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蕺山
-
刘蕺山之归显于密、以心著性|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第10章<第十章 王学分化与刘蕺山归显於密>第2节
刘蕺山(西元一五七八~一六四五年),名宗周,学者称蕺山先生,浙江山阴人。 蕺山为理学之殿军,其晚年所著《人谱》一书,近里著己,实自道生平所得力,尝举作圣工夫六事:(1)凛闲居以…
-
牟宗三:无限智心一观念将如何被确立?
无限智心一观念,儒释道三敎皆有之,依儒家言,是本心或良知;依道家言,是道心或玄智;依佛家言,是般若智或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这都未对象化而为人格神。凡此皆纯自实践理性言,毫不涉及思辨理…
-
宋明时期:儒家心性之学的新开发(弁言)|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4卷
(一) 从魏晋到隋唐这七八百年中,中华民族的心智力量并没有衰竭。 (1)魏晋阶段,文化生命有歧出,有虚脱,但仍有道家玄智之开显与玄理之畅发。 (2)南北朝阶段,文化…
-
牟宗三:王学的正解
各位会友,今天是我们友会第十七次聚会。上次发的刘蕺山语录,大家必须带来。以后还要讲几次,才可讲明白。上次所讲的是王学的末流,至泰州学派是根据曾点下来的一条流。关于王学的本身,须看王…
-
季谦先生:心即理与性即理(《阳明良知教四讲》 第2讲 心即理传统 第3节)(附视频链接)
如果是从心即理这个观念上建立的学问,他就是一个儒家的正宗,所以王阳明就说,我这良知之教,“我这里是千圣相传一点滴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