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乾卦(一)(附:《叩钟偈》吟唱)

导航:更多读经教育与季谦先生文章,请点击查看《王财贵(季谦)先生文章视频总目及链接总目及链接


 

上次我们把《周易》经传的结构讲过了,我们现在开始讲《易经》经文。

 

看这本《周易经传象义闸释》,翻到第一页。

 

“乾卦第一”,这四个字是后人作注解时分章节所加上去的,原初的经文是没有这种提示的。接着先列出一个六爻的卦,这六爻都是阳爻,下面有“乾下,乾上”四字,这也是注解家加上的,就是把六爻的卦,还原成上下两个三爻的卦,也就是八卦的卦。这一个六画卦下卦是乾卦,上卦也是乾卦。易卦的爻是从下面看起的,象征万物都从下向上长,所以先说乾下,再说乾上。以后所有的卦的“进场”格式都这样。接着看文章,跟我念一遍:

 

“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躍在渊,无咎”(这个“躍”字念“药”也可以,yǜe是今音,古时没有撮口音,就是不会把嘴巴嘟出来讲话,所以古人没有ǖ这个音,ǖ这个音可能是五胡乱华以后才有,所以“躍”现在变音成yǜe——接着,)“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好,到这里是古经经文,我们从头开始讲解一下。

 

乾卦,首先要看它的卦画,乾下乾上,就是六爻皆阳,这在整部易经六十四卦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卦——讲这话是罗嗦的废话啦,因为六十四卦每个卦都是特殊的,因为没有一卦是重复的。就好像你也可以很自豪:“整个世界我最独特,没有人像我一样”。当然没有人像你一样,天下没有两滴水是一样的——一定要记得这个乾卦,这个乾卦也太好认了,看一眼就记得了。

 

“乾,元亨,利贞”,五个字,叫“卦辞”。若分开来详细说,这五个字的卦辞可分为两部份,“乾”是卦名,“元亨利贞”才是卦辞,但,一般都合称为“卦辞”。我们说过,“卦辞”是对整个卦的笼罩性的占辞,“爻辞”是对每一爻分别的占辞。我们也说过,卦爻辞可以有三种内容,一是事件,二是断语,三是告诫。这些基本观念不可以忘记。卦辞之后,有六句话,就是爻辞。爻辞跟卦辞一样,首先先摆出爻的名字,“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就是“爻名”。爻辞的排列是从最下一画开始列起,称作“初”,然后是二、三、四、五,最后一画称作“上”。不是“一、二、三、四、五、六”,是“初、二、三、四、五、上”。而如果是阳爻,就称作“九”,阴爻,就称作“六”。我们讲过筮仪,阴阳爻的成立,是因着过揲之策数,而有六、七、八、九,四种状况。七和九是奇数,属阳,六和八是偶数,属阴。而阴阳代表消长之理,阳向多为“长”,阴向少为“消”,所以“九”是老阳,“六”是老阴。《易经》讲究变化,号称“变经”,老者将变,最关乎命运,所以爻的命名,对阳爻就称九,阴爻就称六。这样,用“初,二,三,四,五,上”跟“九,六”这八个字来对所有的爻命名,有一个术语叫“八字命爻”,命是命名的意思。用这八个字就可以把三百八十四爻全部命名。其实就是乾卦的六爻和坤卦的六爻,这十二个爻的名字,就可以借用到各卦里。卦的阴阳只有九跟六两种,它的位置只有六个阶段,六个位置加上两种变化,就是“八字命爻”。我每一次上《易经》课,期末考的时候,考解释名词,一定会出“八字命爻”一题,但每一次一定会有一半的同学答:“用八字给人相命”。我今天提醒你们,以后遇到这道题,不要再这样答了,如果你敢再这样答,本来一题五分,我就扣你五十分。

 

各爻名以下就是各“爻辞”,爻辞就是对这一个“爻”做判断。我们以后渐渐会发现,对于爻的判断,往往跟对卦的判断有关,因为卦是整体的看,爻是分段的看。整体的气氛会笼罩各个爻,各个爻就是其中的分析。不过有时在卦辞是“吉”的笼罩下,其爻辞阶段也会有凶的现象产生,反之,一个卦的整体倾向于凶,虽然大部分的爻也是倾向于凶,不过其中也会有吉的情况。因为事物在发展历程中,在吉中难免多有险阻,在凶中也可以逢凶化吉。我们以前讲过,六十四卦里只有谦卦是六爻皆吉。大部分人对孩子命名,都想讨吉利,我们说命名很重要,譬如陈履安,还有有蒋介石把两个孩子名叫经国、纬国,真有经纬天下的气派。而如果穷人家的一个父亲希望孩子又有钱又有地位,就把孩子取名叫“王财贵”,代表父母的期待;而王财贵长大后为自己取了一个字,叫做季谦——用“谦”字,当然是占便宜讨吉利的意思了。以后你们看到“季谦”,要知道就是王财贵——古人以“伯仲叔季”来排长幼之序,老大就叫伯,仲是老二,叔是老三,看到季,就知道是排行老四。历史上不是有伯夷叔齐吗?一看就知道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孤竹君的四个孩子里面,他最喜欢叔齐,心里想把位置传给叔齐,但是依照周公所定的礼制,必须传给嫡长子,孤竹君是守礼法的人,所以只是心里想,并没有说出来,一直到死都没有说,但伯夷也是个聪明人,又是一个孝子,他老早明白父亲的意思,所以父亲一死,他就有意让位给老三,于是伯夷逃到没人知道的地方。国人找不到他,就要另立一个国君,全国人也都知道,孤竹君是想传给叔齐的。叔齐就想,大哥是为了把位子传给我才逃掉,我如果接受位子,怎么对得起大哥呢?于是他也逃到没人知道的地方。国人只好立其仲子,第二个儿子。后来他们听说武王载木主伐纣——当时天下都归顺于周,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死后,武王一登基,天下诸候拥护武王,武王还来不及把文王下葬,就捧着文王的牌位伐纣。伯夷叔齐认为不妥,于是“叩马而谏”,拦着武王的马车,不客气地进谏:“以臣伐君,可谓忠乎?”以臣子的地位讨伐君王,你能叫做忠吗?“父死不葬,援及干戈,可谓孝乎?”你父亲死了不安葬,就兴起干戈,你叫做孝吗?就是骂武王不忠不孝。武王的卫士就要杀了他们,还好军师姜太公随行,他认为伯夷叔齐这话讲得有正气,说“此义人也”,这两位是有道义的人;“扶而去之”,就叫人恭敬地把他们扶开,继续前进。后来伯夷叔齐听说武王平定了天下,广征天下贤人,但他们“义不食周粟”,为守道义而不做周朝的官,不吃周朝的俸禄,“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歌曰:“以暴易暴兮,安知其非矣。”他们一直质问武王,你这不是以暴易暴吗?这难道是对吗?最后饿死在首阳山。留下了孟子所谓的“圣之清者也”的佳话。

 

好,现在回到乾卦卦辞“乾,元、亨、利、贞”。这五个字有有好几种断句法,现在我们的版本怎么断句?“乾”,然后呢?四个字连在一起,“元亨利贞”;也有在“元亨”后面断句的,念成“乾,元亨,利贞”;还有呢?就是“乾,元、亨、利、贞”。大概以“元亨”两个字断跟四个字全断这两种念法比较多,像我们课本里面,“元亨利贞”四个字连起来成一句的比较少。那么“元亨利贞”是什么意思呢?“元”是“大”的意思,我们说“元首”,“元”就是“首”,“元”是我们人身最重要的部位。你看“元”的篆书,下面的两笔是“人”,那么,上面两笔下长上短,是“上”。这是一个会意字,由人和上会意,人之上,就是人头的意思。头也可以说是“首”,“首”的篆书是象形字,画一个脸,上面长几根头发,以前有三根,现在变成两根了。所以“元、首”同义。“元”引申为最先、最重要。比如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又引申为大,所以说,“元者,大也”。

 

“亨”者通也,怎么通呢?亨原来和烹和享是同一个字,本来是这个样,“亯”,就是画个宗庙。在宗庙里做什么呢?当然是祭祀。祭祀,就是祭享,让祖先享用,所以《说文》上说“亯,献也。”后来这个字分化为亨和享两字,所以,亨就是享。而祭祀的时候需要烹调,所以偶尔也可以再加上“火”字会意,成为“烹”。所以,“亨”“烹”“享”这三个字是相通的,都是源于这个字“亯”——祖庙、祭祀。所以亨本来是祭祀的意思,祭祀有通的意思。通什么呢?通于鬼神,人与鬼神相感通,所以亨就解释为通,二字连用,成“亨通”。我们称富翁叫“大亨”,为什么呢?因为有钱能使鬼推磨,神通广大嘛。所以“元亨”直接的意思就大的祭享。

 

再说“利”。利的本义是“刀之和”也。因为刀是铁做的,铁要炼成钢,要有碳化过程,但碳化不能太过,太过则太刚易脆,碳化不够,则柔软易曲。所以铁和钢的比例要调和,当它调和的时候就很利。“和”字省了口,写成禾,加上刀,会意,就是利了。由刀之利引申为灵敏、锐利、有益,譬如佛家说“根器很利”,代表心灵敏锐,有益学道。利又引申为一种向量、倾向,对某一方面有益处,促使增长。所以说“利者,向也”。

