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泰卦

导航:更多读经教育与季谦先生文章,请点击查看《王财贵(季谦)先生文章视频总目及链接总目及链接


 

泰卦

 

泰卦第十一

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险,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这句话很有名的,不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喔,相反呐。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这两句也是名言呐。

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我们先讲一个课业的问题,下星期要交一项作业,就是以前交代你们的《古文观止》名句摘抄或是阅读心得交上来,你能写多少算多少,都交上来。如果《古文观止》读完了,读《古文析义》,《古文析义》的心得也可以当做是期中考的成绩,还有读经的人呢,到了期中考的时候你也告诉我你读哪一本,要在期末考前读完。快要春假了,你可以安排读经,就可以把任何一本经文读五十遍,保证可以,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你一直读,七天就可以读完,七天就有大进步。何况我可以给你好成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希望大家看古文多抄一点摘要,你抄也有用,希望大家真的抄点象样的东西,就是代表你有看过,或者是你自己真的是为了自己做学问,抄下来你可以随时看。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泰卦,泰卦是一个很特别的卦,它是十二辟卦之一,什么叫十二辟卦?辟者,大也。复辟,就是重新登基,复其大君之位的意思,十二辟卦,就是十二个有指标性的有领导地位卦,是汉朝人编出来的,哪十二个呢?就是阴阳的消长非常明的十二个卦。首先是一阳生,再来两阳生,再来三阳生,再来四阳生,再来五阳生,再来六阳满,再来一阴生,再来二阴生,再来三阴生,再来四阴生,再来五阴生,再来六阴满,这样十二个卦,这叫十二辟卦。念一遍: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好,这是十二辟卦,再念一遍,把它记起来。你要随时能反应出来,说不定期末考会考,十二辟卦你要画出来,这是非常简单的。好了,这个阴阳的消长来配合一年的十二个月。所以复是一年的第一卦,表示阴历的十一月,以前说过,这是冬至之卦,曾经教过邵康节咏冬至的诗,临是十二月,泰是一月,三阳开泰,四阳以上就是渐渐地热了,二月是大壮,三月是夬,四月的时候是乾,全部纯阳,纯阳怎么不是六、七月呢?如果这样问就代表你不懂得中国的哲学,因为那么热的时候,阴气就已经藏在里面了,到了五月,阴气开始暗中生长,所以叫姤,姤者,遇也。六月为遯,七月是否,八月是观,九月是剥,阴气越来越大,阳气被剥得差不多了,到十月就是纯阴了,你说十一月以后才更冷啊,那是人间的感觉,其实十一月的时侯,天文学观察到的太阳已经回头了来,所以十一月中有冬至的节气,就是太阳回头的时刻,所以用复卦的“一阳来复”来作代表。所以对所谓的“天气”,你不要用你的“感觉”做标准,要看真实的标准,最真实的标准是太阳,地球的温度是由太阳所影响,但是因为土地有惯性,所以冬至以后还有一段时间会更冷,一直要到阳气相当盛了,“三阳开泰”,阴阳调和的时候,才是泰。不然,虽然阴阳各半,有的调和,有的不调和,调和就泰,不调和就否,所以泰卦就做为人生命运最开通的代表。相命家都在他们的门口挂一个“泰”的帘子,代表你进了这个门呐,你的命运就否极泰来了。羊年,一定会有很多国画家画三只羊,写着“三羊开泰”,那个“羊”是偕“阳”的音,这是从中国古来几千年的传统,自从有泰卦,我们对“泰”这个字就非常有好感,对于泰卦三阳三阴这个符号有好感,好了,我们看这个泰卦怎么讲。

 

