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简易之教——“体四无”与“用四无”(《阳明良知教四讲》 第4讲 “四无”圆说 第3节)(附视频链接)(完)

所谓顿后要起修,虽然是顿悟了,但是也要用渐教来慢慢地达成顿教所悟的道理;而走的渐教的路,一步一步对治人生的,也不可以忘记本来人心随时可顿。

《阳明良知教四讲》总目录及链接(点击查看):

当龙溪发这个议论(“四无”说)的时候,不要说其他人信不过,就连阳明最大的大弟子钱绪山,他的师兄,都不承认,他说我们老师并没有这样讲,我们老师讲的是四句教,这个四句教是一字不可更改;那龙溪说你是执着于老师的“权法”,老师是暂时说的,叫做“因病发药”——因为世间人有病,所以给你吃个药,吃个药就是让你改善。如果真正的德行,是应该从本体而发,从“天命之性,粹然至善”一贯而下。至少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向往,有这样的期待,而且有这样的信心。于是两个人就去请教阳明,阳明一听,非常高兴,说:“正要二子有此一问”,正要你们两个有这样的问题;“吾教法原有此两种”,只是我提的是四有句;但是呢,人的心体,本来就是清静的,本来就是一体而发的,所以龙溪所见哪,是我本来就想说的。但这是不能随便就讲的,这是颜回跟明道所不敢说的——颜回跟明道天资非常纯粹的人,他都不敢这样说,说他可以做到——因为人都已经有了习性,人都在现实中,所以都难免起有善有恶之意;因此,我平常不敢说。但是圣门学问必须有这样一个意思,那么现在既然已经说破,被龙溪说破,也是“天机该发泄时”了。不过阳明还是一再交代,说这两种教法,龙溪所说的四无是教“上根人”的,而中下跟下下还是要用四有的教法,还是要一步一步对治自己生命的杂染,不可以看人生太过轻易。因此,龙溪你既然已经“悟得本体”,你还要用“渐修工夫”;而绪山呢,你也要“更上一机”,你也要更能够通透这个道理。两个弟子说的都对,都应该互相地滋益。所谓顿后要起修,虽然是顿悟了,但是也要用渐教来慢慢地达成顿教所悟的道理;而走的渐教的路,一步一步对治人生的,也不可以忘记本来人心随时可顿。

 

所以这个四无之说,我说它其实不离四有,它只是四有的推进一步。从本体上说,它把本体推到一个“现在”而“完整”,当它现在而完整的时候,它可以一贯而下;从工夫上说,它把工夫见到一个纯粹而成熟,到了纯粹而成熟的时候,工夫相也没有了,也是一体而发。所以四无或在四有之下,为四有的基础,这叫“体四无”、或在四有之上,在工夫以后来说,工夫的成熟是四有的境界,叫“用四无”。因此,四无并不离开四有,但是做为四有的基础,以及做为四有的境界,这在阳明是非常清楚的。那刚才说阳明对这两种说法有一些评判,其中提到了第一个,所谓的“上根”和“中下根”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想一想,有所谓上根的人,有所谓中下根的人吗,有这样的区分吗?也不能说没有。但这样的区分是“定数”吗?或许不一定。《传习录》上有一则是这样记载的:有一个学生叫大吉,大吉当官了,阳明来看他,他就问老师说,我所做的事一定有很多过错,老师你为什么不指点指点呢?阳明就说你有什么过错?他说我哪里做不对,哪里做不对。阳明说,我不是都说了吗?大吉说老师你哪有说呢?我如果没有说你也都知道了。大吉说你没有说我怎么知道?我就说你知道啊,你想想你为什么知道这些过错?他说:我有良知啊。阳明说:我不常讲良知吗?意思就是说,你就做嘛,你不要把良知当作是一个口头禅,你既然知道你自己的过错,而且希望老师指点你的过错,你为什么还希望老师来指点你的过错,而且老师问你有什么过错,讲给我听,你一五一十都能讲,还要老师指点吗?那你既然知道这过错,知道过错的心是什么心,就是天理之心,就是良知啊,没有良知你怎么知道你的过错呢?有了良知你信不及呀,你说良知只是知,这个良知本来说就是为善去恶的,所以你要信良知及——良知不仅是本体存在于我们内心的深处,它同时是工夫,它是有力量,它是要实践的,这叫“信得良知及”——那么假如说我知道,但我做不到,他就下根。“上智与下愚不移”,他做不到嘛。但是知道了就做,这个大吉就很高兴;后来大吉又说,事情上的过错我可以渐渐自已处理了,但我心灵上总难免还有些过错,心灵上总还有意念的浮动,请问怎么办?阳明就说,你以前只知道事上的错,现以知道心上的错,晃晃亮亮已经清明了。就像一面镜子如果蒙上灰尘,再滴几点灰尘都不自觉,不知道的,现在把镜子擦清净了,只要有一点灰尘落下去,镜子就完全明白的展现,可见你的工夫已经做的越细密了。那怎么办呢?你既然知道有灰尘,改善就好了嘛。还不是一样,从粗浅的过程一直到精细。而从心上改叫做“上根”;从事上改呢,就是“中下根”。那在同一个人身上几天几个月的工夫,他就可以从中下根变成上根。

