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更多读经教育与季谦先生文章,请点击查看《王财贵(季谦)先生文章视频总目及链接总目及链接》
2008年11月11日
上一次我们把《易经》的结构形式介绍了,现在要介绍它的原理。以前讲过,《易经》是用卦来做象征的,而这些卦,可以看成是一切事物的分类。因为从逻辑的分类角度看,它确实是一组“排斥而穷尽”的总体。如果所分是两类,则阴、阳,就是逻辑的a跟-a,它们的总和就是全体。如果是四象,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它们的总和也是全体。八卦的总和也是全体。六十四卦的总和也是全体。全体下辖的任何一类,都是各个独立,各个独立而总和成全体,就可以用来象征一切,因为它的总和是全体。所谓的全体,就如逻辑学的a加-a等于1。这个“1”牟先生叫“宇”,叫“论宇”——讨论的宇。这个宇呀,本来是房子的意思,就是空间的意思,“上下四方谓之宇”。而现实存在的世界,有宇就有宙,宙就是时间,“古往今来谓之宙”,无量的空间和时间合起来,我们叫“宇宙”,宇跟宙一定是联合在一起的,没有没有宙的宇,也没有没有宇的宙,有时间处必有空间,有空间处必有时间,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康德的哲学,时间跟空间,都是人类心灵的构造,人类心灵的给予,在感触直觉运作的时候,作为基本形式就给了。我们的认识主体跟万物一接触的时候,万物就带有了时间跟空间而被人类所摄受,因此世界的存在,万事万物的存在,不能离开空间跟时间,假如离开了空间跟时间,它叫做不存在,至少它与我们的认知心灵没有任何关系,它不在我们认知心灵所对之内,它对我们来讲一无所知,等于是nothing。因此世界一定在时间空间中,时间空间的最大量,我们称为宇宙。那么现在我们说a+-a=1,这个一就是全部,这个全部只有空间意义,没有时间意义,我们称为宇,叫做讨论的宇,讨论的范围的意思,宇是范围,宙是流程。有关对万物的分类,没有讨论到流程,我们只是讨论到范围,论宇就是我们讨论的全部范围。
这全部范围如果我们说是整个宇宙,则不论二气,还是四象,还是八卦,还是六十四卦,都包涵了整个宇宙的天地万物。于是善读书的人把《易经》读一遍,就等于是把宇宙万物经历了一遍。假如我们把讨论的范围缩小到地球的命运,那你读了六十四卦,就有如把地球的命运走了一趟,假如你的范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这六十四卦就可以代表中华民族的历史全程。如果要讨论你的这一生,这六十四卦也就涵盖了一生,甚至缩小为一件事,一件事里面也可以分为六十四类来分类。于是你读完一部《易经》,就象征性地把这件事情所有的可能都经历了一遍。于是你就不必去经历所有人生,不必去经历所有历史,不必去经历整个宇宙,你在《易经》里就彷佛经历了,所以古人说读书使人聪明,读书使人有智慧。但你要读聪明的书有智慧的书,而《易经》就是高度智慧的书,你怎么可以不读呢?你一个人一辈子能够经历多少事情呢?聪明的人读了《易经》,还没有经历的事情在这里就已经感同身受了。乾坤屯蒙需讼师……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乾坤屯蒙需讼师,这还是形式地说,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内容。那阴阳到底代表什么?四象代表什么?八卦代表什么?然后才推出去,六十四卦代表什么?在《易经》的学习当中,古人已经给我们开了一条路,就是先了解八卦,先了解八大类事物的性质,然后八大类再加八大类,还是用这个八大类来推,因此古人留下了《说卦传》,专门说明八卦的意义。我们透过《说卦传》把八卦的意义了解得透彻了,随时可以旁通变化,这样的你就渐渐地能够了解易经的六十四卦,看到一个卦就有一个“大类”的感觉,你就能够大体把握它的特质。当然一个类里面还可以分析,按照一个爻一个爻,它又可以分析成六个阶段或六个小类或六项可能的发展。通过六十四卦先把事件分成六十四类,每一个类再分成六种变化,这样子就大概可以比较明确地把握事件发展或人生前途了。而这个卦本来是卜算出来的,就好像神明的告示一样——这就是《易经》的本义,就是卜筮之学,如果只顺着这条路下来,就成为“江湖数术”。但《易经》经过孔门的发挥以后,我们读《易经》,并不一定是卜算前途,而是可以开拓眼界,深度思考何以为人处事,虽然还没经过的事,还没想到的事,我们在读《易经》的时候,会让我们觉得仿佛经过而提前想到,这样,可以增进我们心灵的能力,可以为将来面对各类的事物做准备,所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孔子所开出来的应世之方,是从整个天地人生的意义中来择取恰当的态度和方法,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你的处理刚好恰当,这样读《易经》,就走了义理的路,我们从中得到天地的体悟、人生的教养和应世的能力。
