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
-
象山与禅以及象山辨佛|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7章<象山学是孟子学>第4节
一、朱子对象山之称赏与攻其为禅 象山说“朱元晦泰山乔岳,可惜学不见道,枉费精神,遂自担阁。”(语录)可见他虽然对朱子的学问路数并不相契,但对朱子“泰山乔岳”之弘大气象则能欣赏。…
-
心即理,心同理同|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7章<象山学是孟子学>第3节
一、心即理 象山论学,不常说“性”,因为心即是性。心性不二,乃孟子旧义,亦是伊川朱子以外,所有宋明儒者所共许的通义。象山真下从“明本心、先立其大”入手,故其学只是一心之朗现与申…
-
复其本心,先立其大|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7章<象山学是孟子学>第2节
一、复其本心 志是心之所向,亦是心所存主,此乃各人自己生命中之事,故各人之志,亦惟各人自知。人何以能辨自己所志者是义或是利?又如何能保证徙义而弃利?此则涉及心与理的问题。亦即所…
-
象山小传|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7章<象山学是孟子学>
陆九渊,字子静,江西抚洲金谿人。少朱子九岁而早卒八年,五十四岁(西元一一三九~一一九二年)。晚年讲学于应天山,以其形似巨象,改名象山,自号象山翁。学者称象山先生。 象山为晚唐宰…
-
〔朝话〕师友会聚,不可必得
文/陆象山 原标题:与黄元吉(字数:216) 【正文】 道广大,学之无穷,古人亲师求友之心亦无有穷已。以夫子之圣,犹曰“学不厌”,况在常人,其求师友之心,岂可不汲汲也!…
-
〔朝话〕着实作工夫,才能不为虚论
文/陆象山 原标题:与曹挺之(字数:280) 【正文】 挺之气质劲直,本无他病,初谓肯笃志学问,自应日进。来书气象甚觉龌龊,至有一贯多学之辩,此似无谓。 大抵学者且…
-
〔朝话〕学者大病,在于师心自用
文/陆象山 原标题:与张辅之(节选 字数:188) 【正文】 学者大病,在于师心自用。师心自用,则不能克己,不能听言,虽使羲皇唐虞以来群圣人之言毕闻于耳,毕熟于口,…
-
〔朝话〕子方求吾言,但当尽子受言之道
文/陆象山 原标题:与张辅之(节选 字数:283) 【正文】 蒙谕针膏肓之说,且师友切磋之言,孰不欲各中其病,顾恐学未至,识未明,不能知人之病耳。又恐言或中病,而听者不…
-
〔朝话〕思之为道,贵切近而优游
文/陆象山 原标题:与刘深父(节选 字数:558) 引用经典:《孟子》《大学》《易经》《尚书》 【正文】 来书示以方册所疑,足见为学不苟简。然其理皆甚明白,本无可疑。若…
-
〔朝话〕养一指而失其肩背,可乎?
文/陆象山 原标题:与童伯虞(节选 字数:413) 引用经典:《孟子》《大学》《中庸》《荀子》 【正文】 某秋试幸不为考官所取,得与诸兄诸侄切磨于圣贤之道,以滓昔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