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chí)岐(qí)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nú)。老而无妻曰鳏(guān),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gě)矣富人,哀此茕(qióng)独。’”
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wéi)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hào)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hào)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guǒ)糇(hóu)粮,于橐(tuó)于囊(náng)。思戢(jí)用光。弓矢(shǐ)斯张,干戈戚(qī)扬,爰(yuán)方启行(háng)。’故居者有积仓,行(xíng)者有裹(guǒ)粮也,然后可以爰(yuán)方启行(háng)。王如好(hào)货,与百姓同之,于王(wàng)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hào)色。”
对曰:“昔者大(tài)王好(hào)色,爱厥(jué)妃。《诗》云:‘古公亶甫(dǎn fǔ),来朝(zhāo)走马,率西水浒(hǔ),至于岐(qí)下。爰(yuán)及姜女,聿(yù)来胥(xū)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hào)色,与百姓同之,于王(wàng)何有?”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赵氏曰:“明堂,太山明堂。周天子东巡守朝诸侯之处,汉时遗址尚在。人欲毁之者,盖以天子不复巡守,诸侯又不当居之也。王问当毁之乎?且止乎?”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夫,音扶。
○明堂,王者所居,以出政令之所也。能行王政,则亦可以王矣。何必毁哉?
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chí)岐(qí)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nú)。老而无妻曰鳏(guān),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gě)矣富人,哀此茕(qióng)独。’”
与,平声。
孥,音奴。
鳏,姑顽反。
哿,工可反。
茕,音琼。
○岐,周之旧国也。
○九一者,井田之制也。方一里为一井,其田九百亩。中画井字,界为九区。一区之中,为田百亩。中百亩为公田,外八百亩为私田。八家各受私田百亩,而同养公田,是九分而税其一也。
○世禄者,先王之世,仕者之子孙皆教之,教之而成材则官之。如不足用,亦使之不失其禄。盖其先世尝有功德于民,故报之如此,忠厚之至也。
○关,谓道路之关。
○市,谓都邑之市。
○讥,察也。征,税也。关市之吏,察异服异言之人,而不征商贾之税也。
○泽,谓潴水。梁,谓鱼梁。与民同利,不设禁也。
○孥,妻子也。恶恶止其身,不及妻子也。
○先王养民之政:导其妻子,使之养其老而恤其幼。不幸而有鳏寡孤独之人,无父母妻子之养,则尤宜怜恤,故必以为先也。
○《诗·小雅·正月》之篇。
○哿,可也。
○茕,困悴貌。
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wéi)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hào)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hào)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guǒ)糇(hóu)粮,于橐(tuó)于囊(náng)。思戢(jí)用光。弓矢(shǐ)斯张,干戈戚(qī)扬,爰(yuán)方启行(háng)。’故居者有积仓,行(xíng)者有裹(guǒ)粮也,然后可以爰(yuán)方启行(háng)。王如好(hào)货,与百姓同之,于王(wàng)何有?”
糇,音侯。
橐,音托。
戢,诗作辑,音集。
○王自以为好货,故取民无制,而不能行此王政。
○公刘,后稷之曾孙也。
○《诗·大雅·公刘》之篇。
○积,露积也。
○糇,乾粮也。
○无底曰橐,有底曰囊。皆所以盛糇粮也。
○戢,安集也。言思安集其民人,以光大其国家也。
○戚,斧也。
○扬,钺也。
○爰,于也。
○启行,言往迁于豳也。
○何有,言不难也。
○孟子言公刘之民富足如此,是公刘好货,而能推己之心以及民也。今王好货,亦能如此,则其于王天下也,何难之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hào)色。”
对曰:“昔者大(tài)王好(hào)色,爱厥(jué)妃。《诗》云:‘古公亶甫(dǎn fǔ),来朝(zhāo)走马,率西水浒(hǔ),至于岐(qí)下。爰(yuán)及姜女,聿(yù)来胥(xū)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hào)色,与百姓同之,于王(wàng)何有?”
