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注疏之<公孙丑章句下>第3章

陈臻问曰:“前日于,王馈(kuì)兼金一百而不受;于,馈(kuì)七十镒(yì)而受;于(xuē),馈五十镒(yì)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jìn),辞曰‘馈(kuì)(jìn)’,予何为不受?当在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kuì)之’,予何为不受?若于,则未有处(chǔ)也,无处(chǔ)而馈(kuì)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陈臻问曰:“前日于,王馈(kuì)兼金一百而不受;于,馈(kuì)七十镒(yì)而受;于(xuē),馈五十镒(yì)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陈臻,孟子弟子。

兼金,好金也,其价兼倍于常者。

一百,百镒也。

 

孟子曰:“皆是也。

皆适于义也。

 

当在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jìn),辞曰‘馈(kuì)(jìn)’,予何为不受?

赆,徐刃反。

,送行者之礼也。

 

当在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kuì)之’,予何为不受?

为兵之为,去声。

时人有欲害孟子者,孟子设兵以戒备之。薛君以金馈孟子,为兵备。辞曰“闻子之有戒心也”。

 

若于,则未有处(chǔ)也,无处(chǔ)而馈(kuì)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焉,于虔反。

无远行戒心之事,是未有所处也。

,犹致也。

尹氏曰:“言君子之辞受取予,惟当于理而已。”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陈臻问曰:“前日于,王馈(kuì)兼金一百而不受;于,馈(kuì)七十镒(yì)而受;于(xuē),馈五十镒(yì)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

陈臻,是孟子的门人。兼金,是好金。镒,是二十四两。

陈臻见孟子周流列国,辞受不同,遂疑而问说:“前日夫子在齐,齐王馈以兼金百镒,乃固辞之而不受;及在宋有七十镒之馈,则受之而不辞;在薛有五十镒之馈,则又受之而不辞。三国之馈同,而夫子之辞受则异。若以前日之不受齐馈为是,则今日受宋薛之馈,不免为伤廉;若以今日受宋薛之馈为是,则前日之不受齐馈,不免为矫激。此是彼非,不能两立,夫子必有一件不是的去处,臻不能以无疑也。”孟子晓之说:“辞受乃君子立身之大节,应辞应受,只看道理上如何,不可苟也。我今辞齐之馈,不是矫激,乃辞所当辞;受宋薛之馈,不是伤廉,乃受所当受。要之皆当于理而已,子乃以异同为疑,是岂知我者哉?”

 

当在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jìn),辞曰‘馈(kuì)(jìn)’,予何为不受?当在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kuì)之’,予何为不受?

赆,是送行之礼。戒心,是警备的意思。

孟子晓陈臻说:“我谓辞受皆当于理,何以明之?盖君子之居人国,若交以道,接以礼,而峻然拒之,则是绝人于已甚,亦不可也。我当在宋时,将去之他国,有远方之行。夫人有远行,则交游之间,每有馈送之仪,以资道途之费,是礼之当然也。宋君致馈之辞,说是为我远行故来馈赆,则馈我为有名矣。彼以礼来,何为却之而不受乎?是我受宋之馈,未为不是也。我当在薛之时,偶遇着军旅之事,方有警戒之心。夫贤人在其境内,则国君当周给之,保护之,使无忧患,是亦礼之当然也。薛君致馈之辞说,是闻我方有戒心,故为兵事来馈,则馈我亦有名矣。彼以礼处我,又何为却之而不受乎?此我受薛之馈,亦未为不是也。夫赐人者,礼得则无愧辞,受人赐者,义得则无愧心,君子盖权之审矣。”

 

若于,则未有处(chǔ)也,无处(chǔ)而馈(kuì)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取字解做致字。

孟子答陈臻说:“我受宋、薛之馈,皆有所为故耳。若前日在齐,则既无远行之役,可以馈赆为辞,又无不虞之警,可以闻戒为辞,是于交际之礼,未有所据也。无所据而馈之,则是不问其义之当否,惟以财货交之而已。众人见利而动,可以货致者有之。至于守义之君子,立身行己,自有法度,岂可以货结其心,而收致之乎?知君子不可以货取,则齐王百镒之馈,乃义不当受者,此我之不受,亦所以为是也。臻又何疑焉?”盖君子辞受取予,惟义所在,义所当受,固未尝立异以为高。至于义所不可,则虽一介之微,有不轻于取者,而况于百镒乎?孟子处三国之馈,可以为世法矣。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编辑排版:其嘉

 


 

【本站推荐】

 

长期招生 |乐习书院乙巳(2025)招生简章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0)
郑其嘉的头像郑其嘉管理员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