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更多读经教育与季谦先生文章,请点击查看《王财贵(季谦)先生文章视频总目及链接总目及链接》
我们看下经,咸卦,先念一遍:
咸。亨,利贞,取女吉。
象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它是艮下兑上,这个咸最主要的意思是在什么地方呢,艮是少男,兑是少女,少男而与少女相遇,这就是咸。咸者感也,感动的感,咸下面加一个心。(这句不明白:咸也是两面,咸阳这个咸,咸是两者皆阳,在水之北山之南,所以叫咸),咸是两者,两者皆感动,互相感动,所以咸卦是少男少女爱情之卦,恋爱之卦。接下去恒卦呢,恒是定的意思,是长男长女,年纪大了,是婚姻之卦。所谓“上经守乾坤,下经守咸恒”,上经呢,是以天地之道为首,下经呢,是以人伦之道为首,人伦首先是要讲感通,其次呢,要讲有恒,如果不感通就不能够生生不息,如果不有恒呢,就不能够建立一个个家庭,所以易经这样的安排是非常有它的基本的用心。天地是宇宙之本,而男女呢,是人伦之本,男女首先是感通,其次是互相地守份,前面是有缘相聚,后面呢,是大家守份而白头偕老,这样叫咸恒,这两个卦是很有意思的,希望大家好好地听、好好地看。
Okay,明天本来我说要检查作业,因为我明天要赶去高雄演讲,所以延到下个礼拜再检查,你要先检查也可以,你有时间到我那里去,你自己先拿来检查,要不然你就多准备一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苦劳多的,我们就给他多分一点,要用功,要实际地用功,实实在在地用功,“刚健笃实辉光,以畜其德”,“日新其德”,你不笃实,你怎么有辉光呢?你不刚健怎么笃实呢?用刚健的心情做笃实的工夫,这样你就日渐有光辉,日新其德,要不然的话,你们的一年级快过去了,都不知道国文进步多少,假如一无长进,我也对不起你们,你也对不起你自己,所以希望大家用点功,只有苦功,没有讨巧的,没有哪一个人比较聪明,每一个人都要下苦工夫,实实在在的,工夫是人家抢不走的,是你一辈子实实在在的财富,要为自己的将来啊,建立生命基础。乾坤是从天道来看,所以上经守乾坤。下经守咸恒,“咸”有“亨”的道理,“利”于“贞”,而且是“取女吉”,古时候卜这一卦是要取女,要问婚姻,它说“取女吉”。
“彖曰:咸,感也。”咸本来就是感的意思,两者相感叫咸。“柔上而刚下”,柔是柔卦,刚是刚卦,柔卦是指哪一卦?阴卦为柔,阳卦为刚——兑卦。“刚下”指哪一卦?艮卦。“二气感应以相与”,阴阳感应。“止而说,男下女”,阳卦在下,是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男下女,很像泰卦,泰卦也是柔上而刚下,这样子更能够相感应,所以“男下女”在这里更能相感应了,“是以亨利贞”,如果天地定位了呢?那就不是一种活动的状况,乃是一种逻辑的状况,一种静态的状况,天地,我们可以静态地来看,也可以动态地来看,静态地看是天尊地卑,动态地看是男下女,是地天泰,动态才能产生感应,那么世界呢,永远没有静态的时候,静态是我们对它的一种理论上的了解,是我们在观看天地的时候对天地的了解,天地并没有静下来一刻让你来了解,但是你从一个固定的角度,在某一个固定的时空之下来看确实是天尊地卑,这是静态地看天地,而动态地看天地呢?是男下女,地天泰,这样才能够感应,所以真实的天地就是“二气感应以相与”,“男下女”,“取女吉”。“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现在就是要取女,因为艮是少男,兑是少女,这是少男少女之卦,少男少女是最容易感应的时刻,这是用人事的少男少女来象征来比喻万物的感应,从这个比喻我们就可以见微知著,就可以从小说大,所以从男女相感应,古人就想到天地感应,天地要感应才万物化生,而且想到圣人感应,“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这两句话是非常有力量的话,这叫经典文字,只有经典才有这一种的语句,一般的语句都非常小气,只有经典是涵盖无穷,说大话。一个人如果连大话都不会说,这个人大概连前途都没有了,一个民族要会说大话,一个人要会说大话,这叫狂气,但是不只是要说大话,原来我们讲,说大话是不好的意思,就是只会说大话的意思了,但是如果不会说大话呢?那也不行啊,对不对?说大话并不一定是坏事,说大话而能够一心向往之,这样你的生命才有前途。