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本文选自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一书,点击查看目录。点击查看更多儒家在线学习资料。
我们讨论到此, 我们亦可以应该具备保持一切道德心理行为, 代替“作我们所应该作”一句话。但你会再要问:“我们虽然应该具备保持一切道德心理道德行为, 然而我们有什么保障, 使我们定能具备保持他们?虽然你说具备保持他们, 是我们自定自主之自由活动, 我们有具备保持他们之自由; 但是有此自由, 在一方面固可使我们能具备保持他们;另一方面我们也可因有此自由,而不去具备保持他们。你所建立的自由,全是中性的。你的自由,使我们可扩大我们之道德生活,亦可使我们不扩大我们之道德生活。那我们怎能保障我们能逐渐扩大我们之道德生活?”
我的答复是:你不能要求有一道德生活必得扩大之保障。因为有保障,则你的道德生活之扩大,成必然的,被“保障你去扩大的势力”所支配的,那你的生活便非道德生活。道德生活之所以成为道德生活,正在你之有可以不道德之自由。但是当你真自觉你有道德之自由,而可以不道德时,你却必去求合乎道德。当你真自觉你可服从或不服从你自定自主的应该之命令,或可去可不去具备保持你应该具备保持时,你却必去服从你自定自主的应该之命令,而去具备保持你应该具备保持者。因为你自觉你有自由,即是表示你不为过去之一切所支配规定。你不为过去之一切所支配规定, 即表示你能超越你现实的自己之限制。而我们已经说过,一切应该具备保持的道德心理行为之共性,即不为你现实的自己所限制。所以你之自觉有自由之心理,与你所视为应该具备保持之种种道德心理,是同一的心理。你由你的自由去实现你应该之命令,即由你之超越你之限制,去超越你之限制。根据你之“前一超越限制”之自由之心理,你便必会发生那“后一超越限制”之道德心理, 因为它们是一种心理之连续。这一种心理之连续是必然的, 所以你自觉你有自由,你便必会去奉行你应该之命令。但是这两种心理之必然连续, 却并非你自觉。你总觉:他们之连续非必然的,你可以不去奉行你应该之命令。然而你之觉他们之连续,为非必然,正所以在实际上使他们之连续,成为必然的。所以你不必去求你必有自由,去实现你应该之命令,不必去求其间之连续成必然的。因为你正须不觉其连续是必然的,然后其间之连续是必然的。你不必去求保障,你的保障本是有的。而且你不当去求保障。因为你去求保障一念之本身,意在使以后之道德生活之扩大成必然,此便是不道德的。这中间有一非常微妙的关系,你必须细细思维。所以重要的事,只是你是否真感你应当之命令并真有去服从它之自由。
你问:“那么为什么我们有感应当之命令与服从他之自由, 而我们会有终于不服从应当之命令之事? 我们有不服从我应当之命令之事, 即证明应当之命令与我们之自由,可莫有实际上的必然关系。如果他们莫有实际上的必然关系,那我们当怎样办,以使他们有必然关系?”
我的答复是:如果你感有应当之命令又有服从他之自由 而你终不用你的自由去实现它,唯一的原因只在你之失去你的自由,即你为你过去所流下之盲目的本能冲动欲望所支配,亦即因为你已不自由。因你不自由,而你不实现你应当之命令, 你所证明的,只是你的不自由与应当之命令无必然关系,只是你失去自由,而失去与实现应当命令之必然关系。你要实现应当之命令,唯一补救的方法,只是恢复你的自由。假如你问你已丧失自由,如何能恢复他,那么你便要记起我们前所谓你有恢复你的自由之自由。
如果你问:“我虽有恢复自由之自由, 但在实际上我们能否恢复他仍成问题”。那么,你便要再反省。你丧失了自由而要求恢复他时,你此时之要求恢复他之活动,本身即是你所自发,此自发之要求中,实际上已有你的自由之恢复。你所谓自由之恢复,只是你要求恢复自由之进程中“所已有自由之恢复”之完全表出。所以你不能说,在此时你实际能否恢复他仍成问题,因为你实际上已有你去恢复它之要求了。
你可又问:“在实际上我们丧失自由而要求恢复他时,在此要求中,虽已有自由之恢复,但此自由之恢复,是否真能完成,仍不可知。而且假如我们丧失自由, 我偏不自觉我之丧失自由,偏不要求恢复他时,怎么办? 你怎能保定我们必要求恢复他?”
