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注疏之<梁惠王章句下>第4章

齐宣王孟子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lè)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wéi)民上而不与民同乐(lè)者,亦非也。乐(lè)民之乐(lè)者,民亦乐(lè)其乐(lè);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lè)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zhuǎn fǔ)朝儛(cháo wǔ),遵海而南,放(fǎng)琅邪(láng yá)。吾何修而可以比(bǐ)于先王观也?’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cháo)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xǐng)耕而补不足,秋省(xǐng)(liǎn)而助不给(jǐ)。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dù)。”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juàn)(xū)谗,民乃作慝(tè)。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yān)谓之荒,乐酒无厌(yān)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lè),荒亡之行(xìng)。惟君所行(xíng)也。’

景公(yuè),大戒于国,出舍(shè)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yuè)之乐(yuè)!’盖徵招(zhǐ sháo)角招(jué sháo)是也。其《诗》曰:‘畜(xù)君何尤?’畜(xù)君者,好(hào)君也。”

齐宣王孟子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lè)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音洛,下同。

雪宫,离宫名。

言人君能与民同乐,则人皆有此乐;不然,则下之不得此乐者,必有非其君上之心。明人君当与民同乐,不可使人有不得者,非但当与贤者共之而已也。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wéi)民上而不与民同乐(lè)者,亦非也。

下不安分,上不恤民,皆非理也。

 

(lè)民之乐(lè)者,民亦乐(lè)其乐(lè);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lè)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乐民之乐而民乐其乐,则乐以天下矣;忧民之忧而民忧其忧,则忧以天下矣。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zhuǎn fǔ)朝儛(cháo wǔ),遵海而南,放(fǎng)琅邪(láng yá)。吾何修而可以比(bǐ)于先王观也?’

,音潮。

,上声。

晏子,齐臣,名婴。

转附朝儛,皆山名也。

,循也。

,至也。

琅邪,齐东南境上邑名。

,游也。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cháo)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xǐng)耕而补不足,秋省(xǐng)(liǎn)而助不给(jǐ)。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dù)。”

,舒救反。

,悉井反。

,陈也。

,视也。

,收获也。

,亦足也。

夏谚,夏时之俗语也。

,乐也。

巡所守,巡行诸侯所守之土也。述所职,陈其所受之职也。皆无有无事而空行者,而又春秋循行郊野,察民之所不足而补助之。故夏谚以为王者一游一豫,皆有恩惠以及民,而诸侯皆取法焉,不敢无事慢游以病其民也。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juàn)(xū)谗,民乃作慝(tè)。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古县反。

,谓晏子时也。

,众也。二千五百人为师。春秋传曰:“君行师从。”

,谓糗糒之属。

睊睊,侧目貌。

,相也。

,谤也。

,怨恶也,言民不胜其劳而起谤怨也。

,逆也。

,王命也。

若流,如水之流,无穷极也。

流连荒亡,解见下文。

诸侯,谓附庸之国,县邑之长。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yān)谓之荒,乐酒无厌(yān)谓之亡。

,平声。

此释上文之义也。

从流下,谓放舟随水而下。

从流上,谓挽舟逆水而上。

从兽,田猎也。

,废也。

乐酒,以饮酒为乐也。

,犹失也,言废时失事也。

 

先王无流连之乐(lè),荒亡之行(xìng)

,去声。

 

惟君所行(xíng)也。’

言先王之法,今时之弊,二者惟在君所行耳。

 

景公(yuè),大戒于国,出舍(shè)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yuè)之乐(yuè)!’盖徵招(zhǐ sháo)角招(jué sháo)是也。其《诗》曰:‘畜(xù)君何尤?’畜(xù)君者,好(hào)君也。”

,音悦。

,去声。

,如字。

,陟里反。

,与韶同。

,敕六反。

,告命也。

出舍,自责以省民也。

兴发,发仓廪也。

大师,乐官也。

君臣,己与晏子也。

有五声,三曰角为民,四曰徵为事。招,舜乐也。其诗,徵招角招之诗也。

,过也。

言晏子能畜止其君之欲,宜为君之所尤,然其心则何过哉?孟子释之,以为臣能畜止其君之欲,乃是爱其君者也。

尹氏曰:“君之与民,贵贱虽不同,然其心未始有异也。孟子之言,可谓深切矣。齐王不能推而用之,惜哉!”

