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付:清明墓祭礼仪

(朗读者:陈岳先生,知名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国学启蒙教育倡导者、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成都市文联副主席)

 

周人祭祀先人要在宗庙中进行,所谓“为之宗庙,以鬼享之”(《孝经》) 。只有祭祀天神地祗才在户外筑坛,露天举行。这是“事亡如事存”的表现。

 

先贤把人的肉体称为魄,把人的精神称为魂,魄属阴,魂属阳(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见《左传·昭公七年》)。魂与魄结合在一起,人才能活着。魂与魄永久分离,人便死亡。阴气重浊,趋于下沉。阳气轻清,趋于上扬。所以,人去世之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礼记·郊特牲》) 。

 

传统丧礼正是围绕着处理亡者的魂与魄而制作,其主题是: 送形而往,迎精而反(《礼记·问丧》)。“送形而往”,是指将亡者的肉体(形魄)埋葬在墓地里。“迎精而反”,是把亡者的精魂迎回家中,并最终安放在宗庙里。祭祀,则是对亡者魂气的供养,可以说是对亡者的终极关怀。曹子建诗云: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魏晋·曹植<箜篌引·野田黄雀行>)然而,“归山丘”的只是肉体而已。活着时,亡者住在华屋之中,去世后,子女把其精魂安放在宗庙里,并加以供养,这就是“事亡如事存”。

 

古时,埋葬亲人,并不封土成丘(墓而不坟)。孔子“幼年丧父,后来母亲去世,不知父亲的墓在何处,请教了一位邻居的老母亲才得以让母亲跟父亲合葬。孔子念及自己居无定所,是位东西南北之人,为防止再忘记墓地所在,就起了一个坟头 (《礼记·檀弓上》)

 

古时,也不会割掉墓地附近的草木,而任由它们生长,使墓地就像丘陵一样(《礼记·檀弓上》)。既然如此处理墓地,周人自然不会在野外祭祀先人了。平王东迁时,周朝大夫辛有到伊川去,路上看到有人披头散发在野外祭祀,感叹道:“不到百年,这里估计就要沦为夷狄了,因为礼仪先亡了。” (见《左传·信公二十二年》) 为什么不墓祭? 这是因为,古人认为慕地只是埋葬亡者肉体(形魄)的地方,肉体最终会重归于尘土。既已埋葬,对亡者肉体的处理也就完满了,真正要祭祀的是亡者的魂气,而不是形魄。

 

但是,秦汉时代,君王陵墓附近设置园寝,也要岁时祭祀。而士大夫乃至普通百姓,也经常上冢祠祭(上坟)。这些做法都被沿袭下来,遂成为风俗。从理论上来讲,此种做法是违背义理的,但不这样做却又会违背人情,所以后代儒者也都因循人情,承认它,并予以规范。

现在清明祭扫的活动已经恢复了,只是人们行礼还不太规范。下面,我们主要依据朱子《家礼》,并参照古礼,介绍一下墓祭礼仪,以供人们采择。

 

一、沐浴斋戒

 

孔子说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论语·八佾第三》) 祭祀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对鬼神 (包括亡者的魂气以及天神、地祗等)的供养行为(核心是进馔、献酒)。如果不能感格鬼神降临,那祭祀就只是虚文而已。如何才能感格鬼神(亡者的魂气)降临呢? 古人认为,魂气是一种清虚而精微的存在。祭祀者一定要身体洁净、内心虔诚,才可能感格魂气降临。所以,祭祀之前一定要斋戒沐浴,以洁清致敬 (《春秋繁露·四祭》) 。

 

斋戒分为散斋、致斋两个阶段。散,是粗疏之意。致,是细密之意。散斋的基本要求是三不:不御妇人(不过夫妻生活)、不听音乐、不吊丧。致斋的基本要求是存想先人的音容笑貌,具体是五思: 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 (《礼记·祭义》)。散斋初步收摄身心,致斋凝神存想,到了祭祀当天才能感动先人降临祭祀现场。

后世祭祀只有散斋,没有致斋,是一大不足。古礼散斋七天,致斋三天。今天如果难以做到,可以在墓祭前,散斋七天、致斋一天。

 

二、亲办馔食

 

致斋时,要思其所嗜,也就是存想先人生前喜欢吃什么食物。既然存想,就要付诸实施,精心准备馔食。万不可草草购买几种馔食了事,那样缺乏诚意,先人便不会降临了。

 

三、打扫墓地

 

主人带领众人前往墓地,在路上不可以唱歌、听音乐。因为音乐最容易动人心神,使人精神不能专一于祭祀对象。

 

