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之 八佾第三 第3章|总第43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游氏曰“人而不仁,则人心亡矣,其如礼乐何哉?言虽欲用之,而礼乐不为之用也。”

程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李氏曰:“礼乐待人而后行,苟非其人,则虽玉帛交错,钟鼓铿锵,亦将如之何哉?”

然记者序此于八佾雍彻之后,疑其为僭礼乐者发也。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仁,是心之德,敬而将之以仪文,叫做。和而达之于声容,叫做

○如礼何?如乐何?譬如说没奈他何一般,是不相为用的意思。

孔子说“仁之在人,乃本心之全德,人能全此心德,使心里常是恭敬,则行出来的仪文便都是礼。心里常是和平,则播之于声容,便都是乐。”

是礼不虚行,必人而后可行也。人而不仁,则其心放逸而不能敬,礼之本先失了。那陈设的玉帛,升降的威仪,不过是虚文耳。礼岂为之用乎?所以说如礼何。乐不徒作,必仁人而后能作也。人而不仁,则其心乖戾而不和。乐之本先失了,那钟鼓之声,羽旄之舞不过是虚器耳,乐岂为之用乎?所以说如乐何。盖礼乐不可斯须而或去,人心不可顷刻而不存,欲用礼乐者,求之心焉可也。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仁乃人与人间之真情厚意。由此而求表达,于是有礼乐。若人心中无此一番真情厚意,则礼乐无可用。如之何,犹今云拿它怎办,言礼乐将不为之用也。孔子言礼必兼言乐,礼主敬,乐主和。礼不兼乐,偏近于拘束。乐不兼礼,偏近于流放。二者兼融,乃可表达人心到一恰好处。

礼乐必依凭于器与动作,此皆表达在外者。人心之仁,则蕴蓄在内。若无内心之仁,礼乐都将失其意义。但无礼乐以为之表达,则吾心之仁亦无落实畅遂之所。故仁与礼,一内一外,若相反而相成。

道家后起,力反儒家之言礼。老子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其实失于仁而为礼,则不仅薄而已,为伪为僭,无所不至,宜为乱之首。

孔子言礼,重在礼之本,礼之本即仁。孔于之学承自周公。周公制礼,孔子明仁。礼必随时而变,仁则亘古今而一贯更无可变。《论语》所陈,都属通义,可以历世传久而无变。学者读本篇,更当注意于此。

 

【白话试译】

先生说:“人心若没有了仁,把礼来如何运用呀!人心若没有了仁,把乐来如何运用呀!”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注释】

 :不能当“如果”讲,要当“然而却”的语气讲,在句法上与“人而无信”的“而”字是相同的。

  :在句法上与 “若何”、“奈何”一样,都是说“拿怎么样办”。

 

【疏解】

 孔子生于春秋,正是礼乐的精神渐告失落的时代。礼乐徒留形式,而实质不存,此礼乐已告僵化,而失去生命。孔子以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14),为了维系周文,就要重振周文的精神,复活周文的生命。然周文礼乐的精神,本在宗法的亲亲之情,而宗法亲亲,是周王室本身的血缘关系,是家天下的局面。此一血缘亲情,因幽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与宜臼介入舅舅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幽王的行动,父子两代同时悖离宗法的亲亲之情,平王即位之后,封建的尊尊之制也就撑不起来了,“名位不同,礼亦异数”,也就维系不住,这就是所谓的礼坏乐崩。崩坏不在礼乐本身,而在父子亲情。亲情不真切,礼乐会落空,所以孔子反省了:“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9),难道礼仅是玉帛,而乐也仅是钟鼓吗?“林放问礼之本”,孔子许为“大哉问”(八佾4),凡此皆探索礼乐内在精神的问题。孔子从每一当下的心不安处,体现了仁,并以此人内在本有的仁心,做为周文礼乐的根基。所以说,人没有仁心的自觉,礼乐又能对他起什么作用呢?周公礼乐的根基在王室血缘,所以“礼不下庶人”,孔子礼乐的根基在人心之仁,所以礼可以下及庶人,把本来属于贵族专利的礼乐,带到民间。周公制礼作乐,孔子为礼乐深植人心的根基,这是思想史上的一大进展,因为人人有仁,人人高贵,所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3)的治道,才有可能。孔子在这一章是为周文另立人心普通的根基,同时也为天下人争取平等。

 

注:以上选自《论语义理疏解》(台湾鹅湖出版社印行)之主题一【人生的理想】(王邦雄)第九条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1)
泽之的头像泽之编辑
上一篇 2021年4月29日 下午9:29
下一篇 2021年4月29日 下午9:3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