你如再继续这样问, 我便要告诉你; 你之一切问题, 都是从外面看你自己,所以便觉你自由之恢复之进程,可从中间截断,你可根本不求恢复自由。但是你要知道,你根本不求恢复自由,不待自由之全恢复,即停止恢复之活动,则你根本不会问,如何保定我们必求恢复他。你要求此保定,你已有绝对恢复他之要求, 而且你已是怕你不待自由全恢复后即停止,你已是决不愿意停止的了。你决不愿意其停止,你如何要担忧你自己之停止? 这唯一的原因,只是你之不从你自己本身不愿意停止看你自己,而从外面看你自己。如果你只从你自己之本身看你自己, 你明觉你当前唯一的心理,是不愿你之停止,你是不会有可怕的“你之停止”为你之对象的。因为你的怕之本身,便直接表示在你当前的心之活动中,是莫有你所怕之对象之存在的。你之所以觉你怕的对象之存在,唯一的原因,只在你之向前向外注目你之所怕,而不向后反观你之所以怕。你只要反观你之所以怕,你便知道你所怕者,永不会成为你所怕的对象了。
你或再问:“你的话始终是假定我们已有恢复自由之要求, 所以你此时可说, 我只要反观,便知我有恢复自由之自由,而能恢复自由。但是我们人类,总有不要求恢复自由而任盲目的势力支配时。我在今日此时虽力求自由之恢复,怎保障我们明日仍如此? 那么我们当如何训练我们自己,使我们常能有自由,以实现我们应该之命令?”
答: 你不能保障你明日也有如今日此时之道德自由。因为如果明日的道德自由, 由你今日此时之努力而得保障,则明日将无明日之当下自觉的心所自发之道德自由,那明日的道德自由便非道德自由,那你就便是在毁灭明日之道德生活。你在今日此时有了要求保障明日之道德自由之念,而毁灭你明日之道德生活,则你之此念根本为不道德的。我们不能为道德生活求必然之保障,此义前已说及。所以你根本不当生此念。你只可在当下因觉你的道德自由之为你的道德生活基础,而在你当下对你自己下命令,勿丧失此自由。你从现在起,求不丧失你当下之道德自由, 则你当下之道德自由,自然能继续下去,以成为明日之道德自由。但是你在你当下对自己下命令,勿丧失你自由,这只是你当下的道德生活,你的道德生活,永远在实现你当下自己所定的应当之命令。
如你问: 我如何能保持我当下的自由不丧失? 那么我便可告诉你,所谓自由之丧失,不外由于你之为你过去流下的盲目的本能冲动欲望之势力所支配。你要使你之自由不丧失,唯一的办法,就是不为他们所支配,就是你要超越他们。你要使你空灵的心,永放在他们之上,而不陷溺于他们之中。
你在此或又要问:“超越本能等之支配,即超越现实之自己,即你所谓应该有的道德心理之本质,亦即同是一种道德心理。你现在说,我们应有此道德心理,则我们又是对我们自己下命令了。我问我们如何能实现应该之命令,你的答复是我们有自由, 但是我问我们如何能保持此自由,你又说,我们应再对自己下命令, 你的话不是循环的吗?”