到达墓地后,先跪拜致敬,不可鞠躬了事。跪拜可以再拜,也可以四拜,最好不要三拜。三鞠躬是民国初年采取西方礼仪规定的致敬形式,有悖于传统礼仪的内在理据,不足为法。跪拜父母,宋以前再拜,明代四拜,都有其理据可讲,可以采用。

 

跪拜之后,主人带领众人察看一下墓地,绕着坟墓内内外外走三圈,宜带哀意。若有杂草、荆棘,就要先清除掉,然后洒扫一番。打扫干净后,再来到墓前,跪拜致敬。

 

然后,在墓地左侧,平整一块士地,用来祭祀后土 (土地神)。

 

四、正祭

 

一切准备妥当就进入正祭的仪式,其主要流程如下:

 

设馔。在墓前敷设一张干净的席子,将食物依次摆放在上面。墓前若有食案,可摆放在食案。

 

参神。众人按照顺序排列好,参谒先人(参神)。排列时,按照男左女右、亲前疏后的原则行事。左右,即以祭祀者的面向为准。

 

降神。主人进前,焚香。然后由子弟一人斟酒,递给主人。主人把酒浇灌在茅草上(事先在地上插一束茅草)。跪拜,退还自己的位置。此为降神。

 

三献。主人 (长子) 初献 (献酒) ,献时应该祝告。祝辞可以这样说“某亲某官府君之墓,气序流易,雨露既濡,瞻扫封茔,不胜感慕”。主妇 (长子之妻)亚献。长弟(最年长的次子)终献。祝辞可以相同。祭祀时的言容讲究文雅有序,官爵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定,其他不妨遵照上面的祝辞执行。

 

辞神。三献毕,主人等跪拜致敬。

 

撤馔。辞神后,撤去酒食。以上是墓祭先人的礼仪程序。

 

五、祭后土

 

祭后土的目的是希望先人能得到土地神的护佑。其仪节流程与祭祀先人大体相同。

 

布席设馔、降神、参神、三献。献酒时,也要祝告。祝辞可以这样说:“某官姓名,敢昭告于后土氏之神,某恭修岁事于某亲某官府君之墓,实赖神休,敢以酒馔敬伸奠献,尚享!”三献毕,辞神,撤馔。然后,众人就可以退去了。

 

六、馂余

 

撤下的馔食,带回去后,主人要分给兄弟等亲人吃掉,不可扔掉。因为撤去的馔食相当于先人的剩饭。古礼,子妇侍奉父母,为免父母吃剩饭,子妇要把父母的剩饭吃掉,称为“馂余”。祭祀是对先人的供养,事亡如事存,子妇等也应该馂余。如果扔掉,就是嫌弃先人,那是大不敬。另外,这些酒食实可视为先人的一种恩赐(福),所以又不可以独自享用,一定要跟亲人分享 (分福) 。

 

传统祭祀是为了报恩,不是为了祈福。所以,那祭祀时节都是合乎天道、顺应人情的。大自然季节的变换会触发孝子对先人的思念,此种思念落实下来,就是祭祀活动。清明是冬至之后一个重要的节气点,从此雨露渐濡,物生清净明洁。孝子感于此种气候的变化,自然会生发出追思先人之心。

 

千百年来,清明与墓祭紧密联系在一起,那是天与人绾合,也是文化与生活的绾合。现代社会,人们常把文化消费活动视为文化生活,实为一大误解。文化生活,是文化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而不是文化成为生活的点缀。文化生活是对生命的浸润与滋养,而不是一时的放松与消遣。所以,清明墓祭才属于文化生活,听一场音乐会只能算是文化消费。有人说,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说是训练,总是显得大着痕迹,其实它是浸润、滋养,一切毫不费力,久而久之之自然薰养出一颗敬天法祖之心。

 

一种外在的强力,曾经强行把我们与文化母体割裂开来,文化生活也被撕裂为文化与生活两片。只有把文化与生活重新融合在一起,我们的生命才能健全,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清明墓祭是唯一保存至今比较完整的礼俗,然而当今人们进行墓祭,大多不斋戒、不降神、不祝告、不撤食(祭祀后,把祭品扔在墓地) 、不馂余,也不祭祀后土。这些都不太妥当。当然,这也情有可原,只是我们不宜安于这种不妥当,而应该寻求一种健全而完备的方式,重建清明墓祭礼仪,恢复礼乐文化生活,吾人何幸而生此时代,文化兴世,今正是时。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张德付,字子闵,号继周,安徽宿州人,先后卒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清华大学历史系、学宗紫阳,师法桐城,主要从事儒家经学研究,尤其萃心于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以复兴礼学为职志,著有《中华日常礼仪基础教程》(容礼、伦常、宾主、 燕饮、经礼,五种)等。
(3)
泽之的头像泽之编辑
上一篇 2023年9月15日 上午4:30
下一篇 2023年6月20日 上午4: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