大,音泰。
○王又言此者,好色则心志蛊惑,用度奢侈,而不能行王政也。
○大王,公刘九世孙。
○《诗·大雅·绵》之篇也。
○古公,大王之本号,后乃追尊为大王也。
○亶甫,大王名也。
○来朝走马,避狄人之难也。
○率,循也。
○浒,水涯也。
○岐下,岐山之下也。
○姜女,大王之妃也。
○胥,相也。
○宇,居也。
○旷,空也。
○无怨旷者,是大王好色,而能推己之心以憕民也。杨氏曰:“孟子与人君言,皆所以扩充其善心而格其非心,不止就事论事。若使为人臣者,论事每如此,岂不能尧舜其君乎?”
○愚谓此篇自首章至此,大意皆同。盖钟鼓、苑囿、游观之乐,与夫好勇、好货、好色之心,皆天理之所有,而人情之所不能无者。然天理人欲,同行异情。循理而公于天下者,圣贤之所以尽其性也;纵欲而私于一己者,众人之所以灭其天也。二者之间,不能以发,而其是非得失之归,相去远矣。故孟子因时君之问,而剖析于几微之际,皆所以遏人欲而存天理。其法似疏而实密,其事似易而实难。学者以身体之,则有以识其非曲学阿世之言,而知所以克己复礼之端矣。
编自:朱熹《四书集注》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明堂,是天子所居,以朝见诸侯之所。昔周天子建明堂于泰山下,在今山东泰安州地方。周室既衰,地为齐有。时人以天子既不复巡狩,而齐为侯国,非所宜居,理当拆毁。故齐宣王问孟子说:“人皆谓我毁明堂,果当毁乎?抑且止而不毁乎?”孟子对说:“明堂乃王者所居以出政令之所,是则王者之堂,而非诸侯之堂也。王若有心要行王政,便可王天下。可王天下,便可以居此堂,亦不必毁矣。”此孟子歆动齐王,使行王道也。
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chí)岐(qí)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nú)。老而无妻曰鳏(guān),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gě)矣富人,哀此茕(qióng)独。’”
○岐,是周之旧国,在今陕西凤翔府岐山县地方。九一,是周时井田之制,九分中只取百姓一分。讥,是察问。征,是起税。泽梁,是水泽中取鱼之处。孥,是妻子。鳏,是鱼名,鱼目不闭,故以比人之忧愁不寐者。告,是告诉。哿,是可。茕独,是穷困孤苦之人。
○齐宣王问孟子说:“夫子说寡人能行王政,则明堂可以不毁,不识王政如何,可使寡人得与闻乎?”孟子对说:“王政莫善于文王。在先文王之治岐邑,于耕田的百姓,则行九一之法,而敛从其薄。于仕者的子孙,则有世禄之赏,而报从其厚。于关市但盘察奸细,而不征商贾之私货。于泽梁则任民取利,而不为禁令以自专。于犯罪之人,刑法止及其本身,而不连累其妻子。文王之发政施仁如此,乃其中则尤有加意者。盖人之老年无妻的叫做鳏夫,老年无夫的叫做寡妇,老年无子的叫做独夫,少年无父的叫做孤子。这四样人,艰难困苦,乃天下之穷民而无所告诉者。文王发政施仁,虽于人无所不济,遇此等尤加爱惜,务使之各得其所焉。《诗经》上《小雅·正月》之篇有云:“富人还可,惟茕独之人,情有可哀。”夫惟可哀,此文王所以必先之也。文王之治岐如此。此王政之善,所以开周家之基业者。王欲行王政,可不以文王为法乎?”
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wéi)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hào)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hào)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guǒ)糇(hóu)粮,于橐(tuó)于囊(náng)。思戢(jí)用光。弓矢(shǐ)斯张,干戈戚(qī)扬,爰(yuán)方启行(háng)。’故居者有积仓,行(xíng)者有裹(guǒ)粮也,然后可以爰(yuán)方启行(háng)。王如好(hào)货,与百姓同之,于王(wàng)何有?”
