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
-
心意知物与四句教|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9章<王阳明致良知教>第5节
一、心意知物 自朱子以后,《大学》一书成为论学之中心,所以阳明的“致良知”亦必须落在大学上说。大学讲“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因此,致良知亦须落在“心、意、知、物”的整套关联…
-
致良知与逆觉体证|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9章<王阳明致良知教>第4节
致良知之“致”,直接地是“向前推致”之意,等于孟子所说的“扩充”。所谓“致良知”,即是将良知之天理或良知所觉之是非善恶,不使它为私欲所间隔,亦不使它昏昧滑过,而能充分地呈现出来,以…
-
良知即天理|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9章<王阳明致良知教>第2节
“良知”一词,出自孟子。孟子从爱亲敬长之心,指点人的良心,亲亲是仁,敬长是义;人之本心自发地知仁知义,这就是人的良知。推广而言,不但知仁知义是良知,知礼知是非(道德上的是非),亦是…
-
王阳明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完成|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9章<王阳明致良知教>第1节
王阳明(西元一四七二~一五二八年),名守仁,字伯安,学者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他一生思想的演变发展,有所谓前三变与后三变;其实,也正就是他“自我发现”与 “自我完成”的历程。 …
-
季谦先生:《大学》“格物致知”试解
时间:2012年5月26日 地点:北京季谦教育咨询中心白羊沟培训学校 本来我是要像前几场站着讲的,因为听说“站着讲话不腰疼”。但是看到大家都坐着听,难免腰疼,真辛苦了。为了…
-
信得良知及——《传习录》云课堂招生简章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乃为中国历史上极少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圣人。其从百死千难中得来“致良知”之说,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 阳明先生之学,凝于《传…
-
牟宗三:王学的歧出
(一)各位会友,今天是我们人文友会第十五次聚会,今天本想讲点原料,帮助大家了解,看看古人的讲法,总是有一条理路,我所找的黄宗羲论王阳明、王龙溪、和泰州学派各一段,再加上陈白沙一段,…
-
乐习答问:生活是为了安稳幸福吗?——答知乎网友“小白对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解……”
▌愚也不才,最近正好在学习《传习录》,以下所答仅为个人当下所悟所思,与兄台讲习讨论、一同切磨而已,非敢为定论。为使讨论切要,不为漫谈,以下对兄台所说做逐句回应: 问曰:“小白对…
-
〖原创〗工夫要向上翻,不要就地滚
今日晨读完《传习录》,与一友论学,说及平日工夫常在悔悟之中,往日习性常借机而发。 吾谓之:“工夫要向上翻,不要就地滚。” 就地滚者,今日遇一事而此病发,责己甚痛;明日又遇一…
-
【儒学壁纸】第8套:致良知
昔者,商王成汤在自己沐浴的盘上,刻字自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六百年后,周武王在自己的帽子、鞋、镜子、剑、车、门户、砚……等等常用之器物上,作铭以随身自诫。 后代文人志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