 

所以,上根下根是谁来定的?不是老天定的,也不是说我们的习性如此:“反正我是下根”。其实,讲自己是下根的人呢,好像他很客气,其实他很傲慢,他不负责任。而且你问他你为什么是下根?“我就有错,但是我改不掉啊!”这大大违反了阳明的致良知之教。你知道有错了,这个心是什么心?良知。你说你有良知吗?你这个良知是假的,阳明的良知是真的,即本体就是工夫,即知就是即行。当然一个人能够即知即行,叫做上根;即知而慢慢改善,这叫中下根。你越用力,才能够改善,这个根器就越低。有人曾跟孟子说:我知道我有过,但是我这个过太多,太大,我慢慢改吧。孟子说:有一个人天天偷人家一只鸡,后来他说我知道偷鸡不对,但我改不掉,我一个月偷一只好了。那你说你知道不对,不偷就算了嘛。所以各位,什么叫德行?什么叫道德?什么叫圣人?没有离我们很远,就是我们能不能替自己负责,信得良知及,就是“体四无”——从体而发。你既然领悟到你有这样的本性,而这个本性不只是隐藏着,它显出来在你的眼前,在你心上啊,而你进一步再体会它的完整性;“完整”就是要实现,而且不只是一事一事实现,是万事万物,都在你的感应中。而且这个实现不只是实现一半,非实现到彻底,让心体回归它自己;非实践到这个地步,良知是不能安的,一定要实现到这个地步,良知才又回归它自己。回归到自己是什么呢?良知就从四有转四无,它就在一体呈现。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如如呈现”。

 

“如如”在这里是可以用的,龙溪也曾经用这个词语,虽然佛教的“如如”,有佛教的背景,不过如如,最主要是讲没有执着,没有“遍计所执”:面对“因缘和合”的“缘生法”,能够参透它,以“般若智慧”参透“缘生之法”,而认清它的没有“自性”。所以一切的有,是“假有”,它其实是虚幻的,所以认清现象的本质;认清现象本质就是“如其所如”而认识之,就着它原来的“样子”而认识它,而不是就着我们的执着心来认识它,这叫做“如如”。这个是佛教的系统讲如如。那如果我们刚才说,对于本体工夫也回归到如其所如——本体就是这样的本体,工夫就是这样的工夫;到最后就回归到四无。

 

