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觉体证
-
致良知与逆觉体证|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9章<王阳明致良知教>第4节
致良知之“致”,直接地是“向前推致”之意,等于孟子所说的“扩充”。所谓“致良知”,即是将良知之天理或良知所觉之是非善恶,不使它为私欲所间隔,亦不使它昏昧滑过,而能充分地呈现出来,以…
-
胡子知言大义(三):内在的逆觉体证|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5章<胡五峰开湖湘学统>第4节
一、尽心以尽仁 彪居正问:“心无穷者也,孟子何以言尽其心?”曰:“唯仁者能尽其心。”居正问为仁,曰:“欲为仁,必先识仁之体。” 他日,或问曰:“人之所以不仁,以放其良心也。以放…
-
洛学南传的线索|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4章<伊川义理转向与洛学南传>第7节
程氏门下有二大弟子,一是谢上蔡(良佐,字显道),一是杨龟山(时,字中立)。南宋初期的洛学,主要便是通过他二人而传下来。二程门人论学,大体皆顺明道的纲领走。上蔡以“觉”训“仁”,龟山…
-
季谦先生:认识新儒家
现场原版录音 可循环播放 按:2012年11月13日晚,应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社的邀请,王财贵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九教学楼502室面向师生作了题为《认识新儒家》的文化讲座。现场由北…
-
季谦先生:人性、天命与教育哲学
时间:2008年9月30日 地点:台湾台中教育大学语教系《儒家的教育思想》课程 有关教育的一切学问,最重要的是它的哲理,称为“教育哲学”。哲学是文化的核心、行动的指导,因此任何…
-
季谦先生:心性之学:道德的进路与宇宙论的进路(《阳明良知教四讲》 第2讲 心即理传统 第2节)(附视频链接)
各位,你要对人性有所体悟,你是由《中庸》的路呢,还是由《孟子》的路?这是中国先秦儒家所留下来的经典,两条路都告诉我们了,所以不简单,这些经典不容易,世界古今中外也只有儒家这样讲人性,而且,讲得面面俱到。
-
季谦先生:对人性的把握不一样,导致其修行的入路不一样——儒释道三家综论(二)
这样,儒释道三家对人性的把握不一样,导致其修行的入路不一样。不过,佛家的佛性、道家的道心、儒家的圣性,虽然其原始意义与实践入路不一样,但到最后所显发出来的境界,都是超越的,其内容都是无限的,都是相通的,都是盖天盖地,涵摄一切。如果不是这样就不是大教,所以三教都是大教。全世界再也没有像儒释道三家这样的大教了,基督教也有超越面的肯认,但是不透。为什么不透呢?上下两面隔绝,其超越的根据是“起绝”的,所以上帝永远在本体界,人生永远在现实界,你只能靠上帝来救赎,你永远不可能成佛,不可能成圣,不可能成耶稣。但是,东方学问就不一样: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人人皆有圣性,人人皆可成圣;人人皆有道心,人人皆可逍遥,皆可成真人。这是人生大智慧,把这两层的分合弄通了,其他道理都通了。牟宗三先生认为这两层的划分是一切哲学的基本模型,世界所有的学问都要收拢在这两层系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