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
良知即天理|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9章<王阳明致良知教>第2节
“良知”一词,出自孟子。孟子从爱亲敬长之心,指点人的良心,亲亲是仁,敬长是义;人之本心自发地知仁知义,这就是人的良知。推广而言,不但知仁知义是良知,知礼知是非(道德上的是非),亦是…
-
王阳明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完成|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9章<王阳明致良知教>第1节
王阳明(西元一四七二~一五二八年),名守仁,字伯安,学者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他一生思想的演变发展,有所谓前三变与后三变;其实,也正就是他“自我发现”与 “自我完成”的历程。 …
-
乐习答问:生活是为了安稳幸福吗?——答知乎网友“小白对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解……”
▌愚也不才,最近正好在学习《传习录》,以下所答仅为个人当下所悟所思,与兄台讲习讨论、一同切磨而已,非敢为定论。为使讨论切要,不为漫谈,以下对兄台所说做逐句回应: 问曰:“小白对…
-
蔡仁厚:了解儒家学问的几个要点
上月下旬,收到贵社一封信,希望我答应来作一次讲演。之后,黄同学等几位又专程上华冈面邀,盛情可感。我本想讲一讲儒家的狂狷精神,但黄同学他们谈到,一般同学在读书听课时,觉得儒家学问广博…
-
【儒学壁纸】第5套:海底涌红轮
昔者,商王成汤在自己沐浴的盘上,刻字自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六百年后,周武王在自己的帽子、鞋、镜子、剑、车、门户、砚……等等常用之器物上,作铭以随身自诫。 后代文人志士,在…
-
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
你知而不行,这是知识的知,虚假的知。道德的知没有不能行的,所以这个知不可以解释为知识;如果解释成知识,要么就是人情上说知易行难,要么就是科技地说知难行易。这个人情上说的知易行难,它…
-
〔朝话〕学必资于读书,而但凭读书实不足以为学
文/马一浮 原标题:答刘君(节选 字数:233) 学必资于读书,而但凭读书实不足以为学。况读书尤贵知要能择,泛滥忘归无益也。不以饥渴害志,亦不易言。《通书·颜子》章可熟玩,…
-
季谦先生:知行合一(《为人与处事——员工培训讲座》)
时间:2012年10月25日 地点:北京海淀上地上第MOMA小区先生会客厅 其实每一个人都要成长自己,可以稍微地勉强自己一下,成长是说你的能力会有所增进,你多增进一步,你就能够…
-
季谦先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阳明生平简述(《阳明良知教四讲》 第3讲 良知教 第2节)(附视频链接)
所以致良知这种教导是阳明三十七岁领悟心即理以后,经过三个变化:一个变化是默坐澄心,一个变化是动静一如,到最后的成熟讲致良知。所以我们一提到王阳明的学问就以致良知来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