我的硕士论文的题目是《王龙溪良知四无说析论》——分析与讨论。那我对于所谓的实践之学,就用“本体”跟“工夫”这两面来建构实践的学问。本体讲到最彻底,它是无善无恶之贯彻;在心即理的系统下讲本体,这个本体不只是存在,它同时是活动,它是“即存有即活动”;而这个活动呢,以良知学来说,这个活动是非常地亲切、警策,任何人都不能否定自己的;而且它随时都在,永远常在,所以只要我们一念自反,任何人都可以知道天理之所在。因为良知就是天理,从天理而行,自然就是善的行为,而如果还有习性干扰,你也还是要用良知来克服。体悟到心体就是所谓的顿悟,你在实践过程中有所克制,这叫做工夫。最完满的工夫是没有克制的样子,直接是“性体”的显露,而达到一个成熟的境界。这种从工夫上回归于无善无恶,工夫回归于无,这个就是所谓的“用上的四无”。“体四无、用四无”合起来就成为一个“四无”的学说。这种说法叫做“简易之教”。就是非常简捷、非常平易,没有啰索。其实做人也没有那么啰索,也没有那么多的折腾,没有那么多的困扰。所以,谁说他有烦恼,谁说他有困扰,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就是,“自讨苦吃”。你的心体本自清静,你的心体从天命而来,你的人格本来就是光辉伟大的,为什么要做一个小里小气之人呢?小气的人就是小人,所以大器才是大人,大器就是君子。

 

你容不下他人的一个眼神,容不下他人一个评判,这叫“人不知而愠”。为什么你容不下?你心量太小,你人格太差,于是你有烦恼。那你如果有所追求,你追求的是什么?你应该追求圣人之道啊!现在不是,你去追求名、追求利。自己志向不立,或是你的人生方向走错了路,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困扰,许多的烦闷,感觉整个生命的迷茫,为什么呢?你不是良知就在你的眼前吗,就在你的心上吗?所以随时回归自己,随时体会良知,这不只是圣人之教,这其实是每个人安身立命之道,每个人求幸福的唯一良方。没有人挡着你,所以阳明咏良知的诗这样说:“个个人心有仲尼”,各个人的心中都有仲尼,各个心中都有圣心,都有圣性;“自将闻见苦遮迷”,自己就把这个现实上的所闻所见,现实的追求,拿它来自己把自己的仲尼之心,把自己的圣性圣心遮掩了,你为什么那么辛苦呢?“而今指与真头面”,我今天就指给你人生真正的面目;“只是良知更莫疑”,人生的真正面目是什么?就是良知,你再也莫猜疑了。大家跟我念一遍(点击收听讲学现场吟唱教学音频):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另外一首诗也是咏良知: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

 

“无声无息独知时”,独知就是慎独,自知。那个“独知”就是“良知”;良知当然是独知,谁知道你的良知有没有发动呢?这个“独知”它的景色是什么呢?从无声无息而来,不知其然而来。在这个独知的地方,它是人心通于天心,仁德通于天德。这是“乾坤万有基”,所以良知不只是道德的根据,它同时是天道的根据,它同时又是外王事业的根据。当然你的成德包括内圣跟外王,而这个在外王的事业当中,它必定要包涵才华与知识,所以良知又是知识世界的根据。所以,道德世界的根据、形而上世界的根据,以及知识世界的根据,一起收到良知;这叫做“无声无息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这个良知自然这么丰富,自然这么广大,但是一般人呢,“抛却自家无尽藏”,自己就有无尽的宝藏,却被一般人所抛却;“抛却自家无尽藏”,到处去求学问,求各种的修行法门,这叫“沿门托钵笑贫儿”,就好像一个贫穷的孩子一样,沿门托钵。我们念一下:“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

 

把自家无尽藏找回来,守住它,每一个人都是富有之人,每一个人都是可以发现自己的内心有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祝福各位!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文章推荐】

 

  朱       熹|今本《大学》序及解释

  季谦先生|新儒家的志跟业

  季谦先生|中华文化之源流与当代之传承

  王 邦 雄 |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看当代新儒家的精神开展

 

【专题推荐】

 

  儒释道西|儒家与宗教——从人类学问的总源头说起

  中国哲学|从哲学与 PhIlosophy 之原义,看中国的哲学问题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四辑《儒家的道德意识──2009东林寺讲》(附录)。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思想与教育理论,请关注本站,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0)
王财贵(季谦)的头像王财贵(季谦)作者
上一篇 2021年11月24日 下午7:00
下一篇 2021年11月27日 下午2:5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