 

编自:朱熹《四书集注》

齐宣王孟子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lè)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wéi)民上而不与民同乐(lè)者,亦非也。

,是齐国离宫名。

齐宣王馆孟子于雪官而就见之。因夸其礼遇之盛,问孟子说道:“宫室之乐,在人君则宜有之,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说:“王既以此处臣,是贤者亦宜有之矣。然好乐人心所同,不问贤者与庶民,皆欲得之。盖庶民自有庶民之乐,若使庶民不得其所乐,皆将以为人君独享其乐,而不恤民穷,皆将非怨其上矣。夫不得其乐而非其君上者,是不安为下的本分,固不是。为民上而独享其乐以致民怨望者,是失其为君的道理,也不是。所以人君当推已之乐,以公之于民,不但当与贤者共之而已。”

 

(lè)民之乐(lè)者,民亦乐(lè)其乐(lè);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lè)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孟子又说:“不与民同乐则民怨,能与民同乐者,民岂有不感乎?且如安居粒食,民之乐也,人君能看得如自己的乐事一般,务为之经营区处,使遂其有生之愿,则民之得有其乐者,莫不怀感,一见君可乐之事,便欣欣然喜色相告而为君乐之,亦如乐在于已也;饥寒困穷,民之忧也,人君能看得如自己的苦事一般,务为之设法救护,使无有失所之虞,则民之得去其忧者,亦莫不怀感,一见君可忧之事,便戚戚然中心不宁,而为君忧之,亦如痛切其身也。夫乐民之乐,民亦乐其乐,是乐不以一人,而乐以天下;忧民之忧,民亦忧其忧,是忧不以一人,而忧以天下。忧乐相通,上下无间,天下之人,莫不倾心归附于我,其有不成王业而王天下者,有是理乎?”可见人君之于民,语其势,则尊卑悬绝;论其情,则休戚相关。人君欲常享其乐,而不致有可忧之事者,其必加意于民而已。三代而后,若汉文帝议赈民之诏曰:“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民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于危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其何如?斯庶几与民同忧乐者矣。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zhuǎn fǔ)朝儛(cháo wǔ),遵海而南,放(fǎng)琅邪(láng yá)。吾何修而可以比(bǐ)于先王观也?’

景公,是齐之先君。晏子,是景公之臣,名婴。转附、朝儛,都是山名。遵,是循。放,是至。琅琊,是齐东南境上邑名。

孟子劝齐宣王与民同乐,因举其先世行事以告之说:“臣谓公乐可以致王,不敢远征诸古,即齐之先君,亦有行之者。昔日齐景公问于其臣晏子说:“省方观民,先王所重。我今欲观于转附、朝儛二山,遵海滨而南行,直至琅琊境上,思昔先王游观,当时以为盛典,后世以为美谈,吾当何修何为,而可以比于先王之行事也。”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cháo)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xǐng)耕而补不足,秋省(xǐng)(liǎn)而助不给(jǐ)。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dù)。”

适,是往。省,是巡视。敛,是收获。夏谚,是夏时俗语。豫,是行乐的意思。度,是法则。

晏子因景公之问,遂赞美之说道:“游观之典,不行久矣。吾君独有志于复古,欲法先王之所为,善哉问也。试以先王之法言之。天子十二年一适诸侯之国,叫做巡狩。谓之巡狩者,是巡察诸侯所守之境土,而考其政事之修废也。诸侯六年一朝于天子之国,叫做述职。谓之述职者,是陈述自己所受之职业,以待天子之黜陟也。天子诸侯,一往一来,都有事干,未有无事而空行者。而又春秋循行郊野。春焉省民之耕,察其中牛种有不足的,则发仓廪以补之;秋焉省民之敛,察其中收获有不及的,则发仓廪以助之。天子行此于畿内,诸侯行此于国中。其惓惓为民之心又如此。故夏时谚语有云:吾王有游豫之乐,然后吾民得蒙休助之泽。若吾王不来郊野一游,则补助之政不行,吾民那得蒙上之休;吾王不来郊野一豫,则吾民之不足不给者,那得蒙上之助。吾王一游一豫,皆有恩惠以反民,而四方诸侯,都来取法,莫敢无事慢游以病其民者。斯世斯民,何其幸乎!观夏谚所云,则知王者补助之政,为不虚矣。先王游观之善,若此。乃吾君今日所当法也。”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juàn)(xū)谗,民乃作慝(tè)。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睊睊,是侧目而视的模样。胥字,解做相字。慝,是怨恶。方命,是违逆上命。诸侯,是附庸之国,县邑之长。

