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
○探,吐南反。
○真知善恶而诚好恶之,颜、曾、闵、冉之徒,盖能之矣。
○语,盖古语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求其志,守其所达之道也。
○达其道,行其所求之志也。
○盖惟伊尹、太公之流,可以当之。当时若颜子,亦庶乎此。然隐而未见,又不幸而蚤死,故夫子云然。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
○孔子说:“古语有云:见人有善,则欣慕爱乐之,如有所追而不及的一般,惟恐己之善不与之齐也。见人有不善,则深恶痛绝之,如以手探热汤的一般,惟恐彼之不善有浼乎己也。这样好善恶恶、极其诚实的君子,吾见今有此人矣,吾闻古有此语矣。”
○盖在当时如颜曾、冉、闵之徒,皆足以及之,姑夫子闻其语而又见其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孔子说:“古语又云:士方未遇而隐居之时,则立志卓然不苟,把将来经纶的事业,都一一讲求豫养,而备道于一身;及遭际而行义之日,则不肯小用其道,将平日抱负的才略,都一一设施展布,而不肯负其所学。这样出处合宜、体用全备的大人,吾但闻古有此语矣,未见今有此人也。”
○盖此必伊尹、大公之流,乃足以当之,故夫子以未见其人为叹,其所感者深矣。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如不及:如追逃者。不及,恐失之也。
○如探汤:以指探沸汤,不速去,将烂其手。
○隐居以求其志:如伊尹居于有莘之野以乐尧、舜之道,其所志,即后来遭时所行之道。不得行,故求志。
○行义以达其道:如伊尹幡然而起,应汤之辟。求达于世,必行义以达之,未有行不义而可以达我道者。其道,即其隐居之所志。退而隐,进而行义,其道则一,穷达有异而已。
○本章见有两种人。善善恶恶,出于其诚,是亦仁人矣,然不如求志达道者。盖圣人之学,以经世为本,而不以独善为极。不惟成己,亦当成物。孔子门下,颜闵之徒,亦其庶几。然仅见其隐,未见其用,故曰“未见其人矣”。斯孔子甚深慨叹之辞。
【白话试译】
○先生说:“‘看见有善的,自己像来不及般。看见有不善的,像把手探入热汤般。’我看见这样的人了,也听见这样的话了。‘能退而隐居以求全我志,能进而行义以求达我道。’我听见了那话,没有看见过那人呀!”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