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东传
-
摄论与摄论师真谛三藏|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3卷第4章<佛教在中国的传衍(下)>第4节
一、真谛之生平 摄论即无着所造之《摄大乘论》,乃虚妄唯识之典型作品。印度僧人真谛三藏于梁武帝末年(六世纪中叶)先至南海,二年后抵建业(西元五四八年,时五十岁),前后译唯识系之经…
-
三论宗之复兴与嘉祥吉藏|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3卷第4章<佛教在中国的传衍(下)>第3节
南朝佛学,涅槃宗于刘宋时继般若而兴,至于齐、梁,自北南来之成实论合涅槃而盛行。再至于陈,三论夺成论之席,陈隋之间而有天台兴起。兹先略述三论宗之复兴。 先是高丽僧朗,有…
-
竺道生与涅槃佛性|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3卷第4章<佛教在中国的传衍(下)>第2节
竺道生,彭城魏氏子,幼从竺法汰出家。道生生年无考,约在西元三六〇年前后,卒时(西元四三四年),较慧远晚十八年,时当刘宋之时。 道生三十余往庐山从提婆习小乘,及闻罗什至长安,乃与…
-
北方四宗略说|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三卷第三章佛教在中国的传衍(上) 第四节
僧肇后罗什一年(公元四一四年)卒。公元四三九年北魏统一北方(南方则刘宋已开国二十年)。西元四四六年,北魏太武帝毁佛。故自什肇之后,北方之般若学实已日渐衰落。然自北魏至北周亡于隋(西…
-
佛教东传的初期概况|蔡仁厚《中国哲学史》第三卷第三章 佛教在中国的传衍(上)第一节
佛教传入中国,是通过西域诸国而流入内地。在东汉明帝时(西元五八~七五年)获准在洛阳建佛寺,但直到桓帝(西元一四七~一六七年)在宫中祀“浮图老子”以求福,仍然只作神仙方术看,而不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