所以《易经》就两种用途了,你去江湖术士那里学的,他就教你卜筮的方法,你卜出来就认为是神明的告示,要依照神明的告示行动。但是其实呢,中国的历史当中有时记载了卜筮,卜出来怎么用呢?卜出来合乎他原来的心意就用,不合乎他的心意,他不用。因为天地人生渺渺茫茫,卜出一个卦来,你怎么知道这就是神明的告示呢?神明有没有来?神明有没有真的下告示?更难的是神明的告示你怎么去解?神明的告示一定是很奥秘的,如果没有通神的能力,怎么了解呢?所谓“诚则灵”,最后还是要靠“有德”者,他的解说才可信。所以卜筮的最基本原理还是要靠“感通”,最后还不是靠卦象、靠文字,卦象只是浮现个蛛丝马迹。事物变化的消息藏在里面,甚至整个宇宙的内涵都藏在里面。世界本来藏在神明的心灵里面,现在它经由卦爻透露一个迅息给你,但是你能不能感应得恰当?从卦爻到事件的恻度,相距还很远呐。如果只按照《易经》的文句来解卦爻,那是很粗浅的,神明没有那么笨,所以要有类似神明的聪明,就是要有灵感。谁有灵感呢?谁能随时维持他的灵感呢?灵感不来时怎么办呢?所以古时有卜筮之官,都是特殊的人才。但还是不可靠,总之,属于猜测的,即使有时可靠,但难免有时不可靠,如果把心神随时放在窥测天机上,反而荒废了自己的努力,所以《礼记经解》说“易之失,贼”。还是孔子的路可靠,所谓“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平时还没有遇到状况的时候,你常常观察卦爻的象征,常常探索、琢磨古人所卜过的痕迹、留下的记录,修养自己,以作人生的预备。“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等到遇到事情的时候,就用你平时的修养,来面对眼前遇到的变局,而考察是否合乎神明的旨意。这样来应用《易经》不是比较可靠而合理吗?
这两层的观象玩辞和观变玩占,可作为德行修养的工夫,宋儒,尤其是朱子提倡的工夫,与此有类似之处,所谓的“涵养省察”——“无事时涵养,有事时省察”。比如有人问,他常常会发脾气,或者遇到事情常有恐惧感,怎么办?一个人能够察觉到自己有毛病,还会问怎么办,就有救。因为他知道发脾气不好,他也知道临事退缩不好。但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怎么办?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一辈子只好一直如此了。其实,一个人的心性德性要长进,说难也不难,就是做这个“涵养省察”的工夫。无事时涵养,这个涵养就是常想一想:人需不需要发脾气呢?平常时候一定认为不需要嘛,只是到时候又发了,对不对?但到时候为什么发脾气呢?不就是平时涵养不深吗?平时涵养很深,事到临头就比较不容易被激动,像海水这么深,纵使被激了,像海浪也起伏着,但海浪之下整个大海是完全宁定的。所以你的心量是要像海那么深,还是像茶杯那么浅?茶杯的水稍一动荡就完蛋了,所谓“茶杯里起风波”,如果你的人涵养得象大海,即使飓风狂吹,外面起了大浪,内心还是安定的,这叫“无事时涵养”。涵养就是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那个时候,要体贴中道,涵养中道。有事面对了,才能“发而皆中节”。如果一时发而还没有中节呢?也会因为你涵养得深,越能敏感,立即觉省到这时候的发作是不恰当的,这叫省察,一省察其不如理,当下便能缓和下来,或者立刻自我导正。颜渊的“不迁怒,不贰过”,只不过是涵养省察的工夫做到了极处,所以平时涵养深,不容易有怒有过,即使有怒有过,也是省察敏锐,而且不会再犯,可以说是“一步到位”。我们一般人只好涵养以后再省察,省察以后再涵养,一次一次一次一次的,慢慢地也能清明起来。假如没有做这样自我生命的调理,一个人的生命将永远像走马灯一样,在那边循环——世间人常是既不涵养,又不省察的,所以一辈子都遇到同样的困难,但一辈子好像都走不出自己的圈圈。厌恶苦恼,而一直在苦恼中,却不愿下工夫,这叫没有“智慧”,所以要多读经典,多听圣贤之言,那才是救苦救难的良方啊!
