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儿童读经之基本理论

从儿童时期起教授读经,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教育,而且实施起来是非常简单而有效的。但因为民国以来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所以一般人很难想像其合理性,不易接受这样的方式。因此,也必须略作理论之说明:

 

民国以来的教育观念,大体是以美国20世纪初的实用主义为主导,也可以说是以“儿童中心本位”为主。其施教理论的大要是:一、教材的选编要按照类化原则,也就是教材要依儿童的理解能力,按部就班,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他能懂的才教给他。二、教育的目标是遵循实用原则,也就是他生活上有需要的才教给他。三、教学方法要注意兴趣原则,也就是要顺应儿童的兴趣,有兴趣才学得好。如果依照这三原则去推论,是不可以教儿童读经的。

 

不过,以上三原则,虽在某方面看似是很合理,不可反对,但从整个的教育的理念看,其实是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以类化原则说,要求教材依深浅的顺序,以适合理解力,这只是应用在“科学知识技能”的学习才完全必要,而人类的学习,不只是科学知识技能。占很重要一面的有关精神性的、文化性的、人格性的陶冶培养,是否也必定要遵守“理解而后学”的原则?另外,什么叫做理解?是不是所有理解都像理解数学那样才算理解?这些都是一直被含混的问题。其次,所谓实用,有当前儿童期马上可实用的东西,也有他将来成长后所需的东西,要不要一起照顾?儿童能不能学他现在用不到的东西?需不需要学他将来才用得著的东西?这在当前教育理论中是尚未深切讨论的问题。再次,所谓兴趣,是可以用各种方式培养的,是否一定要游戏才有兴趣?是否不了解的东西,就没有兴趣?这种问题,应该由实验来判断才对。

 

姑且举音乐之学习为例,如果我们的音乐教育,一向只教他能懂的音乐,只教他当时要用的音乐,则一个小学儿童因为只懂儿歌,所以只能教儿歌。唱也唱儿歌,听也听简单的音乐。如是,小学毕业时,他只有小学音乐水准。升初中,便觉儿歌太浅,用不上,必须再学少年之歌,初中三年又只学少年歌,毕业时,只有初中的音乐程度,到高中,初中音乐又无用,必须再学青年之歌。如此,每长一岁,便没有音乐可用,须学新的音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12年的音乐教育,只有高中水准。除了音乐系之外,我们所有大学生,所有成人,一辈子的音乐素养只停留在高中水准,成人而只有高中水准,便是没有水准,难怪我们的社会中的成人,一辈子只能跟著儿女听流行歌。这真是音乐素养低落的表征。

 

如果换个教育思想,知道音乐教育的主题放在“感受”、“共鸣”,不放在“了解”、“实用”上,自婴儿起,就让他听尽世界名曲,则素养提升,而实用性的唱游就方便多了,知识性的了解就更简单了。音乐家庭不都是这样培养孩子的吗?所以西方有谚语说:“维也纳的孩子,没有不懂音乐的。”

 

若要问儿童不懂那么深的音乐,怎么学?则须辨明:懂音乐和懂数学不一样,他当时表面上好像不懂,但其实他有某种默默的“懂”,而且可能“懂”得很深,“懂”到他整个生命里去,或许这才是“懂”的真意!毕竟生命是一大神奇,你以为儿童不懂,甚至连儿童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到了适当的时候就会“豁然开朗”。我们应给教育保留这一扇人生的可贵之门才好。我们当然尊重科学、重视实用,但一切以科学为标准,泛科学化、泛功利化,可能会抹杀了一些人生很宝贵的面向。

 

