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旭:如何入论孟之门

一、前言

 

关于《论语》和《孟子》,久已成为大中学校里的闲科,普通大学固已根本不设,即在师范院校,亦有国文系外一律取消之议,其实即在国文系,亦已多是告朔饩羊。至于在高中,则情形实更可忧。则似乎教授论孟,反而是对青年有害无益了。此其故何在?则不得不说是由于时代学风的影响,使德性之学,其道不彰;以致无论师生,其教授学习论孟的态度与方法,一开头就与此学不相应。大本既错,自必茫然不知所谓,亦难免感到味同嚼蜡了。所以如何点明德性之学的本质,培养相应于此学的学习态度,实是读论孟的首要之图。本文希望就此略抒一己之见,以提示青年,亦就教于贤者。

 

二、两种治学态度

 

前面说时人学论孟的态度方法多不相应,现在于论述相应的学习态度之前,自当先概述两种治学方法的异同。

 

原来我们学习一门学科,其态度可概分为两种:一、是将学习对象当成是客观独立的存在物来研究,其目的是在求得对此物的客观知识。二、是将学习对象当成是与自己生命有密切关系的相关物来研究,其目的是在藉此对象的指引,反过来豁醒自己生命的蒙昧。

 

关于前者,其重心是直落在对象本身的,所以知识本身才重要,也自有其客观独立的尊严,至于人则只不过是为知识学问服务的,人可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代隐去(顶多只留下一个名字,冠在某定律的前面),知识则点滴累积,构成富丽庄严的系统,流传不替。所以这一类学问必然重视客观共循的“法”,以为共力构筑客观系统的凭藉。特别在某一学术园地尚未充分开拓,其系统尚未充分展露的时候,前代大师所定下的“法”,更有其原则性、指导性,后人则只须照法努力,付出辛苦的血汗,庶几“前修未密,后出转精”,以完成未成的规模便可。这就是整个西方学界,当治学之前,必先究问其所依方法的缘故;也是我国的汉学、清学,必讲究“师承”、家法的缘故。不然,则其人之学只是孤存的一点,难以与前人后人接续而展成周备的系统,亦以是难有客观的意义。

 

但至于后者则不然。其重心不在所学的对象,而直在学习者自身。所以“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象山语),否则“诵其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程伊川语)这就是说,就人格养成这个目的来说,知识、经籍没有独存之价值。所以如果善学而有得,便见得经籍的一言一语,都焕发着生命的光辉;如果学无心得,便会觉得都属疑是疑非、含糊抽象的独断辞语,而一无可取。而且在这里,前人研究的心得也殆无必然的帮助,如程子自述其读《论语》,喜悦到“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后人若不曾做过恳切自修的工夫,对此自述还是茫然不懂的。此即因生命之微妙复杂,境遇之千变万化,决无二人绝对相同之可能,所以个人的生命只是个人自己的,别人的生命经验只能激发自己也去作同方向的感受而成其自家的经验,却不能将经验直接传达;只能指引可能的明路,让自己少兜圈子,而教易于超越前人的境界,却不能接续前人的经验,径行累积。也就是说,每个人秉其独一无二的生命,都须得从头走起,而完成他独一无二的人格事业,以在人世间焕发出他道德人格的光辉。这就是何以说中国学问特重“实践”,而以“行”摄“知”的缘故;也就是近世西方人开始正视“存在”(Existence)问题的缘故,因此,在这一类的学问中,不是法重于人,而是先有人的实践,然后才有法可言的。人于此如果诚恳戒慎,自强不息,则到头来回顾一生历程,也自有一番理路,也若有某一宗旨贯穿其间;而如果一念不诚,自欺虚歉,便所读的书,所循之法,都顿时成空。关于此一意思,熊十力先生有一段话极好:

 

