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旭:怎样进行意义的创造呢(《让孔子教我们爱》之四十三)

谁来负责向往理想、善用才质,而接通两者,圆成一体呢?就是每一个当事人自己的创造性心灵,即所谓“依于仁”(取决于每人的心是否能充分呈现他的创造性——仁)。一般粗疏地看,似乎人的才质也可以借由别人的善用而成才,但那样只能成就生命的工具价值,而无法成就主体价值。若扣紧生命存在的核心价值(如自由感、相爱感)而论,毕竟是只能靠每个人自己创造而得。


导航:本文选自曾昭旭《让孔子教我们爱》一书,点击查看目录。点击查看更多儒家在线学习资料


 

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6章)

 

一切生命存在的意义感都只能通过每一个人自己的创造而获致,这是生命哲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肯定,并借此点出了“创造”的必要与重要。但我们要如何去进行这意义、价值的创造呢?

 

首先我们当然得了解这不是一种外在化或对象物的创造(从创建一个国家、一桩事业到创作出一件艺术品都是),而是一种内在化或生命主体的自我创造,也就是直接以自我的生命为创作的对象、材料、场所、工具与成品,因此也可以说就是一连串自我实现的历程。人想要完成的就是他的生命自己,他所能凭借的也只是他的生命自己。当然,怎样善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生命自己,使之顺利成长、通透圆熟、发光发热、充实优美,就更只能靠自己去创造、去琢磨了!

 

孔子因此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所谓“志于道”,当然就是指人当吃饱饭之后,就自然会升起一份意义、价值的需求,于是我们也就应该自觉地有一份对圆满人生的向往,包括清楚认知人生在六十分线上下的不同需求,了解在越过六十分线之后只能借上而达,而上达则纯只能靠自己去创造,等等,如本书前几篇之所述。

 

那么,“据于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这价值的创造落实下来,必然得以自己的生命禀赋为根据地、立足点去进行创作。这包括消极地了解自己生命气质的性向才能、优点缺点,疗治既存的创伤,疏通历史的郁结,好让自己的生命禀赋尽可能处在堪用的状态;然后积极地运用自己的才能优点,让生命发光发热,或者是呈显出生命之美而可欣赏,或者是抒发出生命之爱而可感怀。总之,是要让生命的理想性(道)与现实性(德)结合;让无限的理想是可以落实到有限的格局中去呈现质感的理想,于是理想才不致抽象空洞而变得可玩可感;有限的气质也是可以提升到无限的境界中去承载意义的气质,于是气质才可以从限制原则转为表现原则,而可赏可悦。

 

于是不同的才便有不同的用,而原则上人人都可以成才成德,问题只在人是否真了解自己的才在哪里罢了!

 

那么,是谁来负责向往理想、善用才质,而接通两者,圆成一体呢?就是每一个当事人自己的创造性心灵,即所谓“依于仁”(取决于每人的心是否能充分呈现他的创造性——仁)。一般粗疏地看,似乎人的才质也可以借由别人的善用而成才,但那样只能成就生命的工具价值,而无法成就主体价值。若扣紧生命存在的核心价值(如自由感、相爱感)而论,毕竟是只能靠每个人自己创造而得。所以人心的自觉与尝试接通理想现实间的隔阂,缩短其间的差距,而谋求两者的合一,当然就是自我实现历程中最为本质的功夫,也是贯串全程的要素。

 

而在这冒险、试误、反省、改过、调整、再试的摸索磨合历程中,当然会显现出一种逐渐步向成长、成熟、圆润、优美的进步情调、这就是所谓“调适而上遂”(逐渐自我调整、顺适而向上提升)。到后来,生命就会愈显得自在从容、轻灵优美,如珠走玉盘,无入而不自得。这种洋溢着美感的存在姿态,就是所谓“游于艺”。当此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美学境界,才是自我实现的圆满化境。

 

以上借着孔子说的“志于道(心怀理想),据于德(正视现实),依于仁(尝试创作),游于艺(琢磨圆熟)”,先原则性地提示了自我实现历程中的阶段要义。下面,我们会进一步分别举例引证,将内涵的功夫义理,一一展开。

 

编辑排版:躬厚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曾昭旭,转载自:江西教育出版社《让孔子教我们爱》。更多生命哲学、爱情学文章请关注曾昭旭老师个人微信公众号:TSENG_CHAO-HSU

(0)
躬厚的头像躬厚编辑
上一篇 2022年6月24日 上午7:00
下一篇 2022年7月8日 上午7: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