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儒家的学问——儒释道西四家的基本原理(四)(含字幕版视频)

中国古人判定人品只有三类人品可做——圣、贤、豪杰什么叫做圣?把你当下的清明的心,天之所予我者的明德,切实的体会、切实的实践,实践到哪里算哪里;国家从来没有太平过,天下从来没有安定过,但是儒者还是继续努力,尽己之心,就是一个圣人。所以圣人不是让你做哪些规定好的功业出来给人看,而是你有没有尽己之心。所以圣人是很好做的,你完全做到就是圣人;做到某一个阶位了,你有操守,操得住,守得住,就是贤者。


目录

 

        一、人类所有学问的总根源(含视频)

        二、佛家释意

        三、道家义理兼论佛道之异同

        四、儒家的学问(含视频)(本章)

        五、面对西方文化一一新儒家的三大志业

 

注:本文原演讲视频总长为198分钟,分为上下两集,分别放在第一章和第四章正文上方。


 

四、儒家的学问

 

讲了佛家、道家,都是很容易了解的,现在我们要讲儒家,儒家是最难了解的。要不相信,我们问佛家讲什么,多多少少大家都稍微知道,佛家讲解脱。至于道家,刚才讲了,高明,对了,他们要追求逍遥,也对了,所以容易了解。现在讲儒家,大部份的人都以为懂儒家,但其实儒家也不好懂。当我们问什么是儒家,儒家的特质在哪里?谁是儒家?儒家要成就什么?当然我们可以举一些很大的观念,譬如儒家要成就圣人。那么什么叫做圣人?圣人从哪里成就的?当这样问的时候就不容易了解了。首先刚才说佛家的基本的原理,用一个字讲出来,就是“苦”;它指导人生从苦到解脱。道家学问的基本原理,用一个字讲出来就是“执”,它指导人生做“虚静”的工天而归于道遙。至于儒家的基本观念,我们怎么来了解,请问你能不能用一句话乃至用一个字解说出来?

 

孔子曾经测验他的学生,看看成熟了没有。但孔子也不随便测验,他很会考试,他因材施教,就包含了因材考试,不能过关的他也不考,不为难弟子,所以孔子不愧为教育家。孔子考过最深的题目是“吾道一以贯之”,因为孔子要以测试可以把道传给他的人。出这个题目,只考两个人,一个是曾参——本来是应该考颜回的,不过颜回是不必考的,而且颜回也死了,所以就考曾子——曾子的资质是比较鲁钝的,但他凭着咬牙切齿的用功而成为传道的法器,看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知道他的道心坚定,这真伟大啊!“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你敢这样说吗?他就以“弘毅”来承受孔子的学问。有一次孔子趁众弟子都在的时候,点名:“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生不假思索,就应声“唯。”是的。他们的对话就结束了。“子出,门人问曰”,孔子离开了,同学七嘴八舌就问起来了,刚才夫子和你高来高去,到底什么意思?也就是你说夫子一贯的道在哪里?曾子就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跟“恕”两个字都是以“心”字做底,古人训诂“尽己之谓忠,推已之谓恕”。怎么叫尽己?所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以这三件事来尽自己的本分。为人谋,就等于是自己的事;与朋友交,不是叫朋友对我守信,而是我只管先守我的信,这要有多大的担当?这就是圣贤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一般人跟朋友交,敢先守信吗?他总是想,看看这个朋友怎么对我,我再来怎么对他,这样怎么交朋友?然后,“传不习乎”,那更不得了了;传,或是老师所传授,或是古圣先贤的传统,到底有没有学到我生命中?我到底能不能承先启后?这都是一个人应该有的对自己的尽心尽力、应该做的事。你不做这个事还做什么事?人生做其他事都是虚幻的,只有做这个事是实在的。为人谋,忠;与朋友交,信;传,要习;这总起来也叫“忠”,尽了自己的本分。本分有目前的本分,我对父母尽了我的本分,忠就有孝;对朋友尽了本分,忠就有信;对文化尽了本分,你忠于民族,乃至于最后是忠于自己。千万不要认为孝顺父母、对朋友守信你吃亏了,你是在尽自己的本分,尽已之谓忠,这是孔门教学的核心。再来讲“恕”,那更了不起。如心之谓恕,推已及人,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宽谅别人,这都在恕的范围之内。现代的自由民主,就是恕道的表现,什么叫做民主?什么叫做自由?以尊重别人的意见为我意见的界线,以尊重别人的自由为我自由的界线,这叫做恕。只顾展现自己的自由,凡事都要自己作主,把别人都踏在脚下,这便不是自由和民主的精神。所以“如心”,我的心要体贴他的心,——有一首流行歌的歌词说“需将你心换我心,始知相忆深”,这就是恋爱中人的恕。不要只要求你的爱人:怎么以前对我那么好,现在对我越来越不体贴了,只顾自己,只要求我对你好!其实,你自己想想,不也在要求对方先对你好吗?所以这两个恋爱中的人就不再甜蜜,转为冤家了,因为你没有了恕道。所以,恋人相吵,夫妻不和,都请想想初恋的时候那推已及人的样儿,那殷勤奉献的劲儿,是那么无微不至,天下就都是美偶佳眷了。但如今呢?所以人间以恕道相往来,就是天堂;人间如果丧失了恕道,立刻就转成地狱;我们当前讲八荣八耻,社会要降低离婚率,请在曾子那边寻得智慧。