“每见青年问学,开口必曰方法,此极可惜。须知学问方法,必待学成而后能明其所以。至求学时代,则全仗自家一副精心果力,暗中摸索,方方面面,不惮繁难,经历许多层累屈折,如疑惑、设计、集证、决断、会通、类推等等,其间所历困难与错误,正不知几许。穷年屹屹,而后有成。一旦豁然,回思经历,方自见有其所循之方法,可举以告人者。然亦略举大端而已,至其甘苦隐微,终不能揭示于人,庄子斲轮之说是也。今日后生开口便问方法,至于自家是否具有真实心力,则一向怠慢,不会反省。譬如懦夫,自无能行之力,空访路途,其能举步否耶?”(见十力语要卷四,与邓子琴等书)

 

上面说的,便是今人受了清代朴学传统和西学流入的影响,遽以求客观知识的态度方法,来研究人格修养的误用。但照此说来,为人格修养而读论孟,岂不是毕竟无法可讲了吗?此又不然。因我们了解它的误用,即可不误用,了解前贤所建立的种种方法、途径,本质上都只是一种“指点”,一种“启发”,便可如其限而用之,以之帮助我们开发适合自己生命情态的途径,而不致死守讲章,锢闭生命,如王阳明青年时之格竹成病(阳明初读朱子即物穷理之说,便迳去庭前格竹子七日而病。)了解这点意思,我们便也可以在下文姑且谈一谈学习论孟的入门途径。

 

三、三点原则

 

首先,我们根据上段所辨明的根本态度,可先衍为三点原则,以为学习论孟的心理准备。

 

第一、就是要立身以诚

 

在这里先不必把诚说到极高,只须取其最起码的意思就够,那就是诚实、不说谎,这诚实不说谎主要是对自己而言,自己生命的真实情况如何,不论是好是坏,是幸是不幸,是顺利是创伤,都要如实承认,能如此不自欺,不装点,不强撑,清清晰晰见到自己不足之处,便是入道之门,实践之始。所以历代圣贤教人,无不先立诚字。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入太庙则每事问,有过则不掩,而终身学之不厌,便是诚。曾子的每日三省吾身,子路的闻过则喜,孟子的必有事焉而勿忘,也都是诚。宋时朱陆相辨不下,然毕竟不失相敬,则亦透露出一种自知其限的诚实。乃至王阳明几次学圣不成,自叹圣贤有分,而即时放下,也是一种诚。能有这种作人之诚,生命人格的根本便可以立定,《论语》《孟子》上的文字便才有所依附。这便是前文所说的先有实践才有知识可言的意思,(庄子亦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但也别以为诚实容易,事实上世间虚伪的人正多;诚实,正非容易也。只是这一点根本之诚的确无人可教,只有全靠自己。而当人不诚之时,是连上帝都无可奈何的。

 

第二、就是看待论孟,要略奇迹而原其意,循其末以返其本

 

我们前面说过,人格修养之学是以人为重心的,知识只是为人服务,而前贤的话语,本质上亦俱只是指点(即连孔孟之言也不例外,只是他们的话指点作用更大些而已)指点什么?便是指点道德人格、道德生命的层境。这道德的层境是无法具体描述的,它只能在一个个具体的生命里“呈现”而成为道德人格,然而既落实为个别性的人格了(尽管因著修养之故而成为道德的人格),便毕竟是和别个人格不同的(尽管那别个人格也可以是道德的人格,所谓“禹稷颜回同道”),所以我们不能照样学往圣昔贤的言行,而只能藉他们的言行来指点,来豁醒自家的生命。因此我们待论、孟,便不宜将他当作教条死守(如汉人之死守六经然,汉人也是颇具客观心态的),死守必不可久,亦令人生厌,但也不宜随便以今人的心习去怀疑孔孟的言行,如怀疑论语乡党篇中“割不正不食”等许多繁文缛节,怀疑孔子鄙视老农老圃,怀疑孔子竟赞扬颜回之营养不良等等,实则这些话自有当时的背景,其语意所重亦原不在后人所怀疑的这些上面。我们读论孟,殊不宜在此等处斤斤计较(这是研究古代社会与历史的学者的论题),而当寻究孔孟的“道德本心”(即孟子所谓“良心”),看这本心透过孔孟那特殊的生命与环境,是如何呈现的?亦看孔孟如何秉其贞一的道德本心,面对众弟子、众王侯不同的特殊生命,而予以不同的指点。以期由此领悟到透过自己这又一特殊的生命,道德本心该当如何呈现?要能如此相应地去勘人,读论孟才可能帮助我们慢慢去发现自己生命的路向。