“泰,小往大来,吉亨。”“小”就是阴爻,“大”就是阳爻,“小”的渐渐地缩小,渐渐地离开,而“大”呢,阳气呢,渐渐地长,渐渐地来,所以这是“吉亨”的时候。“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天地交”,你看地在上天在下,怎么叫做“天地交”呢?而否卦呢,天在上地在下,是天地不交。有人认为泰卦这样安排天地的位置,刚好相反啊,怎么能通呢?其实如果懂得易经道理的人,他看法就不一样了。原来阳气是上升的,阴气是下降的,所以阳下阴上,天地两气不正好可以相交吗?那个否呢,阳在上,其气又上升的,阴在下其气又是下降的,这样就天地就不交,越离越远了。所以这个泰卦叫天地交,阳刚的人要学温柔,温柔的人要学刚方,才能协调相配。在家庭中也有这个道理,如果为人父者,既已在阳刚之位了,又有傲气,为人母者,即已在温柔之位了,又自我压抑,那样的话,这个家庭就是天地不交,这个家庭就一定会分裂的。做为一个领导者也要能够体恤下情,就是能够降低身份,那么做为一个下属呢,不要太过的愚昧,也要能够有自己意见的表达。乾卦的九二跟九五,都是大人,互相利见,这就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从天地说到人生。再来呢,“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这三组都从内外来说。首先是从内外卦来讲,内卦是乾阳,外卦是坤阴,所以说“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其次,把“内外”解释成是“接受”和“拒绝”,内就是接受,外就是拒绝,所以说“内君子而外小人”,不是说我的心里面是君子,表现是个小人,这个“内”就是“纳”的意思,交纳君子,而疏远小人。如果能分清做好这样的内外,就使人生的阳气渐长,阴气渐消,于是就“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了。看一个卦象而能体会出这样的人生道理不简单啊,但既然古人已经写出来了,我们了解起来就很简单了,你也可以想到更多,只要不离“小往大来”的旨意即可,那么,请用这个卦的意义来警惕自己吧。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泰”是一种通达的意思,以天地交来代表一切的“交通”,有交才能够有通,我们现在有流行语叫交通,就是从这里来的。天地交是上下交,也可以是左右交,有交就能够通,事情的发展顺利,是通,命运如意顺心也是通,因此,有交就成泰,所以又有一个辞叫“通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这个“后”就是君王,我们现在一般的用法都称君王的夫人叫做“后”,其实这个“后”原来就是王的意思,这个“财”就是裁衣服那个“裁”,也是孔子“吾党之小子狂简,不知所以裁之”的那个裁,意思是好像剪裁布料一样,去调理而取用天地之道,来“辅相天地之宜”,“辅”就是辅佐,“相”就是襄助,辅相天地之宜,就赞天地之化育的意思,“以左右民”,左之右之,也是辅佐的意思,左右民,就是照顾百姓,为百姓谋福利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泰”就可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呢,因为天地之道是要阴阳和合、阴阳交通,才能生机勃发,化成万物。人间也应该如此,人与人要有感通,要有如春天之温情,才能够互相体谅、互相协助,才能够有所发展。牟宗三先生解释孔子的“仁”,说“仁以感通为性,以润物为用。”性就是本质,用就是效能,仁的本质就是感通,它的作用就是润物,滋润万物。人心要有所感通,才能够有所关照,才能有所滋润。君子与君子之间,当然可以互相感通,互相滋润。既有感通,就能够滋润,因为有感通,你必定能够感同身受,那么就能够给与恩泽,恩泽就能够滋润,所以要互相体谅,互相体谅以后就是互相协助,这个叫仁,这个叫生机。如果是君子与小人或是上位者与百姓呢,就是上位者能够通情达理,能够滋润万民,在下位的百姓也应该自觉,一面为自己争权益,一面为社会着想。这样上位者体谅下情,下位者体谅国家,就是上下感通,互相滋润。如果不能达到如此完美境界,那只是一方能够感通滋润,天下还不至于决裂、崩散。再下去,就是礼崩乐坏,上与下不能感通,人与人不能感通,父子不能感通,无父子之情;朋友不能感通,无朋友之情;兄弟不能感通,无兄弟之情;夫妻不能感通,无夫妻之情;不通就不泰,就不安、不和、不畅、不快,人生怎么能“吉亨”呢?如果进一步,有些情况不只是不能感通,甚至还有一种厌恶、排斥、愤恨,这是感通的相反,这叫“否”,否就是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否就走向“凶”了。

