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本站《儒学研修参考目录》>>蔡仁厚《孔门弟子志行考述》目录及内文链接
编者按:《孔门弟子志行考述》是蔡仁厚老师早年著述。既可帮助人们了解孔门弟子之行谊,又可作为解《论语》之参考书籍。蔡仁厚老师曾自己介述自己撰述此书:
是以《论语》为据,旁采古籍,列叙孔门诸贤之生平行谊、学识艺能、志节风义、人格精神,兼及其资禀气度,才情声光。娓娓道来,庶几引人入胜。既情味深醇,又发人深省。而附录之“孔门弟子名表”与“孔门师弟年表”,简明醒目,不仅可以供参考,尤能显孔门师弟之时代社会背景,以加强读书之效果,引发阅读之兴味。
兹连载于此,以飨诸君。
冉有的资性与才艺
冉有,名求,字子有,左传或称有子。鲁人,与伯牛仲弓同族。少孔子二十九岁。
在孔门十哲中,冉有与子路同列“政事”之科。但两人的资性,一进一退,正好相反。据《论语》先进篇记载:子路与冉有同时问孔子“闻斯行诸?”(听闻一义,则立即行之乎?)孔子告诉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对冉有则迳答之曰“闻斯行之!”何以问同而答异?孔子的解说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盖子路见义勇为,常若一人可兼二人之事,然而有父兄在,则亦有不可得而专行者,故告之以“有父兄在”以退之。而冉有之资禀,失之柔弱,于进取勇为或有所不足,所以告以“闻斯行之”以进之。这是孔子就二人气质性行之偏,所作的告诫勉进之言。冉有资性之“退”,《论语》还载有他自己的话可以为证:
冉求曰:“非不说(同悦)子之道也,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同汝)画!”(雍也)
照朱注的解释:“力不足者,欲进而不能。画者,能进而不欲。谓之画者,如画地以自限也。”今按、力不足者,勉强而求之,至于半途,力竭而废,是乃资禀所限,无可奈何。这亦是孟子所谓“非不为也,是不能也”的意思。至于画地自限者,则所谓“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孔子尝言:“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以冉有之才,固不应以力不足自诬也。不过,孔子之道,至高至大,颜子“既竭吾才”,尚且还有“末由也已”之叹,则其高卓处,亦实有不易企及者。冉有之言,在本质上固是由于其资性之退,但如直认冉有能进而不欲,则亦有诬先贤。孔子说他“画”,是为师者责勉弟子,与“求也退,故进之”同样是激励勉进的话。其实,冉有的资禀气性虽不免失之柔弱,未能进到如闵子骞之刚柔得中,气象和敬(所谓誾誾如也),但他侍于孔子之侧,也能与子贡同样“侃侃如也”(见先进篇),而表现出和乐的气象。此固师友训诲夹持之功,而亦冉有好学勉进之效也。家语尝载子贡之言曰:
“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好学博艺,省物而勤,是冉求之行也。孔子语之曰:好学则知,恤孤则惠,恭则近礼,勤则有继。”(弟子行)
在这几句行赞中,“好学博艺”尤为冉有之特长。《论语》载孔子答季康子之问,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雍也)又答子路问成人,于列举藏武仲之“智”,孟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之后,并特别提到冉求之“艺”(见宪问篇)。可冉有之博艺多能,不但在孔门诸贤中首屈一指,而且已成为当时社会博艺君子的典型。孔子本人就曾自称亦常为人称道是博艺多能的人,而冉有之“艺”复为孔子所屡言及,则其人之多才多艺,自是实至名归了。
冉有的政事
冉有由于多才艺,孔子曾许他有为政之才。他侍于孔子而言志,也曾说过这样的话: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先进)
这是说一个方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由他主政三年,可以使得人民丰衣足食,财用不缺。人民旣已富足,便须施以礼乐教化。冉有谦逊不遑,不敢以才德俱全的君子自居,所以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冉有之善于政事,孔子在一次答孟武伯之问时也曾特别提到,说是:
千室之邑是大邑,百乘之家是指卿大夫之家。孔子认为冉有之才,做一个大邑邑宰或卿大夫的家宰是足可称职的。后来冉有也确曾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担任季孙氏的家臣。史记称季桓子卒,其子康子继立,乃召冉有返鲁(时冉有随侍孔子在陈),这是鲁哀公三年的事。而哀公二十三年,《左传》犹载冉有代表季康子赴宋吊丧。由此可知冉有任季氏之宰,为时逾二十年。季氏专主鲁国大政,家宰即其辅相,自必亦直接地间接参与鲁国政事。冉有能长期获得季氏的信任与倚重,则其政才优异,从可知矣。
当然,在冉有的政治生涯中,也有几件事情处理失当,曾受到孔子的责备。据《论语》: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同汝)弗能救与(同欤)?”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八佾)
