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仁厚:忧惧而终的司马牛

导航—>>本站《儒学研修参考目录>>蔡仁厚《孔门弟子志行考述》目录及内文链接


 

编者按:《孔门弟子志行考述》是蔡仁厚老师早年著述。既可帮助人们了解孔门弟子之行谊,又可作为解《论语》之参考书籍。蔡仁厚老师曾自己介述自己撰述此书:

是以《论语》为据,旁采古籍,列叙孔门诸贤之生平行谊、学识艺能、志节风义、人格精神,兼及其资禀气度,才情声光。娓娓道来,庶几引人入胜。既情味深醇,又发人深省。而附录之“孔门弟子名表”与“孔门师弟年表”,简明醒目,不仅可以供参考,尤能显孔门师弟之时代社会背景,以加强读书之效果,引发阅读之兴味。

兹连载于此,以飨诸君。

 

司马牛的家世

 

司马牛,姓向名耕,或曰名犂,字子牛。系出宋襄公之父桓公,故又称桓氏。桓氏世为宋司马,以是论语与左传皆称司马牛。

在孔子有事迹可考的弟子中,司马牛是唯一的世家贵族。(至孟懿子兄弟,似未正式列门墙。)兄弟五人,长兄向巢,次为桓魋、亦称向魋,三为子颀,四为子车,司马牛最幼。(或曰:子颀子车乃司马牛之弟,未知孰是。)兄长四人皆不贤。向巢为宋太师,左传称其每食必击钟,生活之侈泰可想而知。桓魋为宋司马,其人尤骄盈凶暴。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过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语见论语述而篇)据左传的记载:桓魋欲害宋景公,公讨之,逐入曹以叛(哀公八年,宋已灭曹以为邑)。向巢奉公之命伐魋,不克,终亦入曹与魋相合。但因二人“既不能事君,又得罪于民”,曹人乃起而叛之。于是魋出奔于卫,向巢出奔于鲁。至于子颀、子车,早与桓魋同党;兄弟四人,骄侈暴戾,终于造成祸乱。惟司马牛凄然独立,心怀伤恻,所以说:“人皆有兄弟,我独无!”

 

司马牛之从学

 

司马牛自宋来学于孔子,论语颜渊篇尝载其“问仁”“问君子”。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依朱注,讱、忍也。因为司马牛多言而躁,孔子欲其深思以去其躁急之病,故教以忍制其言。语类曰:“仁者之人,言自然讱;若为仁者,则当自谨言语,以操持此心。”据此,则仁者其言也“讱”,亦就是刚毅“木讷”近仁之意。关于此章的解释,刘氏正义与朱注不同。其言曰:“牛之兄桓魋,有宠于宋景公,而为害于公。牛忧之,情见乎辞。兄弟怡怡,不以义伤恩也。而魋之不共(共音恭,不共、谓不忠敬供事),上则祸国,下致绝族;为之弟者,必须涕泣而道。徐遵明公羊疏申解论语云:言难言之事,必须而言之(忍心而言)。盖而言,正所以致其不忍之情也;故夫子以为仁。”此解按切事实立言,颇为中肯。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司马牛见其兄桓魋悖逆,将有身败名裂覆宗绝世之祸,所以心存忧惧。然君子为学,反求诸己而已。苟平日所为,无愧于心,则何忧惧之有?船山训义曰:“夫心有所期得,而不保其无失也,则忧;势有所难安,而患旦夕相及也,则惧。”如使得失、祸福、利害、死生不系于心,则君子居易以俟命,自然内省不疚,无入而不自得。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是教司马牛进德自全,并不是将心中之忧惧,强行加以排遣,而置兄弟之谊于不顾。而刘氏正义不明此意,所以认定此章之问,必在桓魋未谋作乱之时,否则“牛之忧惧,乃人情所万不能已。而夫子解以不忧不惧,岂非教牛以待越人者待其兄耶?”殊不知君子有立命之道,有俟命之义。司马牛居心无邪,唯深感利害吉凶有不可知之数,遂以撼动其心而不免于忧惧。此船山所谓“欲为君子而未能为君子者也”。今既来问君子之道,孔子不告以“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岂君子之道尚有“他缪巧”乎?然则,刘氏所谓“教牛以待越人者待其兄”,实在是浅陋妄测之言了。不过,君子之道亦非轻易可几,而司马牛又亲受国祸家难,所以终于忧惧不已,客死异邦。

 

司马牛忧惧而终

 

司马牛忧念兄弟行将为乱而身死,所以对子夏说出了他心中的伤叹: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日人竹添氏会笺引周柄中曰:

 

“牛以无兄弟为忧,子夏语以四海之内皆兄弟者;欲其之他国以避祸也。魋尝欲弑宋公,杀孔子,凶恶素著,灭亡无日矣。为兄弟者,谏之不从,去之不能,惟有见机而作,不与其乱焉可耳。但牛本宋公族,爵禄有列于朝,决然舍去,人情所难。故子夏不便显言,而微词以谕之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破其系念之私。曰:敬而无失,恭而有礼;则示以涉世之道。曰:四海之内皆兄弟,若谓天坏甚大,惟吾所之,何必怀此都也?子夏之言,诚所谓忠告而善导之者。而牛不能从,至祸乱作,而后出奔,匆匆不暇择国,卒至安身无地,客死道途。盖所谓自贻其慼(忧也)者。惜乎其早不从子夏之言也。”

 

按、周氏所说,虽不必果即子夏之意,而亦颇合情事。

 

左传哀公十四年载,当桓魋出奔卫,向巢出奔鲁之时,司马牛亦将其守邑奉还宋君,而到齐国避祸。不久,桓魋在卫亦为人所攻,乃再出奔于齐。司马牛不愿和桓魋同在一国,于是又匆匆适吴,而“吴人恶之”幸而晋国的赵简子与齐国的陈成子,皆在此时使人来召。但是司马牛太忧伤了,终于在北返时,卒于鲁国郭门之外。鲁人阬(音硜)氏葬之于丘舆。杜预左传注曰:“泰山南城县西北有舆城。录其卒葬所在,愍贤者之失所也。”

 

编辑排版:行知

 


【相关文章】

 

季谦先生|颜回的生命境界

|孔门弟子及其流派

 

【相关专题】

 

认识孔子

《孔门弟子志行考述》目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孔门弟子志行考述。

(0)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2年6月16日 上午7:00
下一篇 2022年6月30日 下午7: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