那么有些书只从正面来引导人生,而像《易经》这本书,它是举凡天下之事物都在这里,有光明也有黑暗,有吉也有凶。除了让人向往光明之外,也让人体会世间的艰难。《系辞》说既说“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又说“德行恒易以知险,恒简以知阻”,首先告诉我们人生的总原则,说:德行像乾坤的创造万物简单容易的,接着又说但是又要知道简易之中是充满危险和阻碍的。其实德行的简易就是你从良知而行,从天理而行。良心不泯,天理本在,从之而行,一步到位,这不是简易吗?而又是充满险阻的,一方面是人有习性,刚强难化,一方面是现实变化无穷,你要面对世界,面对人群,而世事纷杂人心叵测,你怎么能掉以轻心,以为简易就可以处理呢?《易经》六十四卦里面告诉我们简易之道,又告诉我们险阻之难,那请问如何面对人生,读《易经》就是操练,你坐在案前就是在操练你整个人生,这种人生的启发,是不可测度的,但还要看你的生命的活力,你的生命是活泼的?还是死掉了?你如果在这里读《易经》,有时感到心中一片天光,其中云影徘徊,有时感到眼前惊涛骇浪,时时吓出一身冷汗,就是会读书的人了。
好了,我们现在开始来讲《说卦传》,讲八卦的意义,“第一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再读一遍。这个叫经典文章,读起来似懂非懂,但觉大气磅,因为它高、深,所用的字、词啊,都是光明广大,别的书没有这样的气派啊,要不然你去看琼瑶的书,你打开来哪有这种风采?经典的文句就是不一样,读来一片嘉祥。程子教人该书之法,说:《论》、《孟》只剩读着,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者,意便不足。”像这种文章,你只管读着读着,意义就从你心中渐渐浮现出来,就不要我再讲了。越讲就像醇酒里面掺了水了,就没味道了,因此我不也不想讲,以后你去做老师就这样做,很容易啊。“昔者圣人之作易也”,以前圣人为什么作易呢?他有个目的,“幽赞于神明”,这个“幽”字很好,幽就是幽深幽远,赞助于神明,因为神明有所指示,神明之德怎么表现在人间呢?我们要通过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协助,很幽深幽远地赞助神明,于是“而生蓍”,于是有了蓍草的揲筮、卜卦的方法。“参天两地而倚数”,“参天两地”就是“参两天地”。天如果代表阳,地就代表阴,怎么参两天地呢?参,就是把阴、阳扩充为三,扩充为三层,三画,就是八卦。八卦再重复(两)就变成六十四卦。把阴阳参而又两,叫参天两地。“而倚数”,倚有依靠、依据的意思,参天两地就产生了复杂的数,我们就可以依据数的变化来观变于阴阳,观阴阳的变而立卦,而成就了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易卦的变化模拟天地的变化,天地以阴阳来变化,我们说阴阳是气,而阴阳之气所凝成的万物,就有刚柔的不同,我们刚柔是质。立卦生爻,阴阳刚柔,像这种句法叫做“互文见义”。什么叫互文见义?互,你看这个互怎么写,我们说互相互相,就是两个东西相勾连交互的样子。互文见义就是要把文章上下句子交错地了解来见出它完整的意义。这里“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这两句不只是句法相同,而且意义错落,应该了解为:“观变发挥于阴阳刚柔而立卦,观变发挥于阴阳刚柔而立卦生爻”才完整。如果分开来了解,阴阳是气,刚柔是质,但有气必有质啊。气,我们说要用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既造化万物,就成形,成形就有质,未成形以前谓之气,既成形以后谓之质,合称“气质”。人也是阴阳所造化,未成人形之前就只是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杂释就成了质,这个杂释之际秉承阴气多的人,气质就比较浊,秉承阳气多的人,气质就比较清。因为秉气有清浊之分,清者就比较聪明,浊者就比较愚笨,所以成质有智愚之别。成质以后的清浊、智愚,《易》学上就称为刚柔。刚跟柔本来是物理的特质,比如说石头是刚的,水是柔的。刚柔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大体刚就是阳气多,柔就是阴气多了,智慧高的人是刚,这个刚不是我们一般说的刚强的刚,而是说他灵动敏锐。