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之 为政第二 第10章|总第26章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哉?”

子曰:“视其所以,

○以,为也。

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

 

观其所由,

○观,比视为详矣。

○由,从也。

事虽为善,而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焉,则亦不得为君子矣。

或曰:“由,行也。谓所以行其所为者也。”

 

察其所安。

○察,则又加详矣。

○安,所乐也。

所由虽善,而心之所乐者不在于是,则亦伪耳,岂能久而不变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焉,于虔反。,所留反。

○焉,何也。

○廋,匿也。

重言以深明之。

程子曰:“在己者能知言穷理,则能以此察人如圣人也。”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以字,解做为字。

○由,是意所从来。

○安,是心所喜乐。

○廋,是藏匿。

孔子说:“人不可以不知人,而知之甚难,然亦自有个法则。”盖人之所为,非善则恶,必须先看他所为的何如?为善的便是君子。若为恶,便是小人,其大略可知也。所以说视其所以。夫所为之不善者,固不必言,而所为善者,亦未知其出于诚实否也。故又当观其意之所从来者如何?果真心实意而为己者欤?抑饰貌伪言以欺人者欤?果出于心之真实则善矣,不然,则亦伪耳,岂得为君子!夫所由之不善者,固不足言,而所谓善者,亦未知其出于自然否也,故又当察其心之所乐者如何,果中心好之而无所矫强者欤?抑或畏威怀利而有不得不然者欤?果出于心之所乐,则善矣,不然则亦暂为之耳,岂能久而不变哉!夫自以而由,而安,在人者既从外而深探其内。自视,而观而察,在我者又因略而渐致其详。虽是人藏其心,不可测度,然能饰所以而逃吾之视,必不能饰所由而逃吾之观,能饰所由而逃吾之观,必不能饰所安而逃吾之察。人何得而藏匿之哉?人何得而藏匿之哉?重言之者,以见其必不能隐也。孔子观人之法如此。人君明此以观察臣下之行事心术,则凡为正为邪,为忠为邪皆莫逃于坐照之下矣。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所以:以,因义。因何而为此事,此指其行为之动机与居心言。或说:以,为也。视其所为,可以知其人。

○所由:由,经由义。同一事,取径不同,或喜捷径,或冒险路,或由平坦大道。此指其行为之趋向与心术言。

○所安:安,安定安乐义。勉强为之,则不安不乐,易生改变。或则乐此不疲,安固无变。此指其行为之意态与情趣言。

○视、观、察:此三字有浅深之次序。视从—节看,观从大体看,察从细微处看。

○人焉廋哉:廋,藏匿义。由上述看人法,其人将无可藏匿。重言之,所以断言其无可藏匿。

此章孔子教人以观人之法,必如此多方观察,其人之人格与心地,将无遁形。然学者亦可以此自省,使己之为人,如受透视,亦不至于自欺。否则让自己藏匿了自己,又何以观于人?

或说,观人必就其易见者,若每事必观其意之所从来,将至于逆诈臆不信,诛心之论,不可必矣。然此章乃由迹以观心,由事以窥意,未有观人而可以略其心意于不论者,学者其细阐之。

 

【白话试译】

○先生说:“要观察他因何去做这一事,再观察他如何般去做,再观察他做此事时心情如何,安与不安。如此般观察,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0)
泽之的头像泽之编辑
上一篇 2021年4月28日 下午4:13
下一篇 2021年4月28日 下午4: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