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
-
牟宗三:明道之自体上判儒、佛以及其言天理实体与伊川、朱子之不同
根据以上六条,明道首先将平散的定然之理(存有意义的天理)收于秉彝常性,由常性体悟性体(由“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亦可体悟性体),由性体体悟道体,直就道体性体说天理,并反而即以“天理”二…
-
牟宗三:横渠、明道之言理或天理
依前章宋、明儒之分系,对于道体性体之体会只有两种: 1.体会为即活动即存有。 2.体会为只存有而不活动。 又依前章之正名,宋、明儒学亦名曰“性理之学”。“性理” 之得名,普…
-
良知即天理|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9章<王阳明致良知教>第2节
“良知”一词,出自孟子。孟子从爱亲敬长之心,指点人的良心,亲亲是仁,敬长是义;人之本心自发地知仁知义,这就是人的良知。推广而言,不但知仁知义是良知,知礼知是非(道德上的是非),亦是…
-
天理的涵义|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3章<明道的造诣与地位>第4节
二程全书、外书第十二,有一条云: 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明道说“天理”二字,是他“自家体贴出来”。“体贴”二字是关键。原始经典中的“帝、天、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