我的答复是:在道德生活中应该之命令与自由,永是互为基础。必有自由,而后能实现应该之命令,然要保持自由,必须有应当保我自由之命令。他们循环的互为基础,正是道德生活开辟之过程。
你问:“我们如何保持自由,只有直截的说‘超越现实自己’‘不陷溺于本能中’一句话吗。”
答: 超越现实自己,陷溺于本能等,是保持自由的最根本一句话。但是我们既然又提出一切道德心理之本质,都是超越现实的自己,那么你便要知道,我们直截了当的说当下不陷溺于本能……等,固然所以保持我们当下的自由,而加强各种道德心理,亦即所以保持我们当下之自由。所以我们不从保持我们当下之道德自由着眼,而从道德心理本身之加强上着眼,亦所以继续保持我们之自由。各种道德心理,是你所应当实现,加强道德心理,即是加强“你所认为应有的道德心理之应有”之认识。你如何能加强你对于各种道德心理之认识? 此不外当你认为一道德心理为你所应有时,你便作种种必应有、绝对应有之想,你觉他真应有, 真真应有,无丝毫疑义的应有,这就赖于你对于各种道德心理之体验。
你在当下要发心去体验各种道德心理,即所以保持你当下之道德自由到将来, 同时亦使你从“当下所认为应具备或努力具备之道德心理,”逐渐扩张到“未来你所能具备之道德心理”之过程。所以你当下发心体验各种道德心理, 亦是你当下之道德命令,是你当下之道德生活。你之此当下之道德生活,便把你联系到你未来之道德生活。
你可以由你当下的道德心理之体验,过渡到其他道德的心理之体验因为一切道德心理,都有一共同之共性: 即超越现实之自己。由此共同之共性为通路,他便可带你去体验各种道德心理。
但是这共性,只是你要去体验各种道德心理之通路。你要体验各种道德心理,你必须使你处于各种可以发生道德心理之情境,并欣赏他人之道德生活,了解他人之道德行为。如此,你将扩大你对于道德心理之体验。
体验各种道德心理,是使你知道所应该具备的道德心理是些什么,而去具备它。但是你要知道,当你觉什么该具备时,你觉它应该,即它已成你心理之一部。所以体验道德心理,即所以扩充你之道德心理,体验道德心理本身,是你应有之道德生活。
你问:“体验各种道德心理,具备各种道德心理,这是我们当下自觉的心所可下之命令。由此当下之命令,便可使我们过渡到各种道德心理之体验。但是何以我们有时虽然在当下发心要具备各种道德心理, 而我们最后终于对许多道德心理, 完全盲目,不求具备? 我们如何能努力不断的去求具备一切的道德心理? 我们这一种努力不断的态度,从事实上看,仍是随时可以停止的,我们怎能使之不停止?”
我在此可以答复,如果我们以前的话,不能使你的努力不停止。你便可肯定:一超越你实际有的道德心理以外之道德价值世界,及一超越的心之本体,其中具备一切之道德价值。
一切道德价值,都表现于你的道德心理。一切道德心理之本质,都是自己超越现实自己,道德价值即表现于自己超越现实之转折处。因单就此转折处之两端而言, 初无道德意义,所以你一切道德心理尚未生时,对于你现实的自己,都不存在, 以他唯存在于超越你现实自己之活动故。
所以对现实的自己而言,道德价值亦永远是超越的。一切道德价值,构成道德价值世界之全体。你必须相信有一道德价值之全体在你之上。因为有一种道德价值全体之观念,即可以使你更注视到你现实的自己以外,同时更引出你超越现实自己之活动。
然而一切道德价值均表现于你超越现实自己之心理。超越现实自己之心理, 是你自己发出的。然而他自何所发出? 他不能自你现实自己发出,他必自一超越现实之自己发出。所以你必须肯定一超越你现实自己之“自己”,为你道德心理所自发。此“自己”之肯定,使你更注目于你自己以外,同时更引出你超越现实自己之道德心理。
你莫有发出一切道德心理,只为你限于你现实自己。你限于你现实自己,只为你超越的自己不曾发出超越的活动,使你超越现实自己。而其所以未发出他超越的活动,又可归因于现实的自己正在表现其现实的活动。所以抛开你现实的自己及其现实的活动,克就超越自己本身而言,你必得认为他即已具备你一切道德心理之本质,你必得承认一切道德价值均存于你之心之本体中。其所以未表现,唯由于现实的自我之遮蔽。
你必须承认一切道德价值包含于你之超越的自己之心之本体中。又以一切道德价值均表现为自己超越之心理,而此自己超越之心理是一切道德心理之共性,故一切道德价值亦必有其共性。此即名之为善。
你超越的自己之发出其超越的活动是层层累积的,如发出一超越之活动——自己之爱他人,又发出一超越之活动,使他人亦如自己之爱他人……此中可表示各种限制之逐渐破除。故你超越之自己中所含之超越活动,为绝对之活动,即能破除一切限制之超越活动,所含价值为绝对之善, 为至善。
当你承认你有一具藏一切道德价值与绝对道德价值之超越的自己时,你将视你当前之道德活动,即所以实现你超越之自己。你将觉你一切之道德活动,均所以实现你之超越的自己。然而这超越的自己,好像是你所永不能完全实现,除非你已具备一切之善、得至善,不觉受任何现实自己之限制。所以在你自觉有现实自己与它相对时,你将努力求超越你自己,你将必然继续去求具备一切道德心理,而不至中断。
你问:“我们虽然承认一超越的自己,知其中具备一切之善、至善,我们可以因信仰之,而使我们继续求具备一切道德心理之努力,不致中断。但我们之信仰本身,亦可不继续而中断,如果中断了, 又怎么样?”