晏子告齐景公说:“先王之一游一豫,都是为民,固足以为诸侯之法矣。乃今时之国君则不然,但是游观,则军旅随行,既有军旅,便有粮食。是以供给烦难,骚动百姓。百姓们饥者不得食,劳者不得息,皆怒目相视而口出谤言,愁苦不胜而心怀怨忿。夫天子之命诸侯,本欲其上宣德意,下安民生也。今乃上违天子之命,下虐无罪之民。靡费饮食,如水之流,无有穷极。是乃纵于逸乐,流连荒亡,徒为所属诸侯之忧而已。岂若先王之省方观民,可为法则者乎!”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yān)谓之荒,乐酒无厌(yān)谓之亡。

先王无流连之乐(lè),荒亡之行(xìng)

惟君所行(xíng)也。’

从流下,是放舟随水而下。从流上,是挽舟逆水而上。无厌,是不知止足。

晏子承上文说:“所谓流连荒亡者,其义何如?盖人君之为乐,有恣情快意,流荡而无节者,就如放舟随水,顺流而忘返的一般,这叫做流。有拂人从欲,留恋而不舍者,就如挽舟上水,逆流而忘返的一般,这叫做连。以从兽为乐,而不知止足,把几务都荒废了,这叫做荒。以饮酒为乐,而不知止足,把政事都失误了,这叫做亡。此今时之弊也。若先王之游观,非巡狩则述职,非省耕则省敛,何尝有流连之乐,荒亡之行乎!夫游观一也,在先王如彼,在今时如此。这两件,一善一恶,分明易见,惟在君所行何如耳。若能戒今时之弊,而不至慢游以病民,则何先王之不可及哉?王能绎思晏子之言,则必能公其乐以得民矣。”

 

景公(yuè),大戒于国,出舍(shè)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yuè)之乐(yuè)!’盖徵招(zhǐ sháo)角招(jué sháo)是也。其《诗》曰:‘畜(xù)君何尤?’畜(xù)君者,好(hào)君也。”

大戒,是大出命令。舍,是止宿。兴发,是开发仓廪。招,是舜乐名。乐有五声,三日角为民,四名征为事,故因以取义。诗,是乐歌。畜字,解做止字。尤,是罪过。好,是忠爱的意思。

“景公一闻晏子之言,心中感悦。欣然以今时之弊为必可去,先王之法为必可行。乃大申命令,晓告国人,示以更化图新之意。乃不敢安处深宫,出而住居郊外,察问民间疾苦。于是始兴发仓廪,以补助其不足。其于晏子之言,果一一见之行事矣。既乃召太师而命之说,君臣相得,自古为难,我今喜得晏子而闻其善言,晏子亦喜得我以行其志,君臣相悦如此,尔当把这欢乐之情,宣播于音乐,以彰一时明良之盛焉。其所作之乐,即今所传《征招》、《角招》是也。盖征音属事,而景公料理国事,事已治矣,故被之征音,叫做《征招》。角音属民,而景公补助斯民,民已安矣,故被之角音,叫做《角招》。其乐中歌词说道:“畜君何尤。”盖言晏子能畜止其君之欲,不至于招尤而取罪也。夫人臣之罪,莫大于逢君之恶。今能畜止其君之失,使不至于流连荒亡,正是望其君为尧舜之君,忠爱之至者也。好君如此,且当感悟君心,引之当道,夫何罪过之有哉?观景公能悦晏子之言,遂有事治民安之效如此。王能行臣之言,与民同乐,岂有不足以致王者乎?”按:孟子于齐王,劝之与民同乐,则示以君民一体之情;劝之远法先王,则证以君臣相悦之盛。盖必君臣相得,谏行而言听,然后膏泽下究,政善而民安耳。使君臣之间,志意未合,则弊政日积,善言不闻,求以保民致治,岂不难哉!明主所宜深念也。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编辑排版:其嘉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0)
郑其嘉的头像郑其嘉管理员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上午5: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