 

我们常用“否极泰来”的成语来安慰他人,否运到了最极点的时候,泰运会回来,这是真的吗?如果是天地气象的自然情况,这是真的如此年复一年,而人心呢,也似有那样自然的循环的可能,但不是必然的。在天地的运转当中,否极、泰来,比如说秋天,是否,以后是冬天,是否极,冬天到极点的时候,春天又来了,这叫否极而泰来。高山虽然险峻,但你一直走,它不能永远一直高上去,到时候它会下降,终于变为平地,这也就是否极而泰来,《系辞》所谓“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暑往则寒来,寒往则暑来”,这些是自然界自我的协调,自我的循环,都可说是否极而泰来,不过在这里说泰极而否来也可以,反正天地是无心而成化,无所谓否泰,否泰是人的观念加上去的。而我们这个人世间呢,社会上呢,历史有所谓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也是属于否极而泰来,当然也可以说泰极而否来。泰极而否来,是天地自然的循环,乐极会生悲,这是人情常见的无奈。不过如果是一个君子,他看到自然界会有循环起伏,他对自己否的命运会有一种期待,会有一个希望:若在泰中,他希望泰运永在,如果在否中,他希望否极终将泰来。依照自然的情况,泰运不能永在,否极一定泰来,但是在人事上或许泰运可以永在,而否极不一定泰来,其中需要加上人为的因素,他可以努力,努力使泰运永在,他也可以放弃自己的努力,否极而泰不再来。也常有人说我们社会乱到某个程度,就会好转了,我就跟他们说自然界的否极会泰来,虽然不是逻辑的必然性,但至少有有经验的必然性,但人间之事就不一定了。人世,老天也给你机会,人在恶劣的命运当中,或许比较能促进他的反省,重新守住基本的做人原则,否极而泰来的机会就比较大,不然的话,恐怕否极就不能够泰来。如果人心能够学习天心,就像复卦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这个复卦很重要,阳气又从中生出来,人生就永远还有希望,我们的生命有自然生命、义理生命,自然生命比如你生病,生重病,越来越严重,这是在否中,这个否病能不能康复呢?如果一息尚存,一口气还在,都还有机会,说不定这个病会慢慢地过去,否极就泰来了,这是自然生命。你的义理生命呢?人还有义理生命,就是你的人格生命。你的人格生命,假如一丝诚意还在,你做人还很诚恳,虽然你不知道祸是怎么来的,你祸不单行,到处碰壁,是否的时候啊,但是你这一颗做人的诚心还在,相信有一天这个否会过去,泰就会来。假如自然生命中的阳气一点都没有了,那你就死掉了,否极泰就不来了,也没有机会了。义理生命,假如你的人格性都没有了,那么你在否中,在这个万事不顺的时候,而你心中又没有一股做人的真诚,恐怕否极泰不一定会来,有很多人否极就垮台了,因为他就去犯罪了,就去坐牢了,甚至被枪毙了,那你泰什么时候来?就不来了。

 

否极而泰来是自然界给我们的一种示范,但是你要知道为什么否极往往会泰来,因为在自然界,天地的一点阳气永在,在人心,那一点良知永在!天地的阳气和人心的良知只有隐显,而没有存亡,阳气没有亡的时候,它永远在,它只是有时隐了,以后还会显。比如说社会的善良风俗还在的话,否极会泰来,像以色列民族,否极会泰来,中华民族呢,假如阳气还在,正气还在,否极终将泰来,元朝不是消灭了宋朝吗?明朝又起来了,清朝不是消灭了明朝吗?太平天国起来,平定太平天国也是汉人,又起来了,近代不是有批孔扬秦吗?否极,但是中国文化假如它还有生命力,终将有一天泰来。最怕的是中华民族自己的生命力都断绝了,泰就不来了,这很危险的。五四运动是比元朝清朝灭亡汉族更大的罪过,因为五四运动不是从武力上来灭亡一个民族,是从文化上来灭亡一个民族,等到中国文化通通断丧了,中华民族否极泰就不来了。虽然地球上还有很多黄皮肤的人,但他们已经不叫做中国人,这就不只是“亡国”,而是“亡天下”,如果天下亡,否极泰就不来了。还好,老天眷顾中华,中华文化应该还会否极泰来,比如说将近一百年全盘西化的教育,便中国人渐渐淡忘了自己的文化传统,越忘越没有、越忘越没有,几乎断绝,在这否极的时候,又有一个人出来推广儿童读经,于是有泰来的迹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看到了这一颗不死的心不可能完全断丧,所谓“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这个天地之心只有隐,没有亡,这颗天地之心要重新发挥它的作用。当然现在还没有到泰的时候,现在只有到复卦,现在还是冬至的时候,只是一阳初复,只有一个人在推广读经,以后就会有两个、三个,那时泰就来了,所以只要你没有忘记经典,中国文化即将否极泰来。