 

第三、就是这秉其诚心以寻究孔孟的本心,并体贴到自家生命上的一番工夫要自强不息日新又新地去做

 

这是因为人的生命本来是生生不息,变化无端的,所以道德本心的呈现也是日日有不同形貌的。我们往日的对,不能保证以后永远对,我们以今日如此的心境,读论孟而有如此的了解,安知他日以新的经验去研读,不更有新的领悟?正因论孟之为书,要点正在显露那万古不变的道德本心本性(请勿对此语起反感,本心本性是质不是量,是性不是相,本来无时空之变异,也非孔孟所独有,所以这话不是盲目赞颂权威之比,都因今人用看待知识的态度去衡量,才不相应而易起反感罢了)。尤其是《论语》,王船山说他是“徹上徹下语”,也就是说,它其中的时代色彩、知识成分极为淡泊(孟子力距杨墨,就浓重多了,后儒著作,更多因时代病痛,有所为而作,于是时代性愈增,葛藤愈多,直透性愈弱,亦即愈不宜作为经典),作为经典以指点人豁醒自家生命的为用(或说弹性)也因此而极广,所以我们对论孟,不可误以为一读即了,而须有日新又新的实践工夫,时时与之相印证(印证当然不是死守),然后才见得论孟是活的,是直接与我们生命相关的,而不是糟粕。

 

四、五个步骤

 

以上的三点认识,我们落实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上,便可以设计出一些步骤或说途径来。当然如前所言,在这种学问里,法则途径只是附从,远不如在知识那种学问里之郑重,所以下列的步骤,只是略示其意,以供参考,决非只此一种。而最合适的方法途径,毕竟只有靠每人自己去创造。

 

1. 字面求解与选章背诵

 

了知文义,是读一切书之始,修养道德人格,也没有理由反对只是,只须明白此乃补助,不是主体,以免陷于颜习齋所云:“以书为道,其距万里,以读书为求道,其距千里。”就行了。至于背诵,对于读论孟来说极为重要,这是为将来时时印证预作准备的。今人每好说读书要求了解,不要死背。不知这乃是求知识的态度,其了解原是概念的了解,非生命的了解,乃是可以渐学而至的,其知识资料亦与生命之存在无关,尤其今日电脑发达,需用时一索即得,更不须记诵。但人格修养之学则不同,孔孟的话语对我们而言,不是知识资料,而是当机的指点,但几既不可预寻,当它来时则如电光火石,稍纵即逝,若无句意先存胸中,莫说不容事后翻寻,根本是朦然不能觉知几之来去,所以背诵极显重要。当然所谓背诵亦不必一字不漏,但义理所在的句子,则必当熟记,(到时浮上心头的语句也无非是这些)。另外,若一时力有未逮,则亦可先选章背诵。选那些呢?尽管选你看着顺眼舒服的句子去背,人的生命,冥冥之中自有感应,自会选上那些将来比较可能受用的,至于那些看着茫然又刺眼的,大概离自己的生命情状较远,就暂时撂下,期诸日后罢。

 

2.问问为什么

 

上述是初步准备工夫,至此应该试着勘入义理之中了。因此要处处究问其所以然。但要注意分辨的是,这里所问的所以然,不是物理上的所以然,而是道德上的所以然。也就是当逢此际,人应如何行为才算是道德本心的呈现?这问题是要落在每一个不同的主体,依不同的存在状况而定的。并不如研寻物理之所以然可以找出一条客观的定理。所以我们不能质问孔子为什么对诸弟子之问仁答案不同?也不能问仁到底是什么?而当究问为什么孔子对颜渊问仁要答以“克己复礼”,对仲弓问仁要答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问仁,则要答以“其言也讱”?庶几从不同情状的不同答语(不是答案)中多少体会(不是“认知”)到仁,然后可以再问若落在自己今天这种情状,孔子会如何答?例如王阳明在龙场极困厄时便曾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这样的问为什么,才不是撂开自己,纯去究问一个客体知识,而才是将论孟与自己的生命体贴起来,这样才是一种相应的问法。

