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中,孔子是第一个以平民身份而展开了大规模教育工作的人。依神托鬼,即在现代,还是容易取得社会信仰的途径。但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已经“不语怪力乱神”,他不谈事鬼的事情,不谈人死后的情形,他也不在鬼神的有无上驰骋智慧,因为这都是难于设证的,而是采取“敬鬼神而远之”的最平实合理的态度。所以他是一个现实世界中的现实的人。“吾少也贱”,曾为委吏种田以谋生,所以又是在政治和财富上一无凭借的人。世界创教主的门徒,是来自神、佛的呼唤。而孔子的弟子,则是来自一个平民身上所发出的人格、学问之光,这在两千五百年前的难易之势,很容易分辨的。
编辑排版:其嘉
【相关文章】
『珍藏版』季谦先生《论语七讲》第7讲 圣人之境——孔子的人格世界(附视频)
【本站推荐】
长期招生 |乐习书院乙巳(2025)招生简章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徐复观《孔子与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