 

在否极的时候,要从复卦走到泰卦,还是不简单的,需要经历很多的煎熬,许多艰辛的历程,但我们也要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现在社会对所谓文化的事是完全不管的,不晓得为什么,上到政府,下到知识分子都如此。已经快一百年了,大家都知道国民的语文程度低落,但小学的国语课照常是国语,而且这次的教育改革,语文课的内容更帖近日常生活,让一个小孩子只会过日常生活,就是让一个小孩子过一个庸俗的生活。到了中学,国文课越改越简单,白话文的比例更大,白话就讲生活的事,我们教一个国民从小学到中学十二年,只学庸俗的课程,而希望这些学生上了大学,出了社会以后不庸俗,那是不可能的,他们一辈子就只能庸俗了。什么叫庸俗?不是没有知识,而是有了知识只为自私着想;不是不聪明,但那聪明是短视近利,这样叫庸俗。庸俗是没有明天的,没有前途的,庸俗的文化观使民族短命,使世界不幸。孔子一开口就是几千年,这就不庸俗,就能保佑民族的长寿。现在西方的科学,就是庸俗的学问。我们的地球会不会毁灭?科学家们是不能够掌握的,也没有兴趣管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没有长远的眼光。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忧心的事情,正印合了一句话:人生不满百,常怀千世忧。如果从古以来没有人常怀千世之忧,每个人都在为他几十年的人生做努力,甚至只顾眼前的几年,假如这样的话,人类老早就灭亡了。所以一息尚存,都要为文化而努力,为文化努力不是为某个民族文化努力,为文化努力就是为自己努力,因为只有这样你的生命才有价值,要不然你不知道这一辈子来这里干什么,只是活着活着,叫做“禽视兽息”——这是古人骂人的话——你只像野兽一样会呼吸,像禽鸟一样能看见,就是行尸走肉的意思。知识分子是不应该过这种生活的,但是呢,现在我们的教育都教国民过这种生活,让国民受了一二十年的教育,最后的目的是教他能谋个职物,能够赚钱、养家、糊口、生孩子,然后,死掉——我们的教育就是教人过这种生活,叫每一个人都做行尸走肉。我们的教育没有教给国民在生活和争斗之外,还有什么东西。而那个什么,才是你读书的目的。好了,因为有感而发,讲了这么多,其实只有一个心愿,希望人间真心不死,希望永在。我们来看初九。“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这个“茹”啊,是茅草的根,你们有没有看过茅草啊?大概没有。看过茅草屋吗?也没有。现在看不见茅草屋了,建一个茅草屋可能比砖房还要花更多的钱。茅草,类似竹子,有地下茎,会钻地,在地里一节一节地前进,钻到哪里,就从哪里冒出出一个芽来,有时候,会钻到相当远的地方去冒芽,这也表现了天地生机之旺盛,我是乡下人,记得小时候跟父兄到山上去农作,有时在一片平白的土地上看到冒出来的茅尖,白白的,细细的,还会刺人,我就很高兴,常蹲下来仔细看,它单独一根从地里冒出来,真不知从哪里长过来的。那连结在一起的地下茎和芽,叫做“茹”。所以拔了一根茅草,会连着地下茎连着它的芽一大串一起拔起来,这叫“拔茅茹”。“以其汇”,“汇”就是它的同类,“以其汇”就是相连的同类、同侪、同辈,就像拔茅草而连着茅草的根、苗,同类的周遭都一起跟上。这个意象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初阳连着二阳三阳一起往上升,从初九一阳就可以知道它将发展为二阳三阳,叫“拔茅茹,以其汇”。“征吉”,以这样阳刚之德往前进,是吉利的。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易经》的规矩,下卦叫内卦,上卦叫外卦,所以“志在外”就是阳气初生,将往上升,至于“拔茅茹”充满内卦,而进至外卦,气刚而志远,故征吉也。