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举大数也。
○蔽,犹盖也。
○“思无邪”,《鲁颂·駉》篇之辞。
○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发,求其直指全体,则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
○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
○范氏曰:“学者必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诗,是《诗经》。
○蔽字,解做盖字。
○思,是心思。
○无邪,是心思之正
○孔子说:“《诗》之为经,凡三百篇。一篇自为一事,一事自有一义,可谓多矣。然就中有一句言语足以尽盖其义而无余。《鲁颂·駉》篇之词有曰:思无邪”
○是说人之思念皆出于天理之正,而无人欲之邪曲也。只这一言就足以尽盖三百篇之义。盖诗人之言有美有刺。善者美之,所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刺之,所以惩创人之恶念。只是要人为善去恶,得其性情之正而已。人之心若能念念皆正,而无邪曲之私,则其所为,自然有善而无恶,有可美而无可刺,而诗人之所为以劝以惩者,包括而无遗矣。然则思无邪之一言,岂不可以尽盖三百篇之义乎。此可见学者必务知要,而其功莫切于慎思也。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三百:《诗经》三百零五篇,言三百,举其大数。
○一言以蔽之:蔽,包盖义。诗三百。可举一语概括。
○思无邪:《鲁颂·駉》篇辞。或曰,诗有美、变,所以劝善而惩恶。则作者三百篇之思,皆归无邪,又能使天下后世之凡有思者同归无邪。又一说,无邪,直义。三百篇之作者,无论其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其言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假,此即所谓“诗言志”,乃三百篇所同。故孔子举此一言以包盖其大义。诗人性情,千古如照。故学于诗而可以兴、观、群、怨。此说似较前说为得。駉诗本咏马,马岂有所谓邪正?诗曰:“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祛祛,强健貌。徂,行义。谓马行直前。思马之“思”乃语辞,不作思维解。虽曰引诗多断章取义,然亦不当大违原义。故知后说为允。
○今按:学者必务知要,斯能守约。本章孔子论诗,犹其论学论政,主要归于己心之德。孔门论学,主要在人心,归本于人之性情。学者当深参。
【白话试译】
○先生说:“《诗经》三百首,可把其中一句诗来包括尽,即是‘思无邪’。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长期招生 |乐习书院乙巳(2025)招生简章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