 

3.试以一己现有的人生经验为之诠释,与不能诠释者之阙疑

 

我们问了为什么,便要为之设答,例如朱熹集注论语,便试为孔子对诸弟子问仁之不同答语作释,说颜渊仲弓学有高下,所以一告之以主动实践的乾道,一告之以立敬行恕的坤道(这是朱子引程子的话),司马牛则因性情急躁多言,所以勉以沉稳凝重。而此种种修行,俱是仁也。这种设答可以培养我们凡事作“同情的了解”的心情,领悟人各有道,而道道皆通知意,大有助于立身处世的谦逊宏通。不过这种代人设想的诠释毕竟不能切于自家生命,亦多少拘泥于历史的已逝情境,所以除此之外,犹为切要的是针对那“若落在自己今日这种情况,当如何?”的问题,而设答。也就是凭着研读论孟的悟解,去恳恳切切为自己的生命寻一条合理的出路。这便是真正活读论孟之方。于是,我们可以一己恳切的实践,来与论孟中的某些话语相印证,而直以自家的语言去重新诠释。此所以论孟不论在那个时代,都有需要重新作注,而各显其时代精神也。于此,我建议读论孟的人,都要自注眉批,自写札记,庶几引发出自己的生命精神来。当然这种工夫也有一个陷阱,就是强作解人,变成撑门面、玩言语,所以仍须贯之以诚,知之则谓知之,不知则谓不知,而不知之处,则蓋阙如也,才能保仁心之不流失,生命之不变质。须知我们对一句话有真解,此一句即终身受用之不尽,修身之学不贵多,而贵在不妄。若一旦虚骄自是,以无为有,将令鱼目混珠,而珍珠亦成染污。所以阙如之义是十分重要的。

 

4. 遇生命情境相应时之应机消化

 

在第一步骤,我们曾说到背诵的价值,在为将来的当机印证作准备。在二、三步骤里又曾提到凡事设问,而力不能答者则诚实阙疑,以待来日。原来在前三步骤,毕竟仍是“学”的意味重而“悟”的意味轻,以既有的经验去了解、去整理、去诠释的成分多,而藉着圣言的指点以撞开一个新天地的成分少。所以积极的透达还有待这一步骤,要在这里人才有生命悦动的契会,才有发自内心的喜悦。这就是:我们原来默记在心然而不甚了了的话语,可因生命的流动,流到一与之相应之情境,而忽然开朗。这时,人对这话语会感到一种如见故人的亲切,也会对自己的生命情境有一种道不孤的感奋,遂对两者都有了信心了。这就是人生命之流的高潮,最能焕发出他内里的创造力。而为自己的人格奠下基石的时候。这一几我们若把握住了,我们会一连几天、几星期都笼罩在这话语之下,无论在生活的哪一角落——在读到的其他书上,在见到的人们脸上,在遭遇的种种事上,在别人的无心之言上,在我们所言所思所感等等之上,到处会看到这句话的影子,也到处在为这句话作不同面貌的印证。人到这时,才算是充分体认到这句话了,才算是实证了“道无所不在”的意思,学论孟到这一步,才算是有了一点成绩。

 

我自己,即曾有过不少次这样的经验,最近的一次,就正在目前,为正深深领略着庄子齐物论里“早计”二字的意思(此意就等于论语中“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里的“意”),而处处看到人们之过,无非在于预期希冀,凭空计算,而不知其妄。愿读者们读《论语》《孟子》都能有此体会——当然也不能早计强求,但须持之以诚,必有事焉而勿忘,则自会水到渠成的。

 

5. 每隔一段时期,要将论孟重读一遍

 

我们前面说过,生命的流继是日新又新的,往日淡然无味的,今日重尝,也许就别人会心。在第一步骤中所略而未背,或过目即忘的不相应处,正宜在今日重新检定,重新提问,重新诠释,重新阙疑,此所谓“学而时习之”,具体收获了这一阶段恳切实践的成果,岂不确是“不亦说乎”吗?

