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圆善论》目录及原文链接(附:《圆善论》全集本编校说明)

《圆善论》全集本编校说明(见下方附文)

序言

第一章 基本的义理

    《告子篇》上疏解

     附录:康德:论恶原则与同善原则之皆内处或论人性中之根恶(基本恶)

               开端综论

              Ⅰ 人性中根源的向善之才能

              Ⅱ 人性中“性癖于恶”之性癖

              Ⅲ 人本性上是恶的——“无人可生而免于恶”

              Ⅳ 人性中恶之起源

              Ⅴ 一般的解说:根源的向善之能之恢复——恢复而至其全力

第二章 心、性与天与命

第三章 所欲、所乐与所性

第四章 康德论善与圆满的善

第五章 康德论圆满的善所以可能之条件

第六章 圆教与圆善

       第一节 人格化的上帝一概念之形成之虚幻性

       第二节 无限智心一观念将如何被确立?

       第三节 圆教将如何被确立?佛家之圆教与圆善

       第四节 道家之圆教与圆善

       第五节 儒家之圆教与圆善

附录一  “存有论”一词之附注

附录二  《圆善论》指引

附录三  《孟子·告子篇上》第六章释义

 

《圆善论》全集本编校说明

 

王财贵

 

关于中国哲学的圆敎问题,牟宗三先生在《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与《现象与物自身》二书中已有所讨论,但尙末直接关联到康德的圆善(最高善)问题。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十九讲》一书中,牟先生于第十七讲〈圆敎与圆善〉结尾处表示:“关于最高善,我将来想写一部书。这是近年来才想到且透出的,在《现象与物自身》中还说得不够,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那还只是一般性的思考。也许这部书就叫做《圆善论》,到时候会写得比较清楚些。”《中国哲学十九讲》是1978年牟先生在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的讲课纪录,可见他当时已有撰写《圆善论》之计划。

 

牟先生在本书〈序言〉中表示:“我之讲圆敎与圆善是直接从《孟子》讲起”,而且是“取《孟子·告子篇上》逐句疏解之”。实则〈告子〉篇之疏解即构成此书第一章之骨干,且为全书义理之基础。而早在1977年与1978年之交,牟先生已私下为台湾大学学生讲解《孟子》书中的若干章节,亦可证明他当时即已有撰写本书之基本构想。

 

然直到1984年牟先生在香港任敎于新亚研究所时,始动笔撰写此书。此书于1985年7月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次年4月原版二刷,未作任何修改。本书计一册,前有作者〈序言〉,长达十六页,说明写作缘起及本书纲领旨趣甚详,实具有导读之作用。本文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附五十余页译文,书后有一短篇附录。本书出版之后,其〈序言〉曾刊载于《鹅湖月刊》第11卷第5期(1985年11月)。

 

牟先生于1984年上半年在新亚研究所讲授“孟子研究”课程,曾疏解《孟子·告子》篇,其中一部分内容由邓成宙整理成〈《孟子·告子篇上》第六章释义〉一文,刊载于《鹅湖月刊》第10卷第8期(1985年2月)。由于此文与(圆善论)中对《孟子》此章之疏解可相参照,故今增列为本书之附录三。又牟先生于1989年12月23日在香港法住学会讲《圆善论》,由谭宝珍记录后,以〈《圆善论》指引〉为题,刊载于《法言》第2卷第3期(1990年6月)。由于此文有提纲挈领之用,故亦采列为本书之附录二。

 

牟先生写作,通常在胸有成竹之后,一气写出,即成定稿。唯于翻译,特别慎重,屡加斟酌,不仅在校对时修改,甚至出书后,还念念不忘,屡有改动。以本书原版第80及81页之译文为例,牟先生于出书后之某一日,曾亲自在我的书上改动三十余字,并交代以后当以此为准。他又要求我将原版第110页第11行之译文“我把这故事说给你听,只把名字变一变”改为“正说着是你的故事,只是名字变更了一下”。故本(全集)本之编校,除更正明显的排版错误二十余处外,亦根据牟先生之上述意旨修改。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牟宗三,转载自:《圆善论》。

(2)
牟宗三的头像牟宗三作者
上一篇 2023年6月6日 下午9:10
下一篇 2024年8月12日 上午4: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哲寻的头像
    哲寻 2024年4月25日 上午12:47

    最近开始学习《圆善论》及相关,希望到年底可以学习完成。咧嘴笑

  • 哲寻的头像
    哲寻 2024年4月25日 上午12:46

    赞叹郑老师!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