这里讲到“男下女”“取女吉”就想到天地也要感应才能够成为天地,圣人他的能耐就是能够感应,与天下人心相感应,这个叫什么呢?“圣人作而万物睹”啊,这个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了,“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为什么“云”会“从龙”“风”会“从虎”,因为它们互相感应。乾卦就已经讲感应了,这里又讲感应,因此易经是以感应为基调,以感应做为它基本的内涵,或者说易经是动态的,易经是变化的经,天地变化的经典,这个变化就在感应中完成,如果不感应就死掉了。你跟人不感应,你们之间的关系就等于是死灰一片,有感应就有温暖,就有热情,有感应它就有一种互动,它就能够有互相地取义,就有利,有互相地“亨,利贞”,互相地得到长进,所以一定要有感应天地才能够化生万物,圣人才能够使人心再度地活跃、活泼,我们说人的心灵如果死了以后要怎么办呢?要有圣人来提它,“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象是从这方面取的:山上有泽,山上本来是比较枯干的地方,但是它有泽,所以它跟泽更能够相感应,这叫“咸”。“君子以虚受人”,假如你不能够虚怀若谷,那么你就是一个吝啬之人呐,要“以虚”才能够与人相交流,“以虚受人”。
我们把爻辞念一遍:“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拇就大拇指。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腓”就是小腿,那个白肚,最喜欢吃的地方,“咸其腓”,感应越来越深。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股”就是大腿,从指头一直到小腿一直到大腿。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这里没有说感动到什么地方,但是呢,能够感动。“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应该是感动到心了,感动在心。
“九五,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这个“脢”历来说法很多,大概是心的上面,感动到心的上面。
“上六,咸其辅颊舌。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辅颊舌”就在嘴巴的附近,“辅”就是脸颊,脸颊跟舌就是“辅颊舌”,“滕口说也”,如果感只感到外表,“辅颊舌”——是一—种外表,所谓口是心非了,皮笑肉不笑了,大概是这一类的感,这一类的感是不好的,这一爻类似亢龙有悔,不是真实地感,不是从心中发出来的感,而是在“辅颊舌”这里感,那是“滕口说”,只是口说而已,这是感之末,感的末节了,不要认为这是感的本,感的本不在这里。
感有许多,有所谓多愁善感,这个也不对,而九四这个感呢,“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啊,也不见得是好,应该是不好的,要“贞吉”,才“悔亡”——这个感要有坚定、要诚恳才吉才悔亡,这个感是心灵起伏波动不安,这叫“朋从尔思,憧憧往来”,这种感并不见得好,所以“象曰:憧憧往来”,是“未光大也”,可见感也不能够感得太过的多,太过的苦,你要以正道而感才能够“贞吉,悔亡”,九四这一爻是处在四这个地位上,四是不安定的,感本来就不安定,不安定而要使其安定,或是以诚恳的心来感——“贞吉,悔亡”,这才是感的正道,不要变成“朋从尔思,憧憧往来”。好,我们讲到这样就好了,不必再发挥了,你们自己去看,看看你怎么与人相感。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长期招生 |乐习书院乙巳(2025)招生简章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六辑《易经讲课录(下)》。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思想与教育理论,请关注本站,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