旅、是祭祀之名。古礼、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国境内之山川,大夫祭家庙。季氏旅泰山,是以大夫之位僭行诸侯之礼。冉有为季氏家臣,对季氏之非礼,理当予以救正,而冉有竟不能。孔子以为林放尚且知道问“礼之本”,难道泰山之神祇反而不如林放,而竟会安然接受季氏非礼的谄祭吗?孔子的慨叹,对冉有是一番启导训诲,对季氏则是一种讥责贬斥。冉有不能救正季氏之过,在另一件事上也可看出,此事《论语》《孟子》二书皆有记载。据孟子:
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离娄)
据《左传》哀公十一年载,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于孔子。孔子非之,有“施取其厚,敛从其薄”之言。孔子之意,盖欲恢复周公所定什取其一之赋制。然季氏终不听,冉有也不能尽其辅导之责以救正季氏之失,孔子深惜冉有有负平日教诲属望之意,故示门人群起而声讨之。其言固是责冉有,实亦斥季氏之恶耳。
此外,季氏谋伐颛臾,孔子也认为是失义之举,而责冉有对季氏为“危而不持,颠而不扶”,没有尽到“相”的责任(事见《论语》季氏篇——附按:季氏伐颛臾事,不见于春秋经传,盖闻孔子之言而止也。)又《论语》子路篇载: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以、用也),吾其与闻之。”
此章是孔子正名分之教。盖季氏专擅鲁政,其于国家政事,可能常不与大夫议于公朝而常与家臣谋于私室。此所谓“冉子退朝”,即是指季氏之私朝。私朝所议者应是卿大夫之“家事”,而冉有却说是“国政”,故孔子特为论正。盖孔子尝为鲁之大夫,依礼,大夫虽不治事,犹得与闻国政。今孔子不闻,则季氏私朝所议,安得谓为国政乎?孔子在政治上是主张“必也正名乎”的。此章所言,词虽温婉而义则严正,故朱以为“其所以正名分,抑季氏,而教冉有之意深矣。”
大体言之,冉有以资性之“退”,易于因应现实,而于兴礼乐之化,立纲常之正,容或有所不及。故其人虽博艺善政,但尚未进到孔子所谓“政者正也”的层次。不过我们必须知道,实际的政事总难免会拖陷理想,而使得政治原则打折扣的。昔郑子产铸刑书,晋叔向贻书相责,子产覆书,有曰:“吾以救世也!”可见政治家也常有不得已的苦衷。《孔子家语》在厄篇尝载子贡之言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之道,自是万世之极则;在孔子本人,乃立教垂范,故不为拙匠改废绳墨。但群弟子出而仕于邦国,亦正所以不忍坐视家之毁、国之亡,而期有以正时政之弊,救世道之衰。其行于政,用于事,或不免有枉道以委曲求全之,时,但如我们作一同情之了解,则子贡所谓“盖少贬焉”,或者正表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作此枉言,并非要为冉有作护,而意在说明一个为政者之“因应现实”,常是不可避免的事。当然,冉有之失仍是冉有之失,惟吾人如就上举他不能救正季氏之“旅泰山”“倍赋粟”“伐颛臾”诸事,而即抹煞冉有之政才与事功,则决非持平之论。于此,请再进而论冉有之义勇。
冉有之义勇
据《左传》,鲁哀公十一年春,齐国出兵伐鲁,当政的季孙氏谋于其宰冉有。冉有主张季孙氏守国,孟孙、叔孙二氏从鲁君帅师到边境抗拒齐兵。但季孙氏自度无力使孟孙叔孙从君出战,于是冉有说:那末置兵于封疆之间,以待齐之动静好了。季孙将此意告诉孟孙叔孙,而二人不同意。冉有乃献出了第三策,他说:
“若不可,则君无出。一子(意指季孙氏)帅师背城而战,不属者,非鲁人也。(属、臣属也,谓不从战者则为不臣。)鲁之群室,众于齐之兵车;一室敌车,优矣!子何患焉?二子(指孟孙、叔孙)之不战也宜,政在季氏。当子之身,齐人伐鲁,而子不能战,子之耻也!大不列于诸侯矣。”(左传哀公十一年)
季孙氏从其计,乃偕冉有同入公朝。叔孙武叔向冉有探问消息,冉有因他既不欲战,故不答,只说:“君子有远虑,小人何知?”孟懿子强问之,冉有仍说:“小人虑材而言,量力而共(音恭,供事也)者也。”武叔听了冉有的话,觉得受了羞辱,乃愤愤地说“是谓我不成丈夫也”!于是退而整备兵车,与孟孙氏合力编成右师,由孟懿子的儿子孟孺子(即孟武伯)帅军。季孙氏的兵甲七千也编成了左师,由冉有统帅,并以孔子另一弟子樊迟为副手。冉有樊迟帅左师先攻入齐军,而孟孺子的右师却吃了败仗,受到齐人的追击,幸而孟之反奋勇殿后掩护,才能获得保全。这一战虽然右师失利,鲁昭公的儿子公叔务人(即公为)与其僮汪踦也殉难了,但以冉有奋其义勇,力挫敌锋,鲁国终于获得胜利。《左传》记载说:
冉有用矛于齐师,故能入其军。孔子曰:“义也。”
其实,冉有不仅义勇可嘉,而且对于用兵之道也是很娴熟的。当左师打得齐人溃不成军而撤兵逃遁时,冉有准备乘胜追击,可惜季孙氏再三不许,否则,战果将更为辉煌。说到这里,我们该可以问一句:以冉有资性之“退”,而且自认“力不足也”,为何于博艺善政之外,更能娴习军旅,而且义勇过人?太史公说:
冉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于郎,克之。季康子曰:“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有曰:“学之于孔子。”(史记孔子世家)
冉有为孔子徒,以常得“亲师取友”之故,终能超脱其资性之退,而激发为义勇之行;又以其“好学”之故,乃能于博艺善政之外,更习熟于军旅之事。冉有到底没有画地自限,是可谓不负圣门之教了。
编辑排版:其嘉
【相关文章】
蔡 仁 厚|孔门弟子及其流派
【相关专题】
《孔门弟子志行考述》目录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蔡仁厚,转载自:《孔门弟子志行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