 

“贞”由卜和贝两字会意,卜是甲骨的裂纹,贝是贝壳,贝壳为什么长两个脚呢?这是丝线。古人用贝壳做为交易的媒介,把贝壳串起来,留了两根线。所以凡是有贝的字就跟财富有关。古人用龟甲卜问,所以贞是卜问的意思。

 

好了,这样四个字连起来是什么意思呢?元是大,亨是祭祀,大的祭祀,而利贞,有利于卜问,大的祭祀有益于卜问之人。“元亨”是事件,“利贞”是断语,这里没有警戒之辞。卦辞和爻辞的内容有三类,第一类是事件,古人凡遇到大事都要卜,比如出殡,打猎,婚姻,祭祀,出兵等等都要卜,有些时候就把卜的事件记录下来,像这个“元亨”就记录了事件;第二类是占断,对卜到这个卦或这个爻的判断,占断最常出现的有“吉、凶、悔、吝、利、无咎、勿用、有攸往”等。第三类,有些时候还会有警戒之辞,会明白告诉你,你卜到这一个爻,应该怎么办,比如刚才说的,“利涉大川”——可以涉大川,办大事,有时候,“小人勿用”——不要用小人,“利见大人”等等,或者是警戒之辞,或者是勉励语。

 

好,再回来看这个乾卦,应该说是古时候有人要祭祀时,卜到乾卦,因此他把“元亨”留下来,而断语就是“利贞”。但你现在如果问卜,但问的事不是祭祀,怎么办呢?这时应该把古传的系辞当做一种象征,不管任何事,就好像要办大祭祀一样,你现在所要进行的事这是有利的。以下,请看爻辞。

 

第一爻,是“初九,潜龙勿用”,其实这个不需要解释,“潜”,因为是在最基础的地位,所以有“潜”之象。如果要解释得更加明确,要把六爻分成上中下以配天地人。以前讲过,最下两爻是“地爻”,中间两爻是“人爻”,上面两爻是“天爻”。“初九”在地爻的最下,有如潜在地中,所以叫做“潜”。而整个乾卦的卦义是光明畅达,龙有本领,能变化,可以升天,可以在水,可以入地,所以乾卦六爻都用龙来做象征,这是很富有文学艺术技巧的手法。

 

“潜龙勿用”,在言语上似乎没有说到事件,直接下了断语,但潜龙一个意象,做了象征,涵量更广了,就好像龙还潜在地下,还不能用,所以你卜到这一个爻,应该怎么办?应该潜心自修,韬光养晦。

 

“九二,见龙在田”,就在地之上了,所以用“见龙”为象,“见”字念作“现”,田字是画一块地,中间有畴有陇,开发的农地叫做田。“田”也是一种象征的作用,代表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包含了占断和警戒辞。“利于见大人”直接指点到人的社会生活,“大人”有两个意义,一是社会地位高,二是德行高,如果以德行来说,就是“君子”、“圣人”的意思。“利见”,可以有三种意义,一是天下利见此九二之大人,二是此九二利见九五之大人,三是九二之大人与九五之大人相互利见。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几乎完全是警戒之辞了,第三爻已经是下卦的最上爻,而接近上卦,本来是乾卦,有两个乾相叠,所以说“乾乾”。这个爻所处的地位是在人爻的下爻,应该还需要自我谨慎、自我勉励,怎样自我勉励呢?要终日乾乾,用两个乾,也可以说是阳刚又阳刚,好像乾卦一样的健行不已,自强不息,乃至于到了“夕”,到了晚上的时候——“タ”,象形字,月亮半现——乃至于到了夕的时候还“惕若”,惕如也。“厉无咎”,看起来很厉,厉,就是危,不安,也就是忐忑不安——因为这样不安,反而“无咎”,无可责备,是消极地说,所谓“可也,不错了”的意思。虽然不是吉,但已经可以免于责难了。

 

到了“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这个“或”的意思就是一次、再一次,经过“终日乾乾”的惕厉自修之后,就好像从水里面要跳出来,而这个跳呢,不是一下子跳上去,而是像鲤鱼跳龙门,跳不过去还跌下来,然后再跳,这样叫做“或跃在渊”。而也是“无咎”,为什么呢?因为是通过一步步的修养过来,而不是自己强求名位,乃是机会渐渐到来,所谓“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第五爻,“飞龙在天”,属于天爻了,正是成熟的时候,所以叫做“飞龙在天”。这个句子,后来被天下最尊贵的位置所用,因此“九五之尊”一辞,这一爻就只有皇帝能用了。而“飞龙在天”,也是“利见大人”,这个大人应该偏指在位之人,仁者都在高位,这叫利见大人。而前面“九二”的大人,是偏指有德之人。乾卦两个“利见大人”,也可以看成是有位要尊重有德,有德要尊重有位,这是自古以来中国的政治哲学。

 

“上九,亢龙有悔”。虽然是龙,但是到了最上,有太过高亢的迹象,也会“有悔”。乾卦虽是无限光明之卦,但阳刚要忌太过,乾卦就是这一爻有些险象,这给了人生一个很重大的提醒,天地的运转不会到达“亢”的地步,天地总是日往月来,月往日来,所谓“穷则变,变则通”,人生也不可做亢龙。譬如我虽然讲课很认真,也不可以下课了,还不结束,等一下就“亢龙有悔”了。所以赶快下课,才不会被责怪,好,今天先讲到这里,下一次再继续,谢谢各位。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用九”,这是一个总说,总说乾的六爻,也可以说,凡是阳爻,凡是“九”,六十四卦总共三百八十四爻,阴阳各占一半,所以,总说一百九十二爻——用九,遇到九,都依照这个原则来看。乾卦六爻,都是应当如此看,对于整个天地之间的所有阳气,我们应该如此看,“群龙无首”,是“吉”的。

 

“群龙无首”这四个字,已经成为通用成语,但一般我们对于“群龙无首”这个成语,是采取了劣意,反而是“凶”的意思。群龙无首代表没有人领导没有方向了。这是“群龙无首”的别解,别解的意思就是另外的解释,既然古人有这样子的句子,我们望文生义,拿来寄托我们的意思,借他的酒杯浇自己块磊,这叫别解。比如“每况愈下”这一句话,我们现在都说成“每况愈下”,其实它的原文是“每下愈况”,被别解以后,又说成“每况愈下”。现在不管是用“每况愈下”还是“每下愈况”,都用别解。把况当“情况”讲,而这“下”当做“下坡”、“向下”,表示情况越来越不可收拾。但其原意不是这样,这成语典出《庄子》的寓言,有人问庄子,你天天说“道”,道在何处?庄子说:“道在草木”,那人很不满意,因为他以为道是很高远不可及的,所以就说:“何其下也?”道怎么这么卑贱呢?庄子又说:“道在瓦甓”,那人更惊讶了,说“何其愈下也?”,庄子干脆说“道在屎尿”,那人就以为庄子疯了。于是庄子说了一个比喻:“市人之履豨也,每下愈况”,“豨”就是“猪”,“履”,是用脚去踏,那“履豨”就是买猪的时候,古人认为这个猪越肥越好,因为古人物质缺乏营养不足,吃到肉是非常难得的,孟子说,“七十者可以食肉”,到七十岁才能够吃肉,而且肉越肥越好。不像现在一两岁的孩子都开始食肉了,所以现在人买猪,反而希望精瘦的好。古人是认为肥的好,要买猪的时候,就要看看它肥不肥,看肥不肥的方法,不是看它肚子,而是看猪脚,看猪脚不要看大腿,而是看小腿,看小腿还要看接近蹄的地方。你越往下看,你越能够判断它肥不肥,如果连猪蹄附近都肥了,整只猪一定都是肥的了。所以“每下”是每往下一层看,“愈况”,是愈能够比况出实情。也就是如果草木瓦甓屎尿中都有道,不就更能说明道之无所不在吗?人生也应该如此,看事情要一针见血,把握重点,重点在哪里,往往在小细节里。细节都如此了,其它地方就不言而喻了。这是“每下愈况”的原意,让我们能够把握事情的要领。现在我们把它用成情况越来越遭,这叫别解。

 