用阳刚之气“拔茅茹”,比如你现在上我的国文课,读《易经》,《易经》读得有心得了,你可以读《论语》,可以读《老子》呢,可以读唐诗呢,这叫“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包者包容,荒本来是荒芜、荒废的意思,引申为荒忽、荒广,就是广濶的大地。上卦坤为地,下卦三阳以九二居中,有大心量,故旷观而能容。“用冯河”,孔子有所谓“暴虎冯河”,暴是粗暴,“冯”是冯陵,也有粗鲁的意思,没有刀械而徒手搏虎,叫“暴虎”;不坐船筏而徒步渡河,叫“冯河”。“包荒”是对人的含容,“冯河”是对自己的才华有极高的要求。“不遐遗”,遐者远也,就是远地方的人或事都没有遗漏,照顾周到。“朋亡”,“朋”是朋党,就是不结党营私,从古以来中国人不喜欢党,《论语》说“君子不党”,现在我们这个党那个党的,非常讨厌。这是近西方人的观念,认为社会的团体要互相节制,才能取得平衡,但到最后会演变成互相斗争。就像民主社会的政党政治,本来是要各献己能而互相节制的,但因为政治权力的引诱,国民如果没有教养,就容易变方结党来互相倾轧斗争,这都是朋党惹的祸。古人的理想是君子感通,所以撤掉樊篱,不搞小圈圈,叫做“朋亡”,“得尚于中行”,这样行事,才是中道。“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爻辞有五句,象传用两句来概括,最后作个评论,说是“以光大也”,这个意思很容易把握,不用解释了。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没有平的地是不起坡度的,没有只是往前而不回来的。九三是阳气最高的地方,再往上就是阴气了,因此用这个比喻说明“有阳必定就会有阴”的意思,这是自然和人事的一个基本原则。“艰贞,无咎。”此爻以阳居三,不中不正,必有艰难之象,但因为它是“坚贞”于乾德之阳刚,所以还可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勿恤就是勿忧,“其孚”就是有诚信,有诚信就可以不忧。“于食有福”,食本是饮食之食,表示一切享用,“于食有福”就是你可以享受其福。易经里面这个“孚”字一出现就是吉,你可以把这个“孚”等同于“吉”,而且逢凶化吉,这个“孚”非常好,请你常常记住,以后替你的孩子命名最好有个“孚”字。有孚,就“于食有福”,若无孚,则无福,恐怕即使有福也不能享,等于无福。“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天地际”就是天地交,天的尽处就是地,地的尽处就是天,阳的尽处就是阴,阴的尽处就是阳。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翩”是飞的样子,“翩翩”两个字就是一群一群地飞,为什么呢?六四、六五、上六都是阴爻,阴爻往下卦与阳爻感通。不富,因为阴爻无实,所以不富,虽然六四阴爻不富,但能一方面和九三相邻近,一方面六五、上六也都一起翩翩而来,虽然不富,与其邻相依靠,所以“以其邻”,而“不戒以孚”,大家诚信相待,没有什么需要警戒的。本来九三、六四都有危疑不安之象,但在泰卦中,九三、六四居于天地交的地方,能以“孚”相约定,而且九三与上六,六四与初九,阴阳相应,所以泰卦的三爻和四爻都没有一种紧张的状态,这是少有的现象。由此可见泰卦是很好的卦,天地相交感,整个上卦与下卦相应,所以九三和六四都能以孚相待,就如一个富人不因为邻居是穷人,而不跟他来往,那穷人也不因为自己穷不敢跟富人来往,这样就有“翩翩不富以其邻”的景象。在此相孚相感的情况下,互相没有戒心。这“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真是好一个泰平景象。

