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格言联璧》

在编校王财贵教授《如何看待<论语>中的糟粕》一文时,看到的这句话。心中顿时升起一种温暖的感动,或许是因为这句话饱含一种敦厚之温情,一种对先人的感恩与尊敬,对他人的宽容,由这种心态,可以反推一种自我承担精神,而不是将当下种种不足之处的责任,推向别人,乃至于推向无法再张口我们的古人。用现在的话说,或许是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问题,用儒家的话讲,这或许就是推己及人的“恕”道。在我们随意讥议古人、他人之时,或许要随时警惕自己,我们的生命中,是否缺了“恕”道,是否少了一份温厚之情。——澤之摘评自王财贵教授《如何看待<论语>中的糟粕》 [原文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