“群龙无首”的本义,可有两解,一是对外的,一是对内的。所谓对外的,就是对着坤卦而说,以群龙总合为“乾德”,乾德阳刚,因为六画皆阳,太过刚猛,故不可固执乾德,也就是乾德要谦退,不自以为首,降而为坤德,方能刚柔相济而得吉。在卜筮之法中,如果六爻皆变,是为坤卦,则以此“用爻”作为占断,表示“刚而能柔,吉之道也”。另一种解释是所谓对内的,是就着乾卦本身的六爻看,而说“诸爻不可为首”。因为乾卦六爻都以龙做象征,“龙”象征阳气,代表乾德,君子可以说是人中之龙,因为龙是万物中之君子。乾卦有六龙,但这“六”不是一个固定的数目,所以说为“群龙”。初九是“潜龙”;九二是“见龙”;九五是“飞龙”;上六是“亢龙”。九三没有出现龙字,古人就着“乾乾夕惕”,说为“惕龙”,第四爻虽然也没有出现“龙”字,但“或跃在渊”,明显地是一条跃龙。所以,说了六爻之后,回头从整个乾卦看,里面包涵龙的诸德,可以诸龙各有其德,也可以说一龙备有诸德。天地间环境多变,而“龙”之德也因而变化无穷。人生情况也是多变的,人德也应有多方面的表现,人的心灵中应该具备群龙之德。而群龙,要无首,不可以有首;也就说呢,你不可以偏向执着哪一种固定的德,因为天地是复杂的,人生是复杂的,各种情况下要有各种德来面对,这样的德才算全备,而可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你随时是“潜龙”,随时是“见龙”,随时是“惕龙”,随时是“跃龙”,随时是“飞龙”,这样的生命才是活泼的,“群龙无首”代表诸德具备,而且运用自如,神妙无穷。这样的德才是大德。一个人如果只表现一方面的德,表现的非常地猛烈——这样的德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以周濂溪说“刚、柔”,有“刚善刚恶”,有“柔善柔恶”。假如一个人的性格是“刚”,我们初听起来很好,说他“刚强”,但是如果变成“刚烈”,“刚愎”,就坏了;一个人性格是“柔”,初听起来也不错,说他“温柔”,但如果变成“柔弱”“忧柔”,就不好了,对不对?所以,一味的刚德,一味的柔德,不能够“见群龙无首”,都不能说“吉”。

 

一种德表现得太过分,其它的德就被吞没,被抹杀。因此,虽然是龙德,也要是群龙的德,而且群龙的德没有哪一德是为首的,要随时变化。所谓随时变化,有两种类型,一是从时间看,从一个人的成长历程看,儿童少年时是潜龙,青年、中年时是见龙、惕龙,中年时是跃龙、飞龙,老年时要警戒成为亢龙。另一种“无首”的类型是从空间看,从一个人的身份的变化,所谓角色扮演上看,比如说你现在是学生,还没有出社会,所以你现在是修养预备的时期,可以说是“潜龙”没有错,但是你不只是“潜龙”啊,因为你还有其它的身份,你处在其它身份的时候,你就要做别的龙,比如你在社团里,可以做干部,就是“见龙”,甚至当了社长,你在社团里就要有“飞龙”之德。这样子你的心情可以随时面对各种的情况而转换,这样叫做“群龙无首”,这才是“吉”呀。这是群龙无首的正解。不是乌合之众,很多人在这里没有人领导,乱七八糟的意思。

 

现在有很多人,受到近代的观念影响,尤其近代西方观念的影响。人生态度喜欢有所表现,要有表现,往往必须要集中生命力在某个方向突出去。其实,西方在比较古老时代,譬如启蒙时期,所谓人文主义,对于人的认识是比较全面的,所以像米盖朗基罗、歌德、培根这些人,他们都希望他们的德是完整的,所以他们有多种的成就。像米盖朗基罗,现在或许大家只知道他是个艺术家,其实他也是一个天文学家,也是一个科学家,又是关怀社会的政治家。培根主要表现是政治,但他也是科学家、文学家,甚至是哲学家。近代的西方人重视“天才”,讲求“个性”,教人要建立自己的形象。当然,一个人如果毫无表现,是很平庸的,不过呢,如果只是想建立形象就停在建立形象上,你就不能够知道“见群龙无首”的意义了。所以,最好的形象是没有形象。当你从形象化归到无形象的时候,那你的人生就有群龙无首的吉利了。所以,我建议你不需要积极去建立你的形象,不需要汲汲去表现你的性格。一有性格,你的性格就不完整了,没有性格才是最大的、最丰富的性格,不是吗?说个笑话,像我,因为是生于1949年,正是时代动乱的时候,家里又穷,三餐不饱,所以父母连我的生日都忘了,甚至月份也不知道。近几年来,我遇到一些自称喜欢“星座”的人,他们叫我把生日告诉他,他要帮我算命。我说,既然你很有功力,难道你不能从我的性格看出我的星座吗?他们想,也对,于是就判断了一个星座,问我,对不对?虽然已经十二个星座都被提过了,我对每一个,都说“对!”,因为我没有什么性格,所以我具有所有性格,哈,至少,我是希望如此。你说刚,也有柔,你说柔,也有刚,你说内,也有外,你说外,也有内,你说文,也有武,你说武,也有文。如果只有武,就是莽撞老粗,只有文,就是文弱书生。有智慧的人生,是多方面的,而且运用得恰到好处,多方面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恰到好处不是二除以二等于一。所谓“万物皆备于我”而“发而皆中节”,就是所谓的“中庸”。现在一般人说中庸,往往是劣义,意思是平均,各打五十大板。其实,没有主张,不是中庸。中庸是对于任何事,都能有最恰当的处置,所以孔子才说:“白刃可蹈也,爵禄可辞也,天下国家可均也,中庸不可能也”,“白刃可蹈”,是刚强的人,“爵禄可辞”,是廉洁的人,“天下可均”,是有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是有的,是可以想象的,但是“中庸不可能也”,要做到中庸,是不可能的,是少之又少,乃至于几乎没有。中庸的生命,就像《说卦传》所说的“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妙万物”的生命,是很难能可贵的。

 

“群龙无首”,类似如此,它没有固定的方向,而所有方向都在掌握之中,叫做“泛应曲当”。“泛应”就是对于任何事物都能够有感应,都能够面对。“曲当”的“曲”,就是小处,也就是任何每一处、任何事,都得到恰当的安排处理这也是“群龙无首”。所以“群龙无首”这句话很美,非常美,你要让你的生命成为一个群龙无首的状态,可上可下,可前可后,可内可外,可动可静。该动的时候动,该静的时候静,“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该温柔的时候要温柔,该刚强的时候要刚强。总之,要完整、完全、完美。

 

另外,群龙无首也可以从整体社会来说,一般我们认为社会应该有组织,有强力的领导者,“意志集中,力量集中”,大家团结一致,才能产生力量,如果群龙无首,每个人自顾自己,岂不一盘散沙?其实,最美好的社会是群龙无首。不过,要有一个前提,是在此社会中的人,人人都是一条龙,都有完整、完全、完美的性格和能力。那么,就不需要谁来领导谁,也没有谁被谁领导。人人皆向往于道,也就是人人皆是君子,人人皆是有道者,虽然没有领导者,而道即是共同的领导,即使设立了领导者,有清楚的阶层组识,也都人人自己尽其本份,而且主动相互协调,没有人被当成工具指使,人人都是目的,这样的社会,康德就叫“目的王国”。一个家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目的王国,一个国家君义臣忠,朝野相安,就是目的王国。我推广读经,不是由我来领导一个“读经界”,而是希望人人依照教育的道理做教育,所以人人可以不同,但又人人都相同。这也是目的王国。这样的目的王国,就是“见群龙无首,吉”。

 

以上是古经文,接着以下是孔子的传,我们念一下彖传: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这一段文章,是震烁古今永垂不朽的名作啊!再念一遍,好好体贴一下,纵使不很懂,但是读到这种文章,你心中会有一种莫名地向往,那种感觉,就是智慧,这种感觉比较强烈的人,就能读书。假如这一段文章读过去,跟普通文章差不多,白纸黑字,你就要小心了,你大概是没智慧的,这一辈子不要读这种书,也就算了,你去读别的书或是做别的事去。好,再读一遍,看看冥冥之中你有没有一点感动,对伟大的著作生起“感动”,是人生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你读这段文章,没有感动,你要开始培养,如果有,你要好好把握。因为这一种的心情将来可能不再来,你以后事情忙了,你的心灵已经散了,可能永远再聚不起来。要看看你的心灵是不是还活着,你的智慧有没有断丧,这样就能马上测验出来。我们教书的人到教室,一眼望去,很容易看出来这一班的学生有几个能该书的,你的心灵写在你脸上,这叫做“脺面盎背”。再一遍,来卜你的命运,看你对文化有没有一种透悟的能力,不要卜龟了,不要算卦了,这样就卜你的命运了。“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像诗一样的美啊,或许不知在说什么,但觉得很美,“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种大气魄,大胸襟,大关怀,大忧患,以及大理想,大勉励,都在这一个地方,不得了!本来我们说“乾元亨利贞”,是大的祭享卜到乾卦,有利于贞卜之人,但这彖传,孔子对这简单的一件事一句话居然解释成这样。

 

解释成怎样呢?解释成形而上学,讲道,讲天地的创生,而可以应用到人生、历史与天下,圣哲的理想就在这里呈现。“彖曰:大哉乾元”,把乾卦的“乾”和占辞的“元”连起来读,变成“乾元”,这是孔子的断句法。依照训诂规则,这是不合法的。难道孔子不晓得古人的文意是“乾,元亨利贞”吗?我认为孔子不是不晓得,乃是孔子把整部《易经》的精神,就是关涉到天道与人生,穷究天人之际的精神一下全部贯注在这部书的一开端“乾、元、亨、利、贞”这五个字里面,所以就形成了“大哉乾元,万物资始”的这种大话,大话之极,就是“形而上学”。把“乾元”变成形而上的“道体”了。

 