 

人生只不过两件事“忠、恕”,没有别的,再讲别的都是外道。曾子真的是承受了孔子的教导,而且努力实践,在自己的身上表现,“士不可不弘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儒家的学问靠曾子传下来,虽然有些人说,这是中国文化一个不幸,但是它还是大幸。为什么有不幸?如果由颜渊来传孔子之道,中国文化的发展可能更加坦荡光明,颜回是“具体而微”,他已具圣人之体,只是他还很微小,让他假以时日,孔子预见他将超过老师,所以是难得的人才一一但是我们今天不讲这些,你还没有曾子的德就不可能有颜渊的德,所以先忠恕再说吧,不要好高骛远了。曾子用“忠、恕”两个字来把握孔夫子思想的“一以贯之”,也是非常中肯的。

 

孔子考“一以贯之”的第二个人是子贡。子贡很有才华,很聪明,子贡的智慧在孔子死后才开,太可惜了。孔子问:“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端木赐啊,你认为我是一个多学博学而很记得知识的人吗?子贡曰:“然。”对啊!但子贡很聪明,马上想,老师今天不同往日啊,本来事情不就是这样吗,还要问,这肯定有弦外之音吧?所以在“然”后面,马上加一句:“非与?”,难道不是吗?子贡紧张了,这叫做聪明的学生。孔子就说:“非也。”你错了。所以孔子很会考试,对曾子直接就说“吾道一以贯之”,他老早知道曾子一定说“对的”。对子贡就先钓他一下,“你认为我是一个很博学、很有才华的人吗?”子贡果然说,是啊。再转话锋说:难道不是吗?不是的“吾道一以贯之”,我只是“一”,没有“多”啊。在这里就有玄机了,孔子仿佛告诉子贡:我的多就是一,我的一就是多,一切即一,一切即一啊,你领悟了吗?这一段对话在《论语》中,记载到这里戛然而止,下面没有文章了,不像刚才曾子回答之后,还有发展,群弟子还问“何谓也”,曾子还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为什么这一章没有后话呢?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子贡没有搭腔。为什么不搭腔?子贡一时悟不出来,他无语,其他人也无语了。所以孔门弟子,除了颜渊之外只剩下一个曾子。有人说开玩笑说孔子这样一辈子搞传销,只搞到了七十二条下线,这七十二条下线只有一线是活的。所以各位,为什么张横渠说“为往圣继絶学”,往圣的学问是注定要常常断絶的,因为难哪!不要说做生意难,圣人之道更难,文化传承难啊!子贡不了解孔子的一以贯之,他在孔子死后六年之内是不是了解,我们不知道,或许悟入稍深一层了吧,但从子贡后来的表现,可见还是没悟透,那本来就是不容易的啊。

