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仁厚《中国哲学史》
-
天台化法四教:藏通别圆|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三卷第五章<对佛教教理的消化:天台判教及其思想>第三节
天台五时八教,八教之中“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已略说于上节第四般若时之后,兹再分迹“化法四教”(藏、通、别、圆)。 一、藏教 藏、是三藏(经、律、论)之简称,智者依…
-
东晋慧远之佛教运动|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3卷第4章<佛教在中国的传衍(下)>第1节
晋室南渡,名士巨族亦随之过江。虽经丧乱,而玄谈之习依旧,故东晋之玄风依然不衰。(但玄学却无有成绩)而南方之僧徒,亦多与玄谈之士交往,比附道家之玄理以立论,如支道林即其最著者。此类弘…
-
北方四宗略说|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三卷第三章佛教在中国的传衍(上) 第四节
僧肇后罗什一年(公元四一四年)卒。公元四三九年北魏统一北方(南方则刘宋已开国二十年)。西元四四六年,北魏太武帝毁佛。故自什肇之后,北方之般若学实已日渐衰落。然自北魏至北周亡于隋(西…
-
鸠摩罗什与肇论大意|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三卷第三章佛教在中国的传衍(上)第三节
鸠摩罗什③,祖籍天竺,其父移居龟兹。罗什幼习小乘,在沙勒遇大乘僧,受般若学。四十许至凉州(武威),居十七年,于公元四〇一年至姚秦(其前身为符秦)京师长安,公元四一三年卒,年七十一。…
-
释道安与六家七宗|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三卷第三章佛教在中国的传衍(上) 第二节
西晋亡,中国分裂,南方是东晋,北方是五胡十六国。佛教在北方以般若学为主流。其最重要的人物,先为释道安,后为鸠摩罗什。 道安(西元三一二~三八五年。三一七年东晋始,三八…
-
大乘佛学三系|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三卷第二章小乘部派与大乘三系第二节
部派佛教,四分五裂,渐渐失去原始佛教的精神,于是在小乘的“经、律、论”三藏之外,陆续有大乘经典之出现。 大乘经典在根本思想上不外三系。印顺法师判为“性空唯名、虚妄唯识、真常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