“大哉乾元”“乾元”是天道创生的功能,元本是首的意思,引申为大,所以在“乾元”之前,加上“大哉”的赞辞,就是“大哉天道”的意思。大哉天道,是“万物资之以为始者”,“资”就是“借着”,借着乾元而有了万物的开始,“乃统天”,统领着天道,既然统天道,当然也就统地道了。《老子》之书一开头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万物是散殊地说,天地是统会地说,所以“统天地”与“始万物”是同一个意思。乾元怎么统领天地呢?以“云行雨施”的方式让“品物流行”。“云行雨施”,就是阴阳变化,像云在行,像雨在施,是颇具诗意的描写。“品物”者,众物也,众物都流行,众物都在时间之流中成就。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再从头讲起,这个“大明”,就是“大哉乾元”,“乾元”是“明”的,不是“暗”的,也可以说天道是自我明白的,它不是糊里糊涂乱成一团的,它的创造是以一种自我明白自我透明的方式,而且他贯彻终始——这里用“终始”,不是“始终”,不说贯彻“始终”,而说贯彻“终始”。《大学》也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为什么呢?因为有终才有始,不是有始才有终。为什么有终才有始?因为人生行事,必先要有目的,才能有所开始,譬如你要到台北,一定要先知道台北在哪里,你才能够开始走第一步,要不然你永远开始不了第一步,所以说大明“终始”。乾元的创生,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试看看。它是“大明”,就是全部透明,全部透彻,整个宇宙的生成已经全部透彻了的以后,然后才有了开始。宇宙是在这样大明的创造性之下而流行,因为大明的终始而有了六位产生,就是六个流行的顺序。其所谓六位的六,是一个虚数,就是有诸种程序产生,而因为《易经》的卦是六个爻,所以用“六”来说,当然,你说五说七说八,乃至于说无限。都是可以的。“六位时成”,以时而成,因时而成,因时就因地,时间与空间是在一起的。因时因地而有所成就,就好像乘着六龙来御天一样,“时乘六龙以御天”,也是“六位时成”的意思。接着,总合起来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道就“大哉乾元”,变化就是“云行雨施,各正性命”,“各正”就是“各得”,“性”是性质,万物所各得的特质,就是它的“性”,而有其性就有其命,因此说“各正性命”。各如其性,各如其分,各如其正地得到他的“性”,得到他的“命”,这叫“各正性命”。其实有“命”才有“性”,合称“性命”,“命”是从天而说,“性”是从自己而说,从内在说,从已经成就说,而“命”是从外在说。所以从客观说命,从主观说性,性是从各个物那里说,比如说松树有松树的性,柏树跟松树的性是一样的,所以说松柏长青,松柏后凋于岁寒——后凋者,不凋也,不是后面才凋喔,不是大家都凋了我后面才凋,“后凋”的那个“后”解释成“不”,松柏后凋于岁寒,就是松柏的性。人有人的性,人的性从哪里来呢?是秉承天命而来,合称“性命”。在乾道变化中成就万物,万物“各得其性”,“各得其命”,叫“各正性命”。

 

然后“保合太合,乃利贞”,万物自我要去“保合”这个“太和”,“太和”就是在乾道变化中而有“品物流行”阴与阳之调配叫太和,所以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叫做“太和”。万物都保持、合成他的“太和”。“乃利贞”,万物就能够利贞。所以,松柏有松柏的利贞,万物各有他的利贞,动物有动物的利贞,植物有植物的利贞,我们人有人的利贞,叫各个保合太和乃利贞。已经各正性命了,你要各尽其分,这样就是利贞。像人,能够尽人之道,尽人之道其实就是尽乾坤之道,就是尽天地之道,我们要保合我们的太和,我们才能够利贞。“利贞”是什么呢?人道合于天道,守住真常。

 

“首出庶物”就是乾道首出于众物之上,“万国咸宁”——而使万国都安宁。这个“万国”代表“天地”、“天下”,众物都在乾坤的神妙运作当中,而成就他自己,这样子就是万国咸宁了。只有人是最麻烦的,万物都在天地的自然运转中成就自己,狗跟猫都尽其天性,所以狗跟猫一定是保合太和,狗跟猫对它的生命来讲是完全利贞的。但是,猫跟狗,一棵小草,乃至于松柏,它自己并不能够反省觉察:原来它的生命是乾道变化,原来它的生命是需要保合太和,才能够利贞,意思也就是说它没有自觉性,它只能完全受自然天命之安排,不能自觉天命在它的心中的意义。只有人才能够自觉,那也只有人才会违背了这个自然的天命。所以人是一个最麻烦的存在,也是一个最丰富的存在;是一个最庄严的存在,也是一个最悲苦的存在,你能不能保合你的太和乃利贞呢?所以文化、教养的目的,不仅是使人能够在天地的自然运转之中,而且能够自已体悟天地之道,而使天地之道在自我的生命中完成。《易经》的第一卦的彖辞,就指点出这样的人生的大义。

 

“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你也可以把你生命的世界当作万国,你也要首出庶物,你要用什么来首出庶物?用乾德,以乾德为首,使你的人生所面对的任何事物——万国,都能够宁定,都能够恰如其分,各尽其性,各得其所,各安其位。

 

人生,天道,圣人,以及天下,全部都在这里得到指点,所以,我们说这一段话是震烁古今的名作。好,我们念一遍就下课,一起念一遍: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还要背起来。下课了,谢谢各位。

 

附:《叩钟偈》吟唱

 

我们唱这个《叩钟偈》,叩钟,所谓晨钟暮鼓,钟跟鼓这种打击乐器,响度特别大,传得很远,所以呀,对于人的听觉,乃至于心灵,有强悍的振动力。所以要警醒人心,就是敲钟擂鼓。宗教都把握到这个要领,所以教堂有钟声,西方有“钟声为谁而响”的谚语,这钟声是丧钟,有人死了,教堂要替他敲丧钟,听到丧钟的人,会起一种悲悯之情,有一个人类同体之感。

 

尤其佛教晨钟暮鼓,说晨钟是早上敲钟,暮鼓是晚上打鼓,但不见得一定这样,晨钟暮鼓这个“晨”跟“暮”是互文见义,就是晨暮都打钟打鼓,不是早上只有钟,晚上只有鼓,那这钟鼓的用意使人能够净化心灵,如果你在深山之中,在寂静的地方,清晨傍晚,又寂静的时候,听到钟鼓之音,确实容易使人忽然忘我,进入到沉寂的世界中。我也喜欢听钟跟鼓,多年前,我有一个机会住在花莲的和南寺——随便说说题外话,这个题外话很有意思——和南寺建在花莲县塩寮海边缓缓的山坡上,山坡离海很近,两百公尺之外就是太平洋,一层一层地建上去,大殿的两边有厢房,厢房二楼外有个凉亭,他们就安排我住在最靠近凉亭的一间寮房,整天到晚都听到海潮声,尤其是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海潮声有排山倒海之势,早上还可以看日出——太阳就从太平洋升起来,非常美。有些时候,我就坐在凉亭里吹风,那里有一把摇椅,就坐那摇呀摇呀的,看着远处的海洋,水天相接,白云苍狗的变化,心里非常地宁定。我在那里读两本书,一本是《理则学》,一本是《王龙溪全集》,我的硕士论文就从那个地方形构出大要,所以后来我就写王龙溪的哲学,完成我的硕士论文。

 

住在那里几个月,我也很喜欢听那里晨钟暮鼓和诵经的声音,出家人大概清晨四点半就起床,五点大殿里就敲钟打鼓,醒人心神,本来在那里住着的人都要参加他们的礼拜,但是我比较随性一点,从来没有参加过他们的早课晚课,但喜欢听那钟鼓声。一阵钟鼓齐鸣之后,就剩下比较稀疏的钟声,你如果走到殿前近,就可以听到其实不是敲钟,那和尚敲一下钟响,就会唱一句佛号,最后是唱这首《叩钟偈》。

 

“偈”就是佛经中的韵文。佛经的文章有两种体裁,一种叫“颂”,一体叫“长行”,“长行”就是散文,“颂”就是诗句。因为古时候没有书,都是口耳相传,所以,把心中的意思念出来成为押韵的诗句,比较容易记忆,所以就流传了许多的“颂”,最古老的经典都是“颂”,那后才写成散文,而这个“颂”呢,又可以称为“偈”,“偈颂”就是押韵的诗句。佛门中人做的诗也称为“偈”。一面叩钟一面念的诗,各个寺庙念的东西或许不一样。这首《叩钟偈》,是赞颂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曾经显化的大菩萨——什么叫菩萨,或许有的人还不很了解。钱穆先生曾为中国人开出“中国文化七书”,就是《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近思录》《传习录》和《六祖坛经》,《六祖坛经》是佛教的经典,因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儒释道三家,包括佛教,你要研究中国学问,佛学是不得不接触的一门学问,而且佛学在客观上来讲,也是整个人类的文化史中,非常独特的、有成就的、有深度的、高明的学问。所以从客观来讲,你纵使是外国人,也应该多少接触这门学问,从主观来讲,就是从我们自己中国的文化,你是中国人,你要学国文,从中国文化的本位来讲,佛学你多多少少也要接触。所以,我顺便讲一下——“菩萨”一辞,有时会说成“菩萨摩诃萨”,而“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萨念摩诃萨”是“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的简称。这是音译,“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摩诃”是大。觉,就是觉悟、觉醒。有一句话说“烦恼即菩提”——我们要从烦恼中觉悟过来,在烦是恼中觉悟,烦恼都变成智慧。如果没有烦恼,就无所谓觉,没有沉沦,怎么有觉醒呢?所以佛法在教人从沉沦中觉起。这个沉沦的意思很深刻,不是使坏才叫沉沦,照佛教的观点,所有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沉沦,从生灭无常中觉悟,这叫菩提。“萨埵”的有情的意思是有情感,有情趣,其实就是有心灵、有生命,凡是活的生命都是“萨埵”。一般地说,植物不算有情,所以吃素的人不吃动物,但可以吃植物,但如把有情的范围扩大,植物也算作有情,甚至再扩大来讲,连无生物,石头、矿物都属于有情,因为顽石可以点头啊。所以“菩提萨埵”,是指有理性而能够觉醒的存在,或能够觉醒的有理性的存在,“摩诃萨埵”是大有情,“菩提萨埵摩诃萨埵”就是大觉悟 者。六道众生——人、天、地狱、阿修罗、饿鬼、畜生——都算有情,但是能够觉醒的,以人的机会最大,所以说“人身难得”。