 

我们看这个社会好像不如此,穷人天天去自杀。现在不只是穷人自杀,连建国中学数学资优班的第一名都自杀。台湾全省的精英都集中在建国中学,他们一个年级有两千三百多人都是佼佼者,其中的精英又集中在数学资优班,所以这个第一名,算是全台湾高中生一年级的第一名,昨天在家里上吊自杀,有没有看到这个消息?这个社会奇怪呀,政府要反省,政府怎么反省?曾志朗部长就说,心理辅导的事要做好,是这样子吗?各位,是这样子吗?心理辅导师的功能发挥了,就好吗?心理辅导单位真的能够发挥作用吗?曾经有学校做心理辅导的老师告诉我,辅导辅导,越扶越倒,一个年轻人的心理已经出问题了,辅导有多少用呢?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别的地方着想,防范于未然呢?我就常常问这个问题。台湾的教育改革口号喊得很好,要把每一个孩子带上来,但并没有对症下药,治标而不治本,现在连标也治不了了,这个政府简直莫名其妙,所以很难对它有希望了。我举个例子,青少年犯罪率上升,教育部注意到了,想要改善,考察其原因,说是因为青少年不懂法律,于是就全部的高中生都要参加法律常识考试,结果那些考高分的人都是那些常常去警察局的人,因为他们的法律常识最丰富。因为建中学生自杀这件事,教育部长也感觉到严重了,但他想到的原因是心理没辅导好,于是下令,要把各学校的心理辅导系统建设得更完整,师范大学要多开心理辅导系,将来有足够的辅导老师,现在来不及建立心理辅导室的小学校可以向社会调用人才,是这样子吗?还有,教育部发现学生不快乐,不好学,究其原因说是因为我们的考试制度不好,如果考试制度改了,学生就快乐了吗?是这样子的吗?还有,中小学里不负责不适任的老师越来越多,就是聘用的制度不好,由政府依照师范生毕业成绩分派的方法不好,所以要改成每个学校自己去征聘,学校组个委员会大家开会遴选,委员会遴选就聘请到好的老师了吗?看好像也不行,我听说红包盛行,人情关说,不一而足,严重败坏刚出道的老师的品性。如此等等等等,但是你说这样改没有意义吗?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但主要的问题不在这里,我就说,只要人心不转变,你怎么好的制度都发挥不了它好的效果,甚至有的越改越糟糕。没有给学生文化的教养,人心不改变,你心理辅导老师再多,是没有用的。我真不好意思讲一件事情给你们听,在某个国家一个有名的大学,它的心理系兼心理研究所的资深教授、主任兼所长,当然是全国心理辅导的权威了,他的太太本来也教心理辅导的教授,结果十几年来他都不敢让人知道他的太太是精神分裂症,但这个教授还是相信心理辅导,现在就由他比较亲近的研究生轮流按时去他家里给这个师母做心理辅导。各位呀,凡事要把握重点,有病要对症下药,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解决社会人生的问题,首先要提升国民的文化教养,让人心能够有所感通,与自己感通,与人感通,与历史感通,与天地感通,这样就人心比较安定,人际关系比较正常,比较不会有人自杀,犯罪率比较不会上升。文化教养是很容易做的,就是给予经典的教育,那是智慧的教育,但要从小就给,而且只要背诵就好了,这是固本培元之道。

 