 

现在请问各位,你不用忠恕两个字,你用别的词语,用一个字、两个字,甚至一句话来讲出儒家“吾道一以贯之”的核心点,你能发言吗?如果能,而且你念兹在兹,你反复琢磨,果然就是如此,而且只有如此,没有别的说法,你就是会读书了,你算是把书读通了,你就可以作为儒家之徒,要不然你早得很。历史上有很多人,他们学问到了将成就的时候,就要去建立一贯的“宗旨”,这叫做见道,要不然就是不见道。你被批评为不见道,你学问的生命就被判了无期徒刑,这是生死的关头,人生有没有意义,你必须参透这一关。一般人无所谓参透不参透,反正他生命来这里过一辈子,就追求时尚,随波逐流,到最后与草木同朽,算了,就这样。但你如果不想与草木同朽,你要参一参人生之真,“一以贯之”是古来的公案。孟子的一以贯之在哪里:“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说:“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辱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些都是孟子一生私淑孔子所凝聚出来的要旨。四端是儒家成德之教的发端,纵深追溯就是善性,横列开展就是仁政。孟子一辈子就讲这几句话,所谓十字打开,其他千言万语都从这几个观念开出来。读《孟子》没有读到他的性之所以善的辩论,读《孟子》不知道孟子只是要以仁义来治国平天下,则你白读了《孟子》,你不仅不了解孟子,也不了解儒家学问的整体性。所以孟子以“性善”来贯孔子之道,以“四端之心”来贯孔子之道,以“仁义”来贯孔子之道。而后来陆象山继承孟子之学,说“心即是理”,他十三岁的时候“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是陆象山说的话,这就是“先立乎其大”,一直到他老,没有改变。王阳明以“良知”二字来贯孔子之道,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这叫做一贯之道,这叫做儒家之徒!所以儒家有它的一贯之道,而每个人都可以有他不同的把握,而这些不同的把握到了最后都是一样,只是看谁把握得更加深远、更加核心,代表见道更切;忠恕两个字已经不是原初的善心善性,是心即理的四端之良知的一种表现;所以曾子的实践力是足够的,而哲学性还是不够,儒家的学理要到宋明儒才真正成熟。

 

宋明儒家是受了佛家的影响,佛家讲心意识,讲转识成智,讲真俗不二,讲形而上学,自性与万法,既讲基础的学问,又讲高明的学问,总括起来,可以用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来统摄,心性是实践的起点,所以凡是讲实践之学,必要疏通心性之理。大家知道讲心论性,是佛家的大传统,有的人认为宋明儒讲心性是向佛家靠拢,叫做“阳儒阴释”,殊不知先秦儒家老早讲到了心性,只是没有特别地在此处发挥,因为儒家本重“力行”,不重理论,但其精义已经含在孔孟之教当中,到了宋明诸儒,一方面受佛教的激荡,一方面也为与佛教相抗衡,所以也开始大讲心性。牟先生有一本书叫“心体与性体”,就专门阐发宋明儒的心性之学。为什么叫“心体”、“性体”?“体”是根据的意思;就是指出:心是道德的根据,性也是道德的根据,心性一方面是做道德的根据,一方面又是形而上的根据。本来儒家之学可以用一个辞语来涵盖,就是“成德”,成就人之所以为人的德性,称为“成德之教”。像《论语》中,学而时习之是成德之教,有朋自远方来是成德之教,人不知而不愠也是成德之教,吾日三省吾身也是成德之教,通通都是,但是孔子并没有真正把成德的根据用理论讲出来,孔子说仁,曾子说忠恕,固然都可以彻上彻下,但都是随机指点,生命气象浑然一片,还不是从学理方面的分析,到了孟子,以心善证成性善,又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性,则知天矣”,就明显地以心为成德的根据,以天道为成德的归宗,而建构了实践之学的理论规模。到了《大学》由诚意讲慎独,《中庸》由莫现莫显讲慎独,心性的义理也都含在其中、而《中庸》的天命与诚明,《易传》的乾乾夕惕和乾元坤元、都有心性与天道的意涵。所以,心性学与形上学,是儒门本有的义理、到宋明儒虽然大讲心性,大讲形而上学,但成德之教的矩范并没有离开先秦孔孟的统绪,它是一个根源的发展,这发展并不是跑到别的地方去。

