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之 子罕第九 第07章|总第212章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叩,音口。

孔子谦言己无知识,但其告人,虽于至愚,不敢不尽耳。

○叩,发动也。

○两端,犹言两头。言终始、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

程子曰:“圣人之教人,俯就之若此,犹恐众人以为高远而不亲也。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则人不亲,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不如此则道不尊。观于孔子、孟子,则可见矣。”

尹氏曰:“圣人之言,上下兼尽。即其近,众人皆可与知;极其至,则虽圣人亦无以加焉,是之谓两端。如答樊迟之问仁知,两端竭尽,无余蕴矣。若夫语上而遗下,语理而遗物,则岂圣人之言哉?”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鄙是凡陋。

○空空是无能的模样。

○叩是发动。

○两端譬如说两头,言备举其理也。

○竭是尽。

孔子之圣无所不知,当时必有以是称之者,孔子闻而辞之说:“人固谓我为有知,我果有知乎哉?实无所知也。但我平日告人,不敢不尽,固不待贤者问之而后告也。就是个鄙陋之夫来问于我,在他虽然空空然其无能也,我却不敢以其愚而忽之,务必罄吾所知,发动其两端以告之,始终本末、上下精粗,无有不尽者焉。夫以我之告人,必尽其诚如此。所以时人遂以我为有知,而我实则无所知也。”

此乃圣人之谦辞,然谓之叩两端竭,则其无所不知,与夫诲人不倦,皆可见矣。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空空如也:或说:孔子自言无知。或说:此指鄙夫来问者,言此鄙夫心中空空。就文理,后说为是。或说:空空,即倥倥,诚悫貌。鄙夫来问,必有所疑,有所疑,即非空空。然此鄙夫心中只有疑,并无知,则仍是空空,两义可兼说。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如叩门,使门内人闻声开门。又如叩钟使自鸣。孔子转叩问此鄙夫,使其心自知开悟。两端者,凡事必有两端,孔子就此鄙夫所疑之事之两端叩而问之。竭,尽义。于此两端,穷竭叩问,使鄙夫来问者,对其本所怀疑之事之两端均有开悟,则所疑全体皆获通晓,更无可疑。然此非孔子先自存有一番知识,专待此鄙夫之问。孔子仅就其所疑而叩之,使自开悟,故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正为此鄙夫心倥倥如,诚悫有疑,又自承无知,故能循孔子之叩而逐步自有所开悟。若使此鄙夫胸有成见,不诚不悫,别怀他肠而来问难,则孔子虽善叩,此鄙夫必抱持己见,深闭固拒,不能有所开悟矣。故孔子虽善教,此鄙夫亦善学。孔子之善教,正因其自认无知。此鄙夫之善学,亦正因其心空空诚悫求问。盖问者心虚,而答者亦心虚,敬使答者能转居于叩问之地位,而问者转居于开悟对答之地位。而此所疑之事,乃跃然明显,不明显于孔子之口,乃明显于此鄙夫来问者之心头。此章亦孔子循循善诱之一例。

本章言学问求知,必心虚始能有得,此其一。学问有所得,必由其心自有开悟,此其二。学日进,心日虚,得一知,必知更多为我所不知者。孔子曰:“我有知乎哉?无知也。”此非谦辞,正乃圣人心虚德盛之征,此其三。学者当取与“知之为知之”章合参。

 

【白话试译】

先生说:“我有知吗?我实是无知呀!有鄙夫来问于我,他心空空,一无所知,只诚悫地来问,我亦只就他所问,从他所疑的两端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就是了。”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注释】

鄙夫:鄙陋无知的人。

空空如:显得内心空空洞洞,一无所知的样子。

:朱注说:“叩,发动也。”有反问的意思。

其两端:其、指鄙夫所问的事理;两端,即事理的正及反面。

:穷尽所能,毫无保留的意思。

 

【疏解】

○这章也是表示无知之知的意思。孔子所学得的知识,都一以贯之,融于生命,成为智慧,而浑然不见痕迹了。所以孔子说“吾无知也”,他并不感到自己这里有一块,那里又有一堆知识。若是如此,便是杂而无统。而且知识横亘于心中,会造成黏滞不化,不能活用知识。而且会有偏执之见,或强以不知为知。当人来问问题时,孔子亦不是心中预先有了一套想法、见解,待人来问,便告诉他。若是如此,便是有“意、必、固、我”,预先有了成见。虽来问的人是没有多少知识的鄙夫,但孔子亦觉得自己的知识并不比他多,而是空空如也,只是就问者所提的问题的义理之正反二面以反复推求,希望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其实唯有忘掉一切知识,而自觉无知,人才会不断求知,且亦只有在这种自觉空空如也的状态下,人才能正确地运用其所知,而不致专执己见,或以偏概全。所以这无知之知,乃是使人成为智者的关键。道家所说的玄智,佛教所说的般若,亦是这种无知之知,此乃是智慧的最高度的表现。故人在感到自己无知,空空如也时,才是真正的智者。

 

注:以上选自《论语义理疏解》(台湾鹅湖出版社印行)之主题三【德性的实践】(杨祖汉)第十九条

【注释】

鄙夫:鄙陋无知的人。

空空如:显得内心空空洞洞,一无所知的样子。

:反问。

:穷尽所能,毫无保留。

 

【疏解】

○上一章(编按:述而24)是从老师一边立论,说明教者是真诚地将自我的人格生命和盘托出,以供学者自由领略的。这一章则转从学生一边立论,说明教者对学生是完全顺着学生的感触、经验、思路去指点,去帮助学生自省自悟自得;而全不是以教者自己的有限经验、思考模式去强行灌输。乃因仁心德性的启发培养,不同于抽象知识的传授训练,知识是有很强的客观性、规范性的。老师比学生知得多,就是知得多;老师所知的当学,就是当学,所以老师的知识是有权威性的。但在德性修养的范围则不同,那德性自由的境界虽然同一,而入手的途径、表现的风貌却各有不同。所谓“同归殊途”,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人格内容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者面对这样活泼多姿的生命对象,又怎能以一己有限形态去类比硬套呢?他也只能说无知罢了。这无知不是故作谦虚的话,而是我们在面对一个真实的生命对象时,内心诚实的感受啊!

○就因为这一点对生命的真实了解,所以一位教者是不能轻视任何一位来求教的学者的。即使他看来是一个鄙陋无知、胸无点墨的人,他的生命中也自蕴藏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引发出高明的境界。他所缺的,只是启发而已;而教者所能做的,不也就仅是启发吗?所以孔子便尽力指点启发,从左边提一提,又从右边问一问,以帮助学者从一团迷雾中,慢慢看清自己生命的内容条理,也从这疏理的历程中,启发了主动反省的能力与精神。这就是一位良师所能给学生的最佳教育。

○反之,若老师仅是自以为是地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人格模式强加给学生,则学生再努力用功,也不过是学到一套与自己生命并不相应的教条,而徒然放弃了自己的主权,扭曲了自己的性情,牺牲了自己的丰富,而变成一个僵枯贫乏、空洞无聊的影子罢了!这其实是生命人格的斵伤,又哪里是合理的人格教育呢!

 

注:以上选自《论语义理疏解》(台湾鹅湖出版社印行)之主题五【师友的交遊】(曾昭旭)第十五条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0)
泽之的头像泽之编辑
上一篇 2021年5月24日 下午7:38
下一篇 2021年5月24日 下午7:4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