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本文选自曾昭旭《让孔子教我们爱》一书,点击查看目录。点击查看更多儒家在线学习资料。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篇》10章)
爱人的功夫虽然可以在概念上分为偏重动机的颜渊型与偏重实效的曾子型,但真落实下来,面对一个存在的情境与具体的对象,动机与实效两者毕竟还是得错综结合为一体,去作全盘性的考虑与眼前当下的存在抉择。换言之,这时纯净的爱心固然是重要的(而如何省察净化自己的动机则是平时早该做好的功夫),有效地爱到也很重要(同样,如何才能有效爱人也是平时早该留心的课题)。对这两者平时固然可以分别研讨,但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到这时刻便当两种功夫结合,为当前独一无二的存在情境作出最准确的抉择。这具体而准确的行动抉择便称为“义”。
孔子的学问以仁为本,跨出去一步就是义。仁的功夫虽然也可以分化为无事时的存养(让动机纯净)与事后的检讨(了解过失误差的缘故好让下回能更有成效),但一切还是得等到再面对一个具体情境,要你又一度作行动快择时才见真章。这时果然做对了才是义。
当然,这一刻为什么做对,也不能赌运气,所谓“瞎猫碰到死耗子”。分析起来还是有脉络可循,而大体就仍是前述两种功夫的相互为用,也就是:当用心愈纯净(与人相待时诚意正心),表达为言行就会愈认真慎重(作抉择时戒慎恐惧),一旦有差错(从对方的反应、回馈可知),也就愈会在第一时间警觉,并及时反省检讨修正,而再度尝试以更准确的行动来表达。而这样的及时省察,当然也就能有效解除良心的可能歉疚与蒙蔽,而使动机更清明无私,而有助于使再度的尝试抉择更准确有效。
我们可以说,一桩爱人行动的有效完成,经常就是要经过这样反复调整的历程而成功的。达到成功的这一刻,才叫做义。义可说是爱人行动的一个高峰点、平衡点。这时我的爱心得到无私且充畅的释放,因而有爱人之乐;对方则因为充分感受到被准确且妥帖地关怀到,而获得被爱之乐。这时人我确是因一份无私而有效的爱而相通结合为一体的(所谓“人我合一”),这也是一种仁的境界,而这境界却是因爱人行动达到了“义”这一高峰点、平衡点而呈现的。所以孟子才认为仁是人际关系的归宿处(安宅),而义则是能让人通达到这境界归宿的正路。
换言之,爱人的存心与理想(存心就纯净的动机说,理想就人我合一的境界说),必须得通过一串在存在情境中冒险尝试、过失修正、逐渐接近,终于准确表达、无碍沟通而达成的。义在此是指通到仁境的一条路,更是标识着这条路终于碰触到仁境时的那个高峰点、平衡点,在这一点上,当然是即义即仁,即功夫即境界的。
所以,所谓义,所谓爱人的行动,就绝不是套公式、循常模的刻板表现,而是针对当下独一无二的具体情境,所作的唯一有效的抉择。这种行动一定带有创造性与新鲜感,让人心弦颤动,眼睛一亮,立刻感受到施爱者的善意与热情而为之感动悦服。而相反的,我们常看到一些已懒得用心的所谓情人夫妻,生活都只是照例:照例上班上学,照例在周末上馆子看电影,照例情人节送玫瑰花,照例你照你的脾气我按我的习惯相处,连吵架与善后的程序都已定型而且熟悉……这样的相处也许容易却绝不动人,难怪俗语说“结婚是爱情的坟墓”……
孔子因此提醒所有有志爱人的人(君子),对待别人(不只情人夫妻,包括天下所有人)不要偷懒贪方便走现成的捷径,不要照惯例老是要(无适也)或老是不要(无莫也),而要在正反两极之间,或两种相对的典型(适与莫)之间,选择与当下情境最相应的恰当落点(义之与比),这才是中道,才是“圣之时者”。真的,爱是一种实践的体悟、存在的抉择、创造性的冒险,只有真诚面对生命的人才有可能做到。
本站编辑:澤之
(视频号:@泽之读经)
【本站推荐】
公 开 课 |(36小时)零基础儒学入门自学课程
家长必学|儿童读经教育入门——读经教育六小篇
本文作者:曾昭旭,转载自:《让孔子教我们爱》。更多生命哲学、爱情学文章请关注曾昭旭老师个人微信公众号:TSENG_CHAO-H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