 

以孔、孟为主,荀为辅的先秦三家,是儒家的第一期发展,而宋明儒是第二期发展,虽然大讲心性与形上之学,但讲心性学和形上学不是佛教的专利,千万不要认为只有佛教可以讲明心见性,不要认为宋明儒讲明心见性就是“阳儒阴释”,本来儒家就可以讲明心见性。只是儒家的明心见性,其中心、性的内容和所以明、见的方法,跟佛教是不一样的。所以用同样词语,都讲心讲性,但它的内容不一样,于是它开发的方向就不一样,它的成就也不一样,但是都是智慧。儒家是成德之教,让一个人成就内在的德性,成就外在的德业,内心的德性有所成就,叫做内圣从德性而表现为功业,叫做外王;外王必由内圣而开出,而内圣本来必定包含了外王的要求。所以你千万不可以再随便说宋明儒“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说它只是空谈心性、清谈心性,告诉各位,儒家不清谈,清谈的是道家,清谈是魏晋时代的名士,宋明儒不清谈。虽然他所谈的道理高深,但是念兹在兹,内圣一定要开为外王,只是当时的历史机缘不够,不能让他们开出外王事业,或是开的外王事业不够完整,这是客观的限制,不是主观的不足。古人已经替我们尽了很大的责任了,我们现在要接着走,你不要问古人有没有给我们开出完满的学问,开出太平的世界,只会怪古人,自己想吃现成饭,你这是不负责任的。当今的中国人最不负责任,随便批评古人,你要知道你不如古人。

 

宋明儒者大讲心性,而刚才我们说明心见性,佛家的明心见性,说到最圆融处,是“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种明心见性的心与性在哪里?在佛那里。而儒家的明心见性,请问心性在哪里?在你这里!儒家的学问才真正叫做当下即是,才真正可以说“直了成圣”。我们须知,佛家的心性有两层,一种是识心、那是染污的心性,这是你现实人生直发的心性,那是凡夫的心性;你了脱后,成就常乐我净的心性,这是清净的心性,如来的心性。凡夫的心性所面对的境界是无常的无量的苦集世界,如来心性所面对的境界是无量的功德法界,叫做佛法界。我们众生所面对的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是染污的世界,在染污的世界中,是无明心性作主;证了佛道所面对的世界也同样的这三千大千世界,但它已转为清净的世界,因为那时的心性已转为超越而光明,两个世界,或者说同一个世界的两个面相,是心性的一念之转,这就是刚才说的一心开二门。而儒家讲的心性从头到尾都是光明的心性,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如果能懂的人,以下就不用说了,只这一句就够了,这叫一以贯之。为什么?因为“亲民”就是明德所发的外王事业,“明明德”既是内圣的工夫,刚才说内圣工夫必定展现为外王事业,所以“亲民”也在“明德”之内。而明明德要明到非常高明的明,非常实在的明,念兹在兹的明,而且实实在在地表现在你的生命中,是你的“明德”要止于至善;而明德实践的止于至善,也要包含外王事业的止于至善。所以最后,明德与亲民都止于至善,这叫做儒家全幅的学问内容的框架。

