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知,犹记忆也。
○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年,是年岁。
○孔子说:“父母的年岁,为人子者,须常记念在心,不可以不知也。盖寿数之长短,皆系于天而不可必。今父母寿考康宁,使人子得以承欢于膝下,这是难得之事,岂不可喜。然父母年纪衰迈,来日无多,安能保其长存,这又有不测之忧,岂不可惧。”
○若知道这一件可喜,又有这一件可惧,时常记念在心,则爱日之诚,自不能已,而所以奉事之者,不敢有一毫之不尽矣!所以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知,犹识也。常记在心之义。喜者,喜其寿。惧者,惧其来日之无多。喜惧一时并集,不分先后。或说:父母之年,子女无时不当知。或父母年尚强,然强健之时不可多得。或喜其寿考,而衰危已将至。此说亦有理。但读书不当一意向深处求,不如上一说,得孝子爱日之大常。
○此章描写孝子心情,甚当玩昧。惟其忧乐之情深,故喜惧之心笃。
○以上四章皆言孝。孝心即仁心。不孝何能仁?当知能对别人有同情,能关切,此乃人类心情之最可宝贵者。孔子特就孝道指点人心之仁。人当推广孝心以达于仁,若以自私之心对父母,处家庭,初视若亦无违孝道,然心不仁,亦将不孝。此心是一,即仁便是孝,即孝便是仁,非谓仁孝可有先后之分别。
【白话试译】
○先生说:“父母的年岁,不可不常记在心呀!叫你一想到,又是欢喜,又是忧惧。”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长期招生 |乐习书院乙巳(2025)招生简章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