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注疏之 里仁第四 第25章|总第91章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邻,犹亲也。

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孤,是独立。

○邻,是邻舍。

孔子说:“德乃人心之所固有,亦人情之所同好。人而无德,则人皆贱恶,固有独立而无与者。若是有德的人,则岂有孤立之理乎!必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见其德者,固愈加亲近,闻其风者亦翕然信从,就似居处之有邻家一般,有不招而自来者矣!”

故人君修德于上,则万姓归心,四夷向化,而天下为一家,不然,则众叛亲离,不免于孤立而已。可不慎哉!

 

编自:张居正《四书直解》

○邻,亲近义。德字有两说。一指修德言。人不能独修成德,必求师友夹辅。一指有德言。有德之人纵处衰乱之世,亦不孤立,必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邻,如孔子之有七十二弟子。今采下一说。

 

【白话试译】

先生说:“有德之人,决不会孤立,必然有来亲近他的人。”

 

编自:钱穆《论语新解》

【注释】

 :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疏解】

 凭真理或德性(“德性”也者,就是指人的真实部分)去与他人沟通,或许有人会觉得很难。一般人总容易有这么一个错觉,就是有德的人总是少数,所谓“高处不胜寒”,愈修到后来,能了解自己的人就愈少,凭此来交朋友,岂不也是愈来愈难吗?于是就宁可委屈自己的感情意愿,以酒食征逐:笑闹起哄等流俗的方式来与人交往了。却不知道这种方式,虽然表面上彼此交往频繁,煞是热闹,实质上却并无生命、感情以及精神、义理上的沟通可言。话说的再多,也无非是情绪浮面上的闲话,总说不到心坎里;交接再频繁,更都只是形体上的应酬,而终不免会感到负担与无聊。然则这样的朋友再多,不也等于无,乃至比无都不如吗?

 而至于以道德相交,表面上看起来诚然是难,因为要付出相当的真诚与努力才能获致;但这却是唯一有效的方式。其所以有效,便正因他是建基于道而进行的。道既然是真理,是人性中所共同具有的理想部分,则任何人只要一念自反,便随时都可以回到这人性的根源处而与为相友,则我又如何会长陷于孤独无友之境呢!而且,即使人不自反,他人性深处的善性仍是朦胧地具存的,因此他对于为的守德行道,也仍是会有一朦胧的感觉的,他意识上虽不明知,其心实已有不可掩的戚戚然。然则我虽似孤独无友,而实则已与所有人的内心深处相感而同在了。

 更何况,事实上世间总不会无自觉之人,人性毕竟有他觉健的本能,而必然在世上随处发露。只是世人不知,误以为必如世俗的热络才算不孤单,因而也错看君子的恬淡为无友的孤苦而已,而实则哪里是如此呢!

 因此,孔子乃从本质上直说修德之人必不孤而有邻,以为求学之有疑者勉。

 

注:以上选自《论语义理疏解》(台湾鹅湖出版社印行)之主题五【师友的交遊】(曾昭旭)第二条

编辑排版:澤之/其嘉

录入校对:澤之/其嘉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0)
泽之的头像泽之编辑
上一篇 2021年5月2日 下午5:09
下一篇 2021年5月2日 下午5: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开启您的儒学自学之旅……
(点击底部搜索菜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