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之 里仁第四 第17章|总第83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省,悉井反。

○思齐者,冀己亦有是善;

○内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恶。

胡氏曰:“见人之善恶不同,而无不反诸身者,则不徒羡人而甘自弃,不徒责人而忘自责矣。”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贤,是有德的人。

○齐,是齐一。

○不贤,是无德的人。

○省,是省察

孔子说:“人之自修者,砥砺之功,固当尽于已,观感之益,亦有资乎人。如见个有德的贤人,心必羡之,然不可徒羡之,又必自家思想说:善本吾性,事在人为,他有这等贤德,我何为独不能?’必勉强奋发,定要与他一般才罢,这是见贤思齐焉。如见个无德不贤的人,心必恶之,然不可徒恶之,又必自家省察说:‘为恶甚易,自知甚难,他干的这等样事,莫不我身上也有?’一或有之,必当速改以复于善才罢,这是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夫见贤思齐,则日进于高明,见不贤内省,则不流于污下,此君子之所以成其德也。然是道也,通乎上下者也,人君若能以古之圣哲自期,而务踵其芳规,以古之狂愚为鉴,而毋蹈其覆辙,则为圣君不难矣。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齐,平等义。思齐,思与之平,愿己亦有此贤。内自省,内心自反省,惧己亦有此不贤。此章见与人相处,无论其人贤不贤,于己皆有益。若见贤而忌惮之,见不贤而讥轻之,则惟害己德而已。又此章所指,不仅于同时人为然,读书见古人之贤,亦求与之齐。见其不贤,亦以自省。则触发更广,长进更易。

又按:此章当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章合参。

 

【白话试译】

先生说:“遇见贤人,当思与之齐等,遇见不贤之人,当自反省莫要自己亦和他般。”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注释】

 思齐:希望向他看齐。

 :音xǐng,反省。

 

【疏解】

 由于改过在道德实践上是如此重要的事,所以孔子在论语中屡屡勉励人要勇于改过,如学而第八章所谓“过则勿惮改”,便是一句最直率的话。

 不过,人生命中的混杂是如此深重,人所可能犯的过是如此无可计数,难道人要亲自历经一切过失才能成人吗?人又那能有那么多的时间、精神于际遇呢?但没有关系,人除了可以在自己的过失上有最亲切恳挚的反省之外,人还可以借重别人的经验去从事反省。所以能如此,便因人有一颗可自我超越的心灵,而它的超越功能便是“知”。人因为有知的能力,所以虽不是自己亲身的经验,也可以经由同情的了解,或说经由恳切的爱,而感同身受。于是,别人之善,固然可以同样予我以鼓励与愉悦;别人的过,也同样可以提供我恳切反省改过的机会。这样,人便不必真去经验一切生活,真去犯一切过然后才能成人了。

 当然,借别人的经验来省察,终不如直通过自己的经验来的真切。所以,也不能都是靠别人来提供,自己的经验毕竟是最基础而不可缺失的。有了自己的经验基础,才能据以吸收消化别人的经验。其间主从,仍不可乱。凡自己人生经验过分贫乏或偏枯的人,仍不足以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因此,孔子当仍是赞成人要投入生活,以具备作一个人的基础经验的罢!他自己就是如此,所以曾自述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6)我们有理由相信,孔子之所以能心胸开阔,性格平均,好学不倦,善与人同,以至日新又新,臻于圆满,与他之多能鄙事,也就是人生基础经验之广泛周全,应是极有关系的罢!

 

注:以上选自《论语义理疏解》(台湾鹅湖出版社印行)之主题二【存在的命限】(曾昭旭)第十三条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1)
泽之的头像泽之编辑
上一篇 2021年5月2日 下午4:47
下一篇 2021年5月2日 下午4:5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