语文的学习也一样,可分技能性、实用性的一面和文化性、永恒性的一面。技能性大体是认字写字的问题,实用性则照顾他现实上所须用的语文技术和生活观念。依照流行的教育理论,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便只想供应这些现实技术层面的东西。号称“教育即生活”。而儿童所能知所须用的东西甚为简单,因此我们的语文课本的内容就也跟著简单以适应之,乃至钱穆先生批评之为“小猫叫小狗跳的教育”。如此教下去,到了初中、高中,他除了认得一些字外,其他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便不够用,他必须再打基础,这时他已经太忙了,基础打不起来,他已不可能从语文教育学到深入的、永恒的东西了。若不是大学语文系的人,一生便只能保有高中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他永远成为一个语文低能和人文素养空白的人。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人人一辈子都在缺乏之感中,十余年的语文教育,这样的浪费,是非常冤枉的。古人所谓十年寒窗,便能考状元,具有一生受用不尽的才华,此种教育成就是可以让我们反省反省的。

 

其实,如果只期望儿童学到两三千个字,以及学会应付他生活的语言,能够表达他一点文采,是不须要像现今的六年语文课这样大费周章的。姑且从认字说起: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能认字了,到了幼儿园认字能力已经是很强了,但是写字用字则有相当大的困难,因为认字大体是靠记忆力,而写字和应用须有很强的理解力才行。本来,儿童10岁以前理解力弱,应着重认字,而少要求书写及应用。字会认了,便可阅读,阅读时不太明白也没有关系,在糊里糊涂的大量阅读中,自有吸收,自可培养出理解力,而大量阅读的同时也增加认字数量,认字如滚雪球,会愈认愈多,一般智力的儿童,在两三年内,几乎可以认完一辈子所需用的字。起先是会认不会写,会读不会用,但这都不要紧,等长大了,理解力提高了,自然会认就会写会用,这岂不简单而自然!

 

曾有日本学者,认为汉字最能训练图形智力,所以在幼儿园教日本小孩儿认汉字,他的方法是:每天让儿童念一首中国诗,只念10分钟,便挂在教室后面不管,明天再换一首。3年下来,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可以认得1000多汉字,比日本高中学生认识的还多。此法如应用在我国,以读经的方式教导,光从认字的价值来说,则3年的幼儿园读经,可能认得3000字至5000字,在他升上小学一年级时,便可随意阅读。此时,如能提供无限的课外读物,则一个小学儿童在6年之间,不知能吸收多少知识,还愁他不会造句,不会作文吗?一个提早认字的儿童,可以提早阅读,而养成阅读习惯的儿童,不但自己吸收知识,也省了天下父母多少担心!将消减社会多少游魂和暴燥!

 

要解决当今语文教育问题,须从教育观念入手,即不要执着于“懂不懂”的理论。要把人当人看,不要只把儿童当作理智的“工具”看,要正视儿童学习能力的特性,要给予他合乎人性的教育!即要先分清实用的知识学习和永恒的文化学习的不同。而在实用的考虑上,以提前认字和增广阅读来代替单调的繁复的课文的深究。在永恒性的文化陶治上,参酌加入“儿童读经”的教育!也就是除了现行的的教育以外,参酌加入一些有长远意义的“经典教育”。

 

儿童的经典教育总括地说,只有两个重点,即是:从教材说,自小就让他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之书”,只要有价值,不管艰深不艰深。从教法说,就是要他多念多反覆乃至于会背诵!只要能背,不管懂不懂。

 

原来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记忆犹如电脑资料的输入和保存,理解犹如程序的设计和应用。没程序空有资料,则资料是死的,没资料空有程序,程序却是虚的。二者缺一不可,但记忆力和理解力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曲线是不同的,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0岁开始,1至3岁即有显著的发展。3至6岁,其进展更为迅速,6至13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13岁为一生记忆力之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往往20岁以后,心境一不平衡,记忆力便有减退的可能。而理解力的发展,与记忆力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0岁开始酝酿,1至13岁总是缓慢上升,13以后方有长足之进展,18以后渐渐成熟,但依然可因为经验及思考之磨练而一直有所进步,直到老死为止。

 

记忆力发展曲线

 

我们提倡儿童教育,即是要利用他儿童期的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反覆诵读,是儿童的自然喜好!背书,是他的拿手好戏!你不准备些有价值的书让他背,他就只好背电视广告。而且在其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能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一辈子维持在较高的水准上,一生都受其益。(根据近年的实验,读经半年或一年之后,约有50%的儿童,可达到近乎“过目不忘”的能力)。但如错过13岁的时机,将永无翻身之地。好比一个弱视的小孩儿,过了15岁,就无法再训练了,此点请务必慎重关切,勿错过了时机!