 

一般人是不能觉醒的,有觉醒的人才叫做“菩提萨埵”,所以修行的人才叫菩萨。依照儒家来讲,君子就是菩萨,因为君子是有德者,或者说是觉醒而起修的人——菩萨是以功德来看的,不是你生下来在富贵之家就是菩萨,儒家的君子也是,也不是从外在看,而是从德看,于德有所觉,向德而努力,就是君子。如果分别地说,君子还不是圣人,菩萨不是佛。但统合地说,圣人有时也称为君子,菩萨也都是佛。叩钟的时候,既念佛号,也念菩萨法号——此时菩萨与佛等同看待。叩一下就唱一句,这首《叩钟偈》是赞颂四大名山所供奉的四大菩萨。

 

第一座佛教名山是五台山,五台山是弘扬“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南无五台山金色界”,“南无”,有人说南方没有,是不是北方才有——不是这样的,“南无”是译音,意思是“恭敬、合掌、赞叹”。五台山这个菩萨道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世界,你有道眼的时候,就能够看出来,“金色界”,金色世界,据说五台山有诸佛的法力加持,整个山区都放金光,当然,你凡人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如果有人说他看到五台山一片金色,你不要跟他辩,因为他的眼睛跟你的不一样。“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智慧第一。第二座名山是峨嵋山。我这次去大陆,有人带我去峨嵋山游览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峨嵋山确实秀丽。每一座山的格调真的不一样,我曾去过终南山,终南山的格调跟峨嵋山很不一样,终南山是一种雄伟、豪迈,那峨嵋山呢,是深远秀丽,确实不一样,你走到那里就感觉不一样,对你的心情影响也不一样。峨嵋山所显的佛光是银色世界,他们主要供奉普贤菩萨,普贤表“行”,“行”的意思就是表示他实践力最强,普贤怎么“大行”呢?他每一个二十四小时的行住坐卧,都在行,力行,是他最初的发愿,他是发最多愿的菩萨。在《华严经》里面有一品,叫“净行品”,“净行品”专门讲普贤菩萨的发愿,在那里,普贤菩萨一口气就发了一百四十一个愿。那个愿都很简单,比如说:我若在上课的时候,就希望众生都能从上课中得到益处;或者我说:我若在上课,我就希望一个老师能够恭敬地讲学;如果我在走路,就希望路上景色优美,人生的道路都很通达,通达到成佛之道;我如果在睡觉,就希望人生都能够得到安宁、休息,然后走更远的路等等,每一个动作都有愿。比如我在写字,就想到什么什么愿,愿多么多,一百四十一愿,这叫愿王。第三个菩萨呢,是大家最熟悉的,是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普陀山是什么色光?琉璃世界。观世音菩萨的德是大悲,悲就包括慈,合称“慈悲”。慈就是慈爱,悲就是悲悯,有爱心自然能悲悯,能悲悯才显有爱心。本来说仁爱说哀悯,是儒家的道德之感,佛法的主题并不是慈悲,但成佛后,自然有慈悲之意,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简称“大悲”。再来第四座名山就是九华山。我们现在台湾也有一个九华山,我没有去过,在哪里呀?好,在苗栗。九华山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那是什么世界呢?幽冥界,它是什么德呢?大愿。这和普贤愿王的愿不一样,普贤的愿是一一的愿,地藏王是发了一个大愿——所谓大愿,本来每个菩萨都共同发了大愿,说: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但地藏王菩萨特别说:“不渡尽地狱众生,誓不成佛”,他首先关注到地狱那些最受苦的众生,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的愿是最难的,叫“大愿地藏王菩萨”。

 

《叩钟偈》赞完这四个菩萨以后,再赞叹寺庙景致的清幽,又唱了一首诗作结,哪一首诗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个《叩钟偈》,很好唱,唱的时候最好心灵保持清静,而且要感受菩萨的的悲愿……

 

(歌)

南无五台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峨嵋山银色界大行普贤愿王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界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九华山幽冥界大愿地藏王菩萨

 

然后敲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王财贵(季谦)先生吟唱《枫桥夜泊》

 

越听你心里越宁静,非常地安宁,这个安宁就是有一股道气、磁场,这样就消掉你的罪业、寃孽,不是吗?你若心情常常保持刚才我们唱偈的状态,你就是一个很优雅的人呐,你怎么会发脾气呢?你怎么会有恶心肠呢?不会了,你就会有一股慈悲的心,有一种智慧的心产生,大智大行大愿大悲,不是吗?所以要常常保持那种心情,你若心情乱了就唱一唱,那我们唱看看……来,再唱一遍看看……

 

这就是宗教的“仪轨”,仪就是仪式,轨就是规矩,一面唱,一面叩钟,能够使人心净化,歌声的力量是很大的,中国古人是善唱歌的,以前讲过,读书吟诵就是唱歌,我们现在都不会吟诵了。我没有学乐器,觉得很可惜,希望你们年青,最好学一种乐器,西洋乐器也可以,要不然,要常唱唱歌,唱能净化自己心灵的歌。

 

刚才说宗教有所谓仪轨,就是中国古人的礼乐,有礼就有乐,《诗经》里的《颂》,就是祭祀的歌词,当时不仅是唱歌,还要奏乐,还要跳舞,这是人类情感的最真实流露,我们现在,所调“礼坏乐崩”,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有一次,我教的读经班读到《诗经》国风《周南》的第六篇《桃夭》,我教他们吟唱:“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桃之天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我就跟小朋友说这是庆贺女子出嫁的诗。有一个读经班老师也教小朋友唱这一首诗,他的朋友结婚,他带着这些小朋友到礼堂,等到新郎新娘入席的时候,合唱这首: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一时场面很温馨,很美,很动人,大家很高兴。还有,教到《小雅鹿鸣之什》的《天保》——上天保佑,这是祭祀的时候唱来祈祷用的——“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像这样子连起来九个“如”,来祈福。我说:如果祭祀的时候能够念这首诗啊给祖先听,祖先听了一定很高兴。就有读经的兄弟俩,过年时从台北回高雄,在除夕夜祭祖时,他的爸爸妈妈就叫两个孩子诵《天保》之诗,那他们不必拿书就开始念: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谷;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家里人觉得全家气场一时非常庄严,小朋友也觉得很好,就像对祖先尽了一份孝心,彷佛受到了祖先的保佑。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样的礼仪,有诗有歌,可以透露出一种感通的情操,涵养出一种深厚的人情,有助于化民成俗,是不容置疑的。但现在都被五四给割断了,都不要了。没有这些,我们国民的生命有没有更丰富啊?佛教保持得很好,基督教保持得很好,他们还有仪轨,还有乐歌,五四名流对他们都不敢说话,他们只敢对中国祖先发狠,我们没有礼可以守了,没有歌可以唱了,所以我们要推广读经教育,让文化的气息渐渐恢复。

 

刚刚讲了“彖传”,稍微提到了“经”跟“传”的不同。那么“经”呢是“乾。元亨利贞”,卦名是“乾”,卦辞是“元亨利贞”——卜到乾卦,就是,你如果要有大的祭祀活动,则有益于贞卜之人。那么“彖传”呢,它不从“大的祭祀有益于贞卜之人”这个地方直接做解释,乃是对于乾卦,把它当做是乾坤的乾,本来乾坤就可以象征天地,彖传就直接从这个角度去发挥,就借者“元亨利贞”这四个字,转换了它的意思,我们可以说这样解释提升了“元亨利贞”四个字的境界,丰富了它的含义,解得好。但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说不忠实于原文,连训诂都弄错,就是不可信。如果讨论到这问题上,事态就很严重了。

 