相反的,智慧比较低的或说比较笨的,是因为柔质多了,这个柔的意思不是温柔那个柔,而是柔弱的柔,生命提不起来,阴气重嘛。“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阴阳而生爻”,立卦和生爻是同时的,立卦就生了爻,而没有爻怎么会有卦呢?但是它文句的表面意思好像卦是从阴阳来,爻是从刚柔来。如果这样解文,那卦的意思就是比较虚,爻的意思就比较实,道创生万物,先以阴阳,再成刚柔,所以读《易经》要先看卦,先虚笼地领会整个卦的意义,然后再看爻,一一实实在在地去考察,这样讲也可以了——先是卦,再是爻,用阴阳来说立卦,用刚柔来说生爻,有卦才有爻,突显了阴阳和刚柔两个层次。这样也可以。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就直接讲到人了。阴阳刚柔是道的变化,万物生成的原理,人亦秉承天道的变化而来,接下来就是要看人德怎么合于天德了。和顺于道德就是合于道的德,就是与天地合其德,于是你生命就合于义道的条理。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能够从刚柔阴阳而回归于道,这样叫和顺于道德,这样就是人间的义,这里很有深义。再说一下人德回归天德的意思,天德是绝对的,有绝对的意义,当然也是客观的,有普遍的意义。康德解道德,认为道德的定义是根据于善意,由善意而发的行动。善意合于客观而普遍法则的意志,立一个客观而普遍的意志叫做善意,依照客观而普遍的法则而行谓之道德,道德之法则是客观、普遍而绝对的,阳明叫做“天理”。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人德就通于天理天德了,于是你就因此“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不是贫穷的意思,而是穷究、极致,到了极点。你的合理性到了极点,行天理到了极点,这就尽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这个性是怎么来的?性是从天道而来,天所赋于人谓之性,这个性就是《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的性,依理而行达于极致就是尽了人的本分,乃合乎天命的目的。这个“以至于命”的命也可以另外解成“命运”的意思。“以至于命”或者说一个人合乎天命,或者说他能够知命。因为你尽义,所以知命,“至”有一种切合的意思,也有一种改造的意思,也就是说你能够与命相契合,对得起你的命,这叫“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你能够处理好命运的问题了。
在中国哲学史上,“命”有两个意义,一是“命令”义,一是“命限”义。“命”这个字从口从令会意,口令叫做命,本来就是“命令”的意思。一个尊长下了口令,受了命的人,就有了职权,有了职权,也就有了责任,叫做“任命”。“天命之谓性”的“命”就是这个意思,老天好像发了话,表示了一种意思,它命令你做一个人,同时就给你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本分,这就是你的性,叫做“天命之谓性”。“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的命,也可这样解,孔子到了五十岁的时候知道,人之本性是天之所命,秉承天命而行道是我的本分。那既然有了命令,刚才说命令给一个职位,就是给一个任务,循名责实下来,给你这个职位,你就要依照这个职位来做应该做的事,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于是同时就给了限制了。所以命令给你,积极的方面是给你一个职务,消极的方面就是给了你一个限制。从限制上说,叫“命限”。“天命之谓性”的“命”一定是命令的意思,因为是从人所秉受的天之所与说命,这只能是积极的意思。但所谓天之所与,也可以不从超越的、纯粹的天理方面说,而从现实方面说人生存于世界中,必难免有一些现实的夹杂。最大的夹杂就是这个肉体,有肉体就有生老病死,这不是限制吗?还有,你必生长在某一个环境中,为什么会出生在这个环境中?家庭是贫是富,父兄是贤是不贤,你的遭遇,无论好与不好,它就是对于你生命的限制,有这个就不能有那个,你不能全部都有,像这样就是命限之命,这个命限之命就是命运的命了。所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可以两解。同时“五十而知天命”,也可以两解,一解是命令的命,知道天之所命于我的本质,另外一种就是知道在世界上传道应世总是有许多限制。
