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特质
-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目录及原文链接(附编校说明、再版自序、小序)
《中国哲学的特质》全集本编校说明(见附一) 再版自序(见附二) 小序(见附三) 第一讲、引论:中国有没有哲学? 第二讲、中国哲学的重点何以落在主体性与道德性? 第三讲、忧患意识中之…
-
季谦先生:给你一把进窥哲学宫墙的之钥
2003,于台中师院 讨论问题,若能“深中肯棨”,省下多少口舌!讲述学问,若能“鞭僻入里”“提纲挈领”,给人多少方便! 我的朋友现在任教于玄奘大学中文系的邱黄海先生,常常说…
-
牟宗三:忧患意识中之敬、敬德、明德与天命
在上一讲之末,我们已明忧患意识与恐怖意识及苦业意识之分别。现在继续谈的,就是这两种意识不同的引发与归趋。宗敎意识中的恐怖意识无须有所恐怖的对象。当我们站在高山之巅,面对一苍茫虚渺的…
-
牟宗三:作为宗教的儒教
——本讲是在台南神学院的讲辞移此作第十二讲 我之所以得在台南神学院讨论这个题目,是归因于荷兰人贾保罗先生的盛意。去年,我和几位朋友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文化的宣言,其中有涉及中国的…
-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未来
中国民族具有独特的优点,那就是消纳外来思想外来文化的高度融摄能力,从而我们亦可说中国是一个大海绵,彷佛对甚么都能吸收接受。试看人类的历史,有哪一民族真能如此? 中国二千年来的历史正好比长江出三峡。弯弯曲曲好像总在郁闷著。然而实可说是大酝酿。一出三峡,便直通大海了。
-
牟宗三:复性的工夫(气质之性与真我)
本讲所欲言者,乃复性之工夫。所谓复性,即恢复我们之本体性。欲恢复作为本体之性,即须克服或转化我们之气质之不善不正者。
-
牟宗三:对于“性”之规定(二)孟子一路
对于性之规定的第一路,是从天命、天道的传统观念开始,而以《中庸》“天命之谓性”为总结。这是绕到外面而立论的,其中所谓性简直就是创造性,或者创造的真机。但这似乎很抽象。于此,人们可以…
-
牟宗三:对于“性”之规定(一)《易传》《中庸》一路
以前所讲的仁、智、圣,以及性与天道,都是归结于一个中国哲学的中心问题——“性”的规定问题,这问题可谓历史悠久,自孔子以前一直下贯至宋明以后。综观中国正宗儒家对于性的规定,大体可分两…
-
牟宗三:主观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
这一讲的目的,是对上一讲(按:《由仁、智、圣遥契性、天之双重意义》)作一个原则性的解释。上一讲我们说明了两种遥契“性与天道”的方式,都以仁、智、圣爲根据,而且,至《中庸》提出“诚”…
-
牟宗三:由仁、智、圣遥契性、天之双重意义
由仁、智、圣遥遥地与“性与天道”相契合,含有两种的意义: 一、超越的遥契。这方面的含义可从《论语》中孔子的几句话看出: 1.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