什么意思呢?因为你应该知道孔子这个人,他自许“好古敏求”——“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又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说自己是“述而不作”,只是传述,而没有创新。为什么“述而不作”呢?因为孔子认为古之圣人已经把天地之真理都表现好了,他只要能够忠实地传述,就很了不起了,就对得起我自己,对得起祖先,对得起天地了。孔子曾感叹他老了,不再常梦见周公,有很深的象征意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梦见周公就代表夜以继日,念念不忘他继承周公的理想。以前也讲过,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殷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他对于夏、商、周三朝的典章、文物、制度,都是非常讲究的,所以又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微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也”。可见孔子对于传统的学问是敬重的,他对文献是非常熟悉的,怎么会连断句都不通呢?怎么会因为不懂训诂而以自己的意思来随便解释呢?可见孔子另有用意,对不对?因此,说“训诂明而后义理明”,只是半吊子的学问。清朝人认为宋明儒者束书不观,文献不熟,学问不可靠——不是的,儒家都是很用功的,但对所谓“文本训诂”并没有那么在意,因为读书的目的不在训诂,尤其孔子所留下来的学问典范就如此。那么以孔子这样子的好古敏求,这样子的注重文献,怎么会对这个“元亨利贞”都不懂呢?其实不是的,他是借用“元亨利贞”这几个字,做他的义理的发挥,因为他必须借古经文来传达他的学问,他不是另外讲一套,他在讲《易经》,虽然这一两句在训诂上不合古人的原意,但是就整部《易经》来看,尤其是《易经》所涵蕴的“上通天德”之义理是相合的。你要这样看,这就可以看出来孔子心灵的活泼性。孔子好古敏求,但是他不是墨守成规的人;孔子记得很多东西,但是他不是食古不化的人。所以我们学中国的学问,我们学儒家的学问,我们接受孔子的教导,你要知道,你为什么要接受孔子的教导?为什么中国历代以来读书人都自称为是圣人之徒,自称为是孔门之徒,虽然没有亲炙孔门,没有亲身地受孔子的教导,但是都私淑孔子,像孟子就私淑孔子,孟子在孔子后一百多年,一百多年他哪里见得到孔子啊?但是以孔子为老师,这就树立了中国读书人的传统,都以孔子为师!为什么要以孔子为师?为什么我讲课的时候常常提到孔子,为什么?你要知道,孔子的心灵是你不可及的,你根本连梦都梦不到,连想都没想过的。就譬如这样“断章取义”的读书方法,你想过吗?你读书是这样读的吗?你曾经以天地宇宙的心灵来读一本书吗?来读一句话吗?而孔子就这样读的。

 

所以“元亨利贞”已经不是原来的意思了,孔子一看“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可用,所以“元”就变成“乾元”,再赞叹两个字“大哉”就变成“大哉乾元”。孔子并没有加多少,也是述而不作啊,加一个“大哉”就可以了,“大哉乾元”。“乾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万物资始。”“万物资始”做什么呢?乃“统天”。怎么统天?“云行雨施”。“云行雨施”做什么?就“品物流形”。“大明终始”,靠“六位时成”。以上是第一段。以下这重头再讲一次,所以,“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这是第二段。再来讲第三段,“乾道变化,各正性命”,重点摆在“各正性命”,摆在“万物”上,万物“保合太和乃利页”。再来第四段,再重述一遍,“首出庶物,万国成宁”,“首出庶物”就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万国咸宁”就是“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所以分四段,反复讲,文句有长有短,但通通讲同一个意思。

 

再看一遍啊,“象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这里就讲完了“元亨利贞”。“大哉乾元”是“元”,万物资之以为始,它从这个“元”出发,从这个“天道”出发,而万物以它为始,就能够通达通畅。所以这个天道不只是空空的天道,是有作用的,作用畅通无阻。元也可以说是大,大就是大道,就是天道,“元”解释成“天道”,加上“乾”,“乾”就是“天”的意思,就解释成“天道”。“亨”就解释成“通”,本来是祭祀,变成通,因为祭祀跟通有关,我们讲过,祭祀就是要通神明。人类能通于深微奥妙的世界,就是通于神明,你跟人相通还不是通到最奥妙的地步,你能够跟鬼神相通,才是最奥妙。这个亨—一祭祀就是人与鬼神相通的一种仪式,所以,亨当然可以解释为通。而这个天道怎么通呢?就是天道不只是天道,而是畅通于万物、开展于万物之中。“利”,就是“到、达,或向”,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个“观其徼”的“徼”就类似这个“利”,常无观其妙——没有形象,没有特定的形状、结构、声音、颜色,不可见闻,不可言说,叫“无,常无”,所以道是妙的。但只有妙不行啊,一定有所表现,表现为万物,用什么方式表现为万物呢?用“有”的方式。所以收起来是无,放出去是有。“常有欲以观其徼”,观它的向度,观它达到的边界。《老子》这句里的“徼”,和乾彖解“利”字的意思是一样的,利就是通出去。元在这里是一种笼统地说;亨呢,是指它里面的内涵广大而充满;利呢,就是说它指向每一个方向;“贞”呢,解释成“固”,或是“成”,或是“定”,就是落实了,万物就确定了、出现了,有成果了。所以这“元亨利贞”四个字就是“本体宇宙论”——所谓本体论就是讨论创造的本源,宇宙论就是讨论本体跟万有的关系,也就是本体化生为万有的过程。而所谓“本体宇宙论”一辞,是当代新儒家的发明,是把本体论跟宇宙论同一化,本体论就含宇宙论,宇宙论就含本体论——西方早期的形而上学,如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其本体论和宇宙论是分开的,其本体是不能动的,其宇宙是没有根的。但中国儒家的形上学,本体论和字宙论是一体的两面。这个规模是从《易传》就这样了,譬如这里的乾元是本体的存有,“亨”、“利”而“贞”,就是宇宙的变化。“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在这里从占断变成哲学,变成形而上学。《易经》本来是卜筮之书,孔子将其变为哲理之作,从这就可以看出来了:整部《易经》原来是占断之书,经过孔子之手就变成是义理之作、哲理之作,转变了它的用途,增加了它的价值。《易经》为什么会流传这么久?人们为什么会这么尊重?是因为经过孔子的手这样一转换。而孔子的手这样一转换,是不是把《易经》的本质转掉了呢?也不没有,我们若深思一下,人为什么能够卜筮呢?乃是因为人能够通于神明,通于天地,通于阴阳,所谓“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你能够通于妙万物之神,才能够卜问啊,把通于万物之妙的那一种心灵开发出来,不就变成人生哲理了吗?

 

所以,孔子这样子解释并没有违背《易经》的基本精神,但是在意义上,已经作了典范的大转移,而提高了它的价值。所以在文句上,也做了大的转换,这真是大手法!但后世之人如果没有像孔子好古敏求、述而不作、梦见周公的心灵和功力,就不可以随便学这种大手法,你把文句随便解释,就是妄作,妄作就凶,但孔子不是妄作,孔子是“以述为作”,孔子是吉。你要知道孔子的生命之深厚,他的力量之伟大,他使整个中国的文化确定了方向。所以我们一定要经过这样子的解释,你才能够了解,我们为什么要读这些古书,也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细细地读?而且读了以后你才知道自己以后的生命要怎么走。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段象传用到我们的生命中,我们的生命中也有乾元的亨利贞,我们如果想要“各正性命”,就要“保合太和”,才能让我们的生命“乃利贞”,要不然你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原来具有无限的意义,你不知道你的生命本自充实饱满,你没有寻到生命的方向,你不知道你的的生命要往哪里去,你迷茫——你没有所利,怎么有可贞呢?希望你读了这段易经的经文,今后能反省心灵的大哉乾元,小心翼翼地保合你生命的太和,爽爽利利地去贞定你的人生。

 

我把这一段彖传反覆讲了好几次,还可以再讲,越讲越多。希望你不要嫌烦,希望你越听了解越多。好了,不要讲了,这样就好了,开个头就好。你以后去听人讨论《易经》,要用这种态度去衡量,他如果讲不到这一点,你要存疑,他对《易经》了解多少?他对孔子的心灵了解多少?因为近代的中国学者,不一定能够了解这一层道理,对中国古典并不一定能够有尊重的态度。现在中国文化是被中国人自己打败了,如果要让西方人来发扬中国的文化,是非常困难的,西方人怎么能体会这样子的学问呢?

