不能自己起作用,必须通过心之觉用,纔能朗现。但心之觉用,其实亦就是性体之主观性,性体之虚明照鉴即是心也。到得主客观通合为一时,便是”即心即性、心性是一”。试看大心篇云: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

 

横渠言心,实本于孔子之仁与孟子之本心。所以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末句又谓”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合天心的无外之心,即是与万物为一体的仁心本心。客观面的天与性之无外,必须通过主观面的心之无外,乃能得其具体义与真实义。所以横渠又说”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无不在也。”⑩所谓”仁体事无不在”,(1)就仁心而言,是感通一切、遍润一切而不遗;(2)就仁道而言,是显现一切、遍成一切而不遗也。

 

据此可知,横渠不但正式说出”天道性命相贯通”而且实已通彻到”心性天是一”的境界。只因”太和、太虚、气”等等一套词语所造成的烟雾,掩蔽了他的义理之实,而不免有虚歉之感。其实主客观两面之合一,固已函于《正蒙》的义理之中。当然,《正蒙》有滞辞、芜辞,因此说到义理得清澈圆熟,横渠自非明道之比。

 

二、心之”知用”义: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横渠继分别”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之后,又分别”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由心之囿于见闻或不囿于见闻,而引出二种知之差异。

 

大心篇云:

 

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从认知活动而言,见闻之知所表示的心灵活动,是”萌于见闻”,是在感触知觉中呈现,所以它是囿于经验、受制于经验的。而且就经验知识之成立而言,心灵之活动亦必须囿于经验之范围中,纔能真有知识成果。横渠虽分出见闻之知,但却并未积极探究经验知识之构成,因而亦没有在此成功一个积极的知识论。他只着重表示:”萌于见闻”而为见闻所限的心灵活动,并不能进到”体物不遗而无外”的境界。

 

而”德性之知”则”不萌于见闻”,而是发于性体的知,亦即”知爱知敬、知是知非,当恻隐自然恻隐,当羞恶自然羞恶,当辞让自然辞让”的知。这种知,由本心性体自己起用,当然不萌于见闻。其知用之活动,只是那超越的道德本心在无外之呈现中,自显其”自主、自决、自有天则”之朗润,以遍照一切,曲成一切;因此,并没有专为它所适应的特定之经验对象。客观地说的”性天之无外”,实际上即由主观地说的”本心知用之无外”来证实。故横渠所谓德性之知,只在表示:由超越的道德本心之知用、来反显德性心灵之无外,而并无认知的意义。

 

据此可知,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对扬,虽说是心之”知用”,却仍是指向道德心灵之呈现,而并不重在纯认知活动之探究。所以说,横渠虽分出见闻之知,却并未在此成功一个积极的知识论。

 

三、横渠之”仁化篇”与性体心体五义

 

1.仁化篇简述

 

牟先生在《心体与性体》书中,曾类聚横渠言仁之语句,并谓可题曰”仁化篇”。此一类聚,很有意义。我在《宋明理学·北宋篇》第七章第四节会录列原文,加以解说,并为各条原文标示主旨,以助了解。今只列述其题旨如下:

 

(一)仁心无外,体物不遗。(第1条

 

(二)仁敦化,化行而后仁德显。(第2345条

 

(三)仁通极于性,以静为体。(第67条

 

(四)合内外而成其仁。(第8条

 

(五)仁德姻天。(第9条

 

(六)敦笃虚静者,仁之本。(第10条

 

依据上列各条之意,可知横渠言仁,实与明道一思路。但横渠之言仁散在各处,关中弟子恐亦无所警悟契会。吕与叔在横渠卒后,特赴洛阳东见二程先生,其所录明道之答问仁,有当机之指点性,其警策性亦大,故与叔闻之,深有契悟。其所记之短文,即有名之《识仁篇》。

 

牟先生讲心性义理,曾作”性体五义”与”心体五义”之约述,兹亦录列于此。

 

2.性体与心体五义

 

(1)性体义——干称篇云”体万物而谓之性”,性即是体,故曰”性体”。

 

(2)性能义-性体能起宇宙之生化与道德之创造(道德行为之纯亦不已),故曰”性能”。

 

(3)性理义-性体自具普遍法则(理则),性即是理,故曰”性理”。

 

(4)性分义-性体生化乃天命之不容已。而道德之行为乃吾人之本分,亦当然而不容已。性体所定之大分,即曰”性分”。(神之明),即是心。依此而可以言”性觉”。

 

(5)性觉义-性体寂感之神的虚明照鉴。

 

对应性具五义,心亦具五义:

 

(1)心体义-心,体物而不遗,心即是体,故曰”心体”。

 

(2)心能义-心以动用为其体性(动而无动之动);心之灵妙,能起宇宙之创造与道德之创造,故曰”心能”,心即是能。

 

(3)心理义-心悦理义,而亦自具理义(仁义内在),即活动即存有,”心即理也”,此是心之自律义。

 

(4)心宰义-心之自律,即所以主宰而贞定吾人之行为者。道德行为皆心律之所命,当然而不容已,必然而不可移,此便是吾人之大分。(依成语习惯,不说心分,故曰”心宰”。心宰,亦即性分也。)

 

(5)心存有义-心,亦动亦有,即动即有,心即是存有(实有),即是存在之”存在性”或”存在原则”。此存在性或存在原则,乃使道德行为与天地万物所以成其为真实存在者。心即存有,则心而性矣(心性是一)。

 

 

⑩见《正蒙》天道篇。”体”字乃就仁心之”感通、贯润”与”知痛痒、不麻木”而说。”体物、体事”二句,意谓遍润一切而无所偏失,曲成万物而无所遗漏。所谓”天大无外”、”仁心无外”,亦此意也。

 

按:康德所说的”先验知识”,是成功经验知的先验原则,或是纯形式的知识如数学、几何等。这种先验知识亦可说”不萌于闻”,但却不是横渠所说的德性之知。先验知诚并无德性的意义,它所表示的心灵活动亦不是德性的,而是纯认知的-不过属于纯形式的而已。

 

 

编辑排版:行知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北学生书局印行)。

(3)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2年10月30日 下午7:00
下一篇 2022年11月6日 下午7: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