○公刘,是后稷之曾孙。积,是堆积。糇,是干粮。橐、囊,俱布袋之类,无底为橐,有底为囊。戢,是安集。戚扬,是斧钺。爰,是于。何有,是不难的意思。○孟子述文王治岐之政以告齐王,王遂叹美之说:“善哉夫子此言,真可谓治国之良图也。”孟子说:“闻善贵于能行,王既以为善,则何为不见之行事乎?”齐王说:“寡人非不欲行,但天性有一种病痛,好积财货。惟好货,故取民无制,而不能行此王政耳。”孟子对说:“好货与王政无妨,昔者公刘也曾好货。观《诗经·大雅·笃公刘》篇有云:公刘处西戎之间,国势微弱,后来能力行富民之政,其民田有露积,家有仓廪,既富且强。于是裹糇粮于橐囊,而为迁都之计,思以集和其人民,光大其国家。乃张我弓矢与干戈戚扬,启行而往迁于豳焉。由诗之言观之,可见公刘能推好货之心以及于民,能使民之居者有积仓,行者有糇粮,然后可以爰方启行,而保民立国如此也。王如好货,亦能仿公刘之遗意,而导利以厚下,约己以裕民,与百姓同之,使亦有积仓裹粮之富,则天下之民,皆归向之,其于王天下,何难之有?夫好货一也,私之于一己,则为专利;公之于百姓,则为施仁。然则王之于货,惟审其所好之公私,而不当以之为病矣。”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hào)色。”
对曰:“昔者大(tài)王好(hào)色,爱厥(jué)妃。《诗》云:‘古公亶甫(dǎn fǔ),来朝(zhāo)走马,率西水浒(hǔ),至于岐(qí)下。爰(yuán)及姜女,聿(yù)来胥(xū)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hào)色,与百姓同之,于王(wàng)何有?”
○太王,是公刘九世孙,周武王曾祖,名亶父,号古公,至武王即帝位,始追上尊号为太王。率,是循。浒,是水之涯岸。姜女,是太王之妃。聿,是语词。胥,是相。宇,是居。旷,是孤单的意思。
○齐王自揣不能行王道,又对孟子说:“寡人不但好货,更有一件病痛,喜好女色。惟其好色,故心志蛊惑,用度奢侈,不能行此王政耳。”孟子对说:“好色亦无妨于王政。昔者太王也曾好色,爱其妃姜女。观《诗经·大雅·绵》之篇有云:古公亶父,为狄人所侵,不得已欲迁国避难,乃于明朝策马而走,顺着西河的边岸,径到岐山之下,爰及其妃姜女同来,与之相择地方,建造城邑,以为居止之所。由诗之言观之,可见太王也喜爱那姜女,而以配匹为重也。但太王不独自有配匹而已,当这时节,举国之中,女子都得嫁其夫而内无怨女,男子都得娶其妇而外无旷夫。盖太王能推好色之心以及于民,故能男女各遂其愿,婚姻各及其时如此也。王如好色,诚能仿太王遗意,而与百姓同之,保全其家室,完聚其夫妇,使无怨女旷夫之叹,则天下之民,皆将乐归于我,于王天下,何难之有?夫能推好色之心,便可以王天下,则好色又何足为病乎?”按:此章孟子于齐王,因其毁明堂,而劝之以行王政。因其好货色,而劝之以体民情。盖货财妻子之念,人心所同。但在上者,知有已而不知有民,于是有府库充盈,而闾闫不免于空竭。嫔嫱众盛,而妇子不免于流离者矣。诚体民情,则必能行王政。能行王政,则自可以朝诸侯而王天下矣,此明堂之所以不必毁也。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编辑排版:其嘉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