 

以上五步骤,周而复始,乃至相互渗融,随机设施,则亦再不必分什么步骤了,毕竟步骤亦只是聊示大意而已,读者实践有成,亦正可凭自己的体认,设计出另一番步骤来,且亦言之成理。这不是学无的准,毋宁说正是这一类学问的精神特质之所在。

 

五、结语

 

以上便是笔者依一己学论孟的体验,所姑且述说的一番入门之道,到末了,或许还有两点应当略作交代。

 

其一便是参考书的介绍,依前文所论,似乎选择后人的注本不是个重要的问题。确然如此,经典之不同于一般古籍者,在于他不是知识之传译,而是生命的感染。而生命的感染,则是愈接近圣贤的真精神、真面貌愈易。孔孟虽然去今远矣,其言辞毕竟仍是直接的纪录,仍然是具现著苍茫浑含的气象。后人的注释虽然是清晰了他,但也同时限定了他,所以对于注本,我赞成只须选用一本字句训诂简要正确的便好。至于释义,古人所作(例如朱注)已多褪色(离他的时代已远了),虽也甚具参考价值,但葛藤也多,有时反平添问题,多滋困扰,对初学而言,并不相宜。至于以现代新的体会,新的观念语言去遥契先圣之心的著作,则恕笔者浅陋,迄今尚未见之。时下坊间译白之作甚多,类皆不可读。我仍是建议直读原文,幸好论孟原文都不算深奥(比老、庄易多了),多读几遍,熟记在心,其含义会慢慢酝酿出来的。

 

其次应该略提一提的,是如果到中学去教论孟,应该怎样教的问题。我想上述几点学习的态度、原则,当然也同时应是教授时的态度原则。但此外针对教学活动,我也愿有两点建议。

 

一、是一定要秉持着敬慎的态度,以自己生命实践的心得去传达生命真理的讯息

 

在讲课之时,自己能讲哪一章,就讲哪一章,不能讲的,不要强讲。即此诚实光明的态度,便已是学论孟之道,而已足以教学生了。这样,能讲好一章,学生便真真实实是有了一章。最忌凭成心肆意批评,或以惰心敷衍了事。须知学生之厌论孟,正是由感应到教师不信道之心而来。教师教不好国语文,学生犹可能想到教师的才学不佳,教不好论孟,便易迳归罪于孔孟之老朽。正因讲论孟不关才学,基本是态度问题,而态度一差,不能点活论孟的精神,孔子孟子即真成老朽,此中罪责攸关,教授之时,殊不能轻忽也。

 

二、是尽可能勿赶进度

 

现今中学教育弊端之一便在只管赶进度,而不管学生的消化。致使课业重重积压,将学生的求学心扼杀殆尽。这在一般学科,弊端已然,在论孟的教学就为害犹大。因为修身之学,最贵主动,主动即是创造,即是道德实践。纵然在启蒙之初,不能不稍加督责,但若要养成其独立健全的人格,即此一点主动之源必当细加呵护,冀其慢慢萌芽。所以讲授之时,必须设计出一种从容和易的气氛,让学生有咀嚼涵养的余地。尽可选一两章细讲而其余的让学生迳去背熟,也强似章章拖泥带水不详不略,反无半点亲切也。

 

以上拉杂论来,亦未知是否尽当,更不知是否真能对读此文者有益。只是有感于在今日的学风之下,人格养成之道确是晦暝了,人只会求知识(如果连知识之道亦未学好那就更可憾),而不会安顿生命。所以不揣固陋,敢掬其诚,聊示进学之方,还望读者善体其衷,还以发己之诚,以自得其道焉,幸甚!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曾昭旭,转载自:《鹅湖月刊》第十五期。更多生命哲学、爱情学文章请关注曾昭旭老师个人微信公众号:TSENG_CHAO-HSU

(3)
泽之的头像泽之编辑
上一篇 2021年6月26日 下午4:53
下一篇 2021年7月3日 下午3:5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