 

一门学问,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句话讲完,其中止于至善是形容词,因为明德的内容是无穷无尽的,明德本身非到精诚怛恻止于至善是停不下来的,所以明德之止于至善是不需要说的;而亲民的内容也是无穷无尽,其本身非到治国平天下止于至善是停不下来的,所以亲民之止于至善是不必说的。所以三句只剩两句,就可以表达了。而这两句又以明“明德”为根源,所以说了明明德,亲民就不必再说了。所以任何的学问,你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辞表达,只要把握到核心观念,到最后都一样。

 

历来说儒家的学问的核心观念都用“仁”字,这当然是对的,但太浑然了;说儒家的学问是“忠恕”,是从践行上说得切实,但不是根源地说;说儒家的学问是“良知”,其根源性就很显豁了,而这个良知还可以浓缩一个字平常我不这样讲,今天我特别这样讲,因为刚引用到《大学》,所以我用《大学》的话,说儒家的一个核心观念叫做“明”。这个“明”可以对照佛家的“无明”。无明是人生的现实,人生必要有的感受,你没有无明的感受,你是不了解你的人生的,你也不能够起大悲心而起修,所以发现无明是大智慧。而儒家发现的明也是大智慧。人生本来就是明,良知就是明,四端之心、恻隐就是明,羞恶辞让就是明,是非之心、良知之心也是明。这个“明”从哪里来?你怎么把握这个明?人生真的能“明”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去“明”这个明德。什么叫做明德?光明的本性。人的本性从哪里来?《中庸》说“天命之谓性”,这是对性的逻辑的定义。天然而生的生命本质,我们称为性。但是你要知道,“天命之谓性”的“性”已经有了超越的规定,从超越一面来讲这个性,所以才能说“率性之谓道”。“天命之谓性”的性是超越的光明性,所以“率性之谓道”,假如你率性,率者遵循也,你遵循你的由天所命的本性而行,那就是人生之道,所以人生之道就是从天地之道而规定,你顺着这天所命给你的人生之道去修养你自己;就是“修道之谓教”,教者教化,因着教导而变化,不管是因着圣人的教导,还是你自发的教导,都是“修道之谓教”。《中庸》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是一种定义式的规定,还没有告诉你性的内容是什么,和你怎么发现这个性。但接下去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隐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就渐渐透出了性虽从超越而来,亦在生活中默默地真实地呈现。呈现,就是“自明”的。而那自明的呈现本身就是道德的基础,是行动的指导,而所呈现的内容则关涉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其实也就是关涉到生活中的一切,因为人生的所有活动可以用喜怒哀乐括尽。在《中庸》的后半部,由诚讲天之道,由诚之讲人之道,接着又反复由诚讲明,由明讲诚,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说“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化。”更把“明”字明显地摆在重要的位置,所以《中庸》之德是明明白白的说《中庸》之道在于明,也无不可。在《大学》里第一句话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者,大人之学;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成熟的生命,要修炼要拥有学问,那学问从明明德而来,明明德就是去明你光明的德行;这里就直接把道德的根据和工夫都规定为“光明”的,而诚意章讲“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此谓之自谦。”并诚意而讲正心。我们如果说《中庸》是从超越客观的性说起,那《大学》就是从内在主观的心说起。不管是从超越说性还是从内在说心,都不是现实的。孟子讲的四端之心以及仁义礼智之性,更明显地是超越地说。至告子的“食色性也”之性,是就着现实说的了,把“食色”当成人性,则人的性是污染的,就有如佛教从无明性以看人,如果从无明性看人,就不能率循它而成德了。

 

