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盛世的思想状况|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5卷第2章<清代之学风及其思想状况>第2节

乾嘉以下,考据渐成学风。但如上节所说,清代考据之学,不足以言汉学。而清代盛世如果还有思想可言,则当数戴东原和章实斋。

 

一、戴东原

 

戴东原(西元一七二三~一七七七年),名震,安徽休宁人。性强记,尝语其弟子段玉裁曰:“余于疏不尽记,经注则无不能诵也。”家贫,课童蒙自给。时婺源江永,治经数十年,精于三礼及步算钟律声韵地名沿革,博综淹贯,乃师事之,学日进。二十九岁补县学生员。次年大旱,与麪铺相约,日取麪屑为饔飧。闭户成《屈原赋注》。三十二岁,避仇入都,寄旅于歙县会馆,一日,携所著书过钱大昕斋,谈论竟日,既去,叹曰:天下奇才也。时秦蕙田方纂《五礼通考》,以大昕之言,延东原主其邸。一时馆阁通人如纪昀、王鸣盛、王昶、朱筠,先后与定交,于是海内皆知有戴先生。三十五岁,南返,居扬州,识惠栋。四十岁,始获乡荐,会试屡不第,应聘修“直隶河渠书”,又游山西,修“汾州府志”。南游浙,主金华书院。及乾隆三十八年,四库馆开,以举人特召充纂修官至京师,越明年,会试

又不第,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在馆五年,以积劳卒。

 

据上段叙述,可知东原之博闻强记,其学尚名物、字义、声音、算数,此正徽人朴学矩镬。生平议论,始终未脱“由古训以明义理”之一境,而其弟子段玉裁为《戴东原集》作序,乃日“义理文章未有不由考覈而得者”。明显地是“考据明而后义理明”之见识。

 

所撰《原善》有云:

 

有血气,夫然后有心知。有心知,于是有怀生畏死之情,因而趋利避害。……血气之伦尽然。故人莫大乎智足以择善也。择善则心之精爽进于神明,于是乎在

 

东原虽说“理义,性也”,同时,又以“血气”为性。他以为“血气”先于“心知”;而人之能知“理义”,亦全依赖“心知”。人与动物皆是“血气之伦”。不过,人之“才”高于动物,其“智”又可以“择善”,故与动物仍有不同。这种说法,大体顺常识走,不但卑之无甚高论,而且完全不能契会孟子之义理。它只是东西牵扯,将宋儒讲学的高度拉下来。至于指宋儒近释老,也只是随俗浮论而已。

 

《孟子字义疏证》卷下,以情欲言理,曰:“通天下之情,遂天下之欲,权之而分厘不爽谓之理”。他对“德性”之内在意义,似乎无所理解,故完全顺外在生活之“达情遂欲”以言“理”,而理之实践,只是“以我之情絜人之情”(絜、度也)。这种“以情絜情”以得“理”之说,看似体贴人情,实则全失道德意志之劲道。

还有它言“智”而强调心之能“思”,以为人心有“思”之能力,充分发展即成为“智”,人以“智”观事物之“理”,则行为亦可合理。它将人之德行实践,说得如此轻易,完全不知生命学问之艰苦与庄严。(朱子临终,曰:“一生艰苦”。陆象山曰:“莫厌辛苦,此学脉也”。)

 

有人以为乾嘉之学,代表传统中国哲学思想最后一阶段。其实,传统中国哲学文化之慧命,只到顾黄王而止。在乾嘉学风之下,固不见哲学思想之慧光也。

 

二、章实斋

 

章实斋(西元一七三八~一八〇一年),名学诚,浙江会稽人。自幼多病,性非聪颖。二十以后,駸駸向长,博览群书,尤好史部。二十三岁出游,至北京。二十九岁始依朱筠,得见当世名流,遂知名。三十四岁,朱筠为安徽学政,实斋与劭晋涵、洪亮吉、黄景仁诸人皆从游。四十一岁中进士,主讲各地书院,又为和州、永清、亳州修志书,最后修湖北通志,时年五十七。自后归浙,时游扬州,以老。

 

实斋论道、言理,皆与东原不同。东原言理,主张从人之情欲求之,谓情之不爽失即是理,又谓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实斋言理,则本于事物。其言曰

 

事有实据,理无定形。故夫子之述六经,皆取之先王典章,未尝离事以言理。

古人未尝离事以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

 

钱穆氏论实斋与东原之异同,溯而上之,以为即是浙东学派与浙西学派之异同。浙东原于陆王,浙西原于朱子。凡学实事求是,即可不争门户。故实斋可赏东原,而东原却以朱子传统反而攻朱子,宜乎实斋谓其饮水忘源也。

 

浙西讲经学,浙东讲史学。实斋“六经皆史”之说,是想救正当时经学家“以训诂考覈求道”之流弊,以为学之致极,皆见之实事实功,不当徒守经籍以著述为能事。如能明于道之大原,则学术、事功、文章、性命,皆可相通为用以救世。如此,乃可免于门户之争。学贵专门,又尚通识,先本乎性情,而归极于大道。浙东史学,远自南宋永嘉、永康之学,近自黄梨洲、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而至实斋,皆从经史之学中省察经世事功,较之托名汉学之辈,更有可观。

 

 

戴东原《原善》卷中。又,此下所论,可参阅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八章。

见章学诚《文史通义》经解中。

永嘉之学,自薛季宣、陈傅良到叶水心,皆是。永康学派,主要指陈亮(同甫)。

 

编辑排版:其嘉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0)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4年6月9日
下一篇 2024年6月16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公益】欢迎加入儒学与经典入门共学群……
(加小乐老师微信号: lexi-xiao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