你认为这两种解法哪一种比较深刻?是我的道德的本质受之于天?还是我在世间行道总是有限制?对人生的体会,是哪一种比较深刻?哪一种解法更能体现孔子的生命的深度?两种解法都合乎训诂,也都有文献的根据,但哪一种对人生的体会比较深刻?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学生:第一种。)你说呢?(另一个学生:第二种。)是的,是第二种。因为已经把第一种都尽了,“穷理尽性”,你才至于命,才能够接触到你的命的问题。明儒罗近溪说:“纵使是仲尼,临终也不免叹一口气。”虽然按道理说,人修德行道可以穷理尽性,但是你还是有命,所以即使是圣人,也不能保证治国平天下,孔子所谓“修己以安人,尧舜其犹病诸。”圣人到临终时总不免还有遗憾。这时,只好“缺憾还诸天地”了,“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连天地都有遗憾,何况人呢?这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第二个解释。命让人在现实上随时都有阻碍,随时都有不足,都有限制。但《论语》最后一章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不知命,明显地不是天命、命令的意思,而是命限的意思。所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个“命”,也很可能是命运的命,就是命限的命,至于命的至,就是接触到,而且是真实地感受到,这样叫做“尽义而后知命”。尽义,是已经尽了天所命的义了,如果连义都还没尽义,那就离动物不远,不必再谈什么圣人之德了。人的命跟动物的命是不一样的,动物的命完全是老天给的,也就是全部在限制中,而人的命是可以先尽其义的,而你的义尽一分,命限就会退一分,这样才显出人性的价值,才显出人生的庄严。比如说你的秉赋本来不够聪明,生下来就不够聪明,又虽然受了一二十年的教育也没有读到什么好书,这不是你的命吗?但是你的命难道就真的这样算了吗?你何不尽尽看,穷理尽性,多来听王财贵老师一堂课,或许就能开拓一点智慧,你的命不是就往后退了一步吗?所以要多来听课。你不要提早说我们这一辈子完了,只要一息尚存,还没有完呐。命运可以创造的,因为你可以穷理尽性,也只有穷理尽性才能够至于命。要不然命在哪里,怎么至,通通是糊涂的,只有圣人对于命才是清楚的,因为他的义一直推进,推进到某一点与现实照面的地方,就是他的命,但是他的义还可以再进,义往前进一分,命就往后退一分。就好像你遇到一个人不好相处,你诚恳一分,这个不好相处的阻碍就少一分,本来以为吃了大亏,后来吃亏的感觉就少一点了。即是你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够健康,也应该穷理尽性,因为对于身体的保养也有它的道理,你在这点上也要尽你的本分。如果不好好照顾身体,有病不去想办法治疗,就说“我这个命啊,没办法。”这样是不对的。有人说癌症的发生都要累积三十年到四十年,这么久以来,你一直过违反生理的生活,食物都违反自然,起居不案宇宙规律,累积了几十年,癌症才不得已产生出来,你说“癌症是命啊”,而且到有病了,还不去改善生活,连根拔起,我看老天也不会原谅你。所以,如果没有穷理尽性,就不知道命是真的还是假的,叫“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所以天地间没有不可为之事,你只要为,它必定是有效果的,至于成效到多少,那不是你要问的,到那时候你才知道命在哪里。这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第二个解释。
命的道理很深,有些时候处理不了——不是有些时候,而是永远处理不了,因为永远有限制。处理命的限制,我提出两种方法,一种是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一种是道家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个隐者对孔子的评论。知其不可的不可,就是命限,什么不可?就是道不可行,道不能行于天下。但是怎么办,放弃吗?不是,“而为之”,不是忍着吧,而是尽力吧,你努力一分,限制总会退一分。不管对人对事,那顽固的限制就会化解一分,不是吗?如果有人说他所面对的人顽固得像冰山一样,你看冰山不是经过地球的暖化也在化解吗?。知其不可而为之,任何艰难阻挡不了,秉持理想,“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不相信理想不能一步步推进。即使不能圆满,甚至连一分都没有推进,但你已经尽了本份,人生的价值就在当下圆满,命限在当下就化解了,这是一个方法。