所以从古以来,真正的儒家讲性讲心都讲超越性,不讲现实性。只有跟孟子辩论的告子他专门注重现实性,所以他讲“食色性也”,我们不能说他错,因为他是从现实中看人性。荀子也在现实中观察人性,所以说“人性本恶”。不是食色性也是恶,是顺着食色的现实性无节制地去追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当你往“喻于利”的那方向去追求,追求到最后就起争端,而表现恶,这是荀子人性本恶的意思。所以荀子的性恶论不是要人顺其恶性而为恶,反而是提醒人要注意现实的恶性,因此你要防止它,就要化掉那恶的天性。怎么化掉恶性?要用人为的努力去化,叫做“化性起伪”。“化性起伪”宣示人生道德实践的艰苦,荀子一生的学问就是奋斗的学问,就是改过的学问,就是用礼和法治理自己,治理国家的学问。这起步和孟子不一样,但是到最后都相同,都是要人生完成他的真实性。孟子的理想也是圣人,荀子的理想人格也是圣人。

 

荀子说你遵从圣人的礼法约束,化掉百姓的恶性,就会出现“涂之人可以为禹”的社会,就就像明儒王艮所说的“满街都是圣人”了;而孟子从人的怵惕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端之心来推性善。四端之心是人人可以当下呈现的,而这些呈现无所来由,就推说是人的天性。所以四端之心就是仁义礼智之性,仁义礼智是从性上说,四端是从心上说。没有仁义礼智的本性,人怎么有四端之心?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推论。

 

从仁义礼智之性又推它的来由,说仁义礼智之性是“天之所予我者,非由外铄我也。”天是自然的意思,自然而然,我不知其然而然,我不知道从哪里来,但是我就有,我本来就有,称为“天之所与”。所以不可以把这个天解释为西方的上帝,它是指我们心性推到一个虚说的根源,作为实在心性的根本。若从道德实践上说,不推到天也可以,推到性就可以了;不推到性也可以,你只要知道你的心是如此如此活泼、自发、自悦、光明、广大、无限,也就够了。所以“尽其心者”,你才知道你的性,知道性你就知道天。以心来说性,以性来说天;有心才有天,有道德之心就有道德之天,这是人德合乎天德,也是由人德而证天德,天德是人德体贴出来的。中国人自从孔孟开始,不重视客观的天德,没有人格神的崇拜,所以没有宗教性的信仰,只有宗教性的情怀。如果说有信,这叫做自信,这才是真正的“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成圣、成真人”!

 

所以,儒家不容易了解吗?但又似乎很容易了解,因为它从始至终,或说从终至始,本来就具足在人人心中,怎么会不了解呢?但你说了解,是真的了解吗?若真了解了,你就是一个儒家之徒了,你的生命就不会白费了,你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了,要不然不论是浑浑噩噩,还是虔诚信教,恐怕都是作假的。所以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说“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知性则知天”、“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从光明走向光明,一路而去《中庸》说“素富贵行乎富贵”,你处在富贵的境遇里,就在富贵中行你的道,你不贪着于富贵,孔子说“富而好礼”,孟子说“富贵不能淫”;“素贫贱行乎贫贱”,你处在贫贱的境遇里就在贫贱中行你的道,孔子说“贫而乐”,孟子说“贫贱不能移”;“素夷狄行乎夷狄”你处在夷狄的境遇里,就在夷狄中行你的道;“素患难行乎患难”你处在患难的境遇里,就在患难中行你的道;这还有什么可犹豫恐惧的呢?所以孔子说“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叫“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所以,要成儒家之德非常简单,就在每一个当下,曾子所谓忠恕而已矣,当恻隐则恻隐,当羞恶则羞恶,当礼让则礼让,当是非则是非。从良知而行,你有这样的向往之情,就是豪杰,你开始孜孜实践就是一个君子,你做到某一个地步就是贤者,你做到彻底就是圣人。

 