答: 当你相信你有一超越的自己,并知此超越的自己即你真正的自己,其中具备一切之善、至善,而你竟不能继续去实现之,以至全与之相反时;你一旦回想你之中断实现善之努力,你将觉一极大的耻辱之感。而此耻辱之感,即能马上把你心翻转来,去超越你的罪过,仍以实现善,为你之人生目的。如果你无此相信, 你将无此极大之耻辱之感。
由此耻辱之感,你将有真正之忏悔,此忏悔之继续,将可实际上超越你的全部罪过。
你问:“但是我们有时虽经了多次忏悔,而我们仍不禁重犯同样之罪过,怎样办?”
那你便应当悲悯你自己,对于你之把你自己之无可奈何,生一种极深的同情。你可痛哭,你承认你有无可奈何之罪过,而悲悯之。
但即在你觉把你自己无办法,而悲悯你自己时,你超越了你自己,你对你自己仍有办法,而又再相信你有超越罪恶之自由了。.
你问:“对于我们过去的罪恶,我们可以忏悔,对于我们之反复的罪过,我可对自己悲悯,但是当我们知道我们可以重犯罪过时,则我们虽然可以由我现在对自己之悲悯,而知我有超越他们之自由;然而,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焉知我后来不再犯罪过,则纵继续忏悔悲悯,又有何用?”
那么你便要在现在发出承担罪恶的勇气。你要说如果再犯罪,我愿意承担继续不断的罪过之重现,我仍不丧失我能实现至善之信念。但在你发出此承担罪恶之勇气时,你又把罪恶踏在下面,仍相信你有超越他们之自由了。
你问:“但是我们这样继续犯罪过,而终身在奋斗之中,我们之道德生活永无胜利之日,则我如此之道德生活尚有何意义?”
那么你便要知道道德生活之本质,即在超越。你所超越的,愈是难超越的,则你之超越的活动,所含之力愈大,即你道德生活之内容愈丰富。罪恶之翻转,则为更大之善,所以你不应当嗟叹你之罪恶之多。
你问:“恶可转为更大之善,但善亦可转为恶。如知善者可有伪善,伪善则比普通之不善,为更大之恶,此外一切善只要我们满足于它,而视它之为物,属于我现实之自己时,也成更大之恶。那又怎样办?”
答: 但是你知道善可转为更大之恶,这便是使你对于善永不敢自满,使你有道德生活之严肃之感。此感之本身同时为一更高之道德心理。你好善恶恶,你知善可为恶,更使你觉必须增加好善而恶恶之心。恶之转为善,并不足以使你对于道德生活之发展生悲观,而正所以使你更努力于道德生活之发展。
你在现在对于你道德生活之发展之可能,应有绝对的自信。你只要一朝肯定了, 你有道德之自由之自觉,你亦即当对于你道德生活之发展,有绝对的自信。因为你只要一反省你有超越的自己,能使你超越你现实的自己及其罪过,你的一切恐怖和疑虑, 便都自然消除了。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唐君毅,转载自:《道德自我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