 

“元亨利贞”怎么可以这样讲呢?在技术上不能够这样子嘛,对不对?但是孔子是超越技术层面的。你要对照起来看才知道孔子心灵之通透。而孔子不只是对《易经》有这样的转换,他对五经的解释,常有这样的情况。借他的酒杯浇自己块磊,好像是转换了意思,其实不是,而是能够发古人的潜德幽光。古人内在还没有完全透露出来的德性跟光辉,孔子代替他们展现了出来,每一个经典都这样。譬如《论语》里面有一条讨论到《尚书》:“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从《尚书》里面读出尧舜文武之德,我们如果自己去看《尚书》,不一定能够像孔子体会深刻,不一定能像孔子应用这么灵活。“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尚书原来的句子,是说一个人他能够在家庭中行孝悌之道,也就能够以此道理处理国家政务,这叫“施于有政”。有人问孔子说:你学问这么好,理想这么高,为什么不去为政呢?他孔子就引用《书经》这句话,而该孝顺能孝顺,该友爱能友爱,任何时候都做我们人生该做的,这就等于为政啊,这跟为政一样,意思也就是说,我去为政也是做我为政应该做的事,我现在不为政,我做我不为政应该做的事,这样我也是为政啊,“奚其为为政”,为什么一定要在朝庭中为政,才算为政呢?这当然是有一点强辞夺理,但是这里面有深意啊,“奚其为为政”这个句子很美啊,很好啊,一般读论语的人或许不很重视这一章,觉得这一章好像没什么意思,对不对?其实这一章很有意思。总之,《论语》每一章都很有意思。这是孔子直接引用《书经》的句子,而活泼地运用。至于对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德的赞叹,如“荡荡乎,为天为大,为尧则之。”“荡荡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等,见得亲切,赞得有味,都是因着古尚书的记载而来,孔子读书确有其心得。

 

对于《诗经》呢,更有资料可寻了,在《论语》中,就有孔子跟弟子论诗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来孔子怎么样运用《诗经》。假如现在有人教《诗经》能够像孔子这样教,那真是学生的福气,但是呢,学生也要有非常的底子,不是普通学生,孔子才能这样教。

 

第一个例子是子贡。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你们应该都读过这一章,孔子教弟子要读《诗》,那弟子是真听话,读到什么地步呢?读到《诗经》三百多首,全部烂熟于心,所以子贡马上就反应:《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以前没有人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用在这个地方的,子贡忽然想,这一句话可以用在这个地方,老师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意思是赞许子贡不仅对《诗经》熟透,而且聪敏,引用得恰当,是可以和他谈诗的人,后世所谓“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谈诗是学问的另一番境界。孔子谈诗,是继承三代以来士大夫“诗学”的传统,所谓“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一个贵族,不只地位身家富贵,贵族最主要的特色是心灵高贵,至少要有相当的教养,教养从学问来。像这样,一个大夫被派遣到外国当使者,在朝庭上与当国的君王和士大夫会面,要用诗歌来应酬,庭上有乐师乐队准备着,对方点了一首诗,乐师就演唱起来,但一首诗有好几章,每章有好几句,而所要表达的意思,往往不是整首诗的原意,而是只取其中一两句,而这一两句的意思,也不一定是在里原来的意思,往往是对应着当时的事件做了“别解”,也就是那些文句脱离了文章的本意,另外被赋与了新的意思。而这个使臣就要听出来,整首诗里到底人家要取的是哪几句,又已经被赋与了哪种新的意思,而且他立刻要做回应,回应的方式,就是要点另外一首诗,让乐工演唱,在那首诗中,也不是全诗取用,也是只在意于其中的一两句,而刚好可以回应刚才主人的诗意,并且可以表达作为一个使者此行的目的,而对方也听得懂。一场谈判就这样两首诗,就可以“结束”了。这样的“高来高去”叫做“专对”,而这样只取篇章里的某些字句,而做“别解”,叫做“断章取义”。所以,“断章取义”原来不是劣义,而是胜义,如果“诵诗三百”,对整部《诗经》没有熟透,怎么可能“专对”呢?不能达到“专对”的程度,孔子说“虽多,亦奚以为”,读那么多,有什么用?可见孔子教人“诵诗”,是要拿来用的,不是只有背诵,也不是只做训诂。其实读其他书,也都是为了要活用,但要“活用”前,如果没经过“死背”的工夫,恐怕也活不起来。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读书的目的和方法,你把书读熟了,也可以断章取义,或者说先把书读熟,才能断章取义。以前好像也跟你们讲过“断章取义”了?噢,没有,以前只讲过另外一种读书的方法叫“不求甚解”。现在再讲读书的第二种方法叫做:断章取义。你如果没学会这两种读书法,你是读不出智慧的,即使“多学而识之”,也只是“死于句下”。

 

其实,不只用诗的人可以“断章取义”,做诗人写诗时,本来就已经随时在“断章取义”了。为什么呢?因为诗人看到天地万事万物,在不同心境之下,会有不同的感受,他就借用眼前的一些事物来寄托他的感受。“叶落乌啼霜满天”,大家都已经听过了,但是你就不能够把文章这样写出来,寄托那一种旅途寂寞、周遭宁静之感。用恰当的文句描写当前的景物而寄托自己的心思,这就是诗,诗里的景物已经不是原来的景物,而是带有了象征的意义。所以,象征感越强的人越具有文学的特质,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就只会写记叙文,记流水帐,那一种人没有文学特质,即使在记叙文里,有你的心情含在里面,情景交融,这种人就是一个有文学才华的人。总之,要断章取义啊,孔子是一个文学才华很高的人,子贡也是。

 

孔子跟学生讨论《诗》的第二个例子是跟子夏。“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巧笑倩兮”,一个人巧笑,他笑起来有两个酒窝,非常地美;“美目盼兮”,他的眼珠子啊很明亮,一动就流盼生辉,啊,“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一个白色的画布,你才能够画出灿烂的彩色。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绘事后素。”对呀,就是画画一定要在干净的布上画啊。孔子就这样讲。其实没有讲出新的意思,但是子夏就说:“礼后乎?”那我们一般人做人,行礼也是外在的表现呐,我们外在的表现是不是在后面呢?意思也就是说,我们是不是先要有本质呢?先要有你的本质,才有你的表现呢?老师是不是这个意思呢?是不是可以这样用呢?孔子说:“起予者商也”,不错,我还没想到这句诗有这样的用法呢,你启发我了啊,现在我可以和你谈《诗》了。子夏来问“巧笑倩兮”的诗义,孔子回答一句“绘事后素”的谚语,子夏就马上就领悟出一个新的意思,“礼后乎?”这章跟前面那一章“言诗”的方式不一样,前面那一段是子贡讲了一层人生的境界,孔子说了另一层更深的境界,子贡就说:《诗经》有一句话,是不是可以用在这里?孔子就称赞子贡,可以言《诗》了,因为你能“告诸往而知来者”,你能从目前我们对答的情景中,悟到其中隐涵的道理,而且用诗句表达,又优美,又恰到好处。子贡跟孔子的对答,是先有事象的讨论,而从讨论中看出道理,再从义理想到诗句,所以孔子说子贡可以言《诗》。现在是子夏是拿《诗》句来问孔子,子夏当然不是来诗句怎么训诂,他是问这首诗的旨意能够活用在什么地方吗?刚才说过,诗人作诗,往往赋与了象征的意义了,即使诗人没有赋与象征的意义,读诗的人也可以主动赋与,而所谓象征,它的向度是多方面的,所以“巧笑倩兮”一诗,可以引用作为多方面的解释,孔子就用一句成语,打个比方,说“绘事后素”,用绘画做了比喻。子夏其实心里边早先已有了底案,于是就顺着孔子的话说:“礼后乎?”如果这样子的话,“礼”是不是也有先后,而行礼是在后呢?孔子说“起予者商也。”这句话一面表示孔子的谦虚,一面表示孔子的高兴。师徒两人都有断章取义的本领,才能如此谈诗啊。

 

一个心灵敏锐的人,不只读《诗经》能有感受,像孟子说“舜好问而好察迩言”,即使对于“浅近”的歌谣也会有感受,譬如孟子曾说孔子的一个故事:“有孺子歌曰,”孔子和弟子出游,听到小孩子唱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荡漾的水呀,如果是清的时候,可以洗我的帽带子,如果水浊了,就来洗我的脚了。孔子就有很深的感受,转身向弟子们说:“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弟子啊,你们听听这首歌,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人各自取之也——一个人都是自作自受的。后来孟子解释得更清楚:“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一个国家一定是自己欺侮自己,人家才欺侮它,一个家庭一定是自己毁坏自己,人家才毁坏他。你为什么不清呢?为什么不让人家洗帽带子呢?为什么要让人家在你的水里面洗脚呢?为什么要让人在你的生命中践踏你呢?如果是老天作孽,还可以解救,但一个人如果自作孽,就没办法救了。孔子听到童子唱歌有感受,可见孔子心灵的敏锐,乃至于对天地万物都有感受,你看“子在川上曰:”孔子看着流水,流个不停,他就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大家不是都看到流水吗?孔子就有这个感受。一个感受灵敏的人,能读有字的书,也能读无字的书,面对天地间的事物都可得到启示。宋明理学家说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是孔子体悟“道体之本然”。类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我期许,是圣人之心,纯亦不已的感应,天地万物,变动不息、时光一去,永不复反、生命可贵,切莫浪费……很多意思都包含在里面,孔子的一叹成为千古名言,耐人寻味。

 

不只是看到水流,孔子看到农作物的成长,他也感叹:“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这一叹也成为千古名句,你要常念这句话,你已经考上大学了,你已经比别人有一点成就了,你的苗已经长出来了,不要让你“苗”了而“不秀”,你应再加把劲,让你的苗开花,但是你能不能开花?不一定的啊,所以几年之后你回头一看,或许会觉得四年白读了;不过,纵使你开花了,你大学毕业了,你能不能够真的有所成就,使你的贡献流传在人间,秀而不实的也是有的啊,可能比比皆是啊。孔子看到农人种田,有这样的感受,不是在讲农夫,而是在讲人生。这也是对天地万物的断章取义,这不就是诗人之心吗?这样的语言不是诗的语言吗?