 

有些人认为理解才重要,认为叫一个不理解文意的人背书,是不应该的,认为那是“填鸭”的教育,所以特别讥之为“死背”“食古不化”而反对之。

 

殊不知,该“死背”的时候,就须“死背”,应“食古”的地方,就须“食古”,这正是合乎人性的教育。他如果善于背而给他背,他很自然就背上了,怎可说是“填鸭”呢?“填鸭”,是鸭胃小,吃不下,硬填,填了不消化,现在,儿童背诵的能力强得很,好像一头有四个胃的牛,给他“读经”,应该比喻为“填牛”!填多了,他慢慢“反刍”去!你现在不给他好好的“吃”几本经典,正是“饿牛”,等他长大了,一点本领也拿不出来。所以这时不给儿童背诵,正是浪费他的时光,遏止他的成长。反之,如果理解力发展未到时机,硬要他“理解”,就会造成儿童青年“怕”学习!因为有关理解的推进,在儿童少年时期,是只能凭其天生的发展而很难训练的;天分高,早开窍的,只占少数。

 

所以,在儿童时期,让他在语文学习上“死背”“食古”,犹如电脑之输入资料,愈多愈好,选择愈珍贵的愈好,“食古”多了,其中自会有所酝酿发酵,将来他理解力发展到了,或生活经验的时机恰合了,自然“活用”出来。生命是难以测度的,你安知“食古”一定“不化”?依认知心理学家的观察,记忆多的人,其理解力也相对提高,其想像力也比较丰富,我们当然不能像考数学这样确切判定他一定懂还是不懂,也不能像实验室做实验一样预测他什么时候能用得上,甚至怎么用,但我们至少可以知道的是:预备着总比不预备好,宁可预备了而不用,也不要等到要用时,一无所有,事到临头,只凭原始的一点聪明,因著剌激而反应,常不免慌乱失据,窘态毕露!

 

以上是从“懂不懂,有用无用”的角度看,说经典教育是可以暂时不懂,但将来却有大用的。若再进一步说,光从“用得上用不上”的角度来衡量经典教育,也还是表面的,让一个儿童接受经典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薰陶,是要他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使他的生命陶溶出某种深度,以维护人性光辉,以提升人格品质,以造就人才,以陶铸大器,这是人类天经地义的期盼,这是教育主政者以及所有教师、所有家长的责任!现今社会上校园中问题青年、问题学生愈来愈多,大家都知道,原因不是出在经济上,也不在聪明不聪明上,甚至也不是知识够不够的问题,而是文化教养的问题!文化教养之出问题,其来已久,病怎么来就要怎么去,有人天真地以为社会乱到一个程度,就会“物极必反”地自我纠正,这是错把天地的自然变化误想为了文化也会如此。天地可以自然地循环,但文化是人自己走出来的。坏,是人的自我破坏;好,也需要人的自我培植。我们社会必须重植文化之根!而植文化之根的最简易可行之策即是教儿童读经,使他及早有文化的浸润。这种工作,虽然不一定能立竿见影,但这却是一个有忧患意识的知识份子,一个谋国以忠的政治家所应慧眼洞见的远谋!有些现代人的心态,凡不能一时见效的,就等不及,凡不能供将来耍嘴皮争名位的,就认为没有用,这是社会风气的浮浅,是人间世的衰象!要给儿童读经,凡此等陋习鄙见均须淘滤净尽才可。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一辑《(新版)教育的智慧学》。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思想与教育理论,请关注本站,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0)
王财贵(季谦)的头像王财贵(季谦)作者
上一篇 2021年8月31日 下午7:00
下一篇 2021年9月3日 下午7: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