另一种道家的方法:“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庄子的话。你看两句都有“知其不可”,儒家是知其不可而为之,道家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我对这两句话特别有感受,这两句把儒家跟道家的处事的态度完全表现出来。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很鼓舞人,我们可以用这句话自勉,也可以用这句话教人。
但道家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呢?(学生:那不是蛮消极的吗?)你这样解是不相应的,这样解,你把庄子看成驼鸟,看成阿Q了。很多人把庄子看成阿Q,鲁迅写阿Q就是在讽刺、讥笑这样的人生观。但庄子没有叫我们做阿Q。“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不是“笑骂由人笑骂,迂腐我自为之”的“没本事,假潇洒”的“精神胜利法。它用在哪里呢?用在当下之视以往。就每一个当下,对于以往。以往,就是已经过去的事事物物,你的心要放下,不执着,这叫知其不可奈何。为什么不可奈何?因为已经过去了,你还能怎么样?就安之若命吧。你要承认这是你的命,你的一切奢望、歆羡、不满、埋怨,不就当下解开了吗?这不是阿Q,这是大方。而且唯有当下这一解开,心境回归平静,对于来者,对于以后,才可能重整精神,有力量再求改善。这两句提供给大家。“知其不可而为之”,没有反对庄子的“安之若命”,庄子的“安之若命”没有反对“而为之”,这是我说不同的人生态度,其实就是对于人生的各种状况的不同的处理,那么道家是适用于当下无可奈何,一切放下,儒家是永远的奋斗。而如果问孔子对于不可奈何应当如何?孔子一定说要安之若命,要不然他天天在那里假装后悔,生命还能前进吗?他天天沉缅在抱怨中,还能改善吗?孔子对于当下,当然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了,庄子对于未来,也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庄子不是一辈子奋斗不已吗?要不然怎么有那么大的聪明,写下那么好的文章?(学生:禅宗没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把握当下?)那都是讲空话,那是悟道人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说的。(学生:怎样把握当下呢?)每一时刻,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很清明,都从天理而行,从良知而行,就是把握当下。禅家所谓没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其实只是不执着的意思,是消极的当下,并没有积极的意义。什么叫执着?认为非如此不可——这怎么可能呢?地球并不随着任何人的愿望而转,如果没有达到你的愿望,你就气极败坏,或是生闷气,这就是现在心。佛家跟道家所说的心,都是不好的意思。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都是你的执着心,你拗在那里,你沉溺了,或者沉溺在你的过去,或者沉溺在现在,甚至未来还没有到,你就先去设想。很多人都问我说:我的孩子如果不喜欢读经怎么办?我说你教他读了没有啊,他说还没呢,我说你这未来心太重了吧?好了,下课了,那我们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六辑《易经讲课录(上)》。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思想与教育理论,请关注本站,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