 

《诗经》是这样解的,然后对于“礼”,孔子当然也有他的看法,周公只是制礼作乐,孔子却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就是孔子的创造,周公没有把他心里的意思讲出来,只是认为人生应该如此过生活,制礼作乐,维持世运数百年。礼崩乐坏之后,孔子还能够从礼崩乐坏之中发现周公的本心本意,而提出“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以仁发明斯道,这是孔子的创造。一般人在生命力健旺的时候,或许还能遵守周公的礼乐,到了生命力衰颓,动物性外露的时候,就撑不起礼乐的精神,而认为是繁文缛节。但是孔子发现,这不是繁文缛节,这是一个人的仁德应当有的表现,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你行礼不是奉上礼物就是行礼啊,奏乐不是敲打钟鼓就是奏乐啊,礼乐之所以为礼乐的意义别有所在,礼乐的精神比礼乐的形式还重要!你怎么说儒家是一种只重形式的学问呢?孔子就不是重形式而是重内容的人。仁德,是属于心灵的品质,而心灵的品质必须表现在生活的实践当中,这也是一种“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道”这个时候就是你心灵中的仁德,它充实饱满而要表现为有节有和的生活,而礼乐呢,就是生活的“各正性命”,你的生活当中表现出各种的行为,而使仁德能够通达到你的日常生活里面去,这样不就是“保和太和,乃利贞”的人生吗?以仁德“首出庶物”,以礼乐“万国咸宁”,这就是“内圣而外王”之道,这是儒家学问的本意。

 

以上从孔子对于《易》、《书》、《诗》、《礼》、《乐》等古传文献的解释,看出孔子的理想所在,而《春秋》是孔子所作,就更不用说了。孔子读鲁国的历史,鲁国是周公之后,而成王又赐给鲁国用天子礼乐,所以鲁国文化比他国高出一层,鲁国史官的记录和保存可能比其他诸候还要完整,所以孔子读鲁国的史料,就等于读天下的史料。而孔子读史料的态度,又跟一般人不一样,他不是为了博闻广识,而是要了解人类如何在历史中表现仁德,表现人生之道,或是表现天地之道。古人认为《易经》跟《春秋》是两部大经,因为都在探求人生的大问题,乃至于上通天德,所以最难读,所以放在最后读。而《春秋》可能比《易经》还难,因为《易经》比较抽象,纯粹的人与天地之间的感应,《春秋》呢,是人这种感应必须又实践在社会历史当中,所以真正的内圣外王之道,就在《春秋》才能切实地表现。那么孔子读鲁国的《春秋》,一面读,一面抄录,但孔子的抄录,不是依照原文抄录,而乃是孔子读到某一条记录的时候,心中有所感受,他就直接把感受又放在他的笔记当中,所以孔子所抄的历史是他自己心得的历史,是他的“心史”,这心史不是他心灵的发展历史,乃是把历史溶入到他心里,以他的心来重新思考历史的事件。他感受到事情的是非,于是他就或褒或贬,“寓褒贬,别善恶”,在非常精简的文章里面,只改动几个字,就可以知道孔子是用什么评价来看这件事情,这需要有很深的文学素养才有如此高度的表达能力,而且对于每一件事情,他的判断成为千秋万世的标准。你要知道,这是不得了的一个心灵。

 

所以,中国读书人没读到《春秋》,不了解《春秋》,那真是人生的遗憾!因为你没这个福气,不知道圣人对世间的忧患有这么深,不知道人对历史有这么大的愿望,真是大愿啊!人生应该这样过啊,希望每一件事都合理,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是礼崩乐坏,天下就大乱了。孔子是为了哀悯众生,为了忧患天下之大难,而做《春秋》。所以“孔子做《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你要知道这是不得了的学问!看了这样的书,了解了这样的学问,一个人就示会那么小气了,你如果对天下多一点关怀,你哪还有闲工夫生闲气,把本来有限的生命自己又添障碍?好书都摆在那里了,你为什么不读?但要读书,也要用点气力,要忍受一点寂寞。

 

好了,就这样。从“彖传”跟“卦辞”的关系,我们想到一个伟大的生命,对于古经的吸纳、创造与提升,我们如果有了深切的认识,便会有非常的触动。我越有感动的地方讲得越多,希望你也有感动,如果言者谆谆,听者渺渺,那多没意思啊?不知你感动了没有?

 

接下去是大象,这下更不得了,我们念一句,“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好像是大家已经读烂了,太过的熟悉,有些时候,句子太熟,反而你不能够有所触发,尤其是平常一般人这样说出来,往往当作一场话说,但是现在你们是在读《易经》,你发现这个熟悉的句子居然在这里出现,大概心里会为之一震。希望顺着你一震的心情去好好地体贴这句话,并且立志今后要好好读读《易经》。这句话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发挥要讲,因为这句是白话——古书里有许多都是白话,尤其很重要的地方都很浅白——“自强不息”,文句是平平常常,人人能懂。但你要把握读书的方法,就是用你目前所了解的文义去体会,你是不是真的有所了解?而且真的了解到你的生命里面去?你愿意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呈现?如果你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做人,是不是有一种喜悦之情?如果没有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做人,自己会不会觉得遗憾?觉得对不起自己?人的生命有时候活得很有力道,有时候只是行尸走肉,差别就在——你有没有自强不息?那自强不息的标准在哪里呢?要在“乾,元亨利贞”“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这个地方来做判断。而不是去追名逐利,也不是好勇斗狠,永不服输,那样虽然也是很强,但那不是依照天德而来,要体贴天德的仁德,才有自强行健的意义。

 

六十四卦的大象,大部份都用“君子以”这三个字。“君子以”就是“君子以之”,“君子以之”就是“君子用之”,“君子用之以为”,“君子取之以为”,的意思。所谓“大象”,就是对六画卦中下上两卦的卦象结合起来而产生的启示,“天行健”就是因为这个卦六画都是阳爻,它的下上两卦都是乾,乾上加乾,就是乾而又乾。乾者,健也,是健而又健。什么地方、什么样的存在才有这样的德呢?只有天,日往而月来,月往则日来,天地运行,无一息或停。所以“天行健”,天德是乾而又乾,健而又健。那么,君子看到这个卦,你就要体贴天之德,来成就人之德,因此“君子以自强不息”。你若看到蒙卦,你就要体贴蒙卦,“山下出泉,蒙”,山下有泉水涌出来,这是蒙卦的卦象。那么君子看到山下如此涌出泉水,它给你什么启发呢?你会有什么感受呢?古人可能会想,这个泉水虽然小,但是它终归流向大海;古人或许也想,这泉水如此泉源混混,如此清澈洁浄,但如果不好好保养他,它堵塞了,就不能再往前进;它污浊了,就不再清澈。所以,你看到这个象,你就想到一个君子“果行育德”,君子体贴这样子的象,就会果行,非常决断的行动;来“育德”,要培育下一代的德,那初起的生命的德。蒙卦是教育之卦,读到蒙卦的这句大象,尤其是做教育工作的人,是不是可以想,教育是不是应该“果行育德”,现在我们的教育有没有注重果行育德呢?

 

所以读到《乾卦》在心中兴起了天之象,想到君子要自强不息,读到《蒙卦》,看到山下出泉水的象,想到君子要果行育德。你看,这象和义之间的闗系差那么远,而居然有如此的感悟,这叫“兴发”,这表示心灵的活泼。所以你学《易经》心灵一定要开放,没有“灵感”的人,不要说卦象毫无意义了,即使景物在眼前,也无所感,这叫做“心死”,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从今起,好好读易经,或许可以活转你的心灵。古人曾说“易为君子谋”,《易经》可以做君子的的军师。《易经》老早替一个君子做好规划好谋略了,你还不懂为人处世生道,请你读读《易经》;你在人生困苦的时候,请你读读《易经》,它能够提供给你一些建议,它是你的良师益友,它是你的锦囊妙方,它给你最忠实可靠的建议,它是来自于天地的大德,来自于神明的教导。它不会教你做错的事,它不会教你做一些小气的事,它教你大方,它让你人生畅达。

 

所以这个大象,希望大家多多注意。大象文句简短,却让人感受深远。这六十四句大象,就是六十四种人生的处境和面对之道,这六十四种人生处境,几乎把人生的各种境遇都讲了,所以读一遍《易经》等于你经历了一生;读一遍《易经》,等于你经历了一个历史,一个宇宙,所以读《易经》的人最聪明,收获最大。我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就曾经抄过六十四卦的大象,贴在自己的床边,要睡觉前念几条,眼睛睁开了就念几条。我现在也派给大家做这样一项作业:把六十四卦的大象抄下来,常常念,相信对你会有很大的益处,每一卦都会让你惊喜万分,你甚至可以选一两最有心得的,当作座右铭,所谓“性从偏处克将去”,你缺乏哪一种“性情”,你就拿它来做座右铭。或许你也可以抄几条来送给朋友,不是很好吗?好了,我们这两节课只讲了一句,大家要唱一唱《叩钟偈》,当你心情非常不安,你有恐惧的时候唱一唱。

愿菩萨保佑你,谢谢各位。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长期招生 |乐习书院乙巳(2025)招生简章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六辑《易经讲课录(上)》。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思想与教育理论,请关注本站,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0)
王财贵(季谦)的头像王财贵(季谦)作者
上一篇 2024年5月22日 上午1:00
下一篇 2024年6月5日 上午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