好,以下“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六五,以阴德居天位,“帝乙“,不晓得是哪一位君王了,有人说是纣的父亲,有人是说商汤,这个无所谓,反正“帝乙”就一定是天子,“归妹”就是嫁他的妹妹或是嫁他的女儿,这是一个象征的事件,用在上位的女子下嫁给在下臣民的婚事,象征上下的感通,有如天地之交往。“以祉元吉”,“祉”就是有福,这样的交应感通,有福而大吉。“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中心之愿,阴爻就要跟阳爻感通,即使居在高位,在通泰的大环境下,它还知道要与九二,这在下位之有德者感通。九二跟六五是感通的代表,两爻皆居中而不正,九二象征虽居下位而阳刚包荒,六五象征虽居上位而阴柔有礼,所以能有最好的感通。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这个复字通覆,是倾倒之意。这个隍就是城下的沟,城墙外面都有沟,本来挖沟的土来筑城,城筑好了,沟留在那里,有时候还放水以防止敌人攻城,叫池,所谓金城汤池,城像铁打的,池像热水,代表城池坚固,敌人很难攻进来,那池如果没有水,叫隍,现在这个城倒了,倒到隍里面去,叫“城复于隍”,代表什么呢?泰之上爻,是感通的最高点,已经不感通了,麻木了,有如城墙垮了,倾倒了,一切的德性一切的事业都倒了,建立不起来,这是非常坏的时候,就是泰极进入否了。“勿用师”,这个时候你守都守不住了,还用师吗?只能自守,要守住,千万不要再轻举妄动,免进入到否的状况,“自邑告命”,“自邑”就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告命”就是警告同仁:大家要守住自己,时代不同了,危机已经来临了。“贞吝”,你要守住这个吝道,“吝”的意思就是内不往外通,外不往内通,你宁可守住这种闭塞的状态,等待恢复的时机。“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你的命乱了,要回到自己的本位。

 

我一直说不细讲,因为以你们现在的程度,自己要读《易经》已经不难,所以下一次我真的就不细讲了,就照书里面的注解择要讲一下。《易经》的注解有两大派,一个是象数派一个是义理派。我们这本《周易经传象义阐释》是象数义理都注。义理是用人生的哲理来贴合,但怎么讲都八九不离十,所以你尽可参考了注解以后,自己去领会。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义理讲得比较多,象数是一般人认为比较头痛的,但其实象数是有规律的,把注解看多了,自己也就会比配了。

 

我提示一下《易经》看注的要领,我们说易学的传统有象数和义理两大派,所谓象数,是根据古经从卜筮传统而来,在汉朝最为发达,但汉人常将象数和阴阳五行合在一起讲,其中最重要的是象跟数,所谓象就是因卦画卦位而来的各种象征,我们都讲得差不多了,数就是用卦爻的数理做推算。凡是讲象数的专家,最后也都会用象数来推测吉凶,恢复到卜筮上去。但象征的意义无限,数理的推演也无限,所以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他的一套想法。有些字句比较明显,直接就可找到线索,大家的见解还有共性,但有些字句就比较隐密,但这些专家就执定“易经无一字无来历”,所以不管如何隐密都要迂曲的解通,越讲越繁琐,那就莫衷一是令人无所适从了。所以到了魏晋时候啊,王弼出来,他解释易经,很少采取汉以来的象数之说,叫做“扫象”。大部分是从义理上做解,于是开出所谓义理派的传统,义理就是人生哲学,到了宋明儒,也以义理为主,但是宋明儒的义理跟王弼的义理还不大一样,王弼的义理是以道家的玄理做基础,而宋明儒是以性理——德性之理做基础。我们这本书叫“象义阐释”,就是兼取象义两种。其它还有第三种,叫图书派,用图书来做一些解释,而这些解释都是一种笼罩性的解释,所谓笼罩性的解释就是要么就是用一个图,比如说河图、洛书这样的图,先天卦、后天卦这样的图,来解释天地的变化、阴阳的错综,整个天地一起说完。或者偏向天文学去,画一些图来说明日月星辰的运行,也很有趣味,但想到哪里画到哪里,不成严整的系统。图书可以说是易学的别派,它是附带,也可以说是经外别传。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六辑《易经讲课录(下)》。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思想与教育理论,请关注本站,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0)
王财贵(季谦)的头像王财贵(季谦)作者
上一篇 2024年10月7日 上午4:30
下一篇 2024年10月12日 上午4: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