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完成|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9章<王阳明致良知教>第1节

王阳明(西元一四七二~一五二八年),名守仁,字伯安,学者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他一生思想的演变发展,有所谓前三变与后三变;其实,也正就是他“自我发现”与

“自我完成”的历程。

 

一、王学前三变:自我发现

 

黄黎洲在《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中有云: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徧读考亭(朱子)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此所谓“三变”,是“得其门”之前的三变,这是不同内容不同趋向的、异质的转变,也可说是“自我发现”的过程。

 

1 泛滥词章

 

阳明从小就有志做圣贤,但自从格竹子格不出道理,而觉得圣贤有分定,不是人人可做的。于是便顺才情而泛滥于词章。数年之中,与诗文之士如有明前七子中的李梦阳、何景明等,以才名争驰骋(见行状)

 

2 出入佛老

 

二十七岁时,阳明又感到辞章艺能,不足以通至道,想求师友于天下,又难得其人。某日读朱子上光宗疏,有云:“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于是又循朱子之路,做穷理工夫,但仍觉事物之理与我之本心,终分为二,打不作一片。这个困惑,使他心情抑郁,旧病复发,他更觉得圣贤有分,不是人人可为。于是动了入山修道的念头,而渐渐留心仙道,讲究佛老。

 

三十岁,阳明因公事之便,游九华山,碰到一位善谈仙道的道士,又遇上一位隐修的异人。相见之次,或言不投契,或有所会心,三十一岁,入阳明洞行导引术,渐能先知。但他又觉得这是“簸弄精魂”,不是道。乃欲更入深山,但惦念祖母和父亲,迟不能决。后来感到爱亲之念,生于孩提,此念若抛却,便是“断灭种性”。次年,他见一青年禅僧闭关,三年目不视,口不言。阳明立予棒喝,使之觉醒。

 

阳明既悟释老之非,表示他的心思已从孝弟一念归到仁心天理,而当下承担,决不动摇了。到此之时,心与理为一或为二的大疑团或大烦闷,便已到了彻底解决的时候。但这需要有一步大的开悟,而这步大开悟又需要一步大的机缘。而这个机缘,要到三十七岁他在龙场动心忍性之时,方才到来。

 

3 龙场悟道

 

阳明三十五岁,武宗即位,宦官柄政。阳明因抗疏触怒太监刘瑾,即下诏狱,廷杖四十,并远谪贵州龙场驿做驿丞。一路上刘瑾派人跟踪,意欲加害,阳明险遭不测,辗转流徙,于三十七岁春天,终于抵达龙场。龙场地处万山丛棘之中,苗夷之人,言语不通,能通话的只一些中土亡命之徒。阳明此时,自觉得失荣辱都能超脱,只有生死一念横于胸中,尚未化除。乃造一石棺,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他“日夜端居静默,以求静一”,正是要澄汰胶著于现实的得失荣辱与生死之念,以期生命的海底涌现红轮。他“胸中洒洒”,便是红轮涌现前的一些征候。一日夜半,他忽然大悟,仿彿寤寐中有人告诉他似的,呼跃而起,从者皆惊。从此便悟了格物致知之旨。

 

据年谱,阳明悟道的关节是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求理于事物,即是求理于心外。这是朱子的路。而阳明在此大剥落之后的大开悟中,所亲切印证的,则是“彻通人己物我之界限,而为人生宇宙之大本”的仁心真体。

 

阳明有言:“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经典虽各有讲论,但其中心义旨,亦无非发明心体而已。陆象山所谓“六经皆我脚注”,亦是说六经千言万语,不过为我的本心仁体多方印证而已。阳明龙场悟的道,便是悟的这个道。契切于此,则物理吾心,自然归一。而阳明十年困惑,至此方得解消。

 

二、王学后三变:自我完成

 

阳明悟道之后的三变,是同质的发展和完成,也可说是“自我完成”的过程。学案又云:

 