中国古人判定人品只有三类人品可做——圣、贤、豪杰什么叫做圣?把你当下的清明的心,天之所予我者的明德,切实的体会、切实的实践,实践到哪里算哪里;国家从来没有太平过,天下从来没有安定过,但是儒者还是继续努力,尽己之心,就是一个圣人。所以圣人不是让你做哪些规定好的功业出来给人看,而是你有没有尽己之心。所以圣人是很好做的,你完全做到就是圣人;做到某一个阶位了,你有操守,操得住,守得住,就是贤者。什么叫做守得住?譬如为官者,红包到你眼前,你坚持不收,这就是操守。要不收红包不是很简单吗?但也不简单,有一个故事这样说:有一艘船被海盗包围了,海盗跳到船上找到船长,说你带着你的船投降吧,就放了你一条生路。船长说,我是受过专业教育的,船长的守则是与船共存亡,我不投降。海盗说你投降吧,我给你五十万,船长说,门都没有;海盗又说,给五百万,船长说,我的人格难道可以用钱买的吗?海盗说,给你五千万,船长听到这儿,就发火了,大叫:你不要再说了,你再说下去,我就要投降了。所以不拿红包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很简单,尤其越高位者,他的操守要越严明,因为他可以拿到的红包越大。如果为官者连这点诱惑都抵抗不住,你还能为国为民吗?所以天下要治平,也很简单的,古人说“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怕死”,天下不就治平了?但我们怎么培养这些人呢?要透过教育,用智慧的教育,最能代表智慧的,就是经典,所以要全面普遍地施行经典教育,让受教育者都能有“诚意明德”的感受和工夫,自诚其意,自明其德。如果只用一些既定的规矩来教,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各位,经典还是活的,孔孟还是活的,学问还是活的,只是你不去体贴他而已。他们讲的道理都不是他们的道理,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道理,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你的心中,都在考验你,都在督促你,都在唤醒你;你却充耳不闻,甘愿堕落,岂不可怜。所以儒释道三家不要轻言放弃,你放弃了,代表你放弃你自己。你为什么放弃?你根本不懂才会放弃,这一百年来、就是中国人不懂中国学问的一百年,而且国家用国家的教育教得百姓完全不懂。我们国家何以如此狠心呢?国家也希望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也希望以德治国,也希望社会和谐啊;但是没有了经典,没有了圣人,没有了学问,我们就不能够告诉百姓如何找到他的人生方向,以进德修业,敬业乐群。当然,智慧不一定在学问中,陆象山说“我虽不认识一个字,也要堂堂正正做人”,你不识字也可以堂堂正正啊,但你不能说凡是不认识字的人都能堂堂正正;所以,最好还是要有学问的熏陶,还是要有经典的讲习。讲习经典,熏陶心性,变化气质,这叫“教化”。儒家最重视教化,而儒家的教化最简单、最明白,从头开始,从你有善念的那一念开始,这一念就是人生的根源所在,人生的价值所在,这一念一开出去就是无穷无尽,内圣外王!从这里你了悟了,随时恻然揭然存在心里,你的学问、你的人品、你的境界就会一天一天地长进。你的心越真实,你的成长就越快,乃至于像颜回闻一知十,乃至于不迁怒不贰过,随时光明坦荡,随时既切实又高远,这叫“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这种人生是值得追求的人生,不只是值得你追求的人生,这本来就是人生的唯一之路。除了这条路之外,没有别的路可以走!所以儒家不容易,儒家也很容易。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相关文章】

 

  季谦先生|儒释道三家综论

  季谦先生|狭义的宗教与广义的宗教

  蔡 仁 厚 |儒家精神与道德宗教

  牟宗三等|中国文化中之伦理道德与宗教精神

 

【本站推荐】

 

长期招生 |乐习书院乙巳(2025)招生简章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三辑《儒释道西》。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思想与教育理论,请关注本站,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2)
王财贵(季谦)的头像王财贵(季谦)作者
上一篇 2021年7月31日 上午11:02
下一篇 2021年8月1日 上午5: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