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仁厚《中国哲学史》后记

书稿清样之后,想再说几句话。

 

首先,我那本《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内容,大致上虽已移入、融入这部哲学史中,但那本大纲还是具有独立阅读的价值。在我自己看来,这前后两书,分开读或合起来读,都可以有些得益,这是我稍堪告慰之处。

 

其次,我们常对“文化史”、“学术史”、“思想史”、“哲学史”的分际,不易确切划分。兹将个人所见,略说如下:

 

一、“文化史”的范围最广,举凡器物层的文物景观、工艺器皿、建筑制作;生活层的风俗教化、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理念层的思想观念、精神方向、价值标准;皆属于文化史的范围。

 

二、“学术史”则收缩于文字表达的层面。但其范围仍然很广,“经、史、子、集”都包括在内。而学术史的工作,主要是在论述各时代的学术纲要和学术流变。

 

三、“思想史”的界说,较难明确。一般而言,它是大学历史系的学问。通常涉及政治思想、社会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还有价值取向以及决定生活方式的信仰等等。但数十年来大学中文系所讲的中国思想史,其性质内容,却和哲学系所讲的哲学史较为相近。(至于传统的经世之学,则比较是历史系和法学院所关切的问题。)

 

四、“哲学史”是以观念性、理论性为其特色。但西方哲学以“知识”为中心,安身立命则交托给宗教。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而发展出心性之学与成德之教。在中国,学与教是合一的。在西方,则知识之学与宗教不合一。印度介于中西之间,其学与教虽合一,而实归极于宗教。

 

又,本书征引古籍,皆随文标明,或列为附注。故不再列举参考书目。特此说明。

 

编辑排版:其嘉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总目录及索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中国哲学史》(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0)
蔡仁厚的头像蔡仁厚作者
上一篇 2024年6月30日
下一篇 2024年7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公益】欢迎加入儒学与经典入门共学群……
(加小乐老师微信号: lexi-xiao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