自此(龙场悟道)之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皆中节之和。视听言动,大率以收饮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出之自有天则。盖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此知自能收歛,不须更主于收歛;此知自能发散,不须更期于发散。收歛者,感之体,静而动也。发散者,寂之用,动而静也。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无有二也。居越之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是学成之后,又有三变也。

 

1 默坐澄心

 

阳明在濒临生死、百折千难中大悟之后,有如经历一场大病,元气初复,不能不珍摄保养。所以“以收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收歛,是意在复其本心,涵养真体。这里把得定,发散时便能不差谬。所以说“有未发之中,始有发而中节之和”。这“默坐澄心”的工夫,便是要辨识何者是“真我”(本心真体),何者是“假我”(习气私欲)。将真我端得中正,则假我自然对照出来。这是在收歛之中,一步自觉的主客体分裂之工夫(主体指真我,客体指假我)。这步涵养省察的工夫,亦是初阶段必须经历的。所以阳明或教人静坐,或教人存天理、去人欲。

 

静坐是为了体验天理本体,但静坐(离开现实纷扰)体证到的本体,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起作用,又是一层困难。一般人得到一点静坐的好处,便流恋景光,好静恶动,流入空虚。故阳明四十三岁在南京,便教学者以“存天理去人欲”为省察克治之功。此所谓天理,即是本心,即是真我。“存天理、去人欲”,虽仍然是主客对照的涵养省察之工夫,但已渐向良知之说而趋了。

 

2 致良知

 

阳明四十五岁,奉命巡抚南赣汀漳等处,次年正月,抵达赣州,自此到五十岁,皆在江西。他一面讲学以发明良知宗旨。这是提撕警觉,故精神凝聚。一面剿抚漳州、南赣、广东三处贼寇,建立了事功,这是事上磨练,故深切著明。四十八岁又平定南昌宁王之叛乱,但功高招忌,佞幸谗害,危疑汹汹,历时年余,始渐平息。经此变乱,阳明益信良知“真足忘患难,出生死,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于是正式揭示“致良知”三字为讲学宗旨。

 

3.圆熟化境

 

阳明自五十岁的秋天,自江西返浙江,次年遭父丧,此后五六年间,都在越中讲学。五十六岁五月,奉命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往征思田苗瑶之乱(思恩田州,皆在广西西北边区)。九月出发,年底抵任所。经过他的帷幄运筹,至次年春二月,不折一矢,不戮一卒,苗瑶之众,感化归服。七月,又便宜行事,袭平了明初以来屡征不服的八寨断藤峡诸蛮贼。终于积劳成疾,上疏告归。十一月,在归途中卒于江西南安(今大庾县)。所谓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便是指他五十一岁以后的晚年境界:圆熟化境。

 

不习不虑的良知,并不是习气中的直觉本能,而是随时当下的呈现。(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以良知为假设,熊十力先生生尝面斥之,曰:良知是个真实呈现,怎能说是假设?然冯氏终不悟个改。)工夫到了纯熟之境,良知永现作主,所以“时时知是知非”;私意剥尽,了无执着,所以又“时时无是无非”。(按:无是无非,不是说不辨是非,而是说,本体莹微,了无私意执着,便不会有由主观好恶而生起的自以为是与自以为非。)凡是有言说,皆是称本心天理而发,无须假借凑泊,以迁就古人之成说或书本上的典故等等,此即所谓“开口即得本心,更无须凑泊”之意。良知既已永现做主,它便是心灵中的太阳,便是真理之光。一切是非、善恶、诚伪、得失,亦都在良知之明的朗照之下而无微不显。此时,天理自存,人欲自去,这就是阳明之学所以为“简易直截”的地方。

 

 

王学三变,拙著《王阳明哲学》(三民版)列有专章加以讲论,可参阅。

 

编辑排版:其嘉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0)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4年4